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細微處見真情
——讀王本道近年散文作品選

2022-09-03 01:34
海燕 2022年12期
關鍵詞:盤錦散文情感

李 威

近日,反復閱讀王本道先生近年來的散文作品,見字如面的親切感一直伴隨著我的閱讀體驗,就像對面坐著一位性情和藹的長者,“望之儼然,即之也溫”。他用平實淡雅的語言,把生活中的那些簡單中的快樂、平淡中的意韻、瑣碎中的詩意向我們娓娓道來。

本道先生的散文讓我們知道生活中自有詩意。他的散文沒有苦心經營的結構,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憑著對事物獨特的審美發現,將生活中的點滴都化作寫作的題材,但又不拘泥于生活層面,內涌著關愛生命的激情,猶如一杯溫熱的茶水,唯有細品方知其甘甜。本道先生從事散文寫作多年,筆耕不輟,寫下了近200萬字,出版了七部散文專著,是一位多產的散文作家??v觀本道先生的散文創作,不難發現他執著于用生命的眼光去關注生活,細心觀察、用心體悟,以平常心寬厚細膩地對待生活,以理解期待的心態去擁抱和禮贊生活。他樂于生活,也善于觀察生活,能夠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美,更能從尋常生活中體悟到人生的愉悅?!杜c一棵蒲公英的默契》《又是一年春韭綠》《尋找喜鵲》《品艾》等多篇是以尋常物入題,借物抒懷,感嘆生命的美妙;《小巷幽幽》《當時只道是尋?!氛宫F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場景,細膩的筆觸,帶著作家樸實而真摯的情感,把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描寫得活靈活現;《大美田園》《風景在哪里》《夏日交響》《荷塘曙色》展現的也是日常生活的尋常之景,卻仍能讓人感受到其中詩意的美,讀后令人忘懷。他把審視的焦點放在平凡的生活中,信手拈來,隨意寫情,追求情感的自由和自然,情愫從容而富于情趣。本道先生將日常生活與藝術審美聯系起來,實現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傳達出親切、真誠、厚重、堅實的情感質量。正如他在《韶光未肯付東流》一文中所說:“我開始在觀察生活和寫作過程中,努力關注人性、人生和人類精神家園的素材,注重人的性格、人的命運、人的生存意義的探索與表現。許多篇章在敘述生活中帶有普遍意義的場景之后,展開筆墨,著力探尋人生的價值,或以意象取勝,或以靈悟見長,揭示人性中的善良、包容等閃光點?!币苍S正因如此,讀王本道先生的文字,總能從字里行間品出獨特的韻味來,就如一股春風熨帖著心靈。生活中并不總是驚濤駭浪,也不只是柴米油鹽,只有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種種快樂、悲苦、平淡,才算真實地體驗到了生活的味道。

本道先生的散文在細節中見真情。他的創作源泉大多來自于本人的生活,讀他新近的作品可以看出,在敘述上多是以“訴說”為主,與早期作品相比,激情和浪漫有所削減,更重視在從容平淡中經營意蘊?!队木拥臎r味》《一生還是太短》《大美田園》《春風拂煦好讀書》等等,都是靜觀自得之篇,采用一種平靜的、訴說式的方式來結構散文,對著假想中的讀者朋友,和他們一起分享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追求一種現場感和談話風。本道先生特別善于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如《小巷幽幽》從小巷一處院落的房前屋后到小院主人都進行了具體而細致的描寫,有場景細節,也有動作細節、心理細節,寫人則如見其人,寫境則如臨其境,給讀者營造出一種很強的現場感?!靶∠锢锖鋈粩嚯?,妻子先忙活著將整理好的廢品苫上防雨布,接下來暗自擔心丈夫歸家途中能不能淋雨,會不會摔倒。忽然想起去年丈夫收廢品時偶然收到的一只當年鄉下人用的‘馬燈’,既防風又防雨。于是趕忙找了出來,又到鄰家要了點柴油,麻利地做好燈捻,點亮后掛在了院門上……”這段文字用“暗自擔心”“忽然想起”“趕忙找”“麻利地做”以及“要”“點”等這一系列動作的描寫,展現的是小院一家人雖生活清苦,但平淡中的幸福卻耐人尋味,沒有一句熱烈、煽情的話語,但跳動著情感的音符,蓄積著濃濃的深情。

本道先生的散文語言平和沖淡,富于生活氣息,不追求秀麗華彩,讓人倍感親切。細讀起來,文中的許多語句讓人從平淡中隱隱感到一種悠遠的韻味。如《幽居的況味》中“有生之年,我依然會幽居地生活下去,在我的心中,有一座自己的花園,沉寂幽靜之中,我在那里仰望星空,諦聽花開”,《風景在哪里》中“我將倍加珍惜這里的一草一木,一飯一蔬,安于這里的煙火生活,并在跌宕的命運中平和以對。要效仿古人‘采菊東籬下’‘獨坐幽篁里’‘倚杖聽講聲’‘閑敲棋子落燈花’,將來日交付這里的風光水韻,旭日煙霞”。本道先生的散文以平常心寫平常事,謙和自然,淡泊寧靜,氣定神閑,把日常的經歷提升為藝術的境界,一景一物、一朝一夕都可變作心靈的滋養,這是一種沉靜自得、開闊包容的生命境界。

本道先生的散文在感性中見理性。散文是相對來說更為個人化的文體,作者的閱歷、學識、才情、人格、修養都自然地滲透在他的作品中。本道先生的散文,感性抒情部分是作家自我情感真實、真誠和真切的表達,自然、自由、自如。知性闡述部分,則是對自己生活感受與生命體驗的反觀,增強了文化思考的力度,把情感滲透到理性認識中去,寓情于理,情思相融。這部分內容更顯示了作家豐贍的學識、豐富的閱歷和通達的性情。他通曉古今詩詞歌賦、中外文章,為文思路開闊、文質兼顧,《一生愛好是天然》《跨越千年的美麗》《東風暗換年華》《春風動草衣》《綠影繁花意味長》《鄉村四月》《在土地上行走》《留將一面與梅花》《荷塘曙色》等文中,作家每到一地、每賞一景、每看一物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相關部分,并有機融入一定的人文背景知識,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去感受民間風俗,把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內涵上。并在寫景中有意穿插議論,以舒緩的文字節奏傳達出內心的情感心緒,用理性引導感性,論中生情。從本道先生的作品中還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善于感悟和反思的散文家,他的很多作品著眼于人的生活狀態與社會發展變化之間的關系,將情感寄托于此并進行哲理性的思考。他的作品緊貼時代,如《走進春天》《東風第一枝》《夏日交響》《韶光未肯付東流》等篇,在波瀾壯闊的社會實踐中,作家的筆與國家、與時代、與人民緊緊相連,秉承良知、突破小我,以作品的文化氣度和藝術氣韻承載作家社會責任。同時,他也關注、反思一些社會現實問題,如《明月何曾是兩鄉——戲說微信的用與不用》《一生還是太短》《東風暗換年華》等篇對手機依賴、閱讀量少、自媒體亂象等問題,表達了一個作家充滿良知的焦灼和批判,“有幸處在這個偉大新時代的每一個中國人,理應精神抖擻,成為一個奮斗者、建設者。若終日耽于毫無意義的嬉笑歡娛中,豈不自暴自棄地成了一個落伍者,與如火如荼、風云際會的新時代漸行漸遠?!?/p>

本道先生的散文執著于地域書寫。盤錦是他無盡的寫作資源,這種資源不但是題材上的,更是情感上的。以文學之心感知時代的脈動,記錄城市的變遷,用對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的深情和禮贊,寫盤錦、寫遼寧的故事,也寫精彩的中國故事。本道先生在盤錦生活30多年,對這里的一街一巷、一草一木,都流露著自然深沉凝重的感情?!按诵陌蔡幨俏徉l”,他是盤錦這座城市的建設者、開創者和見證者,也是城市每一次蛻變的忠實記錄者。透過《蘆花戀》《小巷幽幽》《風景在哪里》《大美田園》《荷塘曙色》等一篇篇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盤錦這座年輕城市的歷史印跡和時光變遷,可以品味盤錦的氣質神韻,從而見證這方熱土的脈動與溫度。在《海燕》2021年第4期登載的《河海潤澤的北國水鄉》,仍然是寫盤錦,用真摯的情感寫對盤錦的所感、所思、所聞、所見,將敘事、抒情、描寫、議論融于一爐,其心拳拳、其情殷殷。水是生命的源泉,河流是大地的脈動,穿城而過的遼河承載了盤錦的歷史和人文。作者由盤錦地處遼河沖擊平原的地勢地貌,寫到近代以來這片土地歷經劫難而不衰,在新中國成立后這方水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者由遼河的水源優勢、水質特點,寫到盤錦水稻栽培技術和盤錦大米獨一無二的優良品質。由盤錦河海交匯,寫到盤錦河蟹產業快速發展和蟹香純正。由盤錦的河流縱橫、地勢低洼,寫到盤錦將“水患”變為“水利”、現代化城鄉交通運輸網絡、新興的港口城市。由盤錦河海匯集、水網密布寫到百萬畝濕地、天下奇觀紅海灘……縱觀全文,以水起,以水結,用遼河做線索,將人物、事件聯系在一起。全文對盤錦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生態環境、城市發展、經濟優勢、特產風物解析得周全備至,讀起來沒有一點散漫瑣碎的感覺,反而顯得凝練和集中。水是這篇散文血肉經脈的連接,使作品的各個部分之間銜接巧妙,段落平穩過渡,文章緊湊有序,巧妙地體現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神”就是這篇散文蘊含的對盤錦這片土地熱烈的情感。作者寫盤錦歷史上遭受的劫難、中日甲午戰爭最后一戰——田莊臺戰役的慘烈、日軍“墾荒團”在遼河三角洲的侵略掠奪以及盤錦地區地方武裝奮起抗擊、盤錦地區第一個黨支部的成立、盤錦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迎來新中國的誕生等等這片土地曾經的苦難、波折與抗爭,文字平淡從容,沒有用色彩強烈的辭藻來作渲染,有一種含蓄的隱形力量,比熱烈更深沉,更能打動讀者。對盤錦大米、河蟹、濕地等的描寫,注重知識性的貫穿,在細節化的描寫中努力傳遞大量普通讀者不甚明了的知識。在盤錦土壤、水質、氣候加精良的耕作養殖技術的依托下,才有盤錦大米、河蟹的馳名海外。藍天白云、紅灘綠葦,盤錦生態秀美的高顏值畫卷背后,凝聚著盤錦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和干勁兒。

這篇散文凸顯了作者在場者的身份,他用雙腳去觸摸粗礪、神秘、充滿質感的大地肌膚,傾聽流水之聲,觸碰大地心跳,讓散文接續上現實與自然,增加對盤錦現實的介入和對時代的回應。盤錦文學創作一直就有著深厚的地域文化書寫傳統,以本道先生為首的一批散文作者不斷強化對時代的把握能力和散文創作的主體性,立身本土,書寫鄉愁,將筆觸伸進厚實的盤錦大地深處,尋找歷史的真實細節和閃光的文明碎片,用文化的眼光審視和觀照城市的發展,寫景狀物、敘事抒情,帶領讀者進入到盤錦歷史、現實的現場中。

盤錦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遼河入海沖擊而成的鄉野平疇,蜿蜒千里河海交融的執著勇氣,象征著這片土地上的文學,具有一種開放與包容、拼搏與向上并存的美學特質。本道先生在散文創作領域辛勤跋涉四十載,一直活躍在創作一線,以優質的作品為盤錦文學創作掌舵,“作為一名寫作者,循著奮斗者的足跡,投身新時代的春天,讓錯落的筆觸對應著春天的腳步,讓生活的真實轉換成藝術的真實,透露出人和季節的相互關系,讓自己的作品升騰出動人的宏大節奏來”。

王本道以赤誠之心對文學矢志不渝的堅守令人欽佩,在文字中處處表達出對信仰的癡心不改更令人動容。他這種真摯的愛,鑄就了一條文學歲月的長途,長得讓許多人望塵莫及、心向往之。

猜你喜歡
盤錦散文情感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盤錦人工島建設條件分析
盤錦地下流體觀測在地震預報中的作用
遼寧盤錦大米升級推出“玉粳香”生態大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