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質量發展理念的電網企業價值管理創新實踐

2022-08-17 00:26黃穎林春紅彭斐梁國棟
商業會計 2022年14期
關鍵詞:投入產出輸配電供電所

黃穎 林春紅 彭斐 梁國棟

(1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嘉興供電公司 浙江嘉興 314000 2 北京國網信通埃森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2)

一、價值提升工作背景

(一)應對嚴峻復雜經營形勢的必然選擇

受宏觀經濟下行、電量增速趨緩、新冠肺炎疫情、國家降低用電成本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壓力前所未有。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和國資委要求,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打出開源節流、提質增效“組合拳”。2021年,國家電網公司進一步開展了提質增效專項行動。降低成本、內部挖潛、開源節流是提質增效工作的重點,這就要求電網公司必須持續夯實成本管理基礎,壓降非必要的成本支出,多措并舉實現電量增長。

(二)順應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以輸配電價改革為核心的電力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在“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思路指導下,浙江省發改委通過電力市場化改革進一步降低浙江終端電價水平。同時,隨著電力行業準入的逐步放寬,電力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推進,電力投資建設主體日益多元化。當前形勢下,電網公司輸配電業務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強化成本精益管理,精準營銷電力客戶,提升價值創造能力是電網公司適應新電改和高強度競爭的必然選擇。

(三)堅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內在訴求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追求效益、提高效率、創造價值,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皢挝浑娏窟\行維護成本”作為卓越管理和績效考核的雙指標,是評價各單位經營效益的重要指標,在新發展階段下,電網公司必須努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對各項活動的成本耗費進行全面梳理,提升投入產出效率,向市場升級、管理升級、質量升級要效益。

二、價值提升內在邏輯

作為電網企業最小經營單元和利潤中心的供電所,其成本是否管控有力、電量是否保持增長、投入產出是否有效,都對企業經營效益帶來顯著影響。目前,供電所面臨著售電量增長乏力,無法從現有用戶手中挖掘用電潛力等難點,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提質增效和增供擴收。國網嘉興公司以供電所“單位電量運行維護成本”指標為抓手,抓住關鍵驅動因素以改進指標表現,解決經營難點?!皢挝浑娏窟\行維護成本”的影響因素包括:輸配電成本費用總額(A)、折舊、薪酬及其他(B)、售電量(X),如圖1所示。

圖1 單位電量運行維護成本解構

“單位電量運行維護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Y=運行維護成本/售電量=(A-B)/X=[A-(α+β+γ+δ)]/X

其中,A:輸配電成本費用總額;B:折舊、薪酬及其他;X:售電量;α:折舊與攤銷,包括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等;β:委托運行維護費(農維);γ:職工薪酬及福利,含工資、社保、福利、工資附加、臨時用工薪酬;δ:勞務派遣費。

運行維護成本包括三大類:檢修運維費(輸變電及配網)、檢修運維費(營銷服務)和其他營運費用。從公式可以看出,要使“單位電量運行維護成本”指標有所改進,最佳途徑是:一方面壓降不必要支出,控制運行維護費用支出規模,另一方面采取有效的營銷措施盡可能增供擴銷,拓展電量增長空間。

三、價值提升工作思路

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聚焦經營發展核心要素,以價值創造為目標,以提升質效為主線,以“全能型”供電所為最小單元,以“單位電量運行維護成本”指標提升為抓手,應用標準成本體系,構建效能評價體系,開展成本效益分析,實現“精益化成本管控、高價值客戶感知、精準化資源配置”,向內降本節支深挖潛,對外拓展增收贏市場,向改革創新要效益,向資源經營要效益,向精益管理要效益(見圖2)。

圖2 總體工作思路

標準成本體系應用方面,構建預算管控模型,開展實際費用支出與標準成本預算之間的預實分析,通過分析找差距,壓降超標費用。單一用戶效益分析方面,科學構建數據分析模型,感知單一客戶用電需求,動態監控用戶效益曲線,實現精準營銷,助力電量增長;投入產出效率評價方面,針對所屬供電所,建立投入產出和效率評價體系,橫向對比、多維尋優,實現資源精準投放。

四、價值提升主要做法

(一)深度應用標準成本體系,實現供電所成本精益管控

1.梳理供電所業務活動動因。從電網檢修運維(輸變電及配網)、電網檢修運維(營銷)、其他運營等三大費用類型入手,對供電所進行現場調研訪談以及歷史數據分析,提煉出供電所層級核心業務活動動因共計79項,詳見表1。

表1 供電所核心業務活動動因示例

2.構建供電所標準成本體系。以供電所層級變動成本費用相關的79項業務活動動因為基礎,匹配省市公司標準成本數據,結合地域差異、管理特點等因素設置調整系數進行優化平衡,構建供電所標準成本體系,具體如圖3所示。

圖3 供電所標準成本體系

3.構建供電所預算管控模型。通過固化模版,歸集各供電所本年度業務活動動因預測量,以供電所標準成本體系為價格依據,模擬演算各供電所年度業務活動成本,構建供電所成本費用預算管控模型(見圖4),使預算編報、分配過程有據可依、有數可查。

圖4 供電所預算管控模型

4.建立供電所成本費用歸集體系。全面厘清供電所成本費用的分攤規則。一類為項目類型成本,以項目成本清單為基礎,按照各供電所線路長度、用戶數等動因進行分攤;另一類為營運費用成本,以財務科目余額表數據為基礎,結合明細賬描述以及業務臺賬,提煉影響動因,設置分攤規則,歸集至各供電所。

5.執行預實分析,定位高偏差領域。通過將各供電所成本預算數據與實際發生數進行對比分析,定位高偏差率的成本費用領域,重點針對高于預算測算額度的成本費用進行重點壓降調整(見表2)。

表2 2020年度預實分析對比結果 單位:元

(二)開展用戶成本效益分析,感知高價值客戶精準營銷

1.基于成本歸集分攤規則,構建量化分析模型。國網嘉興公司構建了基于輸配電價改革的“單一電力用戶成本效益分析模型”(見圖5),構建過程分為三步:一是采取直接歸集與動因分解法,將生產成本轉換成不同電壓等級的輸配電成本;二是采取電量潮流法,將不同電壓等級的輸配電成本轉換成不同用戶群體的輸配電成本;三是采取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法,將不同用戶群體的輸配電成本分配至單一用戶,匹配單一用戶的售電量、線損、購電單價、輸配電成本等,計算單一用戶成本效益。

圖5 單一電力用戶成本效益分析模型邏輯圖

模型對單一用戶,依據其售電量、電費收入、線損折價、輸配電成本,以及還原的購電成本,精確計算其成本效益Y。模型重點還原了購電單價,直接從財務管控系統自動采集數據、實時還原。實現單一用戶的電費收入、購電成本、輸配電成本三者對應,從而確保模型準確性。

其中,Y:單一用戶的效益或毛利;F:單一用戶的售電量;μ:單一用戶的銷售電價;ρ:全省平均購電單價;θ:單一用戶的線損折價;T:單一用戶應承擔的輸配電成本。

2.運用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感知客戶增供擴收。

一是構建用戶效益數據倉庫,繪制用戶完整畫像。運用單一用電用戶效益分析模型,自動生成所有高壓、臺區用戶電量、收入、線損、購電成本、折舊費、材料費、人工費、其他運營費用、毛利等數據(見表3),設定用戶畫像信息庫并按月滾動更新,快速、準確反映用戶整體形象。

表3 2021年5月部分用戶成本效益示例 單位:元

二是準確感知高價值型客戶,引導營銷精準服務。以用戶投入產出效率、用戶售電收入分別作為兩個坐標軸,精準刻畫每個用戶經營質效點分布圖,感知高價值客戶(見圖6)。在能源雙控期間和迎峰度夏期間,依托象限矩陣強化特性鑒定、屬性分析,主動選擇關停電量大、毛利率低的用戶,減少經濟損失,實現經營質效精益提升。

圖6 高價值型客戶的篩選與分類

三是聚焦區域用電熱點部位,引導規劃精準投資。在配網項目新建或更新改造時,通過CEA=-k+y_1/(1+r)+y_2/(1+r)^2 +…+y_n/(1+r)^n 可實現資產組凈現值(NPV)、年金凈流量(ANCF)、現值指數(PVI)、內涵報酬率(IRR)及回收期(PP)等多維度指標的計算分析,精確判斷項目可行性。此外,以供電成本為橫坐標,以用戶收益率為縱坐標,劃分精準營銷的四類型用戶(見圖7)。對于高價值型的用戶主動上門、挖掘用電潛力,提供更加優質的營銷服務;對于虧損型的用戶提出節約用電、節能減耗的目標要求。

圖7 平湖區域投資效益熱點與營銷定位策略

(三)建立投入產出評價體系,價值創造貢獻度精確衡量

1.遴選供電所多維價值貢獻評價指標。聚焦影響供電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按照“價值引領、電網特色、重點突出”的原則,從經營效率、成長性、電網質量、服務質量、社會效益、資產管理等六個維度分專業構建指標體系,詳見表4。

2.運用多種量化方法開展多視角評價。

首先,運用量化函數法評價方法,將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和無量綱化處理,使之落入一個特定的數值區間,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X為分析對象的指標數值;Max、Min分別為各供電所該指標數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X為分析對象該指標的評價結果。將各供電所實際生產經營數據代入表4的評價指標體系,根據上述量化函數評價方法進行測算,結果如表5所示。

表4 供電所多維價值貢獻評價指標

表5 供電所量化函數評價結果

可以看出,鐘埭供電所資產狀況良好,成本控制效果顯著,資產狀態足以保障其售電水平。當湖供電所以較小的運維投入,服務了較多的用電客戶,但在單位售電量供電成本方面不如鐘埭供電所,體現在用戶數量眾多但售電能力相對較弱。新倉以及新埭供電所的共同短板表現在成本效率上,各方面得分普遍偏低。

其次,為進一步衡量4家供電所的投入產出效率,應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采用BCC線性規劃模型,選取有代表性的投入和產出指標進行測算(見表6)。

表6 供電所投入產出效率評價指標

將4家供電所的實際生產經營數據代入DEA軟件,應用BCC模型測算投入產出效率,經過研判得出4家供電所的效率排名(見圖8)。根據DEA分析結果,鐘埭供電所和當湖供電所綜合效率都為1,均為投入產出效率標桿供電所。新倉以及新埭供電所純技術效率為1,表明這兩個供電所的技術手段與技術水平和標桿供電所是一致的,但是規模效率較低,需進一步管控成本費用、控制電網投資、擴大經營規模,從而提升綜合效率水平。

圖8 4家供電所投入產出效率評價結果

五、結語

本文全面總結了國網嘉興公司以供電所為研究對象,提升最小業務單元價值創效的思路、途徑、方法和成效,為基層供電單位壓降成本、增供擴收提供了富有價值的典型經驗,也為其他地市公司和省外單位的價值管理提升提供了借鑒和參考,具有廣泛的推廣意義。

猜你喜歡
投入產出輸配電供電所
供電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全能型供電所基礎管理
輸配電系統的過電壓保護芻議
輸配電系統的過電壓保護芻議
淺議黨群工作在供電所發展中的作用
淺議黨群工作在供電所發展中的作用
淺談高職高專經濟數學投入產出分析教學改革
輸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與管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