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服務化的思路推進產業數字化

2022-08-23 11:07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姜奇平
中國信息化 2022年7期
關鍵詞:服務化第三產業產業化

文|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姜奇平

經濟學家李稻葵最近提出第四產業的新概念,作為未來中國經濟的重大選擇。第四產業這個概念,歷史上有許多人提出,各有不同,有的指公共服務、有的指知識產業,有的指創新產業。這次,是指信息服務業。以信息服務業為內涵的第四產業并不是一個嚴格統計概念,在現有統計法與國際統計規范中尚無這種分類。但是,提出這個概念有相當的工作或政策上的針對性。最大的針對性在于,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實現一二三產的服務化。鑒于理論經常滯后于實踐,提出新概念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能解釋現實,解決問題就行。

一、第四產業的外延

李稻葵在《數字經濟:新時代中國企業重大戰略機遇》中提出:第四產業是從第三產業剝離出來的,是解決人對信息需求的產業,包括信息的加工、智慧化的提升,即信息服務業,也就是數字經濟。

他說:第四產業產生出來以后,它又把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重新地升級一遍,稱之為第四產業,是信息服務業。他認為未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將會出現一個第四產業。第四產業的發展空間恐怕遠遠超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以往所說的第四產業(Quaternary sector of the economy),一種說法是指,與自動化、醫療相關研發、高新科學器材的技術以及教育事業投資、通信信息產業、政府部門等屬于第四產業?;蛘哒f,以提供智能型服務、技術研究為特征的產業領域,即人們常說的創新產業,曾一直歸入第三產業,該產業是指對本身無明顯利潤,但是可以提升其他產業利潤的公共產業。

將第四產業明確歸類為信息服務業,一個合理解釋是,它脫胎于“ICT革命是一個服務業的故事”。這是本世紀初(2004)從美國傳入中國(2008)的說法(就勞動生產率增長和多要素生產率增長而言,美國的信息技術革命是一個服務業的故事)。當時,一個令人困惑之處在于,農業、工業之后的第三產業,到底應是服務業還是信息業。這個說法,將服務業與信息化統一起來。北美產業分類標準,也用服務業定義信息產業,而將電子與通訊設備制造業劃出信息業,歸入制造業。

數字經濟發展起來后,從第一信息部門與第二信息部門的分類中,形成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的統計分類標準(2021)。從產業數字化(一二三產數字化)角度看,服務業這個詞,應該被服務化取代。因為服務業只是第三產業,而服務化包括一產服務化(農業服務化),二產服務化(制造業服務化)與三產服務化。第三產業本來就是服務業,它的服務化,實際是指個性化。李稻葵自己也說:第三產業是將這些物質方面的產品個性化地直接提供給個人。因此,在產業數字化背景下,“ICT革命是一個服務業的故事”應改為“ICT革命是一個服務化的故事”,即實現一二三產的服務化。

與服務化對應的是產業化,即以制造業的方式(大規模生產這種工業生產方式)從事一二三產,如農業產業化、工業產業化(相對于手工作坊)、服務產業化(標準化服務)。由此也可以看出,服務化與產業化相對于生產方式而言,是反義概念,一個是大規模生產方式,一個是個性化生產方式。

這時自然就有一個問題。統計的對象是產業,而不是生產方式。第四產業提法的特點是,要以統計分類的方式,提出轉變生產方式,就不得不打亂概念,重新排列組合,將一產服務化、二產服務化、三產服務化的結果(所形成的子產業),分別從它們原來所在的一二三產中剝離出來,形成一個單獨的產業。這樣,就可以理解第四產業“把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重新地升級一遍”這樣的意思。此前,農業服務業(子產業)一度被劃入服務業,但后來又被“歸還”給農業。說明統計本身就存在這種交叉地帶。

此前,統計界內部也有類似分法。典型是北京市統計局的現代服務業分類標準?,F代服務業10大行業門類的劃分(即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這10行業分類,將信息服務業,從一般服務業中分離出來。根據國家統計局李強的定義,現代服務業主要指“依托信息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和技能發展起來的包括信息、知識和技能相對密集的服務業”;“現代服務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其它高科技來提供直接或者間接的服務,所以現代服務業一般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梢?,“現代”實指“信息”。

信息服務業,按說是一個子行業概念,在原來的信息產業(數字產業化)概念中,就包括軟件服務業、電信服務業與信息服務業。將來提第四產業,就要注意分清廣義的信息服務業與窄義的信息服務業。北京市統計局提現代服務業,而不說信息服務業,也是為了避免與信息產業中的子行業概念混淆。

美國學者當年也考慮過這個問題。馬克盧普在《美國的知識生產與分配》中把產業數字化區分為產業內信息服務,指一二三產業中由近似波拉特第二信息部門的ICT中間投入所產出的GDP;同時另外區分出窄義信息服務業產出的GDP,包括知識密集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等,對應馬克盧普獨立出來的“教育”、“研究和開發”、“傳媒"和產業間"信息服務”(包括技術與軟件服務,政府服務等)。

二、第四產業的內涵

提出第四產業概念,是要解決實際問題。實際針對的問題是什么,下面來討論。

我們注意到,李稻葵理解的信息需求,其基本特征主要在于“精準”。

李稻葵這樣描述:比如說有了信息服務業,它能夠讓農業生產更加精準,能夠讓農民或者農場更加精準地預測到未來的市場需求,更加精準地知道未來的天氣,更加精準地知道每一塊土地缺什么樣子的肥料,這就是第四產業對第一產業的幫助。又說:第四產業對第二、三產業也一樣能夠提供幫助。它能夠幫助每個工廠更加智能地去生產它的產品,更加精準地控制生產過程,這就是第四產業對第二產業的幫助;第三產業也是一樣,由于有了信息服務。所以第三產業中的金融服務更加精準,對未來市場的價格、市場的走勢定位也會很好。

精準不是理論經濟學與經濟數學概念,對應的應是差異化價值、多樣性價值,以及異質性價值(張伯侖后期)。只有差異化、多樣性,才談得上精準。單一品種大規模生產強調的是標準化,用不著精準。一般用壟斷競爭均衡標準來量化這種價值。其突出特征,在于均衡價格為平均成本定價(P=AC)。它具有對不“精準”的方式(大規模產業化的方式)生產出來的東西(其均衡價格為邊際成本定價P=MC),進行增值后,高出一個AC-MC的溢價。這就是第四產業對一二三產業“升級”的具體升級空間(也是“智慧化提升”的量化空間)。

人對信息的需求,就是對精準的需求。信息就是用來在多樣化中區分這一個與那一個之間的差異的,區分出來,謂之精準。達到精準,就可以實現“智慧化的提升”,即創造出一個高于同質化價值的差異化、多樣化的價值。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要創造的價值,就是這種價值。

而差異化、多樣化,正是服務化不同于產業化的基本內涵。到了這里,我們可以明白提出第四產業真正的意義,就在于要實現從無差異的傳統中國制造,向差異化的高質量發展的轉變。第三產業與第四產業有交叉,也有聯系。最大的聯系在于,在第三產業中,是用個性化方式從事服務業(三產);而第四產業是用個性化的方式(服務業最典型的生產方式),提升一二三產。換句話說,第四產業的意思,實際是用第三產業的方式(生產方式),從事一二三產。這時的信息服務重心在服務方式,從工業生產方式,向信息生產方式轉變。

從實踐來說,我國經濟發展,正面臨從第二產業為重心,向上升級的重要關口。理論和政策,都面臨著相應調整。第四產業,至少可以相對準確地劃分出產業數字化所涉及的產業。至于叫信息服務業這個名字,只要大家知道它實際指的是什么即可,不必較真。希望這個概念的提出者,再提出一個對應的四級代碼統計歸類,就可以避免混淆。

希望第四產業這個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我國按服務化思路,推進產業數字化。

猜你喜歡
服務化第三產業產業化
經受市場考驗,漢服步入產業化進程
中國制造業服務化水平的現狀
制造業服務化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2.9%
職業教育界要高度關注制造業服務化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6%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6.7%
一季度第三產業增速明顯下滑
論國產青春片的青春消費與懷舊敘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