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藝術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2022-09-08 01:26劉紅曉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2年4期
關鍵詞:圖案漢字服裝

張 瑋,劉紅曉

(廣西科技大學 人文藝術與設計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漢字是中華文明與歷史文化的集中體現,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為現代設計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在服裝中也是極具可塑性的設計元素。漢字最初的存在意義便是記錄與傳播信息,不同線條的排列組合方式構成了象征不同含義的具象符號,以實現表達與記錄的基本需求。隨著當今社會文化發展進步,人們對漢字產生了更高層次的審美需求,形成了以形表意,以意傳情的字體構成,這使漢字從最初的只要求實用價值轉變為追求實用和審美雙重價值,其與服裝的發展歷程非常相似。

1 漢字藝術

1.1 線條美

中國漢字,是線條與線條的組合,字字相連,皆是故事,韻律成誦,便是詩歌,這就是漢字的力量。從河南洛書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等諸多字體,都是獨特的符號,展現著線條美的藝術。無論是簡單的筆畫還是復雜的筆畫,線條都是其核心構成要素。不同的線條代表著不同的字體風格,也是服裝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漢字中,直線代表著端莊穩重的風格,曲線代表著婉轉流暢的美感。同樣,在服裝中,H型的直線廓形通常用來表現男裝的輪廓線和結構線,隨著近幾年無性別化的時尚興起,這種直線的廓形也用于女裝的西裝或大衣中;曲線大多用于女裝的輪廓線與結構線,或是用于男女休閑運動裝中,營造出柔和優雅、輕松、靈動的氛圍(圖1)。

圖1 線條美(圖源:微博)

1.2 形態美

漢字的形態美便是其造型所體現的外部特征之美,主要體現為漢字結構外形的不同與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上。漢字由符號和圖形逐步演變而來,最終形成為用線條形態表達含義的符號。線條的形體本身就能表現出一種美感,或蒼勁有力,或洋洋灑灑,或娟秀飄逸。如歐陽詢的楷書,端莊典雅、氣派莊嚴;張芝的草書,狂放不羈、氣勢恢宏;王羲之的行書,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圖2)。

圖2 形態美(圖源:百度)

1.3 意象美

漢字的“意象美”即為傳情表意之美。漢字象征著中國人的意志和情感,彰顯了中國人民的價值觀、生活方式通過漢字就能傳承,除了記錄并傳遞信息的基本功能之外,更有獨特之處在于其言外之意,構成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在本質上就具備了“意境美”的特點[1]。如“秋”字,通過枯樹、孤鳥、落葉、風組成“秋”字的形狀,表現出深秋的孤寂與凄涼(圖3)。在進行設計時,注重漢字元素的意境美更能激發觀者的聯想與想象,使作品能夠更加深刻地傳遞創作者的內心情愫與作品的信息內涵,從而獲得受眾的心理認同與情感共鳴。

圖3 意象美(圖源:站酷)

2 漢字藝術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2.1 直接應用

在漢字的應用設計中,其不同于英文的最大的地方在于中國人對漢字文化有著最直接的感官反應。漢字蘊含深厚的含義,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引申義也無限廣闊,只有將漢字的裝飾作用與文化內涵完美結合,才是最完整的美。

2.1.1 直接字形應用

直接字形應用是服裝設計中最常見的一種應用方式,是一種以漢字的線條美、形態美為基礎的裝飾手法。在進行設計時首先根據服裝主題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漢字、字體和書寫形式,將漢字字形應用于面料上,然后與扎染、蠟染、針織、刺繡等傳統技藝相結合,字形圖案位置因染料浸入程度不同或線跡疏密程度不同產生或深或淺的色彩差距以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最后裝飾在現代服裝中,產生了直觀強烈的視覺沖擊,使服裝具有一定的裝飾功能(圖4)。

圖4 直接字形應用(圖源:作者)

2.1.2 漢字寓意應用

漢字歷經數千年的歷史,逐漸形成了超越其價值之外的象征意義,即“觀念的外化”。中國傳統服飾常常通過文字圖案反映一個時期的社會政治、道德、思想等內容,再加上中國古代圖案具有的“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特質,如以“吉”為喜,以“祥”為美等,為傳統服飾積淀了更為豐韻的文化內涵。設計者通常利用漢字圖案的這種藝術特性,將特定的表意漢字圖案應用在服裝中,代表設計者寄予穿著者的美好祝愿。如東漢時期的“萬事如意”字樣錦袍面料(圖5),文字圖案的排列體現了節奏韻律與變化統一的形式美法則,面料由五種彩線織造而成,漢字與紋樣在服飾上交相搭配、錯落有致,“萬事如意”四字的文化內涵也體現了古人的美好祝愿[2];或是借助漢字諧音的特征來表達吉祥的寓意,如魚在民間通常用來寓意“年年有余”,我國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幅以“魚”為主題的藏品《印彩鯉魚海水紋布》,以藍、白兩色相間渲染的水波為底,生動的鯉魚躍動其間,古有“鯉魚躍龍門”的神話故事,鯉魚也寄托著人們渴望美好前途,平步青云的美好祝愿(圖6)。

圖5 漢字寓意應用(圖源:百度)

圖6 漢字寓意應用(圖源:百度)

2.1.3 圖案結合應用

漢字在服裝中應用的方式還可以通過和其他的圖案進行組合,使整個服裝表現出的畫面感更加豐滿,給觀者的印象更為深刻。時裝設計師拉夫·西蒙在2015 年春夏系列服裝的設計上將老照片和圖片進行拼貼組合,并配以“漂流者”的文字內容,組成一部既有整體感又有細節的“回憶錄”。設計師本人就是“漂流者”,乘載著小舟漂流在記憶的河流中,路過的全是熟悉的風景[2]。漢字與圖案相結合的方式讓人們更加直觀、充分地了解到漢字的意境美,讓人們更是切身感受到設計師的創作心境,體現穿著者的審美情趣(圖7)。

圖7 圖案結合應用

2.1.4 飾品造型應用

漢字可以與金屬、塑料、皮革等非服用質料結合做出特定外觀造型,在飾品、腰帶、鞋、包包等衣飾上應用。例如,“居中對齊”是一個漢字文創品牌,以東方傳統美學——對稱美為設計理念,代表中國的人文哲學,從對稱漢字中提煉創意,設計為飾品,轉化為具有東方韻味的文化產品輸出。由此看來,漢字元素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服裝設計中,在服飾品中的應用更滿足了人們對服裝個性化的需求,符合時尚流行趨勢,使消費者對“中國風”設計更有信心(圖8)。

圖8 飾品造型應用

2.2 間接應用

漢字在服裝中的間接表現形式,主要是利用漢字的線條美與形態美將漢字的結構與服裝結構、造型相結合的方式,最初的漢字就是象形文字,漢字的構成形式即為圖形的組合,通過圖形展現濃烈的文化韻味。首先可以利用凸起或挖空、火燒、3D 打印等技術方法,用立體造型的方式表現,經解構、堆積、重組等設計手段,在圖案的呈現方式上實現平面到立體層次的跨越,從最初的表意的目的轉變為字體結構的一種表現。建立了設計師內心情感與服裝風格之間的聯系,使服裝成為既滿足現代人審美、充分體現設計師的設計意圖,又穿著舒適、剪裁合體的工具。

漢字的結構與服裝結構、造型結合:一是可以運用打散與重組的方式,使得漢字失去其原有結構,但筆畫清晰可見;二是以分離與拼接的方式應用在服裝中,打破漢字在人們印象中慣有的形式,拆散為兩個單獨的部首[3]。如圖9 的設計作品采用文字“鳥”和“琴”作為設計靈感元素,以漢字的字形為設計點,簡化圖形提取元素,應用在服裝結構上,通過解構、重組、層次等多種設計方法,形成新的服裝結構,在此系列服裝上進行運用,產生全新的視覺效果,兼具了外觀美感與文化內涵[4]。

圖9 間接應用

3 結語

漢字藝術中蘊含著濃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文化感召力,不僅具有線條美、形態美、意境美,其中還蘊含著人們淳樸的美好祝愿、心靈寄托。漢字這種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為我國的設計師提供了豐富的設計思路與靈感源泉。筆者通過對漢字藝術性的詳細梳理,發現現今漢字的藝術性在服裝中的應用已經有了可觀的成績,這種應用也提升了現今服裝的文化底蘊與產品價值。但傳承與創新中國傳統文化仍然任重而道遠,需要設計師更加深入了解其藝術美學特征及文化內涵,在把握好服裝實用價值的基礎上,能夠詮釋好服裝語言,并從多角度思考傳統文化與服裝的創新,在漢字與服裝的款式、面料、色彩的結合方式上進行大膽嘗試,借此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揚到世界各地并久遠傳承。

猜你喜歡
圖案漢字服裝
道具服裝
畫中謎
畫中謎
畫中謎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
服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