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閱讀能力培養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策略探尋

2022-07-13 20:50吳石怡
民族文匯 2022年45期
關鍵詞:閱讀策略繪本教學閱讀能力

吳石怡

摘 要:本文針對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現狀,結合教學實例,闡述繪本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即閱讀繪本,優化語言知識;解讀繪本,發展解碼能力;研讀繪本,提升閱讀理解;品讀繪本,培養文化意識。

關鍵詞:繪本教學;閱讀策略;閱讀能力

一、理論概述

閱讀能力包括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文化意識四個方面。從這四個方面看,解碼能力指學生在閱讀初期需要學習的對讀物本身、文字、音素等基本信息解碼的能力,具體包括文本概念、音素意識、拼讀能力和閱讀流暢度四個要素。語言知識包括詞匯知識、語法知識和語篇知識三個要素。閱讀理解即讀者對讀物的理解與對信息的運用,包括信息提取、策略運用和多元思維三個要素,具體包含抓取特定信息,運用概括、比較等多種策略,培養批判性思維等能力。文化意識著重描述中國讀者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層次,包括文化感知、文化理解、文化比較和文化鑒別四個要素(王薔、陳則航,2016)。

二、策略探尋

本案例為《典范英語》3B中繪本故事Look Smart,主要描述了媽媽讓三個孩子穿上新衣服去參加燒烤派對,出發前發生了一系列讓人尷尬的事:爸爸將巧克力潑在Kipper的上衣上,Biff穿著裙子坐在媽媽的口紅上,Chip的襯衫碰上了狗的爪印;衣服全部洗干凈后,又被路過的卡車濺了一身泥,最后不得已換成便裝去參加燒烤派對,到派對現場后發現大家穿得都很隨意。

1.悅讀繪本,優化語言知識

語言知識是學生學習英語,包括課外閱讀學習的基石。因此向來受到教師的重視,但是如何設計出靈活多樣、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在理解、體驗、思考中學習語言知識,避免機械、單一地灌輸語言知識,值得每一位教師深入思考。

[教學片斷1]

在繪本閱讀的讀前導入環節中,教師和學生做了一個游戲,規則為教師用第一人稱闡述,學生則用第二人稱復述。期間教師穿插教學單詞smart、lipstick和top。然后教師請學生跟著音樂節奏自我闡述I have a … I look …接著,教師呈現封面,和學生一起認識繪本故事的主角Mum、Dad、Kipper、Biff和Chip,并請學生思考一家人穿得非常得體去干什么,讓學生猜想。緊接著,教師呈現封面(全家人穿著講究,準備出發參加派對)與最后一幅圖(全家人穿著隨意,到達派對),讓學生進行比較,然后猜測What happened?

在進入繪本閱讀后,教師請學生閱讀第1到5幅圖后,將孩子的頭像與媽媽給他們買的新衣服進行配對。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這5幅圖的朗讀,并然學生發揮想象猜測Chip面對媽媽會說些什么。接著,教師在歡快的節奏中,引導學生朗讀Chant。隨后,呈現第6幅圖,在教學tray讀音的時候,教師引入了舊單詞day、play,同時教師利用事物教學tray的含義,并通過購物袋、杯子與托盤模擬第6幅圖中的場景,來教學fell over的兩種含義。

[分析與思考]

英語繪本是英語教材非常好的補充材料,既能保持學生閱讀的興趣,又能增強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進入繪本深入閱讀之前,學生需要一定量語言知識的積累,這樣便于他們更好地解讀與理解繪本。本環節中,教師利用有趣的游戲、以舊帶新、情景復現等活動,來讓學生在體驗、感知中學習語言知識,為進一步繪本理解打下基礎。

2.解讀繪本,發展解碼能力

解碼能力是最為基礎的閱讀技能,也是學生讀通、讀懂語篇的敲門磚。因此,教師需要根據語篇特點、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導學生在關注文字、音素等平時容易被一帶而過的細節,授予學生正確的方法,去更為科學輕聲地朗讀、識記這些語言點,從而提高解碼能力。

[教學片斷2]

在讀前環節認識封面人物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根據音節讀單詞,讓學生讀出三個孩子的名字。然后教學smart時,教師展示自己的粉色連衣裙,讓學生體會單詞含義,接著讓學生嘗試朗讀單詞并根據音節拼讀。在教學top時,教師出示了三張衣服的圖片,讓學生根據預習自讀繪本內容后選出哪一張是top,并讓學生自己嘗試朗讀。隨后在進入繪本正文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語群朗讀,同時注意連讀,特別強調put it on、want you、put on都需要連讀。接著,教師根據繪本1到5幅圖的內容自編chant,讓陪著歡快的節奏朗讀。

[分析與思考]

教師在選擇英語繪本時,除了選擇與單元話題或語篇內容相關聯的內容之外,還應考慮到與單元知識點的銜接。一般來說,就知識點這一層面,挑選繪本的原則應該符合克拉申的i+1理論,這里的i指的是習得者的水平,也就是單元知識的難度,而i+1指的是輸入語言,也就是繪本語言的難度。這么看來,繪本語言的難度應適當高于教材知識點,所以需要教師把握細節,關注學生在仔細閱讀繪本時的解碼能力。本環節中,教師通過對字、詞、句的深入引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解讀繪本語言,不僅使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繪本,體驗繪本故事,而且發展了學生的閱讀解碼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3.研讀繪本,提升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是學生閱讀素養的核心內容,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有意識滲透閱讀策略,教授閱讀方法,培養閱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為他們課外自主閱讀做鋪墊。

[教學片斷3]

在進入繪本高潮部分的閱讀時,教師先出示了一段視頻,讓學生根據視頻內容,將繪本的第7到9幅圖與文字進行配對。接著,教師請學生認真研讀繪本,讓學生總結歸納出“衣服被弄臟,爸爸和孩子們會說些什么”,同時想象一下“媽媽看到孩子們將新買的衣服弄臟后會說些什么”,同時注意媽媽表情與動作的變化(見圖1)并請學生模仿。隨后,在教師的引導下,請學生進行mini-acting。在所有新衣服都弄臟的情況下,教師請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猜想一下孩子們和媽媽會說些什么,他們又回做些什么。緊接著,教師展示10和11幅圖,學生很快就了解到他們開始洗衣、烘干與換上新衣服。這時,教師再次出示兩張對比圖,一張是全家人穿戴整齊,一張是最終他們穿著便裝。教師再問“What happened again?”,學生帶著疑問讀完繪本后,教師追問他們出門衣服被卡車濺的泥水弄臟后,會怎么做,學生很快回答“They put on old clothes.”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最后一幅畫中爸爸說“What a good job!”的含義是什么。

[分析與思考]

閱讀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獲取文字提供的信息,領悟文章的內涵,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采取適當的閱讀策略,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能,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教育部,2012)。本環節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快速提取有效信息,以及在理解、領悟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想象、推理等思維活動,將閱讀教學的側重點從語言知識的傳播偏向閱讀策略的滲透、閱讀技能的培養及閱讀理解的提升,為學生的自主閱讀與終身閱讀奠定扎實的基礎。

4.品讀繪本,培養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強愛國精神。因此,教授應該更好地利用繪本教材,引導學生在學習地道英語的同時,學習、體會西方國家的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

[教學片斷4]

在讀后拓展環節中,教師首先利用圖片與學生分享了西方文化中不同場合穿著不同規格的衣服,其中在Evening party、Wedding party、Ball party人們一般會穿著smart clothes,而在Birthday party、Barbecue party人們一般會穿casual clothes。所以教師再次引導學生回到繪本中,總結“This was a BBQ party. Nobody looked smart.”接著,教師請學生在品讀繪本后分段復述故事,并討論故事所講述的道理。最后,教師分享了自己領悟的道理“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 Take it easy!”

[分析與思考]

繪本閱讀材料大多來自英語國家,因此不僅語言地道,而且也包含了不少西方國家的文化知識,所以繪本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途徑。本環節中,教師通過圖片等形式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還讓學生通過再次品讀繪本,去總結繪本故事所闡述的道理,同時與學生分享了西方一句常用的諺語來總結這個道理。如此一來,讓學生在理解、感悟、體驗語言所承載文化的同時,增強文化意識,提升文化素養。

三、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需要教師珍惜每一堂繪本閱讀教學課。同時,通過精準選材,把握主題,合理設計,注重學生,關注能力,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要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還要學會運用合理的閱讀策略提取有效信息,掌握閱讀技能,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付春敏. 2018. 從繪本與教材之辨看英語課程文本資源的整合[J]. 英語學習,(5):11-13.

王薔、陳則航. 2016. 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的研制與內容概覽[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9):1-9.

教育部. 201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閱讀策略繪本教學閱讀能力
從圖畫的背后讀出含義
開展郊區初中學校英語課外閱讀的實踐與思考
巧用策略,“悅”讀繪本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