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細揣摩文本 優化寫作實踐

2022-07-18 14:19於敏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2年6期

於敏

摘 要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二單元,在書面表達方面安排的學習任務是“寫人要關注事例和細節”,完成這個任務的一個做法就是選擇一篇文章,仔細揣摩,然后借鑒,應用到寫作實踐中。以《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為例,我們可以學習典型事件的選擇、感人細節的刻畫、敘述次序的安排、詳略的安排等寫作技巧。

關鍵詞 典型事件 細節刻畫 敘述次序 詳略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勞動光榮”,在這個主題下,教材一共選入了六篇文章,其中包括三篇人物通訊、一篇新聞評論、兩首詩歌。三篇通訊中選入了林為民報道張秉貴的《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一文。該文發表于1977年的《北京日報》,當時是北京市百貨大樓售貨員的張秉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這篇文章就是為報道張秉貴的服務精神而寫的一篇人物通訊。

本單元在書面表達方面安排的學習任務是“寫人要關注事例和細節”,具體是要求學生寫一個自己熟悉的勞動者,這個寫作任務是與單元人文主題和所學的實用性文體——人物通訊緊密相關的。教師用書明確地告訴了我們這樣設計學習任務的意圖,“把單元寫作實踐與單元人文主題的學習、單元中通訊的閱讀結合起來,發揮學科的育人功能,同時,引導學生通過綜合實踐,自主梳理探究,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寫作實踐中?!薄皩⑺鶎W的知識運用到寫作實踐中”,就是學以致用,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用知識——實踐,同時實踐的過程有利于學生鞏固學習過的知識,還能進一步促進學生深度學習。針對“寫人要關注事例和細節”的寫作任務,怎么去實踐?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選擇其中的一篇文章,仔細揣摩,分析這篇文章中值得我們借鑒的寫作技巧,然后模仿學習,應用到寫作實踐中。

在這三篇人物通訊中,我們最好選擇林為民的《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從學習寫作的角度看,這篇文章更具有典范性。首先,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個普通人、平凡人——北京市百貨大樓售貨員。我們生活的世界中絕大多數的人是平凡普通的人,我們身邊熟悉的人也都是平凡普通的人,怎么發現普通人身上的閃光點,怎么寫好一個普通平凡的人,值得我們學習,況且學習寫一個普通平凡的人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這篇人物通訊有別于其他兩篇人物通訊的是作者采用了全知視角,進行著靈活自由的抒寫,敘述的角度和手法靈活多變,這就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刻畫了人物。而《喜看稻菽千重浪》是“我”對袁隆平的采訪,《“探界者”鐘陽》是對了解鐘陽的各種人的采訪,新聞通訊的特征很明顯,對于完成“寫一個自己熟悉的勞動者”的寫作實踐來說,借鑒的意義不大。再次,《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使用的寫作技巧豐富而全面,具有典型性、操作性,對于學生學習寫作而言,可操作性強,能夠借鑒,易于借鑒。在《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中,我們能夠具體學習到那些寫作技巧呢?

一、學習典型事件的選擇

筆下的人物要能給別人留下印象,就要寫出這個人物的主要性格和品格,要寫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和品格就要選取這個人物的相關事件,用人物的事件說話,以事顯人,并且所選的“事”,必須是典型的。清人劉熙載在他的《藝概》中說:“敘事有主意,如傳之有經也?!彼茉烊宋锏臄⑹?,要突顯的人物的品格就是“主意”,所敘的事必須要圍繞人物品格選取,這樣選取的“事”就具有典型性。張秉貴的主要性格是為人熱情,是個熱心人,所謂的“心有一團火”,身為一個普通的售貨員,他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熱情周到的服務溫暖了幾代顧客的心,所謂的“溫暖眾人心”,作者正是圍繞“心有一團火”選取了他的三個事件。

熱情的服務態度只是對張秉貴對待顧客的態度的總體描述,這個態度具體的表現就是張秉貴怎么對待需要幫助的顧客和對待不講理的顧客。張秉貴面對需要幫助的顧客,主動發現,主動幫助,對顧客體貼入微。作者為了突出他對顧客的體貼入微,首先選取了兩個典型事件:關照抱小孩排隊的婦女,讓孩子先吃一顆糖;看到排在隊尾的顧客神情焦慮,建議大家讓這個要趕火車的顧客先買。這兩個典型事件就表現出了張秉貴能從顧客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替人著想,急人所急,從顧客細微的表現中發現顧客的需求,并盡力幫助他,這就客觀真實具體地呈現出了張秉貴對顧客的體貼入微。

張秉貴熱情的服務態度還表現在他對待不講理的顧客的態度——“以熱對冷”。作者選取了張秉貴面對情緒不好、沒有禮貌的顧客,對她關懷備至、耐心勸慰,用熱情感動她,最后顧客“變冷為熱”的事件,突出了張秉貴關注柜臺外的每一個人的“熱心”。三個具有典型性的事件之間構成了遞進關系,由前兩個事件中有需求的顧客遞進到不講理的顧客,這樣就更近一步地凸顯了張秉貴心中的“一團火”。

二、學習感人細節的刻畫

古人說:“觀人于微”,說的是要了解一個人的本質,可以通過觀察這個人的細小之處就能發現。清人劉熙載在他的《藝概》中說過,“無論紀事纂言,其中皆有表微意在”,“表微”就是描寫細節,他同樣指出了描寫細節的重要性。細節是構成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最小,也是最重要的組成單位,寫好細節能夠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內容更加真切感人。如果說事件是人物性格形成的歷史,那么細節就是人物性格的史實,正是這些史實讓人物活了起來。

張秉貴“在柜臺里,他三步并作兩步走”,“有時連上樓梯還要扶著墻”的細節,就具有很強的真實感,真實地突出了他的敬業愛崗?!袄鄣妙~頭滲滿汗珠,顧客就按住稱盤說:‘老同志,您先擦擦汗!”的細節如同特寫鏡頭,表現了群眾對張秉貴的熱愛,這就從另一個方面表現出了張秉貴熱情的服務態度?!皬埍F不由得眼里有些濕潤了”,由于把握住了這稍縱即逝的細節,有力地表現了張秉貴的情感波動,為刻畫人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這些細節也寫出了人人平等,互相關愛的社會風氣。作者對生活中的小細節進行深層次的挖掘,讓人物的情感更突出,形象更飽滿。

三、學習敘述次序的安排

寫人物就是寫人物的事件,刻畫人物的相關細節,但先講什么,后講什么就涉及到敘述次序。通俗地講,敘述次序就是人物事件的先后排列,事件排列的好,能讓文章在邏輯上構成緊密的關系,能夠寫出人物思想情感的變化,以及特殊品格的形成原因。敘述次序又屬于文章的整體構思問題,體現的是文章的思路。

《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中的第一部分先講述了張秉貴對待不同顧客的三件事,突出的是他的熱情的態度;其后講的是張秉貴即使在女兒生病住院,他依舊“像往常一樣精神抖擻地走進柜臺,滿面笑容地接待顧客”,體現了他一心為公,先公后私,舍棄小家,顧全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這種精神是張秉貴以熱情態度對待顧客的思想動力。文章的第二部分先講了顧客對他生氣的質問和黨支部書記找他談心,這是張秉貴思想形成的外部原因。其后講了女顧客送來“一包大棗和梨”感謝他,張秉貴回憶在舊社會遭受的凌辱,在親身經歷和今夕對照中,張秉貴從思想深處認識到“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的思想認識有了全新的提高,這是張秉貴思想形成的內在原因。

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交代的是張秉貴為了提高業務水平付出的努力。為了熟悉柜臺里的商品,他去過糖廠,問過醫生,咨詢過顧客,還親自品嘗。正是工作之后的巨大付出,才能夠創造性地工作。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講的是張秉貴贏得顧客的愛戴與尊敬,成為時代榜樣,影響了更多的人。他雖處平凡崗位,但做出了不平凡的先進事跡,這是張秉貴的發揮出來的榜樣的力量和產生的社會意義與價值。文章從張秉貴外在的態度到內在的思想,再到思想形成的原因,產生的社會影響,由表及里,給讀者以思想啟發。

四、學習得當的詳略安排

成功的文章,在安排材料時,總會有詳略之分、粗細之別。從材料的使用角度講,詳寫就是指對能直接表現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體的敘述和描寫,放開筆墨,充分去寫;略寫就是指對與那些與表現中心意思有關,但不是直接表現中心意思的材料,進行概括式的敘述,簡單地寫。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講,寫人物的文章主要采用敘述的表達方式。敘述的表達方式有概括敘述和詳細敘述之分。概括敘述是指簡明扼要的述說,就是我們所說的概述,它的好處是給讀者提供的信息多;詳細敘述是指具體詳細的述說,多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詳仔細描述事物的細節,它的好處是生動。詳寫對應詳細敘述,略寫對應概括敘述,好的文章總是把詳寫與略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中講述了張秉貴對待不同顧客的三件事時,用的是詳細記敘,完整詳細地交代了事件的全過程。如敘述第一件事時,有故事,有場景,有對話,有細節。文章先交代了時間——初冬的早晨,再寫了百貨大樓柜臺前的熱鬧,天氣的寒冷和柜臺前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對人物的進行了細節刻畫,刻畫了張秉貴的精神狀態好、動作迅速、待人態度熱情的細節,突出了張秉貴“像一團火一樣”讓顧客感到溫暖。又通過顧客的評價巧妙地介紹了張秉貴,“一抓就準”,“賣的真快,又那么熱情”。之后從小孩子的哭鬧寫起,寫了張秉貴解決問題的詳細過程,最后是這位顧客的感謝以及周為顧客的贊揚,故事有起有落,敘述詳盡。在寫張秉貴提高業務能力時,用的是略寫。先是一個總括,——“他不知廢了多少心血去熟悉柜臺里的商品”一句話總括了他的付出,其后是概述:參觀糖廠,向醫生咨詢營養知識,向顧客了解吃糖的習慣,和各種糖果的味道,自己買糖品嘗。這樣的概述就讓我們看到了張秉貴為了提高業務水平在各個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

除了以上所談的幾點之外,《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作為一篇報道勞動模范的人物通訊,語言上通俗平易、生動形象,也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作者通聯:浙江衢州第二中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