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降低電鏟維修維護成本的措施研究

2022-08-02 01:18
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 2022年6期
關鍵詞:大修費用成本

陸 洋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24)

引言

為確保礦產企業能夠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長足發展,有效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必須加強對運行成本的控制,特別是生產設備維護維修成本的控制,將生產設備維護維修成本控制在最合理范圍內。近年來,該礦山企業也著力制定了詳細的成本控制方案,將成本指標細化分解,將成本管理責任制落實,并采用相應的成本管控措施,有效控制電鏟維修費用,且取得了一定成果。

1 電鏟維修維護成本構成

電鏟維修維護成本指的是礦山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為確保設備具有足夠性能足以投入生產使用而采取相應措施所產生的費用,通常包括設備大修、小修、日常維護保養和事故搶修等,構成維修費用的主要為不可控費用部分和可控費用部分。其中設備修理費用通常屬于可控費用,近年來我國推行相應的成本費用管理制度,已經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但設備維修費用已經納入企業生產成本核算之中,為提高企業考核結果,有必要做好電鏟維修維護成本管理,保障企業設備水平的同時提高企業管理質量[1]。

電鏟維修通常由露天采礦廠維修工段負責,采礦場內部設置大修、小修兩個不同工段,除電鏟大修外,其他小修、中袖、維護檢查都由小修工段負責。此外,采礦場還利用對外委托方式,將需要大修的電鏟項目對外委托給專業修理廠?,F階段露天礦山通常采用預防性維修保養制度對電鏟進行管理,周期性檢查并保養,確保電鏟各零部件具有足夠性能、良好潤滑以及一定承載力。根據實際考慮,對電鏟進行大修所需成本較高,通常會5~6 年進行一次,并占到整個年度維修成本的一半,需要較長維修時間。因此,本文對電鏟維修維護成本的研究將其分為常用維修與大修兩方面,如圖1 所示。

其中,電鏟間接維修成本指的是,由于電鏟日常維修所造成停產的成本損失,有關人員在對間接維修成本進行估算時,需要考慮生產過程中的諸多要素,通常將礦山生產維修過程中的生產損失計入其中,而電鏟維修過程中無法正常投入生產所出現的損失,通常計入收入損失、利潤損失之中。電鏟在實際應用中,每天能夠完成一定的采剝量,采礦場將這些原礦輸送至選廠中,經過一系列破損、篩選等流程,取得精礦。前文中所說電鏟停工的利潤損失,指的就是從電鏟采剝直到精礦銷售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利潤,就是電鏟停機維修所造成的成本損失。將電鏟維修維護成本進一步分解,可以得知其主要包括材料費用、人工費用、動力費用、車間經費和管理費等內容[2]。

2 電鏟維護維修成本降低策略

2.1 生產方面

電鏟在礦井生產過程中,作業地點條件、溫度、物料性質和供電質量等因素都會影響電鏟的整體性能,若以上因素存在不當之處將會直接導致電鏟出現故障,提高維修維護成本,根據某礦場從2018 年11 月至2021 年3 月(共計28 個月)的剝離、產量與故障統計,做出相應的剝離、產量與故障時間的對比曲線,如下頁圖2 所示。

根據該曲線圖中顯示的結果,可以看出以下幾點特征:第一,煤炭產量與電鏟故障時間之間的關系并無太大聯系,電鏟出現嚴重故障的幾次時間均位于冬季。對電鏟故障原因進行分析可知,在冬季進行剝離生產時,電鏟所出現的動臂斷裂、齒輪打齒現象增多,這是由于冬季氣溫較低,泥巖形成凍層,并形成較大的挖掘阻力,在對其進行挖掘時電鏟的提升推壓部位遭受巨大沖擊,且冬季氣溫降低導致鋼材自身韌性降低,潤滑油粘度增大,無法發揮有效潤滑。要想從生產方面降低電鏟維修維護成本,應從以下幾點途徑入手。

第一,加強礦井爆破工作,減少電鏟挖掘所需阻力,入冬后立刻在泥巖中鉆孔準備爆破相關事宜,定時檢測挖掘物料的硬度指標,提高爆破質量,降低電鏟挖掘過程中所受阻力。第二,應對生產工作進行均衡調整,可以看出電鏟在冬季具有較高故障率,且一旦維修會帶來很大經濟成本,因此可以結合當地氣候情況,在氣溫最低的時間停止剝離生產1~2 個月,確保電鏟在最優狀態下開展工作。第三,應提高電鏟工作面條件,電鏟本身具有較大自重,如WK-20 電鏟自重近800 t,WK-30 電鏟自重超過1 000 t,為此工作人員應為其提供良好工作面,防止工作面綜合坡度較大造成電鏟各零部件受到傾覆力而產生傷害,同時避免長距離走鏟情況出現,防止行走部件出現磨損。

2.2 設備方面

設備是決定產能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決定后期維修維護成本的主要因素。要控制電鏟維修維護成本,必須從根本上提高設備質量,減少故障發生幾率,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應切實提高電鏟自身的可靠性,某礦現應用WK-20 和WK-35 兩種電鏟,雖然在價格、效率上都比較突出,但整體可靠性仍然有待提升,各種故障頻發,如變頻器對供電質量要求較高、高壓環故障率較高、齒輪出現斷裂等等,因此可以采用專用變頻器、將齒輪改為整體式等方法,對其設備制造工藝進行優化。第二,應加強對突發性故障的預防工作,突發性故障一旦發生,往往會造成生產停滯、為企業帶來較大經濟損失,需要有關技術人員深入探究故障突發原因,并采取相應辦法對其進行解決。第三,應保證設備得到足夠潤滑,電鏟工作環境本身就較為惡劣,若缺少足夠潤滑,會導致齒輪、軸承等零部件出現嚴重磨損,造成齒輪打齒,后續維修將產生大量成本,因此工作人員應正確選擇潤滑劑,并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潤滑。此外,還應做好日常檢修管理,保證每次大修后電鏟具有足夠性能繼續投入應用,加強電鏟可靠性,使其價值最大化,有效降低維修維護所需成本。

2.3 管理方面

在電鏟運用過程中,要想對其成本進行合理控制,除生產、設備方面,也應當從管理方面入手。首先,應逐漸探索新型運行檢修模式,改變傳統檢修人員為主,運行人員作為輔助的方式,采用巡檢與計劃性檢修相結合的靈活方式,逐漸將事后維修轉變為預防性維修,在電鏟維修工作中占據主動地位,確保全體運行、檢修以及管理人員均參與至電鏟管理工作中,將成本核算工作與人員績效薪酬相掛鉤,提高工作人員參與維護維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其次,應加大對電鏟維護維修相關科學技術研究力度,對現有檢測手段進行優化,實現在故障發生前及時發現并有效預防,例如電氣IGBT 故障、軸承損壞等故障,現有檢測技術很難提前發現,應加大力度研發相關檢測設備,根據電鏟振動、溫度、壓力等參數,對其進行檢測分析,在故障發生前提前預測,確保電鏟設備始終處于最佳運行狀態。技術人員可以基于現有EAM系統進行更深層次開發,將電鏟各類信息數據整合歸納入統一數據庫,日常開展對設備性能狀態的評估,以此為維護維修決策的制定提供支持,進一步實現預防性維修。最后,企業還應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逐步打造強有力的電鏟維修維護專業人才隊伍,構建成本管理隊伍,以人才為動力,助推電鏟維修維護成本控制工作順利開展。

3 結語

電鏟設備是采礦工作中最為重要的設備之一,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面臨著高昂的維修維護費用,且在維護同時會造成企業大量成本消耗。為此,應著力探究降低電鏟維修維護成本的有關策略,從生產方面、設備方面與管理方面對其成本進行管控,為礦產企業長足發展提供長效動力。

猜你喜歡
大修費用成本
DRG病例分組錯誤與費用結算申訴探討
養心殿大修的故事
關于發票顯示額外費用的分歧
溫子仁,你還是適合拍小成本
“二孩補貼”難抵養娃成本
英國養老費用貴過伊頓公學
黑色星期五:英國零售商面臨巨額退貨費用
寶馬750li發動機大修后安全氣囊燈亮
兩次大修,兩種境況
獨聯體各國的勞動力成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