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唱作品《愛永在》的藝術特色分析

2022-08-26 06:46胡李沁弘
黃河之聲 2022年6期
關鍵詞:織體樂段樂句

胡李沁弘

一、《愛永在》創作背景

二、《愛永在》合唱部分簡析

合唱作品《愛永在》由巒凱作曲,王曉嶺、李文緒作詞,陳國權老師將其改編為合唱。獨唱版本為一個升號調,合唱版本為一個降號調,該作品情感真摯,歌曲調性豐富,富有民族色彩,表達了為革命戰爭奮不顧身的精神。

?

(一)合唱部分音樂結構簡析

前奏(1-8小節)由鋼琴完成,后進入A樂段(9-25小節),a樂句由男低聲部用思念地情緒唱出主旋律,第6小節女中聲部以“啊”為歌詞,旋律與男低聲部呼應;a’樂句由女中聲部擔任主旋律,女高和男高聲部則演唱和聲,男低在21小節緊隨其他聲部進入從而形成四聲部。

B樂段(26-47小節)男高聲部唱主旋律,速度較A樂段稍快,男低聲部則與之形成三度和聲,女高和女中聲部唱出四聲部;隨后b’樂句女高和女中聲部的旋律則模仿男高與男低聲部,直至41小節速度漸慢進入擴充部分;42小節男高、女高聲部旋律相互呼應,隨后女中與男低聲部旋律相互呼應,直至A部分結束。

連接部分(48-49小節)模仿C樂段(50-114小節)主旋律的節奏,速度加快一倍。C樂段c樂句由男高和男低聲部共同演唱主旋律;c1樂句由四聲部同時演唱,女高和男高聲部擔任主旋律,其余聲部與之形成四聲部;c’樂句,女中和男低聲部同時再現c樂句旋律,女高和男高聲部延遲4拍演唱,形成此起披伏的和聲效果;c1’樂句則由女高和男高聲部再現c1樂句,女中和男低聲部延遲2拍演唱,將音樂情緒推至高潮。

D樂段(115-131小節)用三連音節奏強化音樂情緒,女高和男高一聲部演唱主旋律,其余聲部演唱和聲,118小節開始男低和女中聲部演唱主旋律,一應一答再一次將情緒推至高點;122小節音樂再一次進入高潮,126小節則由女中聲部開始,男低聲部與之一應一答。

尾聲(132-139小節)為前一樂句的變化再現,由弱到強,由單旋律到四部和聲,將音樂情緒再次升華。

其中 p(k k-1)是在 k時刻系統上一狀態對當前狀態的預測,p(k-1 k-1)是 x(k-1 k-1)對應的誤差估計協方差矩陣,Q表示系統過程噪聲的協方差。

(二)合唱部分演唱簡析

A樂段(9-25小節)為四四拍,兩個樂句調性從C徵轉到F宮,后回到C徵。a樂句(9-16小節)合唱部分,男低聲部以行板的速度,用mf的力度演唱,女低聲部伴隨著男低演唱的主旋律;a’樂句(17-25小節)是對a樂句情感的延續,合唱部分的主旋律由女中聲部完成,其余三個聲部演唱和聲。這一樂段旋律流動、抒情,節奏舒緩,表達了對愛人和家鄉的思念之情。

B樂段(26-47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速度稍快,調性從C徵轉到F宮。b樂句(26-33小節)由兩個男生聲部節奏一致地演唱三度音程,其中男高聲部擔任主旋律,兩個聲部弱起進入隨后采用排比的句式結構,其余聲部在長音位置做旋律填充;b’樂句(34-41小節)主旋律由兩個女生聲部演唱,旋律、節奏的運用與b樂句一致;擴充部分(42-47小節)男高、女高、女中、男低依次演唱旋律,旋律由高到低,逐漸減慢,樂句不斷拉長,為隨后音樂情緒的變化做鋪墊。此外,演唱時需注意歌詞的邏輯重音,例如“影子”一詞,“子”字落在旋律長音處,但“影”字實為該詞邏輯重音,故演唱時要注意歌詞的語言邏輯。

C樂段(50-114小節)調性轉到D羽,四二拍,速度加快一倍,演唱力度mf,展現鏗鏘有力的進行曲風格。獨唱版本在C段呈現兩個樂句,但合唱版本對兩個樂句進行了再創作。c樂句(50-65小節)由兩個男生聲部同時演唱同一旋律,演唱時控制好氣息,音色短促、有力。c1樂句(66-81小節)四聲部同時演唱,男高和女高演唱主旋律,其他聲部與之節奏一致,聲部疊置使音響色彩更豐富。c’樂句(82-97小節)由女中、男低聲部同時演唱主旋律,女高、男高模仿節奏延遲4拍演唱另一旋律,聲部此起彼伏使音樂表現高漲的情緒。c1’樂句(98-114小節)音區提高一個八度,由女高和男高聲部率先演唱,女中和男低則延遲2拍進入,音樂情緒更為激動、迫切,無疑將音樂推至高點。

D樂段(115-132小節)調性為D商,四四拍,節拍變化使音樂情緒變得輝煌且富有深情,演唱速度回歸原速,演唱力度為f。d樂句(115-122小節)四聲部同時演唱,兩個男生聲部在長音處以三連音節奏進行填充,男低聲部接替完成主旋律,女中聲部以“回聲”的方式應答,四聲部同時演唱將音樂推向第二個高潮。d樂句(123-132小節)與d樂句相仿,130-131小節通過聲部的逐漸縮減使音樂情緒趨于平緩。

尾聲(133-139小節)女高聲部再現前一樂句的旋律,134小節女中、男高、男低聲部用十六分音符、三連音等密集節奏填充,將音樂推至高音,使音樂在高漲的情緒中結束。

三、《愛永在》鋼琴伴奏彈奏分析

合唱版《愛永在》相較男高音獨唱版的調性降低了一個全音,但和聲、織體等運用基本一致。陳國權老師在改編該作品時,擴充了C樂段,因此該段的鋼琴伴奏與男高音獨唱版本有所區別,本文就合唱版本鋼琴伴奏進行分析。

(一)前奏、A樂段音樂與彈奏技巧分析

1、樂段伴奏織體簡析

前奏(1-8小節)和A樂段(9-25小節)主要以三層次分解和弦式織體為伴奏。1-12、24-25小節右手彈奏主旋律,有的部分彈奏單音,有的部分彈奏附加和弦;左手彈分解和弦式和聲織體。13-16小節右手用短琶音形式彈奏和弦,左手彈分解和弦式和聲織體。17-23小節,右手用十六分音符彈奏和聲,左手彈分解和弦式和聲織體。右手隨樂句變化而更換音型,富有層次感;左手使用分解和弦式織體,這種織體的低音層與和聲層均為單音,音響效果比較柔和、清淡、抒情,有線條感。

2、彈奏技巧簡析

右手彈奏“思念地”主旋律要注意觸鍵,樂句處理需跟隨演唱換氣而落臂,盡可能表現音樂的抑揚頓挫;彈奏附加和弦時要注意觸鍵,確保外聲部清晰。當彈奏短琶音形式的和弦式,手腕要放松,將和弦音由低到高快速彈出并保持在琴鍵上。17-23小節右手運用擴指法彈奏八度內琶音,在更換和弦時需提前找到琴鍵避免5指觸鍵力度過大,同時手腕需放松彈奏出柔和的音色。左手彈奏分解和弦式織體時需放松手腕,注意手指力量的平穩轉移,靈活運用1指,而非借助手臂翻動來幫助轉指,同時還應強調低音層使和聲清晰。此外,這一樂段旋律抒情,“切分踏板”根據和聲變化而及時更換,營造清晰、連貫的音響效果。

(二)B樂段音樂與彈奏技巧分析

1、樂段伴奏織體簡析

B樂段(26-47小節)在延續A樂段音樂情緒的基礎上,情感更強烈。右手運用含附加和弦的織體,左手依舊彈奏分解和弦式織體。27、29、31、35、37、39小節在主旋律聲部的長音位置,伴奏織體用單音下行進行填充,與合唱聲部呼應。33小節,雙手聲部反向進行,左手運用八度下行級進的手法,右手上行級進且節奏密集一倍推動音樂情緒。42-47小節是B樂段的擴充樂句,伴奏與合唱同時趨于平穩,右手彈奏短琶音式和弦,左手伴奏織體不變;46-47小節伴奏聲部做填充,同時完成F宮到D羽的調性轉變。

2、彈奏技巧簡析

這一樂段音樂情緒更為豐富,鋼琴伴奏運用了大量附加和弦,要突出外聲部。根據合唱聲部演唱的音樂邏輯,例如“影子”一詞,邏輯重音為“影”字,故應把握彈奏力度與合唱一致,不可邏輯顛倒。33小節雙手反向推動音樂情緒,彈奏級進的八度音程手腕需放松,掌關節搭好“架子”避免碰錯音,手臂放松下沉做漸強處理。左手彈奏分解和弦式織體的技巧同上,可根據音樂情緒做漸強、漸弱處理。47小節是段落交替的一個小節,伴奏運用四個柱式和弦完成調性轉換,彈奏這四個和弦時掌關節做好支撐,指尖有力,彈奏出堅定、飽滿的音色,明確下一樂段的調性。這一部分踏板的使用可參考A樂段。

(三)連接部分和C樂段音樂與彈奏技巧分析

1、樂段伴奏織體簡析

連接部分(48-49小節)和C樂段(50-114小節)以省旋律三層次流動低音織體為主。這一部分合唱的速度加快一倍,省旋律流動低音能更好地體現節奏重音,且流動的低音使伴奏產生動感。右手模仿主旋律,用附點八分音符節奏型表現和聲層,左手用八度彈奏流動的低音層。在個別長音位置用三連音填充,同時也合理運用休止符做“留白”處理。112-114小節伴奏織體將后一樂段的三連音節奏型前置,為下一樂段的演唱做鋪墊。

2、彈奏技巧簡析

合唱版本的C樂段較獨唱版本而言出現了四個層次,伴奏織體無明顯變化,在實際演出時,鋼琴伴奏隨合唱層次、速度的加快而做相應變化。48-49小節作為連接部分,對速度和調性的要求很高,故彈奏這兩小節時要看指揮統一速度,為合唱進入做好準備。這一部分右手主要彈奏柱式和弦,要求觸鍵整齊,手指搭牢“架子”,把力量充分沉到鍵盤底部,音色飽滿而有力,由于此處節奏密集,手腕也要放松,確保彈完每個和弦能迅速準備彈下一個。左手八度音程彈奏流動低音,1指、5指搭牢“架子”,觸鍵快速、準確。使用“同步踏板”不僅可根據和聲每小節更換一次踏板,還可根據音響效果每拍更換一次踏板。

(四)D樂段和尾聲音樂與彈奏技巧分析

1、樂段伴奏織體簡析

D樂段(115-131小節)和尾聲(132-139小節)作為整部作品的高潮部分,音樂情緒“飽含深情地”,演唱及演奏力度也是該作品中最強的部分。115-118、123-126小節用大量的和弦模仿交響樂各聲部演奏,伴奏織體運用了該樂段合唱聲部的三連音節奏,與合唱聲部相互呼應。119-122小節隨著音樂情緒的回落,伴奏織體也趨于平淡,運用了A樂段全分解和弦式伴奏織體。

2、彈奏技巧簡析

這一樂段,雙手主要彈奏和弦以及八度音程,彈奏技巧可參考以上樂段的技巧。彈奏作品尾聲的時候,需要看指揮,按照指揮的要求找準氣口,控制力度。此外,根據和聲變化以小節為單位靈活更換踏板。

結 語

本文通過對合唱版本《愛永在》創作背景、合唱聲部、伴奏聲部織體與彈奏技巧等的分析,結合自身作為藝術指導參與排練產生的實踐體會,提出了對該合唱作品的分析?!?/p>

猜你喜歡
織體樂段樂句
《舒伯特小提琴奏鳴曲D.574》鋼琴伴奏演繹分析
貝多芬降e大調第十八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曲式分析
凝而不固 層層鋪進
該丘斯曲式學之樂句式研究
視唱練耳與鋼琴
二胡曲《新婚別》演奏淺析
鋼琴伴奏織體在不同作品中的運用
鋼琴曲《烏蘇里船歌》的民族性解讀
威尼斯水鄉詩畫——肖邦《升F大調船歌》的音樂語言分析
板式變奏原型結構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