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022-07-13 20:43李學穎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李學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心理健康

小學時期是學生接觸新知識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身心還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關鍵期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健康,并在這個階段更好的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不僅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增強學生的心里素質。為此,本文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入手,進行分析了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一、小學語文閱讀現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人們精神文明的不斷完善,新課改也在不斷地改進、深化,越來越多小學語文教師也深刻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也深刻意識到了舊時期語文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和老化性,并也在努力的學習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雖說在教學實踐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但是與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是相差比較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改變現階段的教學方式,融入更多的教學方式,也要不斷在教學中改變理念,同時,教師不能只單純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完全忽略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應努力做到兩者都必須是重點和要研究的對象,此外,在教學小學語文的閱讀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往往是參與學生的主要指導者和引路人,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清自己的身份,同時生活中老師要與學生交流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交流中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這樣使師生之間減少代溝能有效的走進學生的心理。在師生的互動中熏陶學生的情操并能夠受到積極的引導,使每個學生的身心得到不斷的進步和發展。

二、閱讀教學與心里健康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

閱讀與心理健康有沒有關系呢?也許有人認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心里健康教育看起來并沒有關系,那么你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它們的最終目的與服務對象是相同的。也有許多的專家學者也進行了討論和研究,得出他們兩者關系非常密切,得出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在內容上是一致的。小學閱讀的重點是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學生情感方面的熏陶。這兩者的目標都是使學生的人格得以塑造。使學生的情感得以豐富。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在閱讀教學中深入引導心理健康教育

我們都知道語文教材它是由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來構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的生動形象,人物都栩栩如生,文章中富含情感和哲理,學生通過閱讀來認知心理的教育,同時閱讀中也能滲透著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但很多的語文篇目它都不會直截了當地表達出來,而是隱藏在課文的每一個字句里;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受,同時它也不是獨立的,而是與其他教育因素綜合起來。讓學生和課本進行對話,學生在于課本對話的過程中,通過對文字內容的理解向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在語文課本中,老師能夠使用很多知識內容有機的連接起來,讓學生在讀寫的基礎上,進行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學生能夠與課文中的人物交流。例如在學習《龜兔賽跑》這篇課文的時候,在讀完課文之后,老師會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烏龜為什么在最后贏得勝利?學生后能夠進行思考獨立自主地思考,并能經過重復地閱讀尋找答案然后回答,這就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而學生也能意識到兔子是由于馬虎覺得烏龜肯定賽不過自己的心態然后呼呼大睡,而烏龜卻抱著一種只要努力一定會能成功的心態,從中可以看出來心態的不同造成結果的不同,進而懂得了只要堅持就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二)在閱讀教學中深化教育

閱讀教學中深化教育,正確引導學生,讓他們要正確的身心健康,但我們都知道一節課的時間只有40分,可想而知想要在語文閱讀活動中進行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難做到,那只能說是紙上談兵,因為課堂上的時間是如此的短暫,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學情出發,教師在學?;蛘甙嗉壚锝M織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例如:校內可以開展閱讀交流會,也可以帶學生進行課外主題閱讀,利用課余時間來閱讀課外書,畢竟我們的學生不能只是學課內的,課本上的知識只是片面的,只有通過課外的不斷積累閱讀,才能有所收獲,因此,不僅能激勵學生多看課外書,還可以帶著學生參加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最后在班級中跟好伙伴分享自己讀的篇目,而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在講完一片課文后推薦學生讀,例如講完《慈母情深》》《父愛之舟》這些課文之后,教師可以用母愛或父愛作為一個主題,給學生推薦一些主題閱讀,或者學生自己尋找素材。教師可以選擇期中的同學拿來讀,并在班級里投影并給全班同學聽,然后重新發給學生重新進行自主閱讀。并在閱讀活動之后,老師進行點名式提問學生,讀完后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話想對爸爸媽媽說的?進而組織學生開展“給媽媽的一封信”的活動。使用這樣的形式把閱讀和學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使用課外實踐來感染學生,從而讓學生學會認識自己,學會學習,學會表達,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在閱讀分析中落實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在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更注重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對于一些好詞佳句,應該要詳細的進行講解,給學生多讀,讀多了也就能感悟出期中的道理,并能感受到文字里面的美和蘊含的情感,同時還能對這些好詞好句進行積累和應用,感受到作者運用修辭手法能使事物更加的生動形象。而對于人物特點的描寫,教師也要學會根據情節去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人物的內心活動,還要在合適的機會抓住文中可以進行心理健康教學的滲透點,通過環境變化,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行為習慣,悟出道理,讓學生懂得擁有健康的心里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是何等重要。

總之,閱讀和心理健康教育它們之間有著很大的關系,兩者間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誰也離不開誰,倘若少了一方,那么你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我們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有教做人道理以及為人處事,這是為長大后打下基礎,所以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時候,教師應該積極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其中,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三觀,這樣不僅能促進他們在道德品質方面的提升,還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習作單元中的閱讀教學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