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云南高中學校實施“強基計劃”的思考

2022-07-19 09:43張夢麗徐翠萍孔德宏
云南教育·視界(綜合) 2022年6期
關鍵詞:基礎學科云南省計劃

張夢麗 徐翠萍 孔德宏

一、?強基計劃的背景

(一)從自主招生到強基計劃

21世紀以來,我國開始探索自主招生試點工作。2003年印發的《教育部關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穩妥、規范有序地開展高等學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自此,自主招生(又稱自主選拔)拉開序幕。自主招生是中國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深化高校招生錄取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十多年來,通過降分錄取,選拔了一大批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

隨著“錢學森之問”的提出,我國越來越重視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2009年,教育部啟動了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珠峰計劃”),主要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5個學科進行探索和試點。2013年,教育部與中國科協開始共同組織實施“中學生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選拔高中學生參與“英才計劃”,進入高校重點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2018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并將“英才計劃”納入“珠峰計劃”,提出要選拔培養一批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為新時代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播下火種,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思想高地奠定人才基礎。

自主招生在人才選拔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但也暴露出高??己瞬灰幏?、招生培養銜接不夠緊密等問題,尤其是自主招生的科學性與公平性受到質疑。自主招生制度與既有招生制度間未形成完全的功能互補。為面對來自國際社會在經濟、科技方面的挑戰,以及自我發展的需要,針對自主招生、珠峰計劃等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方面的不足,強基計劃應運而生。2020年1月,《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提出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與此同時,廢除執行了十多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2021年1月,《教育部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旨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招收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后備人才。

目前,參與“強基計劃”的試點高校有39所,高考分數是其招生選拔時的重要參考依據?!皬娀媱潯痹诰C合評價的基礎上,吸收了“自主招生”的優點,根據高考成績確定入圍名單,入圍學生參加高校組織的考核。高校將考生的高考成績、綜合考核結果、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折合成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占綜合成績的占比不低于85%,由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綜合的評價,以此確保公平。

(二)強基計劃與自主招生的政策對比

“強基計劃”與“自主招生”都體現了突破“唯考試”“唯分數”的人才選拔取向,而“強基計劃”是對人才選拔和培養存在問題的回應和對未來人才培養的方向性導引,與“自主招生”有明顯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招生對象

“自主招生”的對象是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招生時含五大學科奧賽、科技創新類和文科類競賽獲獎學生),而“強基計劃”針對的是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有突出才能和表現(各校招生限五大學科奧賽國賽銀獎及以上獲獎)的學生,與“自主招生”相比,“強基計劃”的招生面更廣。

2.招生專業

“自主招生”政策更著眼于招生,有學科特長的學生獲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顧,在其就讀專業上并沒有過多限制。而“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精準,明確指出要強調基礎學科的作用,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

3.招生計劃

“自主招生”的招生人數控制在年度招生計劃的2%以內,招生計劃不分省,而“強基計劃”的招生總數是確定的,并且招生計劃分省制定。因此,與“自主招生”相比較,“強基計劃”的招生人數受年度招生計劃的影響較小,其招生計劃更具體。

4錄取方式

“自主招生”的錄取方式是降分錄取,最低可降至一本線,而“強基計劃”以高考成績(不低于85%)和高??己顺煽冋鬯愠删C合成績,按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錄取。因此,“強基計劃”不再是簡單的降分錄取,而是實施綜合考核評價,其選拔過程全部放在高考結束、分數公布后進行,完全作為高考錄取的一部分,這從一定意義上確保了高考的公平公正。

5.培養方式

“自主招生”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強基計劃”強調拔尖創新人才從選拔到培養的整個過程貫通培養,鼓勵高校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培養,并與原有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統籌考慮,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暢通學生成長發展道路,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同時也鼓勵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等國家重點技術攻關單位吸納這些學生參與實際項目研究,探索建立一種結合重大科研任務的人才培養機制。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強基計劃的實施對高中育人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如何更好地發揮強基計劃的引導作用,如何聚焦學生綜合素質、核心素養,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當前高中教育的緊迫研究課題。就目前的培養情況來看,眾多的教師培訓都是聚焦于高校如何應對強基計劃的這個政策,鮮有中學和中學教師如何去應對方面的研究。下面就依據自主招生到強基計劃的轉變,結合云南省強基計劃的錄取現狀,談一談中學該采取怎樣的措施推進強基計劃的落實。

二、強基計劃在云南省的實施現狀

(一)強基計劃在云南省的招生現狀

2020年和2021年兩年強基計劃的實施情況如下:2020年全國強基計劃報名人數約133.4萬,錄取人數約6 090人,錄取率僅為0.457%。從整體來看,強基計劃關注度很高,錄取率卻極低。以2020年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錄取情況為例,來大概了解“強基計劃”的錄取現狀。清華大學2020年共招生3 800多名本科新生,其中強基計劃錄取939人,其錄取人數占清華大學2020年錄取總人數的24.71%,接近四分之一。北京大學2020年共錄取新生4 326人,其中,強基計劃錄取842人,占北京大學2020年新生錄取總人數的19.46%,接近五分之一。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北大清華相當一部分學生是通過強基計劃考進去的,強基計劃對于考生報考名校大有裨益。

據統計,2020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云南的招生總數在104人左右,強基計劃分別錄取6人和4人,占比接近10%。2021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云南錄取了128人,強基計劃的招生人數分別為8人和6人,占比接近11%。而就各試點高校在各個省份的招生計劃總數來看,在北京、山東、浙江等省份的招生計劃都超過了300人,而在云南省的招生人數2020年為71人,2021年為75人,兩年的招生人數都不足100人。2020年云南省高考考生288 668人,2021年292 825人,很明顯,強基計劃在云南省的招生人數相對較少,從而錄取率較其他省份低,競爭極大。云南作為一個學科競賽弱省,無論是在自主招生時代還是強基計劃時代,和其他省份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過從高考成績來看,云南實際上有很多學生是具備一定學習學科競賽條件的,所以只需要合理規劃學習進度,配合科學、完善的培養體系,勢必能有所突破,改變省內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現狀,讓更多的優秀學生進入理想的大學。

(二)云南省應對強基計劃的現狀

1.學校層面

云南省高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兩個環節一直缺乏有效銜接,特別是有學科特長的學生難以獲得與其學科特長相匹配的個性化培養。2020年強基計劃實施以來,并沒有得到云南省的很多重點高中學校的重視。學校沒有認真鉆研政策的具體要求,也沒有意識到其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學校教育仍然停留在只注重學生的分數,沒有積極采取系統的應對措施。而對于非重點的部分中學,更是對強基計劃一無所知,認為這樣的政策和本校學生無關,更愿意把時間花在提高學校的升學率上,殊不知有學科特長的學生往往就是這樣被埋沒了。除此之外,有強基計劃培養意識和能力的各個學校對強基計劃的培養是獨立進行的,很多優質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共享。

2.教師層面

近幾年,高校招生政策一直處在改革調整狀態,而大部分教師對政策改革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缺乏對政策的仔細研讀與思考。在對云南中學的一些教師進行調研時發現,相當部分教師的認識還停留在自主招生階段,并不了解強基計劃;而另一部分教師對強基計劃的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不知道該計劃的特點及具體要求,更談不上采取應對措施,教師依然采取一貫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因此,部分資優生就錯失了通過強基計劃進入名校的機會。沒有真正把握政策的內涵,就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會對考生的培養和報考帶來直接影響。

三、云南省強基計劃的思考和建議

通過研讀“強基計劃”的政策、分析各高?!皬娀媱潯闭猩喺录胺治鲈颇细咧袑W校強基計劃的實施現狀,各高中學校尤其是高質量的高中學校應該結合“強基計劃”人才選拔導向,從綜合素質培養和學科特長培養出發,加強對“強基計劃”潛在生源的針對性培養 。

(一)創新德育方式,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學生應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服務于國家的戰略需求。在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中,需要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明確價值取向。創新落實德育的方式,才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愛國主義,使他們的國家觀、民族觀、價值觀等得到良好發展。云南省的中學可以借鑒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思路,把思政課與學科德育相結合,用公益研修與紅色研學促進實踐,讓學生在接觸社會、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樹立“扎根人民,報效祖國”的志向,增強社會責任感。

(二)拓寬育人途徑,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在“強基計劃”的綜合成績折算中,有35所高校高考成績占85%,??汲煽冋?5%;1所高校高考成績占90%,??颊?0%。新時代開啟的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具有綜合性,圍繞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核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標來開展。中學需要以課程為中心,不斷變革學習方式,力求通過課題研究、科學實驗與考察、競賽培訓、社團活動等多種方式實現綜合育人。學校也應為學生搭建廣闊的活動平臺,在地域較近的學校開展校級合作,爭取優質資源得以整合和共享,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環境和實踐平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構建多元的課程體系,提升學生??純瀯?/p>

高校的??贾饕疾閷W科競賽知識、高中選修課程,以及大量的創新性測試等,而這些又都是我們在高中教學中易被忽視的部分。因此,“強基計劃”試點高校要嘗試與高中學校形成有效的互動機制,高中學校在開設基礎課程的基礎上,開設一些拓展課程,例如數學(物理、化學)奧林匹克選講、微積分初步、計算機與應用、閱讀經典等,以滿足特長生的特殊需要,同時成立此類學習興趣小組,讓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同時突出特長,培養創新精神,提升為“強基計劃”筑基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加強學科競賽,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強基計劃有15%的分數是高校自主命題設置的,難度大于高考,越是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荚诫y。學生如果沒有一定的競賽基礎,很難考出好成績。高中生參加學科競賽的時候,一般都是賽前突擊訓練,而要使那些有學科優勢的學生凸顯自己的優勢,長期的針對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此類學習不單是為了競賽本身,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品質。通過對學科競賽的重視,讓競賽回歸本質,讓真正有興趣的特長生獲得充分發展。

(五)系統設計培養方案,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

針對不同學生的發展方向和素質稟賦,構建人文、數理、科技、藝體等不同類別的學生培養規劃,以幫助每個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高中應做好相應的信息服務,讓學生早了解各高校的強基計劃方案,也了解自己的潛能與志向,認真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目標,確定申請高校強基計劃的選擇方案。學校也需有針對性地開展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為學科天賦能力突出的學生制訂個性化培養方案,既強化其知識基礎,又為其提供學科深研的自主性、開放性空間。

(六)注重培養科研精神,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讓學生在高中甚至初中和小學階段就開展研究性學習,早日熟悉研究方法和接觸學科前沿,讓學生在真實或虛擬情景中,在驅動性問題和認知沖突引領下進行概念建構,發展溝通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等核心素養。另外,要大力營造自由寬松的文化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在創新人才培養中,尤其要重視學校和班級文化氛圍建設。校長有民主意識,鼓勵教師參與學校治理;教師有民主意識,鼓勵學生積極發表不同的意見,思想才不會被禁錮,才能激發出創造力。

總而言之,“強基計劃”要為社會培養大批棟梁之材,推動國家創新進步?!皬娀媱潯睉梃b近20年的自主招生經驗,采取“廣泛選拔特長,重點需求培養”的策略,保持國家對于拔尖創新人才的持續供給能力,不斷培養一批批“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學子。

(作者張夢麗系云南師范大學數學學院研究生,徐翠萍系云南省高校復雜系統建模及應用重點實驗室研究生,孔德宏系云南師范大學副教授)

猜你喜歡
基礎學科云南省計劃
童眼看兵器
云南青年齊相聚 點亮青春大盛會
云南省普惠金融發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發展研究
暑假計劃
學做假期計劃
學做假期計劃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學做假期計劃
關于小學科學新課程背景下引領學生合作學習的研究
中職機械制圖教學方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