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塊化教學法”在腎內科本科實習護生帶教中的實踐與優化

2022-07-30 08:34周繼萍張俊玲李興梅范沛友姜和玲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腎內科模塊化實驗組

周繼萍,張俊玲,劉 青,李興梅,范沛友,姜和玲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云南 昆明 650032)

腎內科是醫院專業性很強的重點科室,隨著腎臟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以及分級診療后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重、病情復雜、并發癥多等特點,日常工作繁瑣且操作復雜,對護理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1-2]。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環節,實習質量不僅關系到護生基礎理論的進一步鞏固、基本技能的規范掌握和專業素質的形成,而且關系到護理實習生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工作者,是護理教學的關鍵環節。培養各種能力均衡發展的綜合護理人才,更好地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整體護理服務,是建設高素質護理隊伍的后續保障[3-4]。臨床護理本科生的實踐教學目標不僅限于基礎護理技術的操作,而且還包括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臨床教學教師需要選擇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教學技能[5]。模塊化教學法以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基礎、培養模式強調以素質為核心、以能力為標準,注重理論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和靈活運用,注重能力素質的培養。在此基礎上,探討模塊化教學法在腎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旨在提高和培養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護理臨床邏輯思維能力,為臨床教學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2019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實習的本科護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96 例。對照組男3 例,女93 例;年齡 21~24 歲,平均(20.67±0.85)歲。實驗組男2 例,女94 例;年齡20~24 歲,平均(20.62±0.88)歲。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傳統教學帶教:護生進入科室后,由科室教師介紹到科室,安排護生一對一授課,并根據日常工作內容講授相應的臨床護理知識。實習第2 周由護士長指定1 名帶教老師,在第3周和第4 周對所有護生進行多媒體理論教學、操作演示和教學查房。

1.2.2 實驗組在傳統教學法的基礎上采用模塊教學法:(1)設計培訓模塊:根據護生的特點和腎臟病學的教學目的,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合理優化教學內容,最后將培訓內容整合為4 個模塊,包括“腎內科相關疾病護理模塊”“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模塊”“腹膜透析患者護理模塊”“腎臟穿刺術前術后護理模塊”其中理論課5 學時,技能操作課6 學時,共11 學時;(2)優化模塊內容:對培訓內容模塊進行了優化分類,然后根據相應模塊將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小問題。問題主要集中在疾病的臨床癥狀、診斷思路、患者可能的治療方案、護理診斷、護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等方面,項目組相關成員應明確各模塊應滿足的具體實施措施和要求;(3)實施:第1 周,由帶教老師將模塊內容予介紹并完成護生入科測評包括:理論、操作及臨床綜合能力,向護生說明要求和學習目標,學生先進行課堂討論,對存在的問題利用本院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查閱相關資料并匯報;第 2 周,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加強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學生分別匯報每個模塊的內容,圍繞問題進行陳述,教師負責指導和組織,不參與學生討論,教師進行總結,并提出學生匯報過程中每個模塊存在的問題。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分析帶教老師提出的問題、自由討論,找出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第3、4周,學生互相討論,教師強調學習的重點并對相關問題整合。師生共同努力,進一步提高和糾正知識,共同完成不同的模塊項目和護理措施,并結合臨床和患者的意愿應用于實踐,最終評價實施效果;出科前召開交流學習體會,發放調查問卷,對理論、技能考核以及臨床綜合能力的測評。

1.3 評價指標

(1)比較2 組入科、出科理論考試情況,教學調查問卷采用卷面考試的形式,以第 6 版《內科護理學》[6]教材為基礎,內容以泌尿系統常見病的治療及護理為主,滿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理論知識掌握越好;(2)比較2 組入科、出科操作考試情況,操作考試主要包括護理部制定的我科操作考試項目,滿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操作越好;(3)比較2 組的綜合能力,臨床綜合能力包括人際溝通能力、教育咨詢能力、整體護理思維能力、職業態度、管理能力、職業發展能力6 個維度的21 個項目。每個項目采用5 級評分法,從“差”到“強”得1~5 分。得分越高,臨床綜合能力越強;(4)評價教學滿意度(匿名),采用自制滿意度問卷調查表,2 組問卷回收有效率均為100%(每組發放96 份,回收96 份),該問卷克倫巴赫系數α 為0.830,重測效度為0.814,分別為滿意、一般、不滿意3 個選項,總滿意率=滿意例數/總例數 ×100%

1.4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2 組實習護生一般資料比較

2 組實習護生一般資料比較,2 組數據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2 組一般資料比較[()/n(%)]Tab.1 Comparison of the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2 組一般資料比較[()/n(%)]Tab.1 Comparison of the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2 理論考試情況

2 組理論入科考試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內比較,2 組出科成績均高于入科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實驗組出科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模塊化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可提高實習護生理論能力,見表2。

表2 2 組理論考試情況對比[(),分]Tab.2 Comparison of the theory examin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表2 2 組理論考試情況對比[(),分]Tab.2 Comparison of the theory examin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2組間進行比較,*P<0.05。

2.3 操作考試情況

2 組操作入科考試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內比較,2 組出科成績均高于入科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實驗組出科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模塊化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可提高實習護生操作能力,見表3。

表3 2 組操作考試情況對比[(),分]Tab.3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on tes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表3 2 組操作考試情況對比[(),分]Tab.3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on tes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2組間進行比較,*P<0.05。

2.4 臨床綜合能力情況

2 組臨床綜合能力入科考試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內比較,2 組出科成績均高于入科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實驗組出科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模塊化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可提高臨床綜合能力,見表4。

表4 2 組臨床綜合能力對比[(),分]Tab.4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synthesis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表4 2 組臨床綜合能力對比[(),分]Tab.4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synthesis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2組間進行比較,*P<0.05。

2.5 教學滿意度

實驗組滿意度98.96%(95/96)顯著高于對照組88.54%(85/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腎內科護理帶教中“模塊化教學法”的應用提高了護生對教學質量的滿意度,見表5。

表5 2 組帶教滿意度對比n(%)Tab.5 Comparison of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3 討論

腎內科分為腎內科住院部和血液透析室。特別是血液透析室不同于其他臨床科室。專業性強,知識面廣,工作強度高,責任心強,對醫院感染有嚴格要求。護理學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7-8],護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是護理教育的關鍵環節。護理本科生的知識、技能和思維判斷將直接影響今后臨床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9-10],這也決定了護理隊伍的知識水平能否快速適應護理學科發展的需要。因此,實時教育對護理本科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1]。

以前的腎內科本科實習護生的帶教都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護生在腎內科實習結束后,對相關知識了解較少,如血液透析等,??撇僮饕膊皇煜?,故傳統的教學已不再適用,尋找合適的教學模式是目前臨床帶教研究的熱點。本研究結果顯示,2 組入科考試成績比較(P>0.05),提示2 組護生入科時知識技能和思維判斷均在同一水平。而2 組組內比較,2 組出科成績均高于入科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通過不同的帶教模式,2 組護生知識技能和思維判斷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2 組組間比較,實驗組出科成績均高于對照組,提示“模塊化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可提高護生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臨床綜合能力。模塊化教學法以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基礎,通過調整課程結構,圍繞某一特定主題整合課程內容,實現課程內容模塊化,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相對完整、獨立的知識體系,從而實現一種提高學習者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模式[12-13]。培養模式強調以素質為核心,以能力為基礎,理論知識技能的實際靈活運用,能力素質的培養[14-16]。既往研究顯示,模塊式教學法在免疫學[17]、病理學[18]、應急醫療隊急救技能[19]中應用,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綜合知識水平,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整體教學效果的提高。但模塊式教學法目前在腎內科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帶教沒有找到相應的研究,是本研究的創新點,而本次研究也驗證了,腎內科模塊化教學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分析原因在于:通過模塊教學法,提高了腎內科本科實習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護士能夠結合實際臨床病例進行思考,鍛煉和培養臨床思維溝通能力,通過相伴的交流學習和討論,護生能夠更好融入臨床工作,提高評判性思維能力、應急應變能力和保健指導能力,增強學習興趣,增強職業認同感和成就感。

而本研究實驗組滿意度98.96%(95/96)顯著高于對照組88.54%(85/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腎內科護理帶教中“模塊化教學法”的應用提高了護生對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分析原因在于: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引入也對臨床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模塊化教學的質量,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質,而且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分析和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課堂組織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塊化教學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增加了教師與每個護生的聯系機會,使輔導更有針對性,使護生更容易接受,可以因材施教。護生學習和探索的熱情,也促使教師不斷努力,深化和細化教學,不斷改進教學。通過實施模塊化教學,教師可以促進自我完善,相互學習。

綜上所述,腎內科護理帶教中“模塊化教學法”的應用可提高護生理論、操作、臨床綜合能力考試成績,提高護生對教學質量的滿意度。但基于帶教老師的學歷層次及技術參差不齊,模塊的設計、課時的安排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猜你喜歡
腎內科模塊化實驗組
重卡內飾模塊化技術
BRA V600E 抗體的幾種手工免疫組化染色方法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的表達情況比較*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腎內科的應用分析
用模塊化思維打造組織
論下肢力量訓練對拉丁舞的重要性
懷孕后患慢性腎炎怎么辦?
JGJ/T 435—2018施工現場模塊化設施技術標準
SHR主動脈結構重構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機制
模塊化微流控系統與應用
趣味 “課課練”對城鎮小學四年級肥胖男生的體重和BMI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