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經營計劃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2022-07-14 01:20周劍敏寧波潤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19期
關鍵詞:計劃經營生產

文/周劍敏(寧波潤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生產經營計劃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所涉及的部門和信息較多,需要加強管理做好工作交接,從而保證計劃落實執行的規范性和科學性。針對當前企業管理中關于生產經營計劃的內容,經常存在計劃與管理脫節、管理流程協調性等問題,對后續工作造成直接影響,因此,針對企業管理中生產經營計劃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生產經營計劃在企業管理中的價值

(一)提高經濟效益,順利落實工作

企業管理中應用生產經營計劃能夠有效提升經濟效益,確保相關工作順利落實。根據企業管理計劃流程來看,所涉及的部門相對較多,其中關于經濟效益的部分包括營銷中心和生產中心兩個方面,二者之間存在一定聯系性。想要真正提升效益,務必對內部生產結構、成本、市場以及消費者等因素進行深入分析,而生產經營計劃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在企業管理方面表現為對各個部門的了解,轉變以往獨立管理的局面,注重全面性和銜接性,從而引導企業合理投資,避免造成過多成本資金流失。同時,在落實生產經營計劃時要求員工做好精細化管理,確保工作內容執行的規范性,在短時間內實現高效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地執行,優先了解“該做什么”再細化到“怎么做”,降低盲目性,避免人力、物力等浪費情況。

(二)總結回顧未來發展

企業生產經營計劃在管理方面的應用需要結合市場變動情況和內部實際情況進行持續性調整,秉持挖掘問題、不斷優化的基本思路,尋找符合企業發展條件的針對性方案,從而發揮經營計劃的價值。綜合來看,生產經營計劃從落實角度上屬于一種指向性計劃,能夠直接反映企業發展規律,并合理預測未來走勢,結合詳細數據變更計劃內容,為后續工作提供必要基礎。此外,將生產經營計劃應用在企業管理中能夠起到定期總結、回顧展望的效果,相關管理者可以根據以往計劃來分析不同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從而制定下一步發展規劃。生產經營計劃除了反映管理模式外還能反映出市場的變化規律,為營銷中心和生產中心提供一定數據基礎,引導員工秉持前瞻性眼光看待市場競爭,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

二、當前生產經營計劃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計劃與生產管理脫節明顯

生產經營計劃的規劃并不是獨立完成的,而是匯總大量數據信息和事實情況而制定的,直觀反映某一時期企業經營與市場環境特點,但根據目前對生產經營計劃的分析來看,部分內容存在與生產管理脫節的情況。

從整體方面來看,企業生產經營計劃的制定相對復雜,不僅要結合企業發展戰略,還要兼顧社會責任和市場情況,若制定計劃的過程中不能秉持正確的態度,利用客觀視角看待外部環境,必然無法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導致發展目標不清晰,甚至出現方向性錯誤的問題,關乎企業未來經營發展。

以某企業為例,在管理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生產計劃與生產管理脫節的現象,盡管該企業報表數據始終顯示產值提升的趨勢,但利潤并未與之成正比增長,而是不斷下跌,最終導致嚴重虧損情況。該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時主張跨區域營銷,但并未結合市場變動來調節經營計劃,盲目對外擴張導致價格戰,產品市場售價嚴重降低。造成這一被動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產計劃與管理計劃之間的失衡,在領悟到這一問題后,該企業的相關管理者重新縝密分析市場情況,并調整產品結構,結合自身虧損額度進行計劃調節,最終扭轉局面?,F如今,市場動向雖然已經得到有效宏觀調控和供給側調控,但部分產品的生產與營銷仍舊存在高頻次變動,而在當前局勢下大部分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社會經濟效益往往會存在沖動生產的現象,加之與營銷中心和管理中心的不協調性進一步激化生產計劃與管理計劃之間的矛盾,導致造成一定經濟損失。

(二)管理流程和部門協調性問題

產品生產過程中存在流程和部門協調性問題,需要調節各個工序,確保有效執行計劃,避免影響進度。企業在制定經營計劃的過程中需要秉持全局性原則,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但目前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并未對各業務類型、各層級展開綜合考量,部門之間的溝通缺乏時效性,管理層與員工之間交流模式有待優化;第二,部分企業在管理方面雖然制定了生產經營計劃,但在落實階段并不細致,導致員工始終處于模棱兩可的狀態,具體表現為工序出錯、生產流程不科學等,例如物料用料短缺、采購與生產信息對接不當、銷售與財務之間密切度不高等。

三、優化生產經營計劃的應用措施

(一)采用科學方法確保計劃與管理相結合

企業在制定生產經營計劃時需要充分分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市場變化、經濟發展趨勢、相關政策以及社會責任等多個方面,從而保證生產計劃與管理計劃之間的平衡,以此滿足企業發展的目標。在制定計劃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深入分析企業各個部門的特征與優勢,可以應用PESTEL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價值鏈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展開分析制定計劃.其中效果比較好的當屬SWOT分析法,構建完善的外部環境模型并加以計算,細致劃分為環境要素層次模型和最優戰略模型,具體構架如圖1所示[1]。觀察左圖能夠發現,每一個字母代表一項影響因素,企業需要結合四項內容制定計劃;右圖則從基礎選擇部分又劃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重點部分在于方案各項內容由上一層級交叉而成。

圖1 關鍵環境要素層次模型和最優戰略層次選擇模型

這種具有綜合性的分析方法能夠進一步提升決策的科學性,以某企業為例,在針對某項目進行經營計劃設計時應用SWOT分析法,發現外部環境中的重點影響因素在于市場,因此在最優戰略選擇的準則層包括“差異化創新產品”“市場需求增加”“市場競爭激烈”以及“周邊配套不齊全”這四項內容,經過兩兩比較和矩陣分析后方案層歸納為以下四點:迎合市場需求,避免價格戰;發揮低成本優勢;創新產品,打造開發商品品牌實力;創新營銷。如此一來,方案能夠兼顧企業的營銷中心、生產中心以及管理中心,綜合性極強,能夠有效避免生產計劃與管理計劃脫節的情況,為企業發展提供寶貴基礎。

(二)制定生產經營計劃原則完善管理流程

為解決管理流程和部門協調性的問題,需要從生產經營原則的角度入手,保證計劃實施的可行性和效率[2]。企業管理者在制定相關戰略前需要深度調查以往經營規律,并在外在環境的影響下預測其未來,保證不偏離總體情況的同時進行循序漸進的轉型。面對大環境需要勇于邁出第一步,但其所產生的后果也要在企業可承受范圍內,綜合考慮影響因素。例如在制定周期計劃時可以按照年度、季度單位,除了基礎內容外還需融入工作考核方面的內容,保證全面貫徹和落實執行計劃,具體大綱包括“決策層+管理層”(決策層:企業經營計劃、生產計劃大綱、主生產計劃;管理層包括物料需求設計),從而有效提升相關業務的規范化管理,確保各個工序和部門之間的協調發展。

四、其他應用研究

(一)多角度明確生產經營計劃內容

1.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在生產經營計劃中占據一定地位,主要用于投資方面,根據現有資產決定投資項目,選擇合適的內容避免造成經濟受損?,F階段,大部分企業開始重視固定資產投資,但由于相關計劃缺乏前瞻性,使得投資效果不盡如人意,甚至出現企業經濟負增長的情況,與盈利需求背道而馳。因此,在落實生產經營計劃時需要深度考察投資項目的商業價值,從而創造更多利益。

2.財務成本費用預算

企業生產經營計劃的制定還需加強對財務成本的預算,從而規避一些資源浪費、入不敷出等情況,實現開源節流,為企業節省一定經濟成本。針對財務成本費用的管理還能進一步提升內部人員對企業自身經濟承載力和規律的了解,一旦出現問題能夠及時應對,同時根據財務成本預算還能快速了解生產、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映出關鍵點,并立即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這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十分重要[3]。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企業可以在生產經營計劃上增加財務成本費用的占比,突出其重要性,加強財務管理部門與生產和營銷部門之間的聯系,并將其失誤率或考核與其薪資掛鉤,從而有效提升管理的科學性,具有一定激勵作用。在實際落實過程中,財務部門需要秉持“成本中心”和“責任中心”的思路,并將初審權下放到不同科室形成權責對等級制,確保資金流向監控,同時提升財務人員的參與職能,及時與工程組、營銷部、生產部做好開票與掛賬,確保銜接順利。

3.工程項目安排

重點工程項目安排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一般情況下這類項目會耗費大量資金,但收益也十分可觀。因此,針對重點工程項目的生產經營計劃制定務必做到分類具體、劃分明細,整理投資金額計劃安排以確保順利落實,除了項目落實質量外,企業管理者還需關注資金預估的準確性和資金鏈的完整性,利用長遠的眼光,結合規律預判其經濟收益和社會價值。針對這一方面的設計站在市場營銷策略的角度進行深度分析,加強對生產和影響部分的開拓,從而提升自身優勢,具體采取以下策略:全公司務必以市場為導向,將生產、檢查作為主要工作,并鼓勵全員參與監督,進一步調動員工積極性和責任心,做到“強勢推進快速進步”,一切計劃以市場和公司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挖掘增效提升質量。

(二)引入信息技術

企業管理中應用生產經營計劃時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加強技術創新與應用,提升部門之間的溝通速度,利用大數據和網絡技術的便捷優勢提升信息傳播速度,利用檢索功能實現對信息的實時獲取與存儲,提升效率的同時降低失誤率。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部門之間可以實現信息共享,利用企業內部平臺完成實時監測與溝通[4]。此外,還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繪制系統的經營計劃,從而保證計劃內容更加清晰,突出重點部分,讓員工和管理者能夠明確各個階段的審核重點與經營主線,掌握生產經營計劃實施的具體進度。計算機技術還能用于風險分析,將生產與營銷、成本與收益情況繪制成直觀的圖表,并標注不同時期的關鍵節點或盈虧轉折點,從而制定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模式。

(三)建立內部監督、控制機制

企業管理中落實生產經營計劃方面的內容需要建立監控機制,自上而下形成完善的體系,確保計劃執行的合理性,所制定的計劃需要配套監督控制,同時進行實時的數據分析,及時應對一些潛在風險問題。此外,還可以通過統計匯總的方式發現其中所蘊藏的規律降低風險?,F如今市場變動的部分原因在于營銷,因此在生產經營計劃中可以將市場與營銷深度結合,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對信息的收集、整理與篩選,發揮原始數據的功能性,并反饋具體的信息用于后續決策和計劃的補充。以往企業在進行數據分析時普遍依靠自己的信息庫,其中有價值的信息也僅限于企業內部,將生產經營計劃應用于企業管理能夠進一步擴大管理范圍,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聚類分析以及回歸分析等提升數據科學性,從而確保年度、季度經營方針制定的可行性。以生產計劃為例,企業需要加強對生產訂單的管理,優先了解生產計劃再落實后續采購、物料搭配等環節。在接受訂單后需要根據其信息重新策劃生產計劃,做好資金鏈維護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同時定期檢查進度情況確保生產作業與計劃之間的契合度。此外,還需做好部門之間的協調,尤其是財務、生產與采購部門,制定詳細采購計劃,保證資金充裕并降低成本,加強流程監管以免由于物料不到位或數據信息銜接不當而造成的生產活動不平衡情況。

(四)優化績效體系

生產經營計劃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是一項系統性較強的工作,需要展現出企業的管理風格和總體思路,從而提升內部員工的工作理念,重塑管理體系,實現科學引導。為保證企業經營計劃的順利落實,聯動每個部門中的每個員工,需要搭建激勵機制和聯動機制,以提升企業內部精細化管理程度,堅決杜絕粗放式管理。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可以提煉KPI考核方面的內容,相關指標與員工獎金績效相掛鉤,除了在本部門的表現外,還應包括與其他部門之間的配合方面,從而擴大激勵范圍使得企業內部團隊始終保持一定的先進性[5]。針對這一方面,可以從管理層的人力資源管理計劃入手,增設關鍵職位,并做好崗位人才流失補充計劃,保證生產、營銷等一線部門的用人需求。此外,為保證內部新鮮性,還可以建立淘汰計劃,加強素質和專業培訓,相關薪資、福利、年終獎等分配均融入一定競爭和激勵內容,從而調動員工積極性。從績效管理體系方面務必堅持“可量化、可持續、有計劃”的基本原則,按照分級管理與考核的方式實現績效與分配的聯動,確保生產經營計劃落實的合理性。

五、結束語

綜合以上信息,直觀展示出生產經營計劃對企業管理與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針對當前生產經營計劃工作中的相關問題,本文從計劃設計原則和管理兩個方面進行優化,并根據應用現狀分析生產經營計劃應用落實的新方向,在完善管理機制、部門協調統一的前提下提升資源配置的合理性。

猜你喜歡
計劃經營生產
園林一角與位置經營
用舊的生產新的!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代工生產或將“松綁”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暑假計劃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學做假期計劃
學做假期計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