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繪本教學價值研究與實踐策略探析

2022-08-03 09:53楊春花
成才之路 2022年15期
關鍵詞:數學繪本教學價值數學教學

楊春花

摘要:數學繪本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教師應用數學繪本傳授數學知識,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生動化和形象化,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征,降低學生理解難度。文章研究數學繪本教學價值,探析其在教學中的實踐策略,旨在為數學繪本的應用提供幫助和借鑒,促進數學教學發展。

關鍵詞:數學教學;數學繪本;教學價值;實踐;策略;教學質量;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5-0091-03

利用繪本進行數學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真正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習難度較大,需要學生具有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而學生以具象思維為主。為此,教師可將數學繪本應用于數學教學,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降低學生理解難度,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研究數學繪本教學價值,探析其在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一、數學繪本教學的價值分析

小學生的思維有了很大的發展,已進入具體運算階段,但在邏輯思維、推理能力方面仍需借助具體的物體才能掌握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數學繪本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直觀形象地呈現數學知識,將數學知識同繪本故事巧妙結合,能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1.使數學知識內容更加形象化、直觀化

數學這門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較為抽象、復雜,并且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因此,學生在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過程中,會存在很大難度,往往會產生畏懼心理和畏難情緒,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數學繪本教學,可以把較為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內容以直觀方式加以呈現,使數學知識更為直觀化、生動化和形象化,降低學生理解難度。數學繪本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既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又能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數學繪本應用于數學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提供獲取知識、內化價值觀和掌握技能的機會。在應用數學繪本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究,學習、理解和應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數學繪本教學的實踐策略探究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與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繪本中生動形象且充滿趣味性的畫面與圖片,調動與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更加具有激情和動力地進行數學學習與探究。

1.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有機融合

在應用數學繪本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有機融合。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繪本故事進行認真、仔細的閱讀與分析,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教師還要鼓勵和支持學生把所學習過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繪本實踐活動中,借此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這樣,學生可以通過繪本中的圖案、圖形等內容,更好地理解與應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以蘇教版數學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認識圖形”這一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可應用數學繪本教學,引導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讓學生可以進行正確分辨與區分。學生在觀察、比較、描繪的過程中,能有效掌握各種圖形的特征,豐富自己的直觀感受,發展自己的空間觀念。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和培養。

2.注重情感培育與實際操作的有機融合

在應用數學繪本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情感培育與實際操作的有機融合。這樣既可以培育學生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又可以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要借助數學繪本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要多為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從而對數學學習更加熱愛。以蘇教版數學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比多少”這一知識內容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真正認識與掌握數學關系符號“>”“<”“=”,并充分理解其含義,清晰符號的讀法與寫法,可以應用大于、小于、等于的語言文字來描述5以內數字的大小,并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在這一環節結束,教師可應用繪本教學法,組織學生開展找一找、數一數、比一比的數學實踐活動,培育學生關于符號的思想觀念、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以及語言表述能力,讓學生體會數學符號簡單、明了的運用功能,培養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增強學生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和實際操作能力。

3.注重問題情境創設與拓展數學思維的有機融合

在應用數學繪本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問題情境創設與拓展數學思維的有機融合。要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就要引導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可以是“數和代數”與“圖形和幾何”的綜合應用,也可以是“數和代數”與“統計和概率”的綜合應用,還可以是相同領域、不同知識之間的綜合應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諸多方面的問題,需要綜合應用不同的數學知識加以解決。因此,教師可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知識的綜合應用過程中拓展數學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可選擇合適的數學繪本,開展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實踐教學活動,以開闊學生知識視野,拓展學生數學思維。以蘇教版數學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面積和周長的比較”這一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可利用數學繪本《意大利面條和肉丸子盛宴》來組織學生開展“面積與周長之間的秘密”的實踐活動。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對這個繪本故事進行欣賞,當學生了解了繪本故事內容之后,組織學生對每次桌子被再次安排之后的情形進行繪畫。接下來,要讓學生將每一個正方形桌面看作是面積為1平方單位的正方形,正方形邊長為1個長度單位。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通過“面積”與“周長”概念,探究每一種安排面積的大小與能夠坐的人數。最后,引導學生將數學繪本故事中的各種排列形式及形成的圖形、面積和周長制作成表格,從而讓學生明確擺放形狀的不同,所需桌子的總數就有所不同。由此可見,小學階段的數學繪本與普通的數學教材相比,更加生動、形象、充滿趣味性,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認知規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4.注重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有機融合

在應用數學繪本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經驗的有機融合。操作型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與實際生活相融合,以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此種形式相對而言較為直觀,能夠將顯性動作與隱性思考相結合,依據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把數學知識產生及獲得的過程靈活融入到充滿趣味性的繪本故事講述之中,使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與學生思維經驗、生活經驗以及知識經驗相結合,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以蘇教版數學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認識鐘表”這一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可利用數學繪本《精靈的奇妙旅程》組織學生開展與“認識和運用時間”有關的實踐活動。學生通過閱讀數學繪本故事,可以了解喬尼一天的作息時間。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提出問題:哪一個時間段,喬尼正在做什么?是怎樣看出來的?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利用繪本故事后面的學具,撥動鐘表上的時間,講解撥動的方法。為加深印象,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在一天中的各個時間段都做了哪些事情。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選擇短小、充滿趣味性,并且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繪本。如此,不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注重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有機融合,需要教師深層次挖掘和利用數學繪本教學資源,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且充滿趣味,始終讓學生處于愉悅、輕松的學習環境中,了解和掌握數學文化,感受數學知識的獨特魅力,領悟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5.注重繪本故事與數學問題間的有機融合

在應用數學繪本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繪本故事與數學問題間的有機融合。教師不但要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還要高度重視繪本故事情節的完整性,讓學生在閱讀繪本故事的過程中,不但能學習到數學知識與技能,還能在充滿趣味性的故事情節中,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要將問題設計與繪本故事聯系起來,這樣既可以讓學生了解故事內容,又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數學知識,還能激發學生探究熱情,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以蘇教版數學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簡單周期現象的排列規律”這一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可選擇數學繪本《小刺猬的項鏈》,先向學生介紹繪本故事:小刺猬渾身長滿了刺,其他動物都不敢靠近。因此,小刺猬沒有朋友,他覺得十分痛苦、孤獨,就自己制作一條條美麗的項鏈,并將項鏈送給其他小動物。由于小刺猬能有規律地對不同顏色的珠子進行排列,所以制作出來的項鏈非常精美,受到小動物們的喜愛。后來,小刺猬制作的項鏈不但有了顏色方面的變化,還有了形式上的變化,利用的材料也更加豐富,使得項鏈越來越精美。再后來,小刺猬還可以利用周期排列找到迷宮路線分布的規律,帶領小動物走出迷宮。如此一來,小刺猬有了更多的朋友,他覺得十分快樂。完整的故事講述,不但交代了本節課所要傳授的知識內容,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注重繪本故事與數學問題間的有機融合,讓學生感到十分新穎,更為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結語

總之,在我國教學機制持續創新與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將數學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實際、興趣愛好相結合,最大程度地挖掘與應用數學繪本教學所具有的價值,讓數學知識更加生動化、形象化和趣味化,以便學生理解與運用,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江.借數學繪本,繪多彩數學———淺談數學繪本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教學通訊,2021(01).

[2]陳靜,周嬌.小學數學繪本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9(05).

[3]梁燕.以數學繪本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和提升[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07).

[4]俞波.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繪本教學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8).

[5]李翠梅.小學低年級數學繪本教學的實踐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 2020(11).

[6]黃曉波.“繪”出數學學習的另一面精彩———小學數學繪本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8(25).

[7]高叢林.小學數學繪本教學的意蘊與價值[J].江蘇教育研究,2017(02).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Value and Practical Strategy of Mathematical Picture Books

Yang Chunhua

(Chen Shangyi Primary School, Qidong 226242,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picture book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n learning,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s core competence. Teachers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picture books to teach mathematical knowledge can make the abstract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tuitive and vivid, in line with students cognitive laws and age characteristics, and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value of mathematical picture books and analyzes their practical strategies in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help and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picture book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mathematics teaching; mathematical picture books; teaching value; practice; strategy; teaching quality; core competence

猜你喜歡
數學繪本教學價值數學教學
童眼“讀”繪本,童心“涂”繪本
關于中職語文教學價值定位及其實現的思考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