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漢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底蘊原則

2022-07-13 19:51龐興雅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關鍵詞:漢語言識字漢字

龐興雅

一、引言

教育是人們一直非常重視的問題,而在傳統教育模式下,課堂教學有著固定的模式,很難在主觀上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會給學生末來的學習生活和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基于現代教育思想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是當前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要從小學習好自己的母語語言,樹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國漢語言博大精深,基于傳統文化的現代教學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這需要一線中小學教師把語文要素和新穎的教學模式相結合起來,從而有效促進現代教育思想下中小學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發展。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現狀分析

21世紀各種電子產品相應而生,人們辦公用品和學習用品由傳統書寫漸漸變成電子產品,不可否認的是后者讓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與此同時,但弊端也逐漸出現,有的學生貪快,文字書寫字跡潦草、結構不規范。而識字是小學低學段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教師如何把傳統文化滲透漢字教學中,讓中華文化精髓傳承下去。教學過程將會成為一種有思想、有情感、有趣味的學習活動。

漢字承載著傳遞歷史文化經驗、培養民族特性、塑造民族風格的重任在小學低段識字教學中,我們必須“追根溯源”,深入挖掘漢字中的優秀思想文化,以趣味化、生活化、實踐化的原則有機滲透,這樣才能提高教學實效,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

三、漢字教學中與文化底蘊存在的問題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道:“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從中可以看出漢字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漢字的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是每個學生必須掌握,也是每個教師的教學重點,就當前中小學漢語言文學的文際教學情況而言,其中顯露出很多問題,具體如下:

(一)教學觀念跟不上時代發展,導致實際教學低效。

漢語言文學教學本身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而很多中小學的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仍秉持傳統的教學觀念,沒有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忽視對學生個性化培養,沒有貫徹落實并運用現代教育理念,從而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認知出現偏差。忽視了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個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是一味地“灌輸式”教學只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甚至還會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走向。

(二)師資力量單薄,教學形式過于傳統。

由于中小學的教育壓力大,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偏重于提高學生的成績,而忽視學生的能力培養,一些學校存在師資分配不均等問題,有的漢語言文學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可能在教學模式創新層面有所不足。有的積極創新創造的青年教師還需積淀和豐富教學經驗。薄弱的師資力量不利于促進中小學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發展。

(三)評價管理機制有待完善。

一些教師由于自身專業素養不夠,導致在教學中的重心和教學目標不明確,進而出現課堂低效的情況。其次,校方缺乏對教師進行定期的考核和培訓,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和體系,導致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計劃不合理,進而消減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興趣,從而阻礙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第二小學一年級(2)班學生期中考試為例,如圖2所示:

四、基于現代教育思想下小學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現代教育思想背景下,教師應該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應運時代發展產生新的教育理念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師需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積極學習,研究創造出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自身學習能力。教師要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漢字,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以漢字造字法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文化滲透

在教學“孝”字時,筆者通過展示“孝”的甲骨文。金文圖片,讓學生認識到“孝”字很像一個兒子背負著老人,在此基礎上,通過“臥冰求鯉”“負米養親”“蘆衣順母”等故事,讓學生真正懂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

(三)根據形近字之間蘊含的文化哲理進行思想文化滲透

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漢字時,如果只是孤立地去講解這個漢字,那么教學效果是很有限的,尤其是思想滲透是很難的。但是,如果我們把某些漢字和其他漢字結合起來教學,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四)從漢字的構成含義入手,滲透漢字文化

漢字的構成本身極具哲理性和思想性,我們如果深入挖掘其蘊含的哲理并教學于學生,文化的種子就會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五)趣味性

低年段學生的心理和學情特點決定了針對漢字的文化滲透必須堅持趣味性原則,采用那些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學生喜聞樂見的識字方式。為此,我們可以用拆字法、謎語法、詠唱法、漢字故事、編歌決、表演法等,以便使識字教學更有樂趣,使文化的滲透更加便利。

(六)生活化

語文學習應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小學低段識字也是如此,教師只有把識字過程中的文化滲透進生活,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與認知。

(七)實踐性原則

道德情感與道德認知形成后,通過不斷的道德實踐,形成穩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小學生在識字過程中所受到的文化浸染,只有通過廣泛的實踐活動,才能讓中華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

(八)完善評價體系,及時做出教學反饋

就中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不僅需要傳授學生知識,還需要重視對他們學習技巧的培養,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思維,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自律。漢語言文學涉及的范圍很廣,因此教師需備課備好學生的就接受學習能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

綜上所述,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在實際中小學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利用情境教學來提高學生文化素養,通過增添有趣的課堂內容、豐富多元化的課堂模式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重視教學反饋,從而實現現代教育思想的價值,進而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猜你喜歡
漢語言識字漢字
初探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與意境
現代漢語言變化與社會生活關系
識字兒歌
識字兒歌
識字故事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識字謎語
漢語言文學學習策略淺談
試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要性及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