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游戲行為的觀察分析,提升大班幼兒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2-07-13 20:43汪佳穎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關鍵詞:圍欄建構房子

汪佳穎

大班幼兒的游戲從角色游戲到了建構游戲,雖然之前有接觸過建構材料,但是只局限于樂高、雪花片,而現在他們有了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所以在搭建的過程中時常伴有問題的出現,經常會聽到有小朋友說“老師,這個我不會搭?!?隨著同伴交往的深入,會遇到人際矛盾引起的沖突問題……因此,當孩子在游戲中遇到問題時,該怎么做,該放手還是介入?該怎么觀察、分析幼兒的游戲行為,從而推動游戲有效發展呢?

經過研究,我發現我們班孩子從一開始只會找老師解決問題,到現在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和對幼兒游戲行為的分析、教師提供的支持策略是分不開的。

一、適時地觀察,提升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游戲發展

剛剛接觸新的建構材料,孩子們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材料連接的問題、材料倒塌的問題、材料使用的問題……這個時候,他們第一時間會找老師,“老師,這個該怎么搭?”“老師,這個該怎么拼上去?”……

實錄:

今天有孩子選擇了子彈頭這個建構材料。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這個材料,只見幾個孩子在擺弄。

孫嘉胤搭成高高、長長的刀和槍。范曼綺搭成了漂亮的房子。于是他們發生了爭吵。

范:你看,一個個搭上去,就能變得高高的。房子可以搭成不同樣子的,但是刀、槍只能那樣的,之前你不是已經搭過了嗎,今天換一換吧。

孫:好吧,那就房子吧。

朱:那么我們就開始吧??纯凑l的房子高。

所以他們用子彈頭這個材料開始了房子的搭建。

范曼綺把子彈頭一個一個往上面搭,有三個連接在一起的,有兩個連接在一起的,她沒有發現這個子彈頭可以轉彎的秘密,所以她的房子搭出來的是方方正正的。

只見孫嘉胤搭了兩個房子,一個是瘦瘦高高的,還有一個是有屋頂的,和范曼綺的是兩個不同的風格。

范曼綺看到了孫嘉胤搭的房子,就來問我了:“老師,為什么孫嘉胤的房子和我的房子不一樣?”我看了看孫嘉胤的房子,說到:“你可以去問問他呀,說不定會有新奇的發現哦?!庇谑?,范曼綺就去問孫嘉胤了:“孫嘉胤,為什么你的房子可以有屋頂呀,還有不一樣形狀的?”孫嘉胤停下了手中的搭建,去看了看范曼綺的房子,說道:“你看呀,這個子彈頭不僅能往上搭,還能轉彎的?!睂O嘉胤邊說邊演示給范曼綺看。

但是在演示的過程中,碰到了旁邊的瘦瘦高高的建筑物,那個房子倒了?!鞍パ?,房子倒了?!敝煸评僬f道。孫嘉胤看著自己的房子,問道:“怎么會倒的呢?剛剛還好好的呢,我們去問問老師吧?!狈堵_制止了他,說:“不要,我們可以重新搭,試試怎么讓它變得穩,不行再去找老師?!庇谑?,他們三個人繼續進行搭建、修補,在這個過程中,房子還時不時會倒,但是他們沒有放棄,一次次地嘗試,最后把房子搭的越來越穩。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游戲過程出現了三個問題。首先,搭建的作品主題不統一、建構材料相同,但是作品樣式不同,這個時候,他們采取了商量的方法,來統一了作品主題。其次,在搭建中,女孩覺得自己搭的和男孩不一樣,就提出了疑問,這個時候她來尋求了老師的幫助。我這個時候沒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幼兒,而是讓她去詢問男孩,男孩就把自己的發現——子彈頭可以轉彎的,這個發現告訴了女孩子,所以他們繼續嘗試。還有在搭建的作品發生了倒塌的問題。當男孩要來找老師來解決的時候,女孩子制止了他,他們繼續嘗試,當再次遇到了困難也沒有放棄,繼續嘗試,討論商量倒塌的原因。

作為教師,看到孩子出現的問題,我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我在一旁進行適時地觀察、傾聽他們的討論過程,以便于之后游戲的分享。其次,在游戲分享中不僅讓幼兒提出自己的問題,比如:作品容易發生倒塌怎么辦,并讓其他幼兒討論,一起幫忙想辦法、解決問題。還把這兩件作品進行了展示,并讓兩名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為什么同樣的材料,可以把作品變成不同的樣子。不僅如此,對于幼兒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進行表揚、鼓勵。從游戲中的個別指導,到游戲分享輻射到全部幼兒,推動之后游戲的有效發展。

二、適時地介入,提升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游戲發展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搭建,每一種建構材料孩子們都去嘗試、探索過了,他們也非常清楚自己喜歡哪種建構材料,可以用這個建構材料搭出哪些作品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合作就尤為重要了,我們班孩子有合作的意識,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么把自己的作品很好的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主題,所以該怎么辦呢?我采取了介入的方式,介入的時機和方式都很重要,有的時候需要直接接入,有的時候只需要間接介入就可以,那么我用了兩個典型的案例來說說我是怎么利用介入來提升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游戲發展的。

1.間接介入

實錄:

我們班從10月開始嘗試把建構作品放在教室中間進行主題式組合搭建。在開始的第一周,孩子們處于不知道怎么把作品組合起來,以至于搭建出來的區域很小、很雜亂。

在這個時候,我的內心是非常著急的,但是還是想推到孩子的身后。于是我把教室里的墊子從不起眼的地方,拿到了建構材料區的旁邊,想看看孩子們會不會有突破。

沒想到有一天,馬俊秝和孫嘉胤看到了墊子,他們把兩塊墊子拿了出來,一前一后放在一起。馬俊秝說:“我們用積木在墊子外面圍一圈,當成圍欄吧?!睂O嘉胤想了想,說:“好的?!庇谑?,他們來到了建構材料區,看了看里面的材料,馬俊秝說:“我覺得子彈頭這個材料可以用的?!睂O嘉胤點頭道:“好的,我們試試吧?!庇谑?,他們拿了子彈頭積木,開始了圍欄的搭建。洪仕珩和黃博文看到他們的做法,也參與到他們當中。

從實錄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已經有了合作的意識,但是缺乏了把作品和作品組合起來的方式,導致搭建的區域沒有關聯性,看起來很雜亂。這個時候,我是有點著急的,該怎么推動游戲的發展呢?我采取的是適時地介入,為幼兒提供材料,觀察他們的游戲行為。果然,有了新的材料,兩個男孩子也是比較善于觀察的,能觀察到別的班有亮點的地方,運用到了自己班級。所以這一方法,是能解決幼兒游戲中出現的瓶頸期,推動游戲發展的。

2.直接介入

實錄:

在今天的游戲中,我發現四個女孩子們圍在一起,感覺很忙碌,但是也沒有什么作品出來。于是我直接問了她們。

我說:“范曼綺,你們在搭什么呀?”范曼綺抬起頭說:“汪老師,你看,我們四個在搭圍欄?!薄耙恢痹诖顕鷻趩??我感覺你們很忙碌,但是...”我指了指她們的短短的圍欄,又說了:“你看出來了嗎?”楊語萱聽到了我們的談話,說:“是呀,我們幾個在搭圍欄,可是姐姐妹妹一會說這個不好,一會說那個不好,一會又去搭這個,一會又去搭那個,所以圍欄就這點了?!庇谑?,我去找了姐姐妹妹,我說:“姐姐妹妹,你們今天搭了什么呀?”姐姐說:“我們想搭圍欄,可是感覺一點不好看?!泵妹靡舱f了:“是呀,汪老師,我覺得圍欄這樣子一點不好看,你說怎么辦呀?”我說:“你們發現了問題,很好,但是怎么解決,你們想到了嗎?”“沒有?!彼齻儍蓚€異口同聲的說道。我說:“我想你們可以去那邊材料庫看看,會不會有什么發現?!彼齻儍蓚€來到材料庫,尋找了一番,找到了幾張圖示,是其他積木的圖示,但是她們翻到了圍欄的樣子,她們拿著圖示在旁邊研究,不一會兒,圍欄就搭好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在游戲開始的時候幾個女孩子進行了一番商量。

范曼綺說:“我們商量一下今天搭什么吧,不能像上次一樣什么都沒有?!睏钫Z萱說:“我來用小顆粒積木搭滑滑梯吧?!狈堵_說:“好的呀,正好我也想搭滑滑梯?!敝倭柘稣f:“那我和妹妹一起搭圍欄吧?!敝倭铔V說:“好呀,我和姐姐一起搭圍欄,我們分工合作吧?!鄙塘客炅?,她們就跑到我旁邊來,說了說她們的想法:“范曼綺和我用小顆粒搭滑滑梯,姐姐和妹妹搭圍欄?!蔽尹c了點頭,說:“可以啊,你們去試試吧?!痹谒齻兇罱ǖ倪^程中,我一直在觀察,她們有商有量,用了不同的材料,把圍欄搭的非常漂亮,還跟其他小朋友介紹她們的成果。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兒在游戲中存在了一些問題。首先缺乏合作意識,在搭建的過程中只是自己搭自己的,只顧完成自己的作品,與同伴的作品無關聯。這個時候,我是這么做的——用婉轉地口氣試探性表達,讓雙胞胎自己去找材料庫里有用的物品,她們發現了其他建構材料的圖示。其次,幼兒在搭建的時候,一會搭這個,一會搭那個,導致用了很多時間也沒有新的作品出來。我采取的是退一步的方式,讓幼兒自己發現新的材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推動游戲的發展。最后,幼兒在搭建圍欄的時候,發現作品不好看,但是毫無頭緒,無法解決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我采取了在游戲后進行分享,用提問的方式強化幼兒的經驗,分享她們在游戲中的所得。

經過一段時間的游戲,我發現班級幼兒合作意識變強了,而且能夠分工合作了。不僅如此,他們能用不同的材料搭建圍欄,圍欄變得越來越好看了。作品之間有聯系,而且能夠和主題聯系在一起了。

三、適時地發現新材料,提升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游戲發展

在學期的最后一個月,孩子們的游戲經驗越來越豐富,搭建水平也越來越高,同伴之間會相互提出問題,有的時候他們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但是有的時候摸索了、嘗試了依然解決不了,還有的時候,現有的材料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游戲了。那么這個時候該怎么辦呢?

實錄:

又過了一周,朱云蕾用方塊積木搭了舞臺和觀眾席,搭完以后就拿進來放到了大寧公園的舞臺區域里,王思晗看到了朱云蕾搭的舞臺,就問了:“朱云蕾,你的舞臺感覺好矮哦,還有觀眾席,都是矮矮的,觀眾怎么看得清楚呀?!敝煸评俾犃送跛缄系脑?,陷入了沉思,“該怎么辦呢?”王思晗說:“要不用方塊積木繼續搭,搭的高一點?!庇谑侵煸评俸屯跛缄暇腿ピ嚵?,試了以后發現,不行,舞臺雖然變高了,但是觀眾席會不穩,容易倒下來。她們兩個一直在嘗試,都失敗了,我發現了這一情況,就問她們了:“你們想想,除了現有的積木,還有其他輔助的材料可以用嗎?”朱云蕾和王思晗在教室里走了一圈,邊看邊商量,這個能不能用,那個能不能用,最終他們鎖定了在班級的運動區域材料區里的軟磚塊,試了幾次,終于把軟磚塊用在了觀眾席上,變成了三層有高有低的觀眾席。

從這個實錄中可以看到朱云蕾搭好了舞臺和觀眾席,王思晗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朱云蕾也聽從了王思晗的建議,把舞臺和觀眾席搭得高一點、大一點。對于王思晗提出的問題,他們自己在嘗試著解決;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就是在利用現有的建構材料進行調整后發現不能完全地解決三層觀眾席是有層次的變高,游戲無法繼續下去。這個時候,我采取了直接介入的方法,主動詢問幼兒出現的問題,間接地告訴他們找找看有沒有輔助材料可以利用。最終他們找到了輔助材料,解決了這個問題,推動了游戲的發展。在游戲分享活動中,把游戲中產生的問題分享出來,讓朱云蕾和王思晗把自己的想法、怎么做的和全班幼兒進行分享,這樣就能讓全班幼兒了解到整個事情的過程,孩子們也知道了除了現有的建構材料,教室里的一些廢舊材料也是可以用來當做游戲的補充的。

輔助材料對于孩子來說是新的嘗試,也是給孩子一個新的思路,但是該怎么用好、用巧輔助材料這也是需要孩子們自己去探索的。

在游戲中,遇到問題是常事,用什么策略解決才是重中之重,觀察幼兒游戲中的行為,不同的幼兒,會有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問題,會有不同的策略,對癥下藥才能有效推動游戲的發展。

猜你喜歡
圍欄建構房子
多元建構,讓研究深度發生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圍欄
動物園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洗澡圍欄
孤獨的房子
建構游戲玩不夠
當“房子”愛上賣萌耍寶以后
澳大利亞新圍欄法促鄰里和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