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機行為轉變干預模式在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

2022-07-26 02:29呂立萱
人人健康 2022年14期
關鍵詞:股骨髖關節康復

呂立萱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中醫醫院 甘肅 平涼 744300)

股骨轉子間骨折在臨床上也被稱之為股骨粗隆間骨折,骨折位置處于股骨頸基底位置至小轉子水平之上。該病在老年人群體中較為常見。其主要原因為大多數老年人都患有骨質疏松癥,容易導致該位置骨折。該病臨床上可以進一步劃分為正轉子間骨折和反轉子間骨折。其中反轉子間骨折是因為反向的不順股骨間距的骨折,而另一種正轉子間骨折則還可進一步分為小粗隆部骨折、大粗隆部骨折、大小粗隆部粉碎性骨折以及累及股骨近端的骨折。目前,該病的臨床治療方案較多,包括閉合復位、髓內針以及γ 釘內固定術等。但當上述手術方案沒辦法開展時,可給予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進行治療。術后局部疼痛迅速得到緩解,方便早期肢體活動和功能練習的開展,縮短臥床時間,減少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出現[1-3]。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均可比(P>0.05),具體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干預。

研究組采用動機行為轉變干預模式:(1)意向階段。建立由主治醫生、責任護理等醫務工作者構成的動機行為轉變團隊。通過溝通,引導患者了解術后恢復的重要意義,幫助患者搭建轉變自身行為的意識。(2)準備期間。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選擇合適的、簡單易懂的語言方式告知患者手術的意義、目的以及具體流程,叮囑其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增加患者對手術價值的了解,提高患者術后護理干預的依從性以及有效性。在醫院康復過程中,安排康復較好的患者與他人進行分享,傳授自己的康復心得。除此之外,叮囑患者的家屬要多多留在醫院陪伴患者,要在語言以及精神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支持。(3)具體行動。醫護人員增加查房次數,手術后第1 天需要持續的心電監護,時刻注意患者患肢切口位置情況,記錄有無出血、腫脹等情況。若術后患者僅存在輕微疼痛,可引導他們觀看影像以及聽音樂,進而轉移自身注意力;若術后患者存在劇烈疼痛,則需按醫囑使用鎮痛藥。由營養師為患者制定針對性飲食計劃,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注意維生素等其他營養補充?;颊咦≡浩陂g,需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保持適當溫度和濕度,每天按摩患者一至兩次。當患者仰臥時,將水袋放置在其骶尾部,每2 小時調換一次;手術后2天,每2 小時幫助患者進行翻身,叩擊患者背部,引導患者使用正確的咳嗽方法及時排痰。若患者有留置導尿管,需定期打開導尿管;若患者便秘,可進行腹部按摩或開塞露使用,進而緩解癥狀。(4)進入鞏固時期??祻歪t師按照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練習計劃,主要包括肌肉力量練習和平衡練習。注意循序漸進,家屬應盡力協助患者開展,提高患者練習的主觀能動性?;颊叱鲈汉?,定期借助電話以及網絡等手段進行回訪,了解患者康復情況,解答患者疑慮,督促患者堅持康復練習。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疼痛水平(通過VAS 視覺模擬評分進行評價,分值越高,痛感越強);髖關節功能(通過Harris 髖關節評分進行評價,分值越高,功能越好)、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感染、壓力性損傷、便秘);護理滿意度(共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3 個層次,總分100,每個層次之間逐級遞減20 分)。

1.4 統計學處理

SPSS20 分析;計量資料t 檢驗;計數資料X2檢驗。P<0.05 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人疼痛水平對比

兩組疼痛水平。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水平對比(n=19,)

表2 兩組疼痛水平對比(n=19,)

組別 護理前(分) 護理后(分)研究組 4.32±0.45 0.81±0.39對照組 4.26±0.44 1.61±0.48 t 0.4156 5.6383 P 0.6802 0.0000

2.2 兩組髖關節功能對比

兩組髖關節功能。見表3。

表3 兩組髖關節功能對比(n=19,)

表3 兩組髖關節功能對比(n=19,)

組別 護理前(分) 護理后(分)研究組 44.31±4.29 79.71±3.26對照組 44.62±4.18 70.06±3.34 t 0.2256 9.0125 P 0.8228 0.0000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兩組護理滿意度。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19,n%)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見表5。

表5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19,n%)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重,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增加,許多人將這種骨折稱之為死亡骨折,也稱之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4-5]。之所以這么稱呼,主要是因為這種骨折非常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颊咭坏┌l生這種骨折,往往只能長期臥床,進而造成壓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以及深靜脈血栓等多種并發癥的出現,任何一種并發癥的出現都有可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臨床上對于這種骨折患者必須給予積極的治療,而且術后的康復護理干預對患者而言至關重要[6-7]。該病的治療通常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保守治療適用于身體條件差、不能耐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若為簡單的股骨轉子間骨折則不會存在較為明顯的移位,能夠借助下肢牽引和臥床休息來實現骨折愈合的目的。然而,隨著我國現代醫學的發展,保守治療的臨床應用局限性越來越大,許多患者均選擇手術治療。外科手術治療主要是開展對各類骨折進行內固定,以及小部分外固定處理。內固定治療通??梢詫崿F較好的復位以及固定,保證早期的活動效果。促進患者早日下床,降低各類臥床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本次在動機行為轉變干預模式在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研究中發現:護理前,兩組疼痛水平未見顯著差異,經過護理,研究組與對照組的疼痛情況均出現了好轉,而且研究組疼痛好轉情況要更優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髖關節功能差異不明顯。護理后,研究組和對照組的髖關節功能都明顯好轉,其中研究組髖關節功能比對照組更好,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4.74%比對照組68.42%高,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5.26%比對照組31.58%低,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在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的術后護理中實施動機行為轉變干預模式的臨床效果較為顯著,能明顯降低患者疼痛感,縮減感染、壓力性損傷、便秘等并發癥的出現,提升護理滿意度,優化患者髖關節功能,具有較為廣泛的臨床適宜性。相較于常規護理而言,動機行為轉變干預模式更注重鼓勵患者自主學習自身股骨轉子間骨折疾病的相關知識,進而對自身護理方法以及具體過程進行調整,通過動機行為轉變干預,能夠較好地滿足患者自身需求,激發患者主觀意識,改掉患者多種不良行為,通過意向引導、干預前準備以及具體行為過程等階段的護理,為患者術后康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大大提升了臨床護理質量,保證了治療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可采用動機行為轉變護理模式,確?;颊攉@得較好的護理質量。同時,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人各項指標,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猜你喜歡
股骨髖關節康復
髖關節活動范圍
股骨近端纖維結構不良的研究進展
冰球守門員髖關節損傷與治療
腦卒中患者康復之路
成人型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分型與治療
股骨粗隆間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鈦板治療的臨床觀察
懷孕中期胎兒孤立型股骨短的臨床意義
DHS與ALP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比較研究
3D打印人工髖關節獲批準
殘疾預防康復法制建設滯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