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工程保護中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措施

2022-07-15 16:23劉芳
科技研究·理論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水利工程

劉芳

摘要: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指利用水土流失治理方法解決水利工程施工區域水土流失問題,并保證地區內水土保持效果良好,同時保護地區內的水環境、植被環境。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區內水環境、植被環境是水利工程的重要保護系統,可提高水利工程的防護性能,保證水資源和土壤資源,使水利工程施工更穩定。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引言:用水土流失治理方法使水利工程施工區域內水土流失問題得到解決,同時確保區域內水土保持良好,并使地區內的水環境、植被環境得以保護,就是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區域內的水環境和植被環境可以有效保護水利工程。水資源與土壤資源得到充分保護,水利工程的防護功能也便有所提升,水利工程施工就會更順利更平穩。

1分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可預防水土流失地質災害的形成

水土流失問題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當中,會對工程使用效果產生影響。首先,水土流失問題對水利工程周邊的自然資源環境產生重要影響,如果此問題不及時進行處理,那么生態環境將會收到損害;其次,一些重大的地址災害如泥石流等發生,均和水土流失問題過重有關,為現代水利工程帶來安全威脅。因此,在水土流失地址災害的預防工作中,重視水利施工中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是保護水利工程項目的重要途徑[1]。

2水土保持的重要意義

現如今,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有不少地區都發生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且水土流失面積呈逐漸增大的趨勢,往往呈現千溝萬壑的狀態。水土流失可以破壞耕地,土壤養分不斷流失,影響到農作物的耕種效果,降低農民的收入,同時可能對糧食生產帶來嚴重的影響,進而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大雨降臨時,因為土壤內部缺少足夠的粘合力,抗侵蝕能力降低、地表植被覆蓋率較低等原因,在雨水的沖刷下會出現大量水土流失的狀況,容易出現洪澇災害。在干旱大風的氣候條件下,樹木少容易形成沙塵暴,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若是得不到科學有效的治理,會造成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面積持續擴大,給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帶來嚴重阻礙[2]。

3水利工程保護工作中的水土流失的危害

3.1破壞土壤地質結構

植被受到破壞,無法對地表土壤形成有效保護,水流作用下,表面土層快速流失,并被剝蝕和破碎,土壤生產力無法得到保證,使景觀惡化情況更加嚴重。水土流失使土壤所含營養物質大量流失,土壤肥力快速降低,而且土壤涵水能力同樣受到嚴重影響。暴雨天氣或是水庫泄流的情況下,土壤所具有的涵水能力,無法同水流強度之間達到有效平衡,有可能引起山洪等災害,對下游河段構成非常嚴重的威脅。

3.2堵塞河道,造成水庫淤積

由于缺少植被的有效保護,土壤受大雨沖刷作用,雨水裹挾大量泥沙順流進入江河或是水庫。泥沙總量的增加,在河道位置形成大量堆積,使河床高度明顯抬升,水流水位同樣隨之提高,自然災害等問題也更易出現[2]。若水庫區域流入大量泥沙,會形成泥沙淤積的情況,對有效蓄容量產生嚴重影響,使防洪泄洪能力以及使用年限無法得到保證,同樣也會引起漫壩和垮壩等問題的出現。若出現泥沙大量淤積的情況,會對壩前或是攔河閘上游產生影響,并且造成水位明顯升高的情況,沿岸區域地下水位同樣會出現升高,最終造成土壤鹽漬化,或是沼澤化等問題。

4探討在水利工程保護中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措施

4.1完善工程施工設計方案

在水利工程準備階段,先到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全面考慮和分析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中對區域內自然環境造成影響的因素,并在保障節約施工成本的前提下,依據分析結論,實現對工程項目施工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擇優選取施工方案,將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控制到最小。與此同時,評估水土保持防治的方法的可實施性,促進水土流失防護辦法成效的最大化提升。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是保障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進行施工方案和水土流失防治辦法的制定時,緊密結合工程項目整體規模進行科學化制定,以實現降本增效,保護區域環境的目[3]。

4.2完善對施工現場的管控工作

積極采取有效的預防保護措施,為水利工程的順利施工提供保障基礎,在施工中,可以采取挖掘排水溝、導流溝等措施,以降低工程施工中水土流失現象的發生,對施工做好管控工作。對于施工中所產生的廢水的處理,需要嚴格的依照國家相關標準進行管控,盡量水利工程項目進行合理的規劃,做好對渣場的水土保護工作,通過種植適合的植被、減小占地面積等措施手段,實現對水土流失發生率的有效降低。強化對施工現場水土防護工作,可以有效實現對區域環境的保護。

4.3加強綠化美化,采取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眾所周知,區域內植被環境遭到破壞是水土流失發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進行區域水土流失防治中,并且具有較高防治效果的方法為水保林與景觀樹相結合,草、花、喬、灌相配合的防治手段。通過對水利工程周邊環境進行綠化美化,提升項目的觀光性能,還能促進旅游業發展[1]。選取大量的適合區域環境生長的植被、樹木和農作物,實現工程周邊環境土壤表面的最大化覆蓋,以降低水土流失問題發生。提高土壤穩固性,可以采取多種植被交替耕種法。為有效提高植被覆蓋面積,可以采取取降低樹木砍伐、提高林木種植率,并嚴禁損壞森林的所有行為,讓法律成為保護森林面積的強力手段,加強保護森林的意識,對水土保持工作有深遠意義。

4.4編制工程施工設計方案

在水利工程準備階段,先到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全面考慮和分析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中對區域內自然環境造成影響的因素,并在保障節約施工成本的前提下,依據分析結論,實現對工程項目施工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擇優選取施工方案,將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控制到最小[2]。同時,評估水土保持防治的方法的可實施性,促進水土流失防護辦法成效的最大化提升。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是保障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進行施工方案和水土流失防治辦法的制定時,緊密結合工程項目整體規模進行科學化制定,以實現降本增效,保護區域環境的目。

4.5優化邊坡防護設計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邊坡防護至為關鍵,其設計質量會對工程建設整體效果產生直接影響。設計中,水利工程邊坡防護方式多為鋪設混凝土面板護坡、漿砌石護坡等,這幾種形式具有一定的防護功能,但不利于植被保護。因此,為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在水利工程邊坡防護中應盡量采取噴混植生植物護坡方法。這種形式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功能更強,為周邊植物創造了良好的生長空間和環境,促進植物正常發育,可有效抑制水土流失。這種方式還可拓展護坡綠化面積,增強其觀賞性,形成生態景觀,對水利工程持續發展有著積極意義[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積極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措施意義重大。且防護措施的應用必須要具有針對性,通過對施工場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細致了解和全面掌控基礎上,從整個工程全面考慮前提下,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有效采取,防治水土流失,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鋒.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在水利工程保護中的相關思考[J].地下水,2020,42(06):245-246+272.

[2]藍克平.惠州市水土流失現狀及水土保持規劃要點分析[J].內蒙古水利,2019(12):30-31.

[3]彭祿.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生態護坡設計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0,5(21):202-203.

猜你喜歡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創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規范化管理
試論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則
淺談城市交通擁堵困境的道路稅費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對防治水土流失的關鍵
反洗錢法規體系問題及建議
吉林省土地整治規劃效益分析與評價
淺談如何加強水利工程管理
紫色土水土流失區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與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北方農田土壤有機農藥污染現狀及修復技術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