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高校勞動教育現狀及發展方向探賾

2022-08-03 01:38張巧玲
成才之路 2022年15期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勞動教育人才培養

張巧玲

摘要:勞動教育在應用型本科高校對人才的培育中發揮著勞動育人的作用。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勞動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等,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文章分析勞動教育的內涵,探討應用型本科高校勞動教育的現狀,指出應用型本科高校勞動教育的發展方向是構想勞動教育的遠景、探索勞動教育新模式、深化社會服務參與度。

關鍵詞:高校;應用型本科;勞動教育;價值觀;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9.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5-0019-03

一直以來,一些高校都在開展著勞動教育,但尚未形成嚴密的科學體系,勞動教育與學科前景、勞動教育與學生發展均未構成科學的遞進關系。因此,教育行政部門對勞動教育的頂層設計,學校負責勞動教育的組織策劃者對勞動教育文件解讀的科學性至關重要,關乎勞動教育的路徑、方法和重點??梢哉f,從思想意識和價值觀養成角度把關勞動教育,是勞動教育在高校能普及、普惠、普適的關鍵因素。勞動教育組織者、講授者的認識水平影響著勞動教育的落實,教書育人且行為世范則有利于大學生勞動者接受教育并做到知行合一。本文主要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勞動教育現狀及發展方向進行探討。

一、勞動教育的內涵

1.“勞動”詞義演變

“勞動”一詞最早見于《莊子·讓王》“春耕種,形足以勞動”,即春天耕種,形體能夠承受勞作??梢姂饑鴷r期,“勞動”詞義指向純粹體力參與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皠趧印币辉~包含物質和精神生產勞動是歷史文明演進的結果?!皠凇痹诠糯鷿h語中有勞力、勞心以及慰勞之意,如《說文解字》中釋為“從力……用力者勞”;三國時期,《曹丕·與吳質書》中有“未足解其勞結”,指向憂心、勞心之事等?!皠趧印敝赶蝮w力勞動,關乎古代中國小農經濟為主體的生產生活方式?!皠趧印币辉~散見于《呂氏春秋·孟春紀第一》,有“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之句;《南齊書·列傳》中,也有“無勞動民向遠也”之句?!皠趧印币辉~在先秦明顯指向農業生產活動,此后詞義時而偏向“勞”或“動”,未形成明顯的合指。

2.勞動教育的范疇

勞動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一般被視為文學、道德的起源。勞動教育在中國古代僅體現為生產勞動技能和手工技能,古人總結出勤勞、勤奮、辛勤、天道酬勤等重視勞動努力的精神,但關于勞動的科學創新和價值觀教育是偏于缺失的。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勞動教育“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勞動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是人類特有的基本社會實踐活動”。勞動教育則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兑庖姟窂膭趧咏逃娜齻€層面著眼,即生活、生產和服務性勞動?!毒V要》明確了勞動是人類特有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創造活動,要求培養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價值觀和勞動品質。當前,勞動教育已成為大學生深度參與社會建設、國家發展的重要教育?!毒V要》指出:“普通高等學校要將勞動教育有機納入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眲趧咏逃邪瑢I學習、創新創業指導,與專業、創業銜接,創新創業項目的產教融合、孵化是高校育人的要求。勞動教育與各行業融合,有益于培養行業復合型人才,落實“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企業需求的人才、技術也會反向促進社會技術的革新。勞動教育無論是設置獨立課程或是與專業結合,都要與實訓、實驗、實踐和畢業設計相結合。勞動教育在指導各類勞動實踐時,要注重勞動新生態和經濟發展趨勢,并“強化勞動品質培養”。

隨著中共中央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大學教育已進入普及化,要轉變為高質量教育,勞動教育應是高質量的勞動教育,成為延長人類手臂的實踐,成為筑夢和孵化工廠,“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知識應用與能力養成轉變,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勞動教育的現狀

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勞動教育是專升本學生的勞動技能教育,相較本科生有延續性、多樣性,整體待加強。勞動教育中馬克思主義勞動思想教育未系統化,關于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心理輔導均應提上日程。

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勞動教育方面較為關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勞動教育。應用型本科高校主張學生自我管理或參與式管理,學生日常住宿區域的衛生由學生之間互查。如教學樓文明、公共區域文明清掃和檢查,學校的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團干部等均參與其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勞動教育由生活指導教師、公寓管理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寢室長、宿管員協同共管,走進學生生活空間進行第一線的教育督促,生活區域的勞動教育較為務實?!皩W校雖然安排了學生勞動,但卻沒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校內垃圾分類的開展,涉及勞動工具的使用、名稱的識別等,使得學生參與感加強。垃圾分類過程中增強了集體協作能力和環保意識,是勞動教育價值觀、勞動觀培養的增值,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表征。

應用型本科高校勞動教育兼顧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教育。體力相關的生產勞動教育存在于實踐、實訓環節,在理論教育進行的背景下兼顧實踐鍛煉。應用型本科高校還招收部分高職院校的專升本學生,學生對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掌握、實踐相對深入。腦力勞動教育與整個課程講授相連接,腦力勞動教育體現在畢業設計和論文的構思撰寫全過程,體現在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學科知識競賽和科研項目提出到孵化的全過程。高校的勞動教育是師生互相促進勞動觀念、技能成長的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雙方在進行勞動實踐、問答過程中互相“助產”(蘇格拉底式精神助產術)新的觀念或技能。

應用型本科高校校內課程教育中關注應用型理論、技能培養,通過校外企業實習、社會實踐、項目調研鍛煉勞動技能、培養勞動觀念。學生校內外志愿服務、素質拓展時在教師及行業從業者的指導下,踐行著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但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物質資源、師資力量有限,勞動教育有實質內容在進行,卻未獲得相應的地位。德智體美勞的說法,勞在末尾,無疑會使受教育者忽視其重要性。

目前,高校的勞動教育正在設計方案或初步實踐。從應用型本科高校勞動教育的現狀總體來看,日常生活相關的勞動教育落實較好,生產勞動知識、技能和服務教育有廣闊提升空間,但是勞動思想和價值觀教育也刻不容緩。因此,應用型本科高校應抓住新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將勞動教育作為錘煉學生綜合素質的手段和提升學校辦學水平的階梯,開辦有特色的勞動教育。

三、應用型本科高校勞動教育的發展方向

從當前勞動教育環境來看,勞動教育的系統化、專業化提上日程。自《意見》《綱要》發布,高校勞動教育要求與創新創業相結合,與中小學、職業院校的勞動教育有一定的承接性和區分度。應用型本科高校應了解大學生在勞動教育中想要獲得怎樣的發展,懂得大學生在勞動教育中能促進思想升華、技能純熟、體魄強健,能在社會實踐、專業實訓、社會服務過程中發現社會、行業、技術、管理的需求和改善空間,發現新興行業、技術、商業模式,進而從高學歷人群中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并輻射到全社會,服務社會。應用型本科高校要注意對校內學生的勞動思想引領和價值觀養成,通過舉辦講座、分享書籍、勞動創造故事來普及正確、健康的勞動思想。應用型本科高校要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開設面向特定規模企業、教育系統、醫療衛生體系的專業,順應勞動市場需求。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聯合專業教育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為學生社會實踐、專業實訓提供場所,校內資源也應向實訓基地建設傾斜。

1.構想勞動教育的遠景

構想勞動教育遠景,使勞動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國智能制造、科技文化百花齊放的進程中發揮作用。勞動教育聯合家庭、學校、社會,能有效促進勞動教育終身化,有利于建設高質量的勞動教育體系。

構想全民參與的勞動教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的勞動價值觀養成。首先,要改變社會中部分人存在的輕視勞動或勞動者的看法?!兑庖姟泛汀毒V要》的發布,是關注勞動和勞動者身份的重要舉措。勞動者身份認同是構建全民參與的勞動教育的有利要素,“重塑大學生勞動認知認同是勞動教育價值實現的重要基礎”。勞動者扎根在農林牧漁各個行業,提供、創造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資源。新中國成立以來,勞動者身份得到認同,但是在社會財富快速累積的過程中,部分勞動者自我認同感低,崇拜金錢,價值觀偏移。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敬業”的倡議應同步到大學生尊重勞動及勞動者意識的培養,扭轉他們不良的價值觀。

勞動教育的理想遠景是勞動生產、技能、服務性教育全面發展。首先是贊美勞動、服務社會的意識深入人心。應用型本科學生除了應用型師范院校較為注重人文社科知識素養培育,其他院校在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還有待加強。在校大學生應閱讀贊美勞動、普及勞動史和技能的相關書籍,如《平凡的世界》《創業史》等;勞動思想教育者應推薦閱讀書單,為大學生指明道路。其次,重走革命故地,重溫先驅篳路藍縷的勞動精神、開創精神,發現勞動之美,樹立服務大眾的意識。再次,定期召開勞動教育研討會,定策略,使勞動教育系統化、科學化。最后,響應《綱要》建議設置勞動教育課時,使勞動教育科學地納入高校教育體系。

2.探索勞動教育新模式

建設高質量勞動教育體系,科學化勞動育人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職責和機遇。首先,建設高質量勞動教育體系,在校大學生要參與到勞動教育中去。勞動教育課可邀請精英工匠、勞模、科學家、非遺傳承人開展講座?!靶g業有專攻”,勞動技能教育應交給專業的人。勞動技能教育的起點要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絕非簡單金工實習“磨小錘”式削減人腦智慧的技能。生產技能教育要鉆研并記錄心得,形成良性教育程序。其次,建設高質量勞動教育體系,促進學生認同勞動者身份。此類認同往往由表彰等形式予以深化,因此要有科學的勞動教育評價制準則和激勵機制。再次,建設高質量勞動教育體系,要發掘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價值意義和影響。要利用好校內資源,在不影響學生專業學習的情況下,可安排學生進行校園園藝設計、水利設施檢修、實訓場地安全隱患排查、住宿空間優化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勞動參與感和幸福感。

3.深化社會服務參與度

勞動教育的目的之一是為社會服務,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學生接受勞動教育后,能優化勞動管理方法、改進勞動模式,促進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和勞動成果轉化造福社會。當前,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實踐基地不足,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考慮與城市周邊農場、企業等共同合作、資源共享,使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場地延展、空間延伸,多渠道參與社會治理和服務。應用型本科高校還要立足校本勞動教育模式設計,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校內外勞動教育平臺。這樣,就能形成高質量的勞動教育體系,走出富有自身特色的勞動教育之路。

參考文獻:

[1]王先謙.莊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7.

[2]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2.

[4]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9.

[5]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6]劉麗紅,曲霞.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勞動教育的同構共生[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0(39).

[7]吳雄生.勞動教育在加強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J].江科學術研究,2019(01).

[8]郭學利.高校勞動教育實踐誤區與優化路徑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20(05)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Qiaoling

(Ningbo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ingbo315175,China)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plays a role in cultivating talent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labor educ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urposefully and systematically organiz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daily life labor, production labor and service labor,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rect labor values and good labor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onceive the prospect of labor education, explore the new model of labor education, and deepen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services.

Key words: collegesanduniversities;applied undergraduate; laboreducation;senseofworth; personneltraining

猜你喜歡
應用型本科勞動教育人才培養
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課程建設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