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課堂開展分層教學的探索

2022-08-03 11:13馬小梅
成才之路 2022年15期
關鍵詞:實踐策略教學效率分層教學

馬小梅

摘要:分層教學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貼合學生基礎、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新興教學模式,該模式可以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幫助中等生挖掘潛力,幫助優等生實現知識的遷移拓展。分層教學通過分類指導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文章論述初中數學課堂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原則,探索初中數學課堂開展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踐策略;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5-0113-03

素質教育強調踐行因材施教的理念,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和成長。學生學習基礎、思維智力存在差異,因此知識接受能力有顯著區別。為了使不同水平、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教師可采用分層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能力、基礎,將學生分層歸類,確定不同層級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作業、教學輔導,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可以依靠自己現有的認知和基礎來獲得知識、取得進步,進而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

一、初中數學課堂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原則

1.全體性原則

分層教學模式是一種相對公平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學不落一人,要求學生人人參與。在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建構過程,確保每一個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教師應遵循全體性原則,科學且公平地分配教學資源,不能忽略差生,不能忽略個體,這樣才能讓每一名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與呵護,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相似性原則

分層教學模式發揮實效的核心是合理分組,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分層。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教師應遵循相似性原則,將學習基礎相近、學習風格類似、學習成績相差無幾的學生劃入同一層級,以方便進行分類指導,確保制訂的學習計劃、選取的教學內容、布置的課后作業能夠被學生更快、更輕易地接受。

3.動態性原則

學生分組并不是對學生的優劣進行排序,也不是為了分出三六九等,而是為了立足學生實際來確保教學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但在具體的分組過程中,可能會傷害部分學生的自尊心,為了防止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保持樂觀和自信,教師在進行分組時要遵循動態性原則,即給各層次學生“遞進”留有階梯,并每過一段時間調整各層級學生的人員架構,以此來肯定、勉勵學生的進步。

4.知識性原則

針對不同層級學生而制定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課堂作業要處于該層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符合各層級學生現階段的知識基礎,不能好高騖遠,必須確保學生“跳一跳就能夠摘到桃子”。

5.主體性原則

為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課堂教學需要遵循主體性原則,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發揮,讓學生有自主思考、觀察探究的機會,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屬于自己的獨特經驗和感悟,進而達到發展學生個性和能力的目的。

6.激勵性原則

對各層級學生的評價,不能以最終成績為單一評價指標。教師應當遵循激勵性原則,綜合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考試成績來進行評價。對于不同層級學生的評價標準也要有所差異,這樣才能激發各層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二、初中數學課堂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1.合理進行分層

學生分層是否合理與最終的教學效果密切相關,與每一位學生的進步水平息息相關??紤]到學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差異,教師在進行分層時,一定要立足于學生實際將學生劃入A、B、C等不同的層級。比如,可將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劃入A層級;可將學習基礎一般、學習能力不錯的學生劃入B層級;可將學習成績差、學習態度有問題、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劃入C層級,為后續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作業的設計提供依據。具體分析,教師應當選取學生成績、學習水平、學習風格、學習態度等為分層參照因素,綜合這些因素為學生的學習現狀、學習潛力進行分層定級。為了確??梢詼蚀_得知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基礎和學習態度等信息,教師應當使用多媒體、大數據等技術采集學生的課堂答問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線上測評情況、考試成績情況等數據,客觀分析學生的知識、能力、學習情感,確保分層的準確性、客觀性與合理性。為了強化各層級學生之間的聯系,讓B、C層級的學生能夠更快地進入A層級,需要從A、B、C三個層級的學生中分別挑選出一些學生,成立交叉互助學習小組,讓低層級的學生可以輕易接觸到高層級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經驗、學習思維,并進行推廣,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快速提高。

2.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目標是行動的導向,是串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線,也是課堂教學“雙邊”活動的出發點和終點。針對A、B、C不同層級的學生,教學目標也要有所差異,不可一概而論。具體分析,教師要以因材施教理論為指導,深入鉆研教材內容、教學大綱,將教材知識點與各層級學生的學習基礎、個性特點結合起來,找到切入點,明確A、B、C各組學生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堂教學目標等內容,確保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與各組學生是互相對應的,是各組學生能夠完成且可以接受的。例如,在探究特殊角(30°、45°、60°)的銳角三角函數時,A層級學生的學習目標是全面掌握銳角三角函數的綜合計算法則,且可以獨自解答一些拓展性的綜合運用題,B層級的學生則只需要掌握銳角三角函數的綜合計算即可,C層級的學生則應該掌握銳角三角函數的數值,了解一些常見的、基本的簡單計算。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有助于營造出學困生易學、中等生樂學、優等生鉆研的良好學習局面。

3.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地完成不同層次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師要立足于各層次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策劃不同的教學過程。針對C、B、A各組學生,教師設計的課堂提問、給出的課堂例題、布置的課后作業、進行的教學評價都應該有所差異,呈現出步步遞進、由易至難的趨勢。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質時,在課堂提問方面,要求C組學生獨立完成如下簡單問題:已知x>2,則4+x__2+x;x+(-7)__2+(-7);4x(-3)__2x(-3)。要求B組學生完成如下中等難度的問題:已知a

再如,在課堂例題練習方面,為了幫助學生當堂鞏固所學知識,加強理解認知,教師可以圍繞同一道例題來設計層次不同的探究性活動。如下表是某工廠用電情況統計表,請仔細觀察表格,解答如下問題。(單位:度)

(1)請估計出工廠電表在6月1號和6月15號的讀數。(2)假設7月份某一天的日期為x,該天的電表讀數為y,嘗試給出y與x的函數關系式,且確定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3)假設該工廠的工業用電費用為1.5元/度,請計算出工廠8月份的電費總額。

這樣的例題貼近生活現實,很容易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充滿了解答樂趣。此外,三個問題層層遞進,難度適中,既照顧了C組學生的學習基礎,也為A組和B組學生遷移、鉆研提供了機會,為B組和C組慢慢向高層次攀登提供了助力。這樣的課堂例題設計兼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基礎的鞏固、能力的延伸提供了空間和機會。

在課外作業布置方面,教師要精心設計,為不同層級的學生布置不同數量、不同難度、不同目標、不同形式的課外作業。通常來說,針對C層級學生的作業要以基礎題為主,側重于考查學生對數學概念、數學定律的理解和應用,以必做題和選做題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打牢基礎;針對B層級學生的作業可以嘗試加入一些綜合題、應用題和變化形式相對多樣的題型,讓學生了解各類題目的常用解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模型思維、數形轉化思維、空間思維;針對A層級的學生應以應用題為基礎,同時增加一些開放性的探究題型、奧數題型、益智題型、一題多解題型,從而開闊學生視野,實現知識的遷移拓展。

4.實施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評價是對分層教學模式實效性進行檢驗的手段,也是對該模式查缺補漏的重要途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不同層級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元化、差異化、細致化的。要改變以自己為主體的單一評價方式,也要革新以往“成績優異”“尚需努力”等簡單模糊的評價,要創新以成績為評價標準的老舊模式。具體分析,在成績評價方面,教師需要設計出一卷多篇的測試題來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記錄下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成績,每一篇測試題的題項和難度都與各層級學生的學習水平相對應,這樣就確保了教學評價的客觀性與公平性。在評價指標方面,教師除了要重視學生學習成績評價以外,還需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學習態度等指標進行評價。例如,教師在平常要認真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采集涉及學生答問邏輯、答題活躍性、解題技巧等方面的信息,以此來量化學生的課堂表現評價指標。在評價方式方面,對學生的評價要包括教師評價、集體評價、家長評價、自我評價,通過多主體、多角度的評價來發現、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可以更立體、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了解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在評價語言方面,教師要寫清楚各層次學生的缺陷,努力的方向,需要突破的重難知識點,點明學生常犯的錯誤,讓各層次的學生有反思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標。在完成對學生評價以后,教師要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學生的層級,讓各層級學生實現新一輪的流動,這既可以讓學生的付出得到回報,也可以保證學生分層的合理性,實現分層教學的動態調整與及時反饋。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策略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可以確保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進步與成長,確保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評價科學有序,高效實用。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要遵循全體性、相似性、動態性、主體性、知識性與激勵性原則,要按照學生—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過程分層—教學評價分層的方式來進行,這對于教師的教學調研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課件制作能力、教學整體水平都是較大的考驗。因此,為了推動數學學科的教學改革,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每一位數學教師都需要勤奮學習,積極提升自我素養與能力,認真研究分層教學的內涵與特點,讓分層教學策略有序施行、合理落地、發揮實效。

參考文獻:

[1]劉艷.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9(04).

[2]吳欽松.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 2021(02).

[3]黃金萍.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培優輔差”教學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04).

[4]鄭光華.分層教學共同進步———淺談新教育理念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施策略[J].黑河教育,2021(01).

[5]袁春英.合理分層,有效課堂———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8).

[6]黃玉紅.引入分層教學,建構高效數學課堂[J].數學大世界,2020(12).

Exploration of Carrying out Layered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Ma Xiaomei

(Sidu Middle School, Changting County,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Changting 366300, China)

Abstract: Layered teaching is a new teaching model which is oriented to all students, fits the basis of students and conforms to the cognitive law of students. This model can help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establish confidence, help secondary students tap their potential and help top students realize the transfer and expansion of knowledge. Layered teaching enables every student to find their own learning methods through classified guid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of applying the layered teaching mod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and explores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layered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tudents mathematics core competence.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layered teaching; practice strategy; teaching efficiency; teaching quality; core competence

猜你喜歡
實踐策略教學效率分層教學
高級英語課程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實踐策略研究
如何通過分層教學打造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