?

CT 和MRI 的多模式影像學檢查在肝癌術前精準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2022-07-07 13:37宋園園
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 2022年2期
關鍵詞:符合率原發性肝癌

宋園園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影像中心(洛陽, 471000)

0 引言

肝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為原發性肝癌,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早期無典型癥狀,因此,需在術前進行精準診斷。臨床上,肝癌診斷方法很多,包括超聲、CT、磁共振成像(MRI)、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等,但超聲無法檢出微小病變,而DSA 是一種有創的檢查方式,診斷周期較長,雖然診斷準確率高,但費用也較高,難以作為臨床常規診斷方法。CT、MRI 診斷均有操作簡單、圖像清晰、可重復等優勢,但有學者發現,單一CT 或MRI,檢測靈敏度較低,容易發生誤診漏診等不良事件[1]。為此,本研究對150 例肝癌患者術前分別采用單一CT、單一MRI 與CT 聯合MRI 三種檢查方式進行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50 例原發性肝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檢查方式分組:CT 組50 例,男32 例,女18 例,年齡41 ~65 歲,平均 為(53.28±8.33)歲;MRI 組50例,女15 例,男35 例,年齡40 ~66 歲,平均為(53.59±8.17)歲;CT 聯合MRI 組50 例,男36 例,女14 例,年齡39 ~62 歲,平均為(51.45±8.06)歲。納入標準:經病理確診為原發性肝癌;病灶最大直徑為3.5 ~10 cm;均為首次治療;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繼發性肝癌者;臨床資料保存不完整者;對比劑過敏者。

1.2 方法

CT 組:CT 檢查前6 h 禁食,檢查前半小時需一次性飲水800 mL,選用西門子64 層螺旋CT機,患者取仰臥位,調整呼吸,身心放松,實施全肝部平行掃描及增強掃描。參數設置:管電流180 mAs、管電壓120 kV、層厚5 mm、層間距1.5 mm、螺距為1、矩陣512×512。常規平掃完成后行動態增強掃描,給予50 mL 碘海醇用高壓注射器經肘靜脈注射,注射速度為3 mL/s,并于注射后25 ~30 s 行動脈期掃描,注射后55 ~60 s行門靜脈期掃描,注射后120 s 行延遲期掃描。獲取圖像后傳送至ADW 工作站行重建處理,重建層厚設為2 mm,間隔為1 mm[2]。

MRI 組:在進 行MRI 掃描 前5 h 囑咐 患 者禁食禁水,選用西門子1.5 T Avanto 磁共振掃描儀,患者取仰臥位,腹部包繞線圈,常規采集T1WI、T2WI 序列,再行動態增強掃描,以軸位容積內插體部檢查序列(VIBE) 進行連續無間斷掃描,掃描參數設置:TE 為2.38 ms、TR 為4.89 ms、層厚為1 mm、翻轉角為10°、矩陣為320×218、FOV 為380 mm×380 mm。用劑量為0.1 mmoL/kg 的釓噴酸葡胺經右肘靜脈注射,注入速率為2 mL/s,對比劑團注結束后,再注入20 mL生理鹽水,速率為2 mL/s。注射后延遲時間采集圖像,動脈期(15 s)、門靜脈期(55 ~60 s)、延遲期(3 min)[3]。

CT 聯合MRI 組:在一周內需完成CT 和MRI 檢查,二者檢查間隔時間不能超過一周。

1.3 觀察指標

由3 名具有10 年以上閱片經驗的放射科醫師對患者的CT 及MRI 診斷結果進行分析,若意見不一致時,取相同的意見作為診斷結果,使診斷結果具有一致性及權威性。再以病理結果為標準,比較三種診斷方法的影像學特征和診斷符合率。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通過SPSS 19.0 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用“%” 表示診斷符合率等計數資料,并以χ2檢驗,差異為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種檢查方法的檢出情況比較

以病理結果為標準,結果發現,CT 聯合MRI 組在檢出病灶數、病灶陽性率、檢出病灶直徑準確率均優于單一CT、單一MRI 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在病灶數、病灶陽性率、病灶直徑等檢出比較Tab. 1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lesions, positive rate of lesions and diameter of lesions in the three groups

2.2 三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準確情況比較

參照病理結果,聯合組診斷符合率(100%)明顯高于單一CT(78%)、單一MRI(8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的診斷符合率比較[n(%]Tab. 2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hree groups

3 討論

近幾年,我國肝癌發病率有增多趨勢,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肝癌早期無明顯特異性,一旦確診已屬于中晚期,不僅增加治療難度,還大大縮短患者的生存期,因此,需早診斷早治療。目前,臨床上對原發性肝癌的篩查手段多樣,應用最為廣泛的是CT 和MRI 兩種方法,在原發性肝癌的初步診斷中,CT、MRI 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準確顯示腫瘤位置、大小、周圍血管侵犯等情況。但是有報道稱,單獨應用CT 或MRI 檢查存在明顯局限性,容易出現誤診、漏診等情況,單獨檢測難以發揮出最佳的診斷效果,這是由于CT、MRI均各具優勢與不足[4-5]。

本研究分別采用單一CT、單一MRI 及二者聯合對肝癌患者術前進行診斷,參照病理結果發現,單一CT、MRI 診斷符合率低于二者聯合診斷符合率,結果證實,CT 聯合MRI 檢查可提高肝癌術前精準診斷,相比于單一診斷,聯合診斷更精準,更具臨床價值。白麗等[6]認為,CT 應用于肝癌診斷時,在平掃過程中,與周圍組織比較,病灶呈現低密度,給予對比劑注射進行增強掃描,可連續性大范圍的掃描,分辨力增強,可對腫瘤各個時相的強化特點和附近正常組織建立三維模型,同時還能對病變形態、比鄰關系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分析,良好顯示出肝癌患者的肝臟組織病變位置、病灶大小、浸潤程度等情況。但CT 掃描過程中,容易有快顯快出情況發生,則難以準確診斷出腫瘤血供較低的患者,無法清晰顯示病變組織,從而降低診斷準確率,同時,CT 在檢測過程中,有一定的輻射,特殊人群需謹慎選擇該檢查方式。劉帥等[7]研究發現,MRI 應用于肝癌術前診斷,具有圖像清晰,分辨率高、掃描范圍廣等優勢,能夠采集較多的圖像信號,軟組織分辨率高,能夠隨意直接多方向切層掃描,從而有效提高肝癌術前診斷準確率,但是MRI 掃描時間較長,容易導致患者緊張,影響掃描結果,且費用較高,增加了經濟壓力,并不被患者當成首選檢查方式。近年來,大量研究發現,原發性肝癌實施CT 聯合MRI 檢測,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從而有效提高診斷準確率,二者聯合檢測,成像更清晰,可多方位、多參數、多層次掃描病灶部位,可清晰顯示軟組織及微小病變,最終可提高診斷精準性[8-9]。

綜上所述,MRI、CT 應用于原發性肝癌的術前診斷中,均能有效檢出病灶,均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二者各有優缺點,因此,需根據患者病情及意愿合理選擇診斷手段,必要時應聯合使用,降低誤診、漏診率,提高診斷準確率,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精準的影像學依據。

猜你喜歡
符合率原發性肝癌
XB130在肝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對細胞侵襲、遷移的影響
8種針灸療法治療原發性痛經的網狀Meta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原發性肝癌癌前病變中西醫研究進展
隱源性肝癌與病毒性肝癌臨床特征比較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診斷乳腺良惡性腫瘤中的應用價值
原發性腎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顱內原發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學診斷
CT、MRI在眼眶海綿狀血管瘤與眼眶神經鞘瘤影像學鑒別診斷中的研究
microRNA在肝癌診斷、治療和預后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