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探究

2022-07-18 23:02賈慧玲
藝術科技 2022年13期
關鍵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舞蹈教學

摘要:傳統教學觀念認為學習成績僅受到智力因素的影響,非智力因素不能對成績起到作用,進而被人們忽視。文章介紹非智力因素,以使更多的舞蹈教育工作者了解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今后的舞蹈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和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舞蹈教學;智力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13-0-03

上海師范大學的燕國材教授是我國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先鋒人和概念的提出者。20世紀80年代,燕國材撰寫了國內最早關于非智力因素的文章《應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該文發表在《光明日報》上。文章刊登之后引起了我國教育界和心理學領域學者對非智力因素相關問題的關注[1]。

1 非智力因素的淵源及含義

1.1 非智力因素的歷史淵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睆倪@句話可以看出,孔子認為興趣是對學習最好的引導和老師。除此之外,還有書籍文章是關于教育教學的內容,最早的文獻資料出自《禮記》,其中的《學記》一文相對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教育系統的脈絡。文章主要論述老師和學生的相處之道,并在論證和分析的同時運用了大量有關非智力因素的觀點。

在西方教育理論中,被稱為“教育巨匠”的夸美紐斯也強調兒童通過視覺、聽覺等器官產生某種愉快的情緒,再由愉快的情緒產生興趣??涿兰~斯的教育理論強調學習行為的主動性和興趣,認為學習行為是學習主體發揮主動性與產生興趣的情況下出現的。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非智力因素在國內外都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并不是憑空虛構、沒有相關理論支撐的。教育學者已經意識到動機、興趣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只是沒有明確認識非智力因素的概念。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左右才被學者提出。

1.2 非智力因素的含義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參與到學習和活動過程中并能夠產生心理影響的因素,如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在人類智慧活動過程中,心理活動中與智力因素不相關的因素都可以稱為非智力因素。從狹義上講,非智力因素是指在人類智慧活動過程中,間接參與認識過程的心理因素,并且有學者對其進行了具體的劃分,分為情感、動機、興趣、性格、意志五大基本心理因素[2]。

不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非智力因素,都具有調節、控制等作用,與目標結合后在活動過程中產生動力,不斷驅使主體產生內在力量,不斷引導人們朝既定的目標和方向前進。積極向上的非智力因素會根據主客觀環境和條件不斷變革,從而及時調整并克服活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通過非智力因素的調控,可以使主體達到優良的狀態。

2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就需要充分發揮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智力因素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涉及的范圍主要包括人的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認知能力,其能夠直接參與認知活動。非智力因素是指可以通過后天培養形成的動機、興趣、意志、情感、性格這五大心理因素,不會直接參與到人類的認識活動中,但它們可以在活動過程中起到調控的作用,在調控的同時提供一定的動力,具有心理傾向,屬于一種意向性活動。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將非智力因素轉化為內在的動力,培養學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習主體產生積極性和自覺性?;诖?,可以保證教師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習主體的學習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和實現教學目標。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2.1 定向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學中的定向作用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設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方向起到的影響和作用。教學目標要與課堂內容相適應,通過教學目標的確認避免課堂中教師教學的隨意性。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可以避免盲目、漫無目的地學習。非智力因素的定向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2.2 引導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學中的引導作用主要是指教師對學習主體學習和方向上的引導。非智力因素的引導作用就像導圖一樣起到導向作用。引導可以分為自身引導和他人引導。在學習過程中,單純依賴他人的引導,學習者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學習效率下降。自身引導是通過自己對自己的引導,為自己確立方向和目標,進而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習動力、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習效率等。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引導作用主要是指自我引導。

2.3 調控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學中的調控作用主要是指學生出現各種情緒時教師對其的引導和開導。舞蹈學習中,學生容易出現高原現象,即瓶頸期。在此期間,學生不能理性管理和調控自我情緒,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調節情緒和狀態,以度過舞蹈學習的瓶頸期,快速找回學習狀態,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學習效率。

2.4 強化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學中的強化作用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自信、積極、樂觀的心理,在此心理的作用下出現勇于嘗試和探索的學習行為。通過非智力因素的強化作用,可以使學生在遇到不同情況時能夠調節和控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形成良性循環,支撐教學活動順利、高質量開展。

2.5 維持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學中的維持作用是使學生具有堅定的意志,維持學習活動中的狀態和行為。舞蹈藝術學習時間長、枯燥而單調,教師通過對學習主體意志的培養,使學生能夠依靠堅定的意志不斷調整自己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問題。在調整狀態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非智力因素發揮維持作用,使學生在面對困難時不會隨意放棄并直視問題,尋找解決方法。

長時間學習舞蹈這一腦力與體力活動并重的藝術,容易使學生身體疲憊,同時對其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經過長時間的學習與訓練,學生需要待身體和心理的疲憊與倦怠消失后,才能及時調整狀態繼續學習。但是心理的疲憊與倦怠并不能像身體一樣在短暫的休息時間內快速復原,會使學生出現力不從心、有心無力的狀態。對此,非智力因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和作用,調節和控制身體與心理兩方面以形成良性循環。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運用非智力因素可以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便于舞蹈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3 舞蹈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兩者不可偏廢,受遺傳因素影響的智力因素是父母、教師等不能改變的,而非智力因素與之相反,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較小,可以通過家庭和學校中父母和教師的后天培養得到。得到培養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能夠與智力因素形成互補,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下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使其成為一位優秀的學生。既然智力因素不能被教師改變,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格外重視對學習主體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具體可以從興趣、意志、情感和動機四個方面出發。

3.1 堅持循序漸進原則

應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其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對學習最好的刺激是使學習主體對學習材料產生興趣[3]。興趣屬于人類意識的傾向,學習興趣的誕生會激發學習主體的動力,同時也是動機產生的主觀原因。學生一旦對某一門學科產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充分調動智力、注意力和思維等主觀因素,進入適合學習的狀態,此時學習的效果和效率都不會受到桎梏。

舞蹈學習過程枯燥、乏味,堅持舞蹈學習需要學習主體保持對舞蹈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主體身心兩方面的主動性。使學生保持學習熱情的途徑之一是教師改進課堂和教學內容,使其充滿趣味。首先,教師可以設置導入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可以通過游戲、故事導入、即興等方式引出課堂主要內容,避免直奔主題,為枯燥的課堂營造放松有樂趣的學習氛圍。其次,整體設計教學課堂,使之環環相扣、整體連貫,避免課程環節的轉換下學生思想意識脫離。通過在教學中調動課堂氣氛,學生在產生學習動力的同時,也會感受到舞蹈的魅力,進而保持學習的興趣。

3.2 培養學生堅定的意志

良好的意志對學生成功和成才起著重要的作用。舞蹈學習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體力進行練習,這個過程是枯燥、乏味、單調的,同時在練習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使學生中途放棄。學生之所以放棄,并不是因為不能完成,而是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缺乏堅定的意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學生意志薄弱或者出現高原現象時,積極鼓勵學生、引導并適當表揚學生,使學生充滿信心、動力和信念,能繼續堅持下去。學生度過學習路上的轉折點,在潛意識里會對自身這一行為產生欣慰、敬佩的心理。這樣能培養學生做事的持久性、自覺性,使其形成堅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產生潛在的影響。通過培養堅定的意志,可以避免學生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

3.3 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4]

首先,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和老師形成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相處時間長達幾年,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可以避免學生產生恐懼感,同時減輕其心理負擔,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自愿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產生強大的動力,以解決問題和度過低谷時期。

其次,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情感有利于形成合作意識,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協作,在協作過程中還能收獲深厚的友誼。

最后,積極向上的情感不僅有利于學習,還有利于學習主體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就像一幅地圖、一個指路人,為人生指引正確的方向,因此不容忽視。

3.4 培養學生形成積極、明確的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過程中誘發主體為完成活動目的采取某種行為、驅使人們達到目的過程中產生的內在驅動力,在活動過程中能夠支配和調節行為,可以分為長期動機和短期動機。在舞蹈教學中,不論是長期動機還是短期動機,最終目的都是將學生培養成舞蹈人才。在長期的教學中,教師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從而確定培養方向。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確立明確的長期目標,會產生與目標匹配的學習動機。長期動機可以劃分為多個短期動機,每一個短期動機都可以看作階段性動機,階段性動機在學習過程中經過不斷強化,成為長期動機的支撐。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形成積極、明確的長期或短期動機,避免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被動、盲目的學習行為。動機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學習欲,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和提高學習效率。動機培養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學業上,其還能為今后的事業提供幫助。

在舞蹈教學中,通過對學生興趣、動機、情感和意志四個方面的培養,可以輔助智力因素完成教學任務、目標,也可以適當解決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消極因素,將消極因素轉變為積極因素,作用在學習中,激發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在出現突發情況或者偏離學習目標時,可以調節所培養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習主體快速步入學習的正軌。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運用,可以提升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非智力因素除了能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作用之外,通過對興趣、動機、情感和意志四個方面的培養,也能為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作用。

4 結語

教師通過對學習主體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使其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堅定的意志等,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舞蹈學習和訓練是非常復雜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和教育者應當重視運用和培養非智力因素,發揮非智力因素的積極作用。非智力因素在舞蹈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應對其予以重視,培養德藝雙馨的舞蹈藝術家。

參考文獻:

[1] 孫思涵.非智力因素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影響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2] 燕國材.我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領域的探索與追求[J].中國教育科學(中英文),2019,2(3):3-8.

[3] 王麗娟.舞蹈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10(13):189-190.

[4] 燕國材.非智力因素與教育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7):3-9.

作者簡介:賈慧玲(1997—),女,河北唐山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舞蹈教學與編創。

猜你喜歡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舞蹈教學
高素質護理人才培養中的體育策略
淺談舞蹈演員良好個人修養的養成
淺談舞蹈演員的舞臺表現能力培養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影響
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非智力因素的訓練
民辦應用型本科音樂表演專業舞蹈教學現狀、問題與對策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淺析大學體操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物理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