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時代政府面臨數據治理的問題及對策

2022-07-11 00:52李成浩
公關世界 2022年12期
關鍵詞:風險防控

李成浩

摘要: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快速興起,政府數據治理成為新趨方向。我國政府在數據治理改革方面成效顯著,但也存在著數據質量亟需提升、決策工作機制亟待優化、風險防控相對滯后等現實問題。在智慧時代背景下,著力推進政府數據治理改革,必須更加要以發展為導向、創新為方式,聚焦“精準治理”,著力推進“政府數據協同化”;聚焦“社會管理”,著力推進“領導決策高效化”;聚焦“風險防控”,著力推進“風險防控科學化”。優化政府進行數據治理,進一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強大力量。

關鍵詞:政府數據治理 精準治理 高效決策 風險防控

一、政府數據治理面臨的新任務

對于21世紀來說,數據便是財富。洞悉信息化建設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針對“科技助力國家治理能力及治理水平現代化”問題提出了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做好“數字政府”“數據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1 ]在智慧時代背景下,政府數據治理面臨著新任務新要求。[ 2 ]認真梳理政府數據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找準改革的突破口和發力點,破除約束政府數據治理的體制機制障礙,達成治理更加精準、決策更加高效、防控更加科學的整體目標,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強大動能。

二、政府數據治理仍存在許多問題

近年來,國家著力推進數據共享進程,釋放數據紅利,為數據治理創造了良好開端。從現實來看,政府在數據治理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阻礙了政府數據治理的效果。

1.數據質量需亟需提升

政府數據治理過程中所需的數據尚有較大提升空間,特別是數據的質量。一是頂層設計尚不健全。國務院提出《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只是提出數據共享開放,尚未明確規定哪些數據能共享。由于地方政府因其實際需求及自身特殊利益的考量,在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標準、處理技術、交換標準、共享內容等事項上均存在不小的差異,這導致各方數據難以有效對接。二是數據內涵界定模糊。數據的“生命”在于使用,尤其在政府治理領域,其對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存在巨大價值。[ 3 ]部分政府部門對數據的理念認知還停留在量的方面,只是采集大量的原生態的數據,認為數據量越大就是進行數據治理的要求、標準。事實上,數量僅是大數據的特征之一,大數據對預測和決策的意義則取決于動態變化的數據質量[ 4 ]。而不對其進行“清洗、去重、分類”等一系操作,甚至是數據開放共享,其結果“數據始終是數據”。三是基層匯集能力不足?;鶎诱泵婀?,是收集公眾信息、訴求、意見最重要的匯總平臺,但受制于“人、財、物”方面的影響,基層對大數據的相關建設舉步維艱,如何收集到最真實、有效的數據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2.決策工作機制亟待優化

領導者的決策水平距離人民群眾的期盼尚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決策信息的復雜多變。隨著外部條件的不斷改善,公眾的參與意識越來越強及對公共物品與公共服務的人性化需求也越來越明顯,傳統的監測、收集和管理手段對公眾信息爆炸式增長的應對顯得捉襟見肘、甚至“失效”。使得決策所涉及的信息往往流于碎片化。二是領導“官本位”思想嚴重。海量信息和海量數據的并駕齊驅,正在深刻重構人們的社會關系,迫切需要運用數據治理的現代治理理念。但是,有的部門和地方一把手還停留在傳統治理階段,重經驗、輕數據觀念比較嚴重,產生了“有數據”,依然奉行“拍腦袋”的簡單決策、經驗管理與直覺主義的怪現狀,并沒有真正依據數據去決策。三是“傳統決策”面臨失效。傳統決策是等級制,信息在科層制傳遞緩慢、失真現象嚴重,并且延長了決策時間。

3.風險防控相對滯后

國家對數據保護越來越重視并進行相關的部署安排,但總體來看還是相對滯后,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數據防控需要。一是數據設備的研發仍要提高。當前,我國大型數據庫的市場份額基本上被國外數據庫廠商占據,容易發生數據竊取、泄露。二是監督管理需明確。在大數據時代,每個主體都是數據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政府要為數據安全保駕護航?!毒W絡安全法》《個人信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系列法規的出臺,形成了網信部門領導下,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共同監管的格局。這意味著,數據安全的多頭監管將導致交叉執法和空白執法。一旦數據使用不當或發生泄漏,隨著自媒體的傳播,其所造成的社會風險是不可控的。三是防控體系的建設仍有不足。在防范數據危機工作中還存在“重傳統管理,輕多元防范”現象。

三、智慧時代推進政府數據治理改革的發力點

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中國及全球的數字政府、智慧社會及智慧城市建設方興未艾、風起云涌[ 5 ]。智慧時代推動政府數據治理改革,可以把以下三個方面作為發力點。

1.聚焦“精準治理”,著力推進“政府數據協同化”

“智治”是社會治理方式現代化中體現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標志。構建“智治”基礎設施體系,統籌規劃政務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完善基礎信息資源和重要領域信息資源建設,形成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的網絡空間,這核心便是政府數據共享,必須上下左右緊密協同,來推進社會治理體系架構、運行機制、工作流程智能化再造。主要措施:一是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應遵循全局思維、辯證思維和法治方式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著重抓好數據協同的頂層設計,科學合理規劃中央與地方大數據平臺建設。建立健全協同聯動機制,統籌協調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標準、處理技術、交換標準等事項,減少數據銜接共享的“困難”,確保能夠整合各部門數據資源,打破數據壟斷格局,建成中央與地方一體、部門協同、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互聯網 + 政務服務”新格局,同時明確政府部門間共享協同的責任和義務,實現各類基礎信息庫和業務信息庫的聯通。二是打破數據狹義觀念。政府各部門不能只看重數據的“數量”,也要更加看重數據的“質量”,注重數據利用的效率和取得的實際效果。同時,要秉持共享是常態,不共享是例外的思路,加強各部門協同,由過去“粗放式低質量共享”向“精準式高質量共享”轉變。三是提升基層匯集能力。政府部門在進行數據共享時,要明確全國一盤棋與注意上下左右的工作銜接,避免數據平臺建設因基層匯集能力不足而影響數據利用的效率。

2.聚焦“社會管理”,著力推進“領導決策科學化”

在大數據時代,政府管理必須用數據說話,領導干部必須克服本領恐慌,用數據決策,降低決策失誤風險,避免造成重大過失。這就要求我們有效發揮數據在決策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掌握決策信息。環境的復雜多變,信息的非對稱、不完備是導致決策失誤的重要原因。利用大數據技術廣泛地搜集相關信息并開展分析,解決收集信息不全的情況,充分掌握各方的訴求,為作出最優決策打下基礎。二是轉變思想觀念。大數據能夠降低問題的復雜性,提升建構主體對問題的認知能力。組織決策者廣泛開展大數據應用技術相關的專業培訓,及時了解大數據相關理論知識,樹立起對大數據應用于政府治理的全方位認知,加強對大數據發展規律的把握能力,積極創新大數據在公共管理及服務中的應用,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治理理念,避免簡單決策、經驗管理及直覺主義。三是決策流程優化。依托數據分析技術在相關性分析方面的高效數據運算能力,動態地分析數據變化的趨勢,及時發現數據異常引發的決策問題。實現了決策結構從等級制向扁平化的轉變,提高了決策的效率。

3.聚焦“風險防控”,著力推進“風險防控科學化”

數據治理不是簡單的“數據共享、開放”了事,要“開放”有效、“防控”到位,兩個輪子都轉起來。風險防控是事前事中事后的行政行為,是持續的過程防范。要妥善處理數據開放共享與風險防控的關系,數據開放共享與風險防控相輔相成,兩者不可偏廢,只有防控得好才能放得開、用得活。沒有完備有力的風險防控,數據治理很難持久。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背景下,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政府數據治理中的風險并進行有效防控,這迫切需要構建起科學化的風險防控機制,更好地實現社會治理。主要路徑:一是發展完善數據設備研發。無處不在的網絡與移動智能設備產生大規模碎片化的數據,數據成為國家和社會的基礎性資源。要牢牢抓緊科技創新的“牛鼻子”,加強大數據相關軟件的研發與攻堅克難,立足技術自主可控的數據庫建設,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建立協同配合的信息安全防范、監測、通報、響應和處置程序,確保政府數據安全。二是完善數據安全監管機制。數據只有流通起來才能產生價值,這便產生數據開放共享和個人隱私保護的沖突。解決好二者之間的矛盾,就應建立完善的數據開放共享的監管機制。厘清各數據行政監管機關的數據治理職權,進一步統一執法標準;按照“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建立數據防范的多部門協調聯動機制數據流通風險評估機制、數據流通風險預警機制、數據流通追溯機制,讓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擔負起數據安全方面的責任。三是完善數據防控體系建設。面對政府治理朝向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迅速轉型,傳統的“一元防控”逐漸失效,應轉變“多元合作防控”。建立防控數據自檢自糾和公眾監督制度,一方面維護國家的信息安全,防止國家機密和個人隱私的泄露,另一方面防范國家機關的數據霸權和數據尋租。

【參?考?文?獻】

[1] 徐子沛.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 王華梅.大數據推動地方政府治理創新研究[J].經濟師,2020(01):30-32.

[3] 陳振明.實現治理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J].國家治理,2020(03):20-24.

[4] 陳一新.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N].人民日報,2021-01-22(009).

[5] 王華梅.大數據推動地方政府治理創新研究[J].經濟師,2020(01):30-32.

(責任編輯:李雪威)

猜你喜歡
風險防控
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的法律風險分析
規范高校內控體系加強防范經濟風險
電子商務的發展及風險防控
層次分析法下對成都市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評價研究
反貪查案工作的風險防控機制探討
網絡版權運營中的風險防控
淺析“六統一”法在經濟合同法律風險防控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