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內科學” CBL教學效果評價研究

2022-07-12 02:43王金平張麗穎
教育教學論壇 2022年27期
關鍵詞:中醫內科學教學效果程度

徐 愿,王金平,張麗穎

(1.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日友好臨床醫學院,北京 100029;2.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脾胃病科,北京 100091)

“中醫內科學”是銜接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骨干課程,是大學生在充分掌握“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和“方劑學”等基礎課程后,將各類知識系統整合、融會貫通、交叉運用,并與臨床實踐相比對、相驗證的臨床基礎學科。學生要掌握主動學習的方法,要在大學階段懂得學什么、怎么學、學習資源如何獲取等知識。在當前“中醫內科學”課堂教學中,中醫教育工作者積極尋求學生參與教學、提高臨床思辨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中醫內科學”課堂中的運用已得到普遍認可,有助于讓學生愛學、愿學、學以致用,提高“中醫內科學”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習效果。本文將基于臨床教學實踐,采用傳統課堂教學和案例教學法兩種教學方法,比較兩種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差異,探索案例教學在“中醫內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效用和價值。

一、對象和方法

(一)教學對象

以北京中醫藥大學專業平行大學三年級“中醫內科學”授課學生為對象,其中A班30人,B班28人,共計58人。經隨機分組抽簽,A班開展CBL授課+傳統教學(以下簡稱CBL教學),即在傳統課堂教學基礎上增加案例教學內容,B班開展傳統課堂教學授課。

(二)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為“中醫內科學”課程中“痹證”“鼓脹”2個章節。

(三)教學設計

教學授課任務由北京中醫藥大學高級職稱專家承擔。

CBL教學法包括5個部分。(1)學生預習:提前1周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組,一般每個小組不超過15人,告知學生所學章節、CBL學習所用的案例資料、需要查閱的文獻,并要求學生提前準備案例的分析及解決方案。(2)傳統授課:依據教學大綱及教案對內容進行串講,重點講解主要知識點、重難點。(3)案例分析: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之前布置的案例進行分析,提出辨治思路及診治方案。(4)案例討論:各組之間比較各自方案的異同,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辯論并闡明理由,各組分別對案例中病例的病因病機、診斷要點、鑒別診斷及選方用藥進行總結闡述。(5)教師總結:教師先闡釋案例中原作者的解決方案,針對學生的代表性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及解決方案,不一定要給予標準答案,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自己解決問題的目的。其中傳統授課學時1.5個小時,其他部分0.5個小時。

傳統教學法只包括上文中的傳統授課部分,學時共計2個小時。

(四)案例庫建設與案例遴選

本課題組前期依據“中醫內科學”教學大綱,按照CBL教學法的要求,建立“中醫內科學·痹病”和“中醫內科學·脾胃病”案例庫,每個案例庫涵蓋100多個典型案例。案例庫是基于古代名醫名家、現代國醫大師的經典案例,按照CBL教學要求撰寫。本研究是從案例庫中選取與講課內容相匹配的案例進行教學。

(五)教學效果評價

學生在學習完兩個課程后,以問卷星的形式,采用教學效果自評量表進行評分。評價內容包括3個維度共9個問題。(1)知識掌握維度:對教學病種總體掌握程度、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對中醫辨證的掌握程度。(2)創新中醫思維維度:對啟發中醫科研的思考、對提高學習主動性的作用、對提高中醫臨床水平的作用。(3)興趣愛好維度:是否貼近臨床、是否增加對中醫的興趣、對教學法的喜愛程度。每個問題評分范圍為0~10分,0分為最差,10分為最好。

(六)統計學方法

問卷數據分析采用SPSS23.0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方差齊時,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組間比較采用最小顯著差異法(LSD法)兩兩比較;教學前后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其中,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兩種教學方法對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在兩種教學方法授課模式下,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都比較高。與傳統教學法比較,CBL教學法在對教學病種總體掌握程度、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對中醫辨證的掌握程度等3個知識掌握維度均顯著提高(p<0.01),如表1所示。

表1 兩種教學法對知識掌握程度3個維度比較(x±s)

(二)兩組教學方法對創新中醫思維作用比較

兩種教學方法對創新中醫思維都有比較好的作用。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CBL教學法在對啟發中醫科研的思考、對提高學習主動性的作用、對提高中醫臨床水平的作用等3個創新中醫思維維度方面均明顯升高,有顯著性差異(p<0.01),如表2所示。

表2 兩種教學法對創新中醫思維3個維度比較(x±s)

(三)兩種教學方法對中醫學習興趣愛好影響的比較

兩種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學習中醫興趣都有比較好的作用。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CBL教學法在是否貼近臨床、是否增加對中醫的興趣、對教學法的喜愛程度等3個中醫學習興趣維度方面均明顯提高,有顯著性差異(p <0.01),如表3所示。

表3 兩種教學法對中醫學習興趣愛好3個維度比較(x±s)

三、討論

在當前中醫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記憶式學習為探索性學習,變考試型學習為求知型學習,是中醫教育家長期探尋的命題。案例教學法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之一,該方法由1921年美國哈佛大學最初形成,具有極大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作用。CBL 教學法被廣泛運用于醫學生的大學教育、畢業后教育,得到了廣泛好評。同時,CBL教學法被廣泛用于“中醫內科學”教學,但是在“中醫內科學”教學中,如何評價其教學效果、使用CBL教學法具體的效用如何,目前研究不足,仍亟待進一步深入探索。

本項研究采用德爾菲法,征集專家意見后,形成了“中醫內科學” CBL教學效用評價量表,包括知識掌握維度、創新中醫思維維度、興趣愛好維度等3個維度,共9個問題。

研究顯示,CBL教學法增強了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生在教學病種總體掌握程度、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對中醫辨證的掌握程度3個方面進行評估,結果表明其教學效果均優于傳統教學。CBL教學法能提高學生對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中藥、方劑的理解和融會貫通,有利于學生將基礎理論學習與臨床實際結合;將中醫基礎知識與名老中醫經驗對比對標,有助于提高自身對疾病的認識和對中醫辨證的認識,增強學生的中醫臨床能力。

CBL教學法能增強學生的創新中醫思維能力。學生在啟發中醫科研的思考、提高學習主動性、提高中醫臨床水平3個方面進行自評,結果表明CBL教學法在上述3個方面得分均高于傳統教學方法。CBL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拓寬中醫科研思考的寬度與深度,提高中醫臨床思辨水平,有助于學生形成創新性、批判性思維,成為將現代醫學與中醫學緊密結合的新時代中醫醫師。

CBL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中醫興趣愛好。在是否貼近臨床、是否增加對中醫的興趣、對教學法的喜愛程度等3個維度,CBL教學法均優于傳統教學法。這些結果提示,學生對CBL教學法的運用接受度高、興趣強烈,因此,今后應進一步提高CBL教案的制作水平,實現“中醫內科學”課程教案的全覆蓋,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在熱愛中提高中醫水平。

在CBL教學法被廣泛肯定的基礎上,多項研究嘗試以CBL為基礎的多種方法聯合使用,以期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采用CBL和問題導向教學(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進行甲狀腺疾病教學,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臨床技能的掌握程度;采用案例為導向結合微課和翻轉課堂,可以提高超聲影像教學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將Sandwich教學法結合案例教學法運用到流行病學理論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中醫內科學”教學中,CBL教學法對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中醫思辨能力和學習興趣均有積極作用,今后應當大力開展CBL教案設計,提高教案水平,將優秀教案用于教學實踐中,廣泛推廣應用CBL教學法。本研究在實施中,研究對象偏少,覆蓋班級不多,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今后應當擴大研究群體,覆蓋更多班級,采用更為豐富的結合型教學方案,深入研究CBL教學與其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提高“中醫內科學”教學水平。

猜你喜歡
中醫內科學教學效果程度
精致和嚴謹程度讓人驚嘆 Sonus Faber(意大利勢霸)PALLADIO(帕拉迪奧)PW-562/PC-562
淺談《中醫內科學》理論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
“師帶徒”在《中醫內科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學生標準化病人在《中醫內科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斷裂對油氣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加強焊接教學質量提高焊接教學效果的探討
幸福的程度
抓好課的結束部分 深化體育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