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濕陷性黃土地基強夯處治分析

2022-08-05 03:06成曉強
山東交通科技 2022年3期
關鍵詞:靜力路堤斷面

成曉強

(山西路橋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長治分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1 工程概況

隰吉高速公路設計全長105.834 km,路基設計寬度為25.5 m,設計車速80 km/h。公路沿線分布有多處特殊土路基,包括濕陷性黃土、紅黏土、軟土路基等,地基承載力不足,需要進行加固處理。其中K61+000—K79+000 段為濕陷性黃土路段,該路段處于農田灌溉區,設計為填方路基。為了防止地表水滲入路基內部,在路基兩側坡腳排水溝外側設置寬度為1.0 m,高度為2.0 m 的矩形側向防滲墻。防滲墻采用水泥土隔水墻,水泥摻量為10%,防滲墻內側和底部鋪設一層不透水土工布。為消除濕陷性黃土的濕陷性,防止路基完工后產生較大的沉降變形,設計采用強夯法對濕陷性黃土地基進行處治。

2 濕陷性黃土地基加固方案與監測方案

K61+000—K79+000 段為濕陷性黃土路段設計采用填方路基,路堤最大填方高度為8.1 m,為提高地基承載力,經過對各種處治方案進行比選,擬采用強夯法對地基進行處理。強夯處治后地基雖然會產生較大的沉降,但加固后可明顯提高地基承載力,且相比工程造價較低。強夯處治采用點夯和滿夯兩種方式,其中點夯夯點間距為5 m,采用梅花形布置,所選夯錘質量為15.3 t,直徑為2.4 m,落錘高度12 m,單擊夯擊能量為2 000 kN·m,4 擊共1 遍;滿夯重疊1/4 錘印,單擊夯擊能量為800 kN·m,2 擊共1 遍,夯點布置見圖1。

圖1 強夯夯點布置

強夯后整平地基,填筑1 m 后的石質填料,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6~8 遍,然后對地基承載力進行檢測。施工范圍為路基邊緣以外3 m 范圍內,強夯后采用標準貫入試驗和靜力觸探試驗對地基承載力進行檢測。強夯處治后,進行路基填筑,前3 m分層填筑高度按30 cm,后5.1 m 按50 cm,路基填筑施工期間開展沉降監測,分析地基沉降變形情況確定地基的穩定性,沉降監測測點布置見圖2。

圖2 路基沉降監測點布置

3 地基承載力與路基沉降監測結果分析

3.1 強夯后地基承載力檢測

3.1.1 標準貫入試驗結果分析

標準貫入試驗是通過記錄每貫入30 cm 的錘擊次數,分析確定地基承載力。試驗過程中選擇不同的部位,對強夯前后錘擊次數進行檢測。由于測試斷面試驗檢測結果類似,選取K69+100 斷面作為研究對象,統計試驗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K69+100 斷面標準貫入試驗結果

分析表1 得出,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在強夯前后錘擊數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尤其是深度在5 m 以內的地基錘擊次數增加明顯,說明強夯加固有效提高了該路段濕陷性黃土地基承載力。強夯前后深度在5 m 以內的地基錘擊次數平均增加了5 次左右;深度在5 m 以上的地基錘擊次數平均增加了2 次左右,說明深度在5 m 以內的地基加固效果較好,地基整體承載力均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提升。

3.1.2 靜力觸探試驗結果分析

為進一步確定強夯加固后地基承載力,采用靜力觸探試驗進行檢測,與標準貫入試驗檢測結果進行對比。靜力觸探試驗采用液壓千斤頂將圓錐形探頭壓入到土層,檢測探頭受到的阻力,經過換算得出地基承載力,進而分析強夯加固效果。本項目靜力觸探試驗采用雙橋探頭,以K69+100 斷面作為研究對象,在強夯處治前后對地基開展試驗,通過換算得出地基承載力和壓縮模量,見表2。

表2 K69+100 斷面靜力觸探試驗結果

分析表2 可以得出,強夯前后地基承載力和地基土壓縮模量提高幅度均在50%以上,強夯加固后地基承載力得到了明顯提高。在深度上,強夯加固后5 m 以內地基承載力和地基土壓縮模量提高幅度較高;5m 以下提高幅度較低。通過對比分析得出強夯前后地基土承載力得到了明顯提升,在地面以下5m 以內提升幅度較高,加固后地基土基本承載力均達到了150 kPa 以上,滿足設計要求。

3.2 路堤填筑施工期間沉降監測結果分析

在路堤填筑施工期間,在路基中部和兩側路肩分別布置沉降板,對路基沉降變形情況進行監測。由于各監測斷面監測結果大體類似,選取K65+200斷面沉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路基填筑施工時間共計178 d,收集施工期間沉降監測結果,并繪制沉降變化曲線見圖3。

圖3 路堤填筑期間地基沉降變化曲線

分析圖3得出,在路堤填筑施工期間沉降量較大,在停工期間沉降量相對較小,路基中部沉降量高于兩側路肩,施工前期沉降量較大,后期沉降量較小,沉降監測結束后,路基沉降變形已逐步達到穩定狀態。在路基填筑施工期間,由于路基土自重的增加和施工機械荷載的作用,路基沉降變形較大,而在停工期間較小。在施工前期,路基土自重不斷增加,路基沉降變形較大,后期路基土自重增加較小,路基沉降變形也較小,且路基中部沉降量高于兩側路肩。監測結束時,路基沉降變形基本停止,路基達到了穩定狀態。另外,路基累積沉降量不大,說明強夯加固后地基承載力明顯提高,達到了預期的加固效果。

4 結語

(1)強夯前后錘擊次數得到了明顯提高,尤其是地面以下5 m 提升幅度最高,說明加固后地基承載力得到了明顯提升。(2)強夯前后地基承載力和壓縮模量均得到了明顯提升,其中地面以下5 m 提升幅度最大,與標準貫入試驗相同,且地基承載力均高于設計要求的150 kPa,說明強夯加固后地基承載力明顯提高,達到了預期的加固效果。(3)路堤填筑施工階段沉降量較大,施工前期較大,后期較小,監測結束后地基沉降達到了穩定狀態,且累積沉降量較少,說明強夯加固后地基承載力明顯提升,地基結構穩定,達到了預期效果。

猜你喜歡
靜力路堤斷面
某大跨度鋼筋混凝土結構靜力彈塑性分析與設計
嵌入式反壓護道作用下軟基路堤穩定性研究
鐵路浸水路堤優化的邊坡穩定分析
基于有限元仿真電機軸的靜力及疲勞分析
一種精確的輪胎斷面束縛方法
高深度大斷面中深孔一次成井技術探索與應用
帶孔懸臂梁靜力結構的有限元分析
填石路堤強夯施工技術及路基響應研究
超大斷面隧道初期支護承載力學特性及形變研究
路堤下CFG樁復合地基穩定分析方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