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儒林外史》對傳統俠客形象的解構和重塑

2022-07-10 13:44秦楣媛
文教資料 2022年8期
關鍵詞:唐傳奇儒林外史

秦楣媛

摘 要:《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旨在批判明清的科舉制度,詳盡地刻畫了科舉社會中扭曲的世態人情。除了儒士,小說中的農、工、商、兵、僧、優伶和俠客群體同樣舉足輕重。本文圍繞書中的俠客形象,探討小說對傳統俠客形象的解構,分析作者對俠客的出路難題和傳統敘事中女俠結局的追問。

關鍵詞:《儒林外史》 俠客形象 俠義精神 唐傳奇

一、傳統俠客形象的演變

“俠”的概念最早見于《韓非子·五蠹》。彼時的俠“以武犯禁、棄官寵交、肆意陳欲”,被看作擾亂君王法治的不穩定因素。因此,韓非將游俠與儒士、縱橫家、逃兵、工商一同列為“五蠹”,要求對其進行嚴厲的打擊。西漢時,司馬遷第一次為游俠作傳?!妒酚洝び蝹b列傳》高度稱贊“俠”一諾千金、舍生取義、行事低調謹慎和施恩不求回報的精神品質。盡管東漢班固在《漢書》中否定了司馬遷的俠義觀,魏晉南北朝以后的游俠也難見于正史,這個時期的俠客形象卻在文學的舞臺上大放異彩,文學作品始終彌漫著“尚俠”的氣息。例如曹植《白馬篇》中的“幽并游俠兒”,干寶《搜神記》中的眉間尺、李寄,陶淵明《詠荊軻》中的荊軻,李白《俠客行》中的“縱死猶有俠骨香”等。唐代,傳奇小說中的豪俠題材大量涌現。唐傳奇著力凸顯男女俠客“奇”的一面,因而喜歡強調他們身懷絕技、神出鬼沒、自由灑脫的特點。受到佛道思想的影響,他們的結局往往是遁隱山林,遠離世俗,不知所蹤。宋元市民文學興起,與朝廷對立的民間俠義理念和趣味日益凸顯。[1]俠客憑借高超的武藝游離于體制之外,活動于江湖之中。雖然“武”與“俠”的關聯在發展過程中越發密切,司馬遷對俠義精神的歸納始終是文人墨客筆下乃至現實俠士的核心理念和行事準則。[2]

根據上述分析,本文對文學傳統中的“俠”概念做出如下界定:俠者行俠仗義,知恩圖報,不慕名利;他們大多身懷絕技,武藝高強,來去自如,不可拘禁,結局常常不知所蹤;俠者講究江湖義氣,幫扶弱者,經常游離于體制之外,或與體制發生沖突。

一般認為,《儒林外史》中的張鐵臂、盧信侯、郭力、蕭云仙、沈瓊枝和鳳四老爹是較為典型的俠客角色。這些形象解構了俠客的傳統特質,并對俠客的出路難題和不知所蹤的結局進行探討和追問。下文以張鐵臂、鳳四老爹、蕭云仙和沈瓊枝為例進行探討。

二、傳統俠客形象的顛覆

《儒林外史》刻畫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俠客,他們或借“俠客”的名聲招搖撞騙,或空憑借一身武藝,毫無原則地“行俠仗義”,這就構成對傳統俠客形象的顛覆和對俠義精神的解構。

(一)張鐵臂:解構經典文本

張鐵臂以“俠客”的身份出現在小說的第十二、十三回。出場時,張鐵臂向婁氏公子吹噓自己綽號的來歷,自稱會十八般武藝,習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四海為家。乍一看,張鐵臂自栩的形象與上述傳統俠士的定義是高度符合的。

《儒林外史》繼承古代小說“傳奇”的傳統,多采擷筆記小說中的趣聞奇事寫入書中。因此,除了張鐵臂的自述,小說在刻畫這個“俠客”形象的同時還有兩處對唐代傳奇小說的沿襲。

首先是十二回接近尾聲時,小說寫兩公子詢問走入內室的張鐵臂手中的革囊里是什么物件,張鐵臂解釋這是仇人的人頭,又向兩公子求五百兩銀子報答恩人。俠客半夜復仇,手挾人頭的情節在唐傳奇里屢見不鮮,例如《集異記·賈人妻》《太平廣記·崔慎思》中身負血海深仇、隱姓埋名、神出鬼沒的俠女。正如普羅普所言,“一方面,它千奇百怪,五彩繽紛;另一方面,它如出一轍,千篇一律”[3],這類情節在民間故事里已經定型。

承接第十二回俠客的神秘夜訪,第十三回寫婁氏公子對張鐵臂的話深信不疑,送與“俠客”五百兩銀子答謝恩人。張鐵臂走后,兩位公子自作主張開辦“人頭會”,不想最后發現囊袋里是一個六七斤的豬頭。這場令人啼笑皆非的騙局不僅揭示張鐵臂“俠客”身份的虛假,同時也構成對傳統俠客故事中“快意恩仇”的俠義精神的解構。

《儒林外史》對這類唐傳奇文本的解構也是有跡可循的,唐代馮翊《桂苑叢談·崔張自稱俠》已經出現“假俠客用豬頭假冒人頭騙錢”的情節[4],小說末尾總結道:“豪俠之氣自此而喪矣”,顯然是在嘲諷當時泛濫成災的尚俠風氣和豪俠小說。

第二處是對唐傳奇經典文本《聶隱娘》的戲仿。第十二回張鐵臂“以藥化囊中之物為水”的奇術最早見于唐裴铏《傳奇·聶隱娘》:“隱娘亦出曰:‘精精兒已斃?!С鲇谔弥?,以藥化為水,毛發不存矣?!盵5]《聶隱娘》乃唐傳奇名篇,女俠智斗刺客精精兒和空空兒的情節對后代小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聶隱娘也因棄暗投明、知恩圖報、淡泊名利等特質被看作是傳統俠客的典型。經《儒林外史》的一番化用,張鐵臂假冒俠客、厚顏無恥的為人與聶隱娘身懷絕技、赤膽忠心的俠義品質構成了反諷的張力。

總之,《儒林外史》解構了經典俠義小說的敘事,揭露江湖騙子利用俠義精神騙取錢財的無恥行徑,嘲笑婁氏公子不辨是非的“假名士”作風,這種解構也與小說整體的“諷刺”語境融為一體。

(二)鳳四老爹:解構俠義精神

據學者考證,鳳四老爹的人物原型是甘鳳池,以拳勇名遍天下。雍正七年,李衛上報江寧省城盜竊一案,提及甘鳳池為首的數十人以符咒惑人、圖謀不軌。[6]

不同于只會吹噓詐騙,擺弄拳腳功夫糊弄假名士的張鐵臂,《儒林外史》中的鳳四老爹似乎是個真俠客。他的形象與傳統俠客有著極高的重合度:首先,他行事仗義,書中三次描寫他救人于水火之中的事跡,事成之后也不主動要求回報,頗有俠士“不慕名利”的做派;其次,小說多處用夸張的手法和側面的烘托凸顯他高強的武藝,例如千斤石塊砸在頭上也不動如山,旁人踢他一腳、腳趾幾乎碰斷,徒手就能將毛二胡子的店鋪拆成平地等。

然而,以上的描寫僅僅是鳳四老爹為俠的表象。如果探究促使其行動的深層原因,正如天目山樵指出的那樣:“所謂豪杰者,必其人身被奇冤,覆盆難雪,為之排難解紛,斯為義士?!眰鹘y俠士的核心理念與行事準則,即“一諾千金”“舍生取義”“幫扶弱小”的“正義”精神和道德觀念在鳳四老爹身上早已蕩然無存。他看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行為,庇護的卻不是無辜的弱者,而是冒官撞騙的萬青云、慕勢鄉愚秦中書、貪戀美色的絲客和一文如命的陳正公。為了這些因自身性格弱點而“自討苦吃”的人,鳳四老爹竟無所不用其極,或大費周折地動用關系,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看似大快人心,仔細想來卻毫無意義。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賦予鳳四老爹豪俠的部分特質,借此指出許多身懷絕技的江湖之士早已失去了傳統俠客的“俠義”內核,取而代之的是毫無原則的隨性之舉,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不過是“一時偶然高興”(第五十一回),真正令文人騷客心向往之的“俠義”精神早已面目全非了。

三、俠客形象的重塑

對傳統俠客形象的顛覆和解構僅僅是《儒林外史》行文的一個維度,作者對俠客群體的探討遠不止于此。小說中,蕭云仙和沈瓊枝是俠客群體中閃爍著人性光輝的正面形象,二人接連出場,作者書寫他們的用意也有相似之處。如第四十回末尾的臥評所言:“才寫過蕭云仙,接手又寫一沈瓊枝。云仙,豪杰也;瓊枝,亦豪杰也。云仙之屈處于下僚,瓊枝之陷身于傖父,境雖不同,而其歌泣之情懷則一?!弊髡邔嶋H借這兩個身處困境的人物探討了俠客的出路問題,塑造了與前代俠客形象迥然不同的新形象。

(一)蕭云仙:俠客的出路難題

目前學界對蕭云仙的人物原型仍存在爭議,胡適、吳組緗、章培恒、耿傳友等學者認為《儒林外史》只有五十回,蕭云仙故事為后人竄入;而趙景深、房日晰、陳美林、商偉等學者則持“五十六回”說。[7]在尚未有定論的基礎上,本文仍以“五十六回”為整體進行分析和探討。

李漢秋、鄭志良等學者考證出蕭云仙的人物原型是年羹堯的下屬李畝。[8]小說中的蕭云仙以少年俠客的身份出場,以機敏的才智和高超的彈術擊退了食人腦的惡和尚。他身懷絕技,行俠仗義,幫扶弱者,行好事而不留姓名,擁有傳統的俠義品質。然而,小說第三十九回借郭孝子之口道出少年俠客不得不面對的人生難題:春秋戰國時俠客的勾當尚能使人成名,如今四海一家,這樣的舉動只能叫作擾民。游離在體制之外的俠客始終面臨個人名利、江湖道義與社會體制之間的沖突。因此,郭孝子建議蕭云仙替朝廷效力,融入體制之內,憑個人才能博得青史留名。然而,郭孝子為俠客指明的“出路”并非通途。在戰場上獲得赫赫戰功、在青楓城實踐“兵農禮樂”[9]思想的蕭云仙非但沒有受到朝廷的封賞,反而被追賠銀兩“七千五百二十五兩有零”,耗盡了家財,此后又經歷幾番輾轉才被推升為應天江淮衛守備。小說第四十回寫蕭云仙與舊日的隨從木耐在廣武山賞雪,回顧半生事跡,只有托付名家手筆實現不朽,令人唏噓。

影響蕭云仙人生際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書中并未點明的蕭云仙不得封賞的原因:原型人物是大將年羹堯的下屬,命運自然隨主帥的命運而升沉。從少年俠客到征戰沙場的大將,再到中年失意的守備,作者意圖揭示社會灰暗的現實:在這不合理的制度之下,無論是棄俠從軍的武士,抑或是主流的儒生,要么被制度異化,淪為舉業的奴隸,要么飄零半生只混得沉淪下僚,郁郁寡歡。

(二)沈瓊枝:對傳統女俠結局的追問

與前面列舉的男性俠客形象相比,沈瓊枝并非嚴格意義上的“俠客”。從原型人物看,有學者指出沈瓊枝即《隨園詩話》中的松江張宛玉,也有學者認為吳敬梓是將茸城女沈珠樹與張宛玉姑嫂二人的經歷融為一體。[10]沈瓊枝不滿委身做妾、出逃鹽商的行為類似唐傳奇中夜奔的紅拂和紅綃,不過后者的出奔是投靠或依靠心儀的男性,這又與全靠自己的沈瓊枝不同。沈瓊枝與差人發生沖突,差人竟被她“一個四門斗里打了一個仰八叉”,這說明她有不俗的武功,雖然她的武功遠不能與武書口中身輕如燕、神出鬼沒的車中女子或入危邦、盜金盒的紅線相提并論。即便如此,本文仍將其定義為“俠客”,因為她擁有剛毅的性格、獨立的人格,還有大膽走出家庭、追求自由平等的魄力,更有面對強權的壓迫和輿論壓力的坦然,種種令人嘆服的精神特質正與歷代傳奇中的女俠相似,因而小說中的杜少卿認為她十分可敬,武書就稱她為“豪俠”。

唐傳奇女俠出奔家庭之后大多不知所蹤,例如《崔慎思》和《賈人妻》中大仇得報、為斷情念殺子離去的女俠,《聶隱娘》中飄然遠去的聶隱娘,《紅線》中功成身退的紅線等。俠女沈瓊枝的出場正對應了這些女俠的退場,她們都憑借個人的力量離開原來的生存空間——或是家庭,或是男性主宰的藩鎮府邸。唐傳奇意在表現俠客之奇,并不追究這些女性遠離家庭和雇主庇佑之后真實的生存狀態。但是,女性如何僅憑自身立足于封建社會之中?這是包括女俠在內的所有女性都無法解答的生存難題,唐傳奇等文本“不知所蹤”的處理顯然不能說明女俠此后的命運是否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度辶滞馐贰返谌呕睾偷谒氖厥菍κ捲葡蔀榇淼哪行詡b客出路的探索,緊隨其后描述沈瓊枝出走的經歷,這就對歷代女俠不知所蹤的結局發出了追問。

小說完整呈現了女性從出逃到嘗試自立再到失敗的過程,沈瓊枝在“嘗試自立”的過程中展現出潑辣而生動的才女兼俠女的形象,與性格模糊的唐傳奇女俠相比,人物顯得更加有血有肉,富有小市民的特色,怒打差人的情節更為整個故事增添了喜劇色彩。沈瓊枝被判“斷還伊父,另行擇婿”的結果也表現了作者的肯定。吳敬梓改寫了原型人物被鹽商追回囚禁的悲慘結局,讓沈父為她另選夫家。盡管沈瓊枝無法像飄然不知所蹤的女俠那樣徹底擺脫對男性的依附,但她最終達到了出逃鹽商的目的,實現了女性追求婚姻自主的愿望。如此改寫自然是出于作者善意的期許,卻也使得充滿俠義氣概的沈瓊枝無法掙脫通俗文學俗套的結局,不免令人有些遺憾。

四、結語

綜上所述,《儒林外史》在揭示科舉社會中人情世態的同時,對傳統俠客文本和其中的俠客形象進行了解構與重塑。吳敬梓厭惡那些社會中招搖撞騙的假俠客,因此不加掩飾地揭露了他們的丑態。然而,他又毫不吝嗇地給予蕭云仙、沈瓊枝等真俠士以褒揚和贊美,真切地關心俠客的境遇、憐憫俠客多舛的命運,思考俠客人生的出路。

參考文獻:

[1] 韓云波.俠的文化內涵與文化模式[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4(2):91-97.

[2] 李歐.論儒俠互補[J].天府新論,2000(5):89-92.

[3] [俄] 普羅普.民間故事形態學[M].鄧迪斯,譯.北京:中華書局,1968:156.

[4] [5] [6] [8] [10] 李漢秋.儒林外史研究資料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237,238,190,180-182,169.

[7] 耿傳友.《儒林外史》原貌新探[J].明清小說研究,2019(1):168-183.

[9] 李遠達.文人“兵”夢的實與虛——《儒林外史》蕭云仙、湯鎮臺本事補證[J].中國文化研究,2017(1):42-52.

猜你喜歡
唐傳奇儒林外史
論《儒林外史》序跋的批評價值
《儒林外史》的吃播
莊嚴隆重的祭祀儀式與不可預知的祭祀效果*——論《紅樓夢》的除夕宗祠祭祀與《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戲劇演出資料考辨——兼談《儒林外史》創作中的明清互現
單寶塔詩
從唐傳奇到電影的文本變遷
唐傳奇中男性書寫下的女性形象
唐代俠義小說中的自由精神與文人人格追求
《儒林外史》的坡式交際模型
精神分析視域下古典小說中夢的闡釋——以唐傳奇為中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