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護生智謀狀況及其與同理心相關性分析

2022-08-29 09:58陸嘉佳陳欣彥時永超吳美丹趙惠芬黃思婷
全科護理 2022年24期
關鍵詞:護生同理班委

柯 熹,陸嘉佳,李 琳,陳欣彥,時永超,吳美丹,趙惠芬,黃思婷

智謀(resourcefulness)是一種穩定且持續增長的正性能力,指個體獨立執行日常事務的能力以及當個體無法獨立執行日常事務時從外界獲得幫助能力的綜合[1]。同理心(empathy)指站在他人角度對其情感與情緒進行有深度地理解,并給予有效關懷[2]。目前,同理心在臨床護理應用中呈兩極分化,擁有同理心的護理人員易產生“同情疲勞”,從而影響其心理健康,惡化護患關系[3]。而實習護生作為未來護理事業的主力軍,其同理心等非認知能力是適應角色轉變、融洽護患關系的重要因素[4]。研究證實智謀能夠對護理人群的心理健康產生正向影響,此外,國外研究表明具備非認知能力的個體在其職業發展進程中更能勝任本職工作[4-5]。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實習護生的智謀現狀,探討智謀對實習護生同理心的驅使下所產生兩極分化中的作用,為提高其臨床適應能力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20年10月—2021年1月福建省不同等級醫院的238例實習護生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實習時間處于第3個月~第6個月者,遵守知情同意原則者。排除標準:中途因病假或事假不在崗的實習者。

1.2 研究工具 ①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問卷,其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政治面貌、在讀學歷等。②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由劉賢臣等[6]引入國內并譯成中文,共7個維度、18個條目,采用0~3級評分,總分為0~21分,根據得分情況評定被研究者近一個月的睡眠質量,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72。③智謀量表(Resourcefulness Scale,RS):由柯熹等[7]引入國內并譯成中文,共2個維度、28個條目,每個條目計0~5分,總計0~140分,總分越高表明智謀水平越高,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25,重測信度系數為0.852。④杰弗遜同理心量表(Jefferson Scale of Physician Empathy,JSPE):由馬莉[8]翻譯并修訂成中文版,共3個維度、20個條目,采用Likert 7級評分制,從“完全同意”~“完全不同意”分別計7~1分,其中10項負性條目反向賦值,總計20分~140分,得分越高表明同理心水平越高,該量表Cronbach′s α為0.797。

1.3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利用“問卷星”生成問卷二維碼,通過微信平臺將其發送至福建省各所醫院的護理部負責人,同時對相關負責人進行線上統一培訓,再由其下達至研究對象進行問卷填寫。問卷調查以匿名形式進行,且后臺設置為一人僅填寫并提交一份問卷。數據收集完成后,研究者登錄后臺將其導出并分析。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60份,剔除填寫不完整或重復答案的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38份,有效回收率為91.54%。

2 結果

2.1 實習護生的一般資料 238名實習護生年齡為(20.97±1.13)歲;其中女224人(94.1%),男14人(5.9%);實習單位為三級甲等醫院226人(94.9%)、非三級甲等醫院為12人(5.1%);在讀學歷為碩士9人(3.8%)、本科108人(45.4%)、???21人(50.8%);生源地為城市41人(17.2%)、鄉鎮58人(24.4%)、農村139人(58.4%);獨生子女37人(15.5%)、非獨生子女201人(84.5%);擔任班委93人(39.1%)、未擔任班委145人(60.9%);在高考報考意愿中,自愿選擇132人(55.4%)、服從調劑83人(34.9%)、他人建議23人(9.7%);對護理職業滿意度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有些不滿意及非常不滿意的護生分別為36人(15.1%)、161人(67.7%)、37人(15.5%)及4人(1.7%);每月平均消費為≤1 000元、1 000~2 000元、>2 000元的護生分別為29人(12.2%)、167人(70.2%)、42人(17.6%);睡眠質量為無睡眠障礙、輕度失眠、中度失眠及重度失眠的護生分別為19人(8%)、90人(37.8%)、115人(48.3%)及14人(5.9%)。

2.2 實習護生的智謀狀況 238名實習護生的智謀總分為(91.87±16.52)分,條目均分為(3.28±0.59)分。其中個人智謀為(53.56±10.35)分,條目均分為(3.35±0.65)分,社會智謀為(38.39±7.66)分,條目均分為(3.20±0.64)分。

2.3 實習護生智謀的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結果表明,不同政治面貌對實習護生的社會智謀有差異,不同高考報考意愿對實習護生的總體智謀與個人智謀有差異,不同護理職業的滿意度、是否擔任班委及睡眠質量對實習護生的總體智謀與其各維度有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實習護生智謀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以政治面貌、是否擔任班委、高考報考意愿、對護理職業的滿意度、睡眠質量5個因素為自變量,以實習護生總體智謀及各維度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是否擔任班委、對護理職業的滿意度、睡眠質量是智謀總分及個人智謀維度得分的影響因素。對護理職業的滿意度與睡眠質量是社會智謀維度得分的影響因素。

表1 實習護生智謀得分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單位:分

表2 影響實習護生智謀總分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表3 影響實習護生個人智謀得分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表4 影響實習護生社會智謀得分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5 實習護生智謀與同理心的相關性 經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實習護生的智謀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與同理心的“情感關懷”維度不相關,社會智謀與同理心總分不相關(P>0.05)。實習護生的智謀總分、個人智謀得分均與同理心總分、觀點選擇、換位思考呈正相關(r=0.128~0.524),社會智謀與觀點選擇、換位思考呈正相關(r=0.457,0.274),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智謀與同理心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3.1 實習護生智謀水平有待提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238名實習護生總體智謀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個人智謀均分高于社會智謀。提示護生在臨床實習期間遇到危害個人健康問題時能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同時能改變自身不良習慣,以解決繁重的日常事務,再行自身綜合評價,積累與內化經驗,維持智謀的正性循環。實習護生個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于尋求外界幫助的能力。這可能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所發揚的獨立自強、不依賴于他人的思想熏陶有關。

本研究結果與郝麗等[9]調查的在職護士相比,實習護生智謀水平略低于在職護士。說明可能由于護生處于“學生-護士”角色轉變階段,還未完整的認識并形成系統且流暢的護理程序以應對不同病人,同時其學習行為仍采取效仿的方式執行護理任務,故智謀能力的提升空間較大;而在職護士均是經過學?;A教育、臨床實習、入職培訓,積累至少1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其臨床預見、護患溝通等綜合護理能力均處于較為成熟的階段,以致擁有高智謀水平。另外與陳娟等[10]調查處于實習前階段的精神科護生相比,本研究中護生的智謀水平略高于陳娟等調查的護生。分析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第一,有關研究表明,處于不同實習階段的護生,其焦慮、抑郁程度存在差異[11]。本組護生處于實習階段的中期(第3個月~第6個月),此時的護生已基本熟悉實習環境,更能上手臨床常見的護理操作,發生不良情緒的可能性相較于其他實習階段小,故本研究中護生的智謀更穩定。第二,陳娟等[10]研究表明護生本身對精神疾病的抵觸感加重了臨近實習期的焦慮、抑郁情緒,從而導致智謀水平降低。

3.2 擔任班委、對護理職業滿意度高以及睡眠質量好的實習護生智謀水平較高 本研究發現,是否擔任班委是實習護生智謀的影響因素之一,說明高智謀者更能勝任班委一職,且擔任班委同時也有益個人智謀的發展。這與智謀是個體自幼起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逐漸積攢的正性能力有關[12]。即擔任班委者更加具備自信心及責任心,且更有機會接觸新鮮事物,從而有效地鍛煉了語言溝通、組織管理等非認知能力,提高了智謀與擔任班委這一因素的相互促進作用。

實習護生對護理職業的滿意度與智謀呈正相關(P<0.001)。表明對護理職業滿意度高者,更能采取積極的態度護理病人,且能調動其對護理職業的熱情,樂于并主動獲取外界資源。這與岳新霞等[13]調查結果一致。因此,具備積極的認知-行為技巧(熱情態度等)及善于使用正式、非正式幫助(專業書籍、臨床導師等)的能力與高智謀水平是互相促進的。

實習護生的睡眠質量與智謀水平呈正相關(P<0.01)。處于實習期的護生往往可能由于現階段存在繁重的理論與實踐等學習任務,易出現壓力大、負性情緒多。負性情緒的產生與積蓄影響睡眠質量[14],還會進一步降低其智謀能力。智謀具有調節個體情緒的功能[4],即智謀能通過心理正性支持來穩定睡眠質量。因此,智謀與睡眠質量是相輔相成的。

另外,本研究還發現年齡、在讀學歷與實習護生的智謀水平無關。分析原因,可能與本研究調查樣本量較小有關,同時年齡與智謀的相關性至今仍存在爭議,故需進一步探討。

3.3 實習護生的智謀水平越高其同理心水平越高 238名實習護生的同理心總分為(100.71±14.44)分。本研究結果表明,當護生具有高水平智謀時,護生能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換位思考),并傾向于考慮及納入他人觀點(觀點選擇)以解決病人身心健康問題,同時可通過有效地個人應對等方式(智謀能力)減輕護生在實施同理心時產生的自身心理負擔。

護生在采取同理心護理時發生不良健康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由于個體長期感受負能量,導致其不能始終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而深陷于病人的逆性處境,則可能出現身心過度消耗。其二,同理心的產生是與具體情境相關的。當個體想要調用同理心時,往往僅對自己熟悉的事物與人發揮有效作用,如若遇到陌生的情境,其大腦的“伏隔核”就會發出終止的信號來停止同理心的產生,這種產生機制會出現個體大腦的巨大消耗[15]。其三,同理心護理本身屬于消耗個體認知系統的行為,具有高負荷性[16]。當護生混淆“同理心”與“同情心”的概念,尚未清晰地認識同理心護理的應用機制等,則會導致其攜帶主觀情緒,浪費大量精力,從而影響其做出正確的職業決策。

分析個體智謀的應用機制可發現,智謀是一種偏理性的能力。而避免同理心泛濫所導致健康問題的關鍵是理性分析病人的苦痛,在與苦痛保持適當距離的同時給予專業性判斷與幫助。除此之外,陌生的情境也是造成護生無法有效地運用同理心而導致大腦消耗的原因之一。處于實習中期的護生尚未完全適應臨床護理工作,而以往在校的學習任務也主要是扎實理論基礎,因此護生在臨床獨立面對病人時可能會出現手足無措的現象。護生可通過運用社會智謀能力,多接觸不同的病人及家屬,積極尋求臨床帶教老師的幫助,感受每個個體的差異性,在共情病人的情境中尋找相似性,以最大程度發揮同理心。

而同理心護理的高度消耗認知的特點也可通過系統構建護生的智謀理論框架,來學習同理心相關概念及實施步驟,達成不受限于不良問題本身,客觀且具體地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同理心的正向認知,減輕同理心護理對實習護生健康的影響。

4 小結

實習護生智謀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個人智謀較社會智謀高,且智謀水平越高,同理心水平也就越高。院校應關注未擔任班委、對護理職業滿意程度低、睡眠質量差的護生,同時在臨床教育中要重視護生的智謀訓練(如團體心理輔導、個體化心理干預等),以提高智謀水平,發揮其在解決同理心問題時對病人及本身的互利作用,從而使護生以最佳狀態迎接未來的職業生涯。

猜你喜歡
護生同理班委
例談如何選拔與培養新生班委
善良的戰爭:在支離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老來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換位思考·民主協商·和諧發展
護生職業認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滑落還是攀爬
“終極班委”誕生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