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政府認知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影響研究

2022-07-21 12:10張夏恒
中國西部 2022年3期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政策

〔摘要〕政府在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問卷調研與實地訪談,重點調研地方政府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熟悉程度、影響要素、存在困難等方面的認知情況。研究發現:地方政府對跨境電子商務不了解,且與企業認知存在較大差異;缺少人才、缺少產業基礎、缺少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缺少運營團隊都是制約地方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困難;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相關培訓,能夠提升政府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水平。推動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應提升地方政府對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視度,并結合當地情況與跨境電子商務的核心因素,有針對性地制定差異化的扶持政策。

〔關鍵詞〕政府認知;跨境電子商務;地方政府

〔中圖分類號〕F2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694(2022)03-0097-14

根據網經社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2.5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9.04%;2020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占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38.86%,同比提升了5.57%。根據我國海關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1.69萬億(人民幣),增長率為31.1%〔1〕。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飛速發展、市場規模逐年遞增??缇畴娮由虅赵谖覈洕鐣l展中的作用愈發凸顯,不僅成為外貿增長的新引擎〔2〕,還推動了傳統外貿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3-4〕,并寫入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和近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國家與各地的“十四五”規劃。我國各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水平不一、差異較大,尤其中西部地區及非傳統經濟優勢地區,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起步晚、體量小、速度慢〔5〕。通過對山東省聊城市、荷澤市和陜西省渭南市的實地調研,調研發現,這些三、四、五線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堪憂,無論在產業基礎、跨境電子商務生態圈等方面,還是在企業與政府管理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地方政府在發展當地跨境電子商務過程中,面臨認知難、規劃難、管理難等問題⑻。厘清地方政府對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情況,探究地方政府認知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關系,對促進我國三、四、五線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具有現實意義。

一、相關文獻綜述

跨境電子商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學界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的研究成果比較多,少數成果聚集從政策的視角展開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研究,而從政府視角展開跨境電子商務研究的成果更少。

在跨境電子商務政策研究方面,學者們較多認同政策促進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楊云鵬等(2018)認為新政策法規對跨境市場的政策吸引力是促進一般貿易市場向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有效過渡的第一要素,若扶持力度不夠可能導致跨境電子商務灰色市場的過度繁榮〔7〕。溫湖煒等(2021)認為雖然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政策在不同城市的執行效果存在差異,但是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政策顯著提高了試點城市的出口貿易規?!?〕。有學者對跨境電子商務相關政策進行文本分析,趙楊等(2018)通過分析2014—2017年我國政府頒布的43項國家跨境電子商務政策,認為國家宏觀政策對地方性政策起到了引導作用,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紅利向全國范圍擴展,并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帶來更多機會〔9〕。邢光遠等(2020)從進出口稅費、貨物監管和配套服務三個維度系統地梳理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政府制定的跨境電子商務政策,認為上述方面的一攬子政策與措施,有力助推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10〕。趙崤含等(2021)通過分析2012—2020年我國政府頒發的71項跨境電子商務政策,認為跨境電子商務政策致力于跨境電子商務各參與主體的協調發展,對參與主體的覆蓋較為全面,但現行政策條文更偏重監管主體,跨境電子商務權威性政策較少,政策效率整體不高,對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共性問題缺乏相應的約束力與執行力〔11〕。熊勵等(2020)提出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核心政策經歷了初步探索、支持促進、規范推廣與全面發展四個階段,跨境電子商務相關政策對跨境電子商務生態系統體系的影響更加深入,逐漸從支付、稅收擴展到監管、物流、信息化等領域,但是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及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政策仍有所欠缺〔12〕。也有學者針對跨境電子商務某個環節或幾個環節進行專門的研究,張莉(2018)聚焦在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征管領域,提出現行的稅收政策無法有效解決跨境電子商務領域出現的各種問題,也不能很好的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立法進程,尤其是稅收征管方面的政策與法律〔13〕。汪旭暉等(2018)建議從財稅、物流、海關和法律四方面建立起確??缇畴娮由虅战】蛋l展的系統政策體系〔14〕。此外,還有學者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政策設計的難點,認為應將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作為跨境電子商務政策完善的方向〔15〕。

有少數成果從政府視角展開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研究,但這類成果更少。諶楠(2016)認為政府扶持性政策能夠顯著提升地區內企業跨境電子商務參與性,且短期效果最明顯,但同一政策的長期促進效果是微弱的,政府扶持性政策對外貿基礎薄弱地區的短期效果更明顯,但政策失效速度也更快〔16〕。路麗等(2018)認為對于那些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流通企業,政府補貼能夠顯著提升滯后一期的這類企業市場價值〔17〕。陳倩(2020)提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與政府支持力度呈顯著正相關,工業與數字產業集聚水平越高越利于發揮出跨境電子商務政策的支持效果〔18〕。曹武軍等(2020)認為政府中高強度監管力度能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低強度監管力度會造成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混亂,政府補貼力度與稅收優惠力度越大,越能吸引企業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政府增加對跨境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投入能提升企業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熱情,但投入過度時,政府利益會受損,進而降低政府對跨境電子商務的規制意愿,從而也會影響企業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意愿〔19〕。

綜上所述,雖有少數研究成果關注政策、政府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話題,但研究成果不多,且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大多基于統計數據的實證分析,尚未有針對地方政府人員的調研分析。二是較多分析政府監管、政府補貼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關系,尚未關注地方政府認知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三是從全國層面展開研究的較多,尚未聚焦在三、四、五線城市。因此,本文通過調研地方政府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相關認知,結合企業的調研數據進行橫向比較與分析,選取了幾個三、四、五線城市進行調研,探究地方政府認知與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關系,提出適用于三、四、五線城市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建議,以期推動這些地區的跨境電子商務加快發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研法,并結合實地走訪調研與訪談,調研的對象重點為企業主與地方政府商務部門管理人員。在調研問卷設計方面,共編制了兩份問卷,分別是針對企業主的問卷與針對政府商務部門管理人員的問卷。其中,企業問卷共設計了5個問題,分別為“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情況如何”“當地是否有必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是否了解跨境電子商務”“哪些因素對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很重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存在哪些困難”。政府問卷亦設計了上述5個問題。在實地走訪調研及訪談時,也集中在上述5個問題,同時更側重于企業與政府商務管理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認知、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障礙等方面的深度挖掘。

依托山東省商務廳主辦、山東省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承辦的山東省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帶系列調研活動,如荷澤站、聊城站等,以及陜西省渭華干部學院舉辦渭南商務系統的培訓班。調研對象包括跨境電子商務相關企業與政府管理部門。調研活動周期為2021年5—9月。本次調研回收有效的企業問卷692份、政府問卷134份。針對陜西省渭華干部學院舉辦渭南商務系統培訓班的政府學員,還進行了受訓前與受訓后的問卷調研,以期分析培訓的效果,其有效調研問卷為58份。

三、企業和政府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評價及認知差異

從政府視角分析跨境電子商務,通過與企業視角的調研結果進行比較,以期挖掘政府與企業關于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差異。因為企業樣本數與政府樣本數不同,所以采用比例的口徑加以比較,分別整理出表1—表5。

1.企業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評價

在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狀況方面(詳見表1),57.80%的企業認為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一般,24.86%的企業認為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好,4.62%的企業認為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非常好。若將評價“好”與“非常好”視為正面態度,則有29.48%的企業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持正面評價態度。

在當地是否有必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方面(詳見表2),55.49%的企業認為當地有必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35.26%的企業認為當地非常有必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二者合計占比為90.75%。由此可見,絕大多數企業認為當地需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在是否了解跨境電子商務方面(詳見表3),50.29%的企業感覺自己對跨境電子商務的了解程度為一般,21.97%的企業認為自己了解跨境電子商務,2.31%的企業認為非常了解跨境電子商務。如果將“了解”與“非常了解”選項合并,發現24.28% 的企業認為熟悉跨境電子商務??梢?,大部分企業對跨境電子商務仍較陌生,對其認知較少。

在影響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方面(詳見表4),企業認為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是影響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有76.88%的企業認可該觀點。還有超過六成的企業認為政府配套政策、物流供應鏈、人才對跨境電子商務很重要,其比例分別為68.21%、67.05%和63.58%。支付的認可度較低,有31.79%的企業認為其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很重要。

在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困難方面(詳見表5),“缺少熟悉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人才”是制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首要困難,有67.63%的企業認同該觀點。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困難分別是“缺乏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培訓”“產業基礎薄弱,缺乏適合跨境電子商務的產業”。此外,選擇比例超過40%的困難還有“缺少政府方面的支持政策”“缺少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比例分別為43.35%和41.62%。

2.政府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評價

在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狀況方面,根據表1分析可知,52.17%的政府人員認為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一般,36.96%的政府人員認為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好,2.17%的政府人員認為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非常好。若將評價“好”與“非常好”視為正面態度,則有39.13%的政府人員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持正面評價態度。

在當地是否有必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方面,根據表2分析可知,52.17%的政府人員認為當地有必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41.30%的政府人員認為當地非常有必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二者合計占比為93.47%。由此可見,絕大多數政府人員認為當地需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在是否了解跨境電子商務方面,根據表3分析可知,52.17%的政府人員感覺自己對跨境電子商務的了解程度為一般,34.78%的政府人員認為自己了解跨境電子商務,2.17%的政府人員認為非常了解跨境電子商務。若將“了解”與“非常了解”選項合并,發現36.95%的政府人員認為熟悉跨境電子商務??梢?,大部分政府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仍較陌生,對其認知較少。

在影響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方面,根據表4分析可知,政府人員認為人才是影響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首要因素,有75.83%的政府人員認可該觀點。重要程度超過70%的因素還有政府配套政策、物流供應鏈、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其比例分別為74.63%、73.91%和71.22%。重要程度超過60%的因素有跨境電子商務相關培訓和產品,其比例分別為63.54%和63.04%。支付與綜合服務企業的認可度不高,其比例分別為26.09%和34.78%。

在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存在的困難方面,根據表5分析可知,政府人員認為“缺少熟悉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人才”是制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首要困難,有73.91%的政府人員認同該觀點。排名第二與第三的困難是“產業基礎薄弱,缺乏適合跨境電子商務的產業”和“缺少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此外,選擇比例超過50%的困難有“缺少專門的代運營企業團隊”和“缺少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培訓”,比例分別為54.35%和50%。選擇比例超過40%的困難有“缺少政府方面的支持政策”和“缺少通關、物流、支付等跨境電子商務支持環節”,比例分別為47.83%和41.30%。

3.政府與企業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差異

整體上看,政府人員比企業更認為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好一些(詳見表1)。在“非常不好”選項上,企業比例為2.89%,而政府未選擇該選項;在“不好”選項上,政府比例為8.70%,要低于企業比例;在“一般”選項上,政府比例為52.17%,也低于企業比例。三項合計比例中,企業數據為70.52%,政府數據為60.87%,企業數據要顯著高于政府數據。在“好”選項上,“政府—企業”的數據為雖然在“非常好”選項上,“政府—企業”的數據為-2.45%,但是“好”與“非常好”選項合計比例上,政府數據為39.13%,企業數據為29.48%,可見政府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正面評價要顯著高于企業。

對于當地是否有必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在“非常沒必要”與“沒必要”選項上,政府均未選擇,而企業的比例分別為0.58%和1.73%(詳見表2)。在“一般”選項上,政府與企業數據相似,但政府略低于企業。在“有必要”選項上,“政府—企業”數據為-3.32%,政府的比例要低于企業的比例。在“非常有必要”選項上,“政府—企業”數據為6.04%,政府的比例要高于企業比例。將“有必要”與“非常有必要”選項數據合并,發現“政府—企業”數據為2.72%,即93.47%的政府人員選擇該兩項,而90.75%的企業選擇該兩項??梢?,整體上政府人員比企業更認為當地有必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關于對跨境電子商務的了解程度,在“非常不了解”選項上,“政府—企業”數據為-3.47%,政府未選擇該項(詳見表3)。在“不了解”選項上,“政府—企業”數據為-11.10%,政府數據要顯著低于企業數據。在“一般”選項上,政府數據略高于企業數據。在“了解”選項上,“政府—企業”數據為政府要顯著高于企業。在“非常了解”選項上,政府略低于企業。但將“了解”與“非常了解”數據合并,發現“政府—企業”數據仍為12.67%??梢?,整體上政府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熟悉程度要高于企業。

從各影響因素看,政府與企業的認知差異較大,較少存在相似認知程度的因素(詳見表4)。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支付、綜合服務企業上,政府認知的重要性要低于企業;在物流供應鏈、人才、產品、政府配套政策、跨境電子商務相關培訓上,政府認為的重要性要高于企業。按照政府與企業的認知差異程度排序看,人才的認知差異最大,“政府—企業”數據為12.25%,即政府認為人才對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性要顯著高于企業。

整體上看,政府對各個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困難的評價要高于企業,不僅在困難數量上要多,而且在絕大多數困難的評價程度也要高(詳見表5)。政府僅在“缺少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培訓”的困難程度上略低于企業,其他困難上政府評價的程度均高于企業。政府與企業對于困難的排序也存在較大差異?!爱a業基礎薄弱,缺乏適合跨境電子商務的產業”“缺少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和“缺少專門的運營團隊/代運營企業的幫扶”是政府與企業認知差異程度的前三位,“政府—企業”數據分別為16.09%、14.90%和“14.47%”。其他困難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

四、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前后的政府認知比較分析

在陜西省渭華干部學院舉辦的渭南商務系統培訓班期間,調研組針對參訓的政府人員進行了跨境電子商務認知的問卷調研,參訓人員分別于受訓前與受訓后各填寫一次調研問卷。通過分析調研數據,了解相關培訓是否會影響跨境電子商務的政府認知情況。整體上看,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知識的培訓,政府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的認知更加理性、更加清晰(詳見表6)。受訓后,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選擇為“不好”的增加了2.66%,選擇“一般”的增加了13.74%,選擇“好”的減少了18.78%,選擇“非常好”的增加了2.38%。將“一般”與“不好”選項數據合并,發現政府人員受訓后較受訓前數值增加了16.40%。這些數據都顯示了政府人員參加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后,通過學習、了解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知識,提升了他們對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水平,也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評價更加全面與客觀。

在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必要性方面,政府人員受訓后的整體認知略有提升(詳見表7)?!耙话恪边x項受訓后比例較受訓前也略有下降。雖然,“有必要”選項受訓后較受訓前有所減少,但是“非常有必要”選項受訓后較受訓前數據有所增加,增長了6.72%。將“有必要”與“非常有必要”數據合并,發現受訓后的比例為95.45%,受訓前的比例為93.48%。由此可見,政府人員通過參加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其對當地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必要性認知得到了提升。

在跨境電子商務了解程度方面(詳見表8),“不了解”選項受訓后數據減少了8.60%;“一般”選項受訓后數據減少了4.44%。將“不了解”與“一般”選項合并,發現政府人員通過參加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其對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水平得到了提升。這一現象在“了解”選項得到了更多的體現,受訓后數據較受訓前數據提高了15.22%。在“非常了解”選項上,政府人員受訓后未選擇該項,而受訓前有2.18% 的政府人員認為自己非常了解跨境電子商務。這反映了政府人員通過參加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對自己所管轄地區的跨境電子商務認知更加清晰,減少了一些盲目樂觀的認知表現。

在跨境電子商務影響因素的認知上(詳見表9),政府人員受訓后與受訓前變化較大,這些變化體現在政府人員對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上,也體現在比例超出50% 的因素數量上,更體現在對各因素的重要性評價程度上。從排序看,政府人員受訓后對重要因素的認知發生了變化,第一重要因素及前三位重要因素均發生了變化。受訓后,政府人員認為首要的影響因素為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第二位的是人才,第三位的是物流供應鏈,這顯著不同于受訓前政府人員的認知。在比例超過50%的因素數量上,受訓前有6個,受訓后則增加到7個。除產品、政府配套政策外,其他因素都因政府人員參加培訓而變得更加重要,受訓后均出現數據的增加,甚至有的因素數據增加幅度顯著,如: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增加了綜合服務企業增加了15.22%,支付也增加了8.00%。產品與政府配套政策在受訓后的重要性則出現了下降,而政府配套政策的下降幅度更大,為17.81%。

在跨境電子商務困難的認知上(詳見表10),政府人員受訓后與受訓前變化較大,

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比例超出50%的困難數量上,更體現在對各困難的評價程度上。在首位困難及前三位困難的排序上受訓前后未發生變化。在比例超出50%的困難數量上,受訓前為5個,受訓后增加到7個。除“缺少專項的資金支持”和“缺少專門的運營團隊/代運營企業的幫扶”困難外,其他困難都因政府人員參加了跨境電子商務培訓而出現了評價程度的增加,尤其一些指標的增加幅度顯著。如:“缺少通關、物流、支付等跨境電子商務支持環節”受訓后的困難程度評價增加了20.06%,“缺少熟悉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人才”受訓后的困難程度評價增加了14.73%。此外,“產業基礎薄弱,缺乏適合跨境電子商務的產業”“缺少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缺少政府方面的支持政策”和“老板或經營者對跨境電子商務不重視”的困難程度評價也增加不少?!叭鄙賹m椀馁Y金支持”和“缺少專門的運營團隊/代運營企業的幫扶”受訓后其困難程度評價則出現了一些下降。

五、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政府認知分析

1.政府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不熟悉、不了解

從對山東省聊城市、荷澤市與陜西省渭南市調研情況來看,這些地方政府人員雖聽過也知曉跨境電子商務,但對其仍不了解。52.17%的政府人員感覺自己對跨境電子商務的了解程度為一般,只有36.95%的政府人員認為熟悉跨境電子商務,可見大部分政府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仍比較陌生,對其認知較少。在與政府人員座談交流時,我們發現不少政府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了解更少,甚至不清楚“什么是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什么是海外倉”。事實上,在地方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初期,政府的作用更加凸顯,政府人員更應了解、熟悉跨境電子商務,這樣才能更好地制定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政策,更好地服務當地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更好地推動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2.政府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仍不足

政府人員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評價存在諸多認知偏誤,如有39.13%的政府人員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持正面評價的觀點,這顯著與三、四、五線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不符。根據跨境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理論,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是核心要素,供應商與消費者是關鍵要素,物流與支付是支撐要素〔20〕。但是從跨境電子商務影響因素層面看,調研結果佐證了政府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的不了解。比如,支付被認為重要的比例僅有26.09%;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供應商、消費者及物流的重要性也未得到充分重視。政府人員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持樂觀態度,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短板與不足缺乏客觀、清晰、準確地認知。雖然,超過90%的政府調研對象認為當地需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也認同跨境電子商務對當地經濟發展很重要,但是在如何發展、怎樣發展等方面又存在諸多困惑。加之三、四、五線城市普遍存在產業基礎薄弱、企業活躍度不足、營商環境欠佳等問題,這又會反向影響政府人員對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

3.政府認知與企業認知存在較大差異

通過對比政府認知與企業認知,發現兩者存在較大差異,這些差異涉及面廣且程度較深。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評價、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必要性、跨境電子商務熟悉程度、跨境電子商務影響因素及跨境電子商務困難方面,企業與政府均存在較多的認知差異。從整體上看,政府對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跨境電子商務必要性及跨境電子商務熟悉程度均高于企業。在跨境電子商務影響因素方面,政府對重要因素的數量、重要性的認知均要高于企業。在跨境電子商務困難方面,政府對困難的數量、程度的認知也耍多于企業。企業作為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參與主體,政府又是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推動力,企業與政府的認知差異勢必影響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4.舉辦培訓能提升跨境電子商務的政府認知

通過對比政府人員的跨境電子商務培訓效果,發現政府人員參與跨境電子商務相關培訓對其有較大的幫助。政府人員參加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后,不僅提高了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熟悉程度,還能夠更加客觀地、正確地、精準地把握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影響因素及困難。調研數據顯示,有63.54%的政府人員認為培訓是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影響因素,有50%的政府人員認為“缺少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培訓”成為當地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困難。就企業而言,有58.96%的企業認為培訓是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影響因素,有50.87%的企業認為“缺少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培訓”成為當地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困難。由此可見,培訓成為政府與企業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各地缺乏有關跨境電子商務的相關培訓,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六、政府層面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

1.多措并舉提升政府對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視程度

從三、四、五線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看,地方政府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全國范圍13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設,加之跨境電子商務紛紛納入各省市“十四五”規劃,地方政府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自覺性與責任意識更加凸顯〔21〕。為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升政府對其重視程度很關鍵。因此,需要多措并舉,政府應從主觀上、意識上及行動上提升對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重要性的認可度。此外,地方政府應將發展電子商務納入日常工作與考核內容。地方政府需要及時解讀國家及上級政府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文件,以國家頂層設計引導地方政府思維,推動相關工作。同時,重視人才培養,在商務等部門引進相關專業人員,專門從事跨境電子商務工作。

2.持續提升政府人員的跨境電子商務知識儲備

政府部門作為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制定者與實施者,需要熟悉跨境電子商務工作。政府工作人員需要彌補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知識,充分了解跨境電子商務模式、運營重點、核心環節等,包括及時了解國家層面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文件。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國辦發〔2021〕24號)規定,組織、舉辦、參加各類跨境電子商務培訓活動。充分利用好第三方智庫、專家團隊及當地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如山東省積極聯合山東省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在2021年同時聯合亞馬遜等主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舉辦了一系列各地市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帶調研與培訓活動,效果顯著。諸多三、四、五線城市更應通過培訓、調研、參展、交流等多種形式增加跨境電子商務的接觸頻率與接觸程度,不斷提升跨境電子商務的認知水平。

3.政府需結合當地實情制定差異化的扶持政策

在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時,不是單靠企業力量即可實現的,更需要政府規劃出臺響應的政策體系并有效實施〔22〕。由于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不同企業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如山東省荷澤市有較好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基礎,而山東省聊城市在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產業方面略顯薄弱。地方政策應以中央和省級政策為指導,參考借鑒成熟地區的相關經驗,并從自身的產業基礎、企業現狀、資源稟賦及發展定位出發,提出具有針對性、適應性、可行性的扶持措施。地方政策還應結合當地企業在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或向跨境電子商務轉型時的具體需求,如有的關注人才、有的關注產品、有的關注政府政策,還有的地方缺少產業基礎、缺少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等,制定并實施匹配的政府支持政策,以期更好推動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4.政府應聚焦核心問題出臺匹配的扶持政策

在諸多三、四、五線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所需的配套環境與支撐設施存在諸多短板。物流、倉儲、金融、信息、人才等都需要政府運用調控手段,甚至由政府主導建設〔23〕??缇畴娮由虅赵诓煌貐^存在一些共性問題,也會存在一些特殊問題。政府在出臺扶持政策時,受自身資源、資金等因素限制,需要聚焦當地的核心問題、關鍵問題與重要問題,出臺與之匹配的扶持政策。人才是困擾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首位困難,政府可以鼓勵當地院校積極開設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與課程,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加強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吸引外部人才及柔性引才等措施,彌補當地人才短板。政府應通過對當地產業摸底,篩選適合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產業,出臺相關政策與措施鼓勵產業轉型發展??缇畴娮由虅账璧幕A設施及營商環境方面,政府應積極發揮主導建設作用,夯實基礎設施、優化營商環境??傊?,地方政府應聚焦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困難,出臺針對性的政策與措施,加快培育與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參考文獻:

〔1〕喬彩.出口增長四成規模創歷史新高跨境電商增長勢頭猛[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02—22 (08).

〔2〕郭四維,張明昂,王慶,等.新常態下的“外貿新引擎”: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傳統外貿轉型升級[J].經濟學家,2018,(08).

〔3〕王喜榮,余穩策.跨境電商發展與傳統對外貿易互動關系的實證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02).

〔4〕趙志田.跨境電商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機制構建及檢驗[J].中國流通經濟,2018,(09).

〔5〕張夏恒.跨境電子商務:省際產業集聚及產業效率評價[J].中國西部,2021,(02).

〔6〕〔21〕馬永飛.跨境電商區域發展策略研究——基于省級政府視角[J].經濟問題,2020,(11).

〔7〕楊云鵬,楊堅爭,張璇.跨境電商貿易過程中新政策法規的影響傳播模型[J].中國流通經濟,2018,(01).

〔8〕溫湖煒,舒斯哲,周鳳秀.跨境電商政策的出口貿易增長效應評估[J].統計與決策,2021,(18).

〔9〕趙楊,陳雨涵,陳亞文.基于PMC指數模型的跨境電子商務政策評價研究[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8,(06).

〔10〕邢光遠,史金召,路程.“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跨境電商的政策演進與發展態勢[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5).

〔11〕趙靖含,潘勇.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政策分析:2012-2020[J].中國流通經濟,2021,(01).

〔12〕熊勵,葉凱雯.跨境電子商務生態發展與政策組合維度的關聯性研究[J].軟科學,2020,(02).

〔13〕〔22〕張莉.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制度的演進與實踐[J].中國流通經濟,2018,(10).

〔14〕汪旭暉,李璐琳.新常態下跨境電商的商業模式創新與政策體系設計[J].當代經濟管理,2018,(07).

〔15〕張昊.跨境電商政策的多重屬性與協同方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8,(05).

〔16〕遑楠.政府扶持性政策在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復雜網絡視角[J].浙江社會科學,2016,(10).

〔17〕路麗,陳松奕.政府補貼、跨境電商與企業價值關系研究——基于我國流通企業的經驗證據[J].商業經濟研究,2018,(21).

〔18〕陳倩.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政府支持、產業集聚與跨境電商發展[J].商業經濟研究,2020,(24).

〔19〕曹武軍,周馬玲,薛朝改.政府規制對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影響機理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論和系統動力學視角[J].商業經濟研究,2020,(01).

〔20〕張夏恒.跨境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31-32.

〔23〕夏啥.跨境電子商務對河南省外貿轉型升級的影響及對策[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4).

猜你喜歡
跨境電子商務政策
政策
政策
2025年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8萬億元
助企政策
跨境支付兩大主流渠道對比談
政策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銀企直聯
關于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幾點思考
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的相關研究
跨境電子商務中的跨文化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