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龍州壯錦技藝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2022-09-08 01:26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2年4期
關鍵詞:壯錦織機織錦

王 梅

(南寧師范大學,廣西 南寧530100 )

0 引言

壯錦源于秦漢,初形于唐宋,興盛于明清,衰落于清末民初,新中國初期開始曲折發展。利用壯錦產業發展好農村邊遠地區,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1]。廣西龍州縣位于廣西的西南部,其西北地區與越南相交,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邊境貿易文化名城。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迅速增長,大多數農村的年輕人不愿留在農村地區傳承織錦技藝,導致壯錦的發展停滯不前甚至瀕臨技藝失傳的絕境[2]。如何促進龍州壯錦技藝的傳承與發展,以帶動農村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以及實現壯錦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 龍州壯錦產業化的可持續發展價值

壯錦,其意為天紋之頁,壯錦凝聚了壯族集體人民的智慧,區別于其他名錦,是壯族民間特有的手工技藝,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物質財富。傳統的壯錦主要是用棉、麻線經緯交織而成,用于制作衣服、圍裙等日常生活用品,其圖案變化多樣、配色大膽鮮艷且寓意豐富,是廣西地區人民智慧的結晶。

龍州壯錦歷史悠久,寓意豐富。其織錦材料主要使用絲絨和棉紗,利用當地植物和有色土進行染色,主要染色原料有胭脂花、蘇木、黑土、樹皮等,所做壯錦主要用于制作被套、衣裙、臺布等。歷經數年的發展,以壯錦藝術為典型代表的織錦已經成為我國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豐富多彩的壯錦紋樣,可以彰顯出壯族先民對生活、自然、民族文化的熱愛與崇敬,滲透出積極樂觀的心態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壯錦極具文化價值,通過簡單的壯錦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文創產品,比如手提包、圍巾和燈飾等,這些文創產品在產生經濟價值的同時也在向人們傳遞文化價值,為壯錦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能。

民族的復興與農村地區的發展振興密不可分。廣西地區利用民族文化資源和優勢,打造了“非遺+產業”化模式,在保護的前提下推動非遺產業發展,將文化與產業緊密結合在一起,實現保護非遺產業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進一步加快促進地區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將壯錦文化產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不僅可以拉動內需,而且可以拓寬就業渠道。廣西地區壯族婦女大多熟悉制作壯錦的技藝,所以大部分農村地區家庭可通過手工技藝制作壯錦以增加家庭收入,同時也使壯錦技藝可以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下去。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的經濟開始迅速崛起,許多外來的品牌在中國占領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由于國外品牌的影響,民族工藝的傳承面臨后繼無人的普遍情況,民族產品的發展舉步維艱,壯錦文化的發展與傳承面臨著諸多問題。

2 廣西龍州壯錦的技藝特征與傳承

2.1 織機的結構與工藝特點

壯錦織機早在百年前就已成型,隨著人們使用過程的不斷改進而演變成現在的小木機,現代織機結構簡單、制作簡易,但是工作效率低不能形成量產。壯錦織機主要由機身、裝紗、提紗、提花和打花5 個部分組成,如圖1 所示。

圖1 壯錦織機結構組成示意圖

廣西龍州織機是一種單躡單綜環式花本織機,織錦步驟簡單,主要有投梭、拉扣、踩踏板等步驟,伴隨著織機與線之間來回摩擦產生的沙沙聲,一幅幅精美的龍州織錦就從這些繡娘手中制作出來[3]。龍州織錦如圖2 所示。龍州織機上方沒有竹籠,僅一條竹筒插在機架上,操作時有一條盤腰扣,利用腰部力量操作完成織錦(如圖3)?,F代織機采用的通常是通經通緯織錦的方式,廣西壯錦則是采用通經斷緯的方式,龍州織機為正面織錦方式,織錦操作時圖案從正面呈現。

圖2 龍州織錦

圖3 龍州織機

2.2 壯錦圖案紋樣及寓意

龍州壯錦的圖案皆與當地居民日常生活、風俗習慣有關,大多為二方連續紋樣[3]。在與龍州壯錦傳承人李素英的談話中了解到,織錦的配色很多都是繡娘們根據自己的審美來選擇的,沒有特別的講究,包括織錦的很多圖案也是根據個人的審美創作而成。壯錦紋樣多用幾何圖案、動植物圖案,色彩絢麗,對比強烈,具有濃厚的豪放藝術風格。壯族先民習慣把植物、動物和非生物等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和保護神,認為他們有一種超自然的能力可以保護自己、庇佑子孫,因此織錦上的圖案多由動植物紋樣組成[4]。其中的蟒龍紋圖案是廣西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圖案之一。蟒龍紋是由一個個稻穗圖案組合成菱形如同龍的鱗片,如圖4所示。龍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上古神獸,在傳統文化中寓意吉祥,例如象征著朝氣蓬勃、威武不屈等形象,同時也表達了父母望子成龍的期盼。八角花也是龍州人民經常刺繡的一個圖案,同時也是龍州壯錦中常見的圖案之一,極具地方特色,如圖5 所示。八角花是由八個相同的三角形兩兩鏡像圍繞正方形而成,其八個角象征著廣闊的天地、一望無際,中間的正方形象征著天地,從圖案中可以看出古代壯族先民對天地的敬畏之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圖4 蟒龍紋

圖5 八角花

2.3 壯錦技藝傳承現狀

在訪問傳承人李素英后,初步了解到龍州壯錦傳承現狀。目前壯錦的傳承依然是家族式優先。作為金龍壯錦的第五代傳承人的李素英從小便跟著家人學習織錦技藝,十歲能織布,十二歲學會織錦。從壯錦的工藝發展進程來看,熟悉壯錦技藝的多為女性,并且壯錦技藝的傳承并沒有專門的文字及圖像記載,皆是由前人實操教授和口耳相傳沿襲至今。

3 廣西龍州壯錦的發展現狀

3.1 生產效率低

傳統織錦工藝耗時長,且工藝復雜、產量低下,需要繡娘進行純手工制作??楀\前,繡娘需事先編碼制作織錦的初步花樣,織錦過程中也會根據自己的審美對配色和紋樣進行部分改變,這就導致織錦工作繁復、效率低下[5]。訪問龍州縣金龍鎮美女村李東梅得知,當地村民都是在完成農活的前提下,有閑余時間才會進行織錦,一名成年女性織錦一整天僅能掙30 元左右。低效率加上低利潤導致當地的村民只能把織錦當成一種副業去發展。在沒有機械化的生產進行支撐的前提下,人員參與度低、生產規模小且織錦產量少。

3.2 經銷范圍小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蓬勃發展,國人的消費選擇面越來越廣。改革開放以后,大量國外品牌傾銷國內并綁定了一定的國內用戶,這就使得中國本土的產品遭受打擊[6]。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壯錦已不再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慢慢成為收藏品,導致壯錦市場需求量低。再加上人們對壯錦的認知較少,認為高昂的價格與呈現的壯錦實物不匹配,更愿意花同樣的價格去購買國外品牌產品,這就導致壯錦的銷路變窄。

金龍鎮美女村的壯錦主要與專業包裝銷售公司進行合作,村民們利用閑暇時間制作壯錦,制成的圍巾或者半成品交付包裝銷售公司后,由專業公司進行包裝、生產和銷售。李素英民間工藝品與專業合作社制作的織錦主要銷往我國廣東、澳門等地,以及泰國等國家。合作社有織錦機器共14 臺,其繡娘主要為異地搬遷戶、貧困戶等,這也為困難人群提供了工作的機會。如何使壯錦這一副業走出去,升級成為主業并增加村民收入,是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3.3 創新設計落后

文化的魅力是無窮的,壯錦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儼然已經成為民族團結的一個符號,隨著人們認知的提高,傳統的壯錦已經不再被人們廣泛需要。生產力的發展,影響了壯族人民傳統的生活方式。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壯錦開始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而通過壯錦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文創產品仍然具有市場前景,但是缺乏創意創新。傳承人所制作的文創產品只是把壯錦紋樣直接運用到產品上,而沒有進行深層次的設計。保護與延續傳統文化并進行創意設計,使其在經濟迅速發展的當下仍保持一定的活力,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4 廣西龍州壯錦發展策略

4.1 現代科技助力壯錦產業化

龍州壯錦的生產主要靠手工織錦,且制作周期較長??梢岳霉I化的生產模式與個性化的生產相結合,進一步促進壯錦的創新和發展空間擴大。

壯錦技藝核心的部分就是圖案的編碼??梢岳矛F代紡織技術與電腦編程技術相結合,對圖案及紋樣進行編程設計,利用自動化機器設備來進行生產。這樣可以大大縮短生產周期[7]。

利用機器來批量生產的織錦作為中低端產品,主打拓展市場,提高知名度;而傳統手工織錦與創新設計相結合,走高級定制的道路。

4.2 創新壯錦營銷模式

龍州壯錦可以嘗試利用網絡自媒體進行宣傳,比如抖音、快手等直播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拍攝壯錦的制作視頻,讓大眾熟知壯錦;在小紅書、B 站等平臺對壯錦做出全方位的解讀;在淘寶、京東和拼多多等購物平臺上架壯錦文創產品,拓寬龍州壯錦暢銷路徑[4]。

當地政府應適時進行政策支持,擴大民族傳統技藝的宣傳力度,提高民族傳統文化影響力,牽頭組織各類文創會展,吸引國內外消費者和投資商,進而拓展壯錦消費、投資市場。

4.3 傳承人肩負創新重任

國家的興旺發達離不開創新,創新同樣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堅持創新、與時俱進,文創產品才不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消亡。傳承人不僅有傳承傳統技藝的義務,同時也要為地方的物質文化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當下市場“品牌”無疑是一種具有經濟價值的無形財產,當品牌概念深入人心,品牌地位就在市場中日益凸顯。而傳承人無疑就是最好的品牌形象。應該利用好傳承人的品牌效應,對傳承人進行創新方面的培訓,提高傳承人的綜合創新設計能力。傳承人應該使文創產品不再是簡單的實用產品,而是在蘊含豐富文化內涵的前提下做到創新,多做有高附加值、高文化含義的產品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傳承人可以和地方高校合作,推動“產、學、研”融合,向高校師生傳達民族文化的理念與內涵,與高校師生合作共同設計一些具有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

傳承人應該“走出去”宣講交流,參加國內外相關交流活動,提升壯錦知名度的同時,積極弘揚民族傳統技藝,將國內外優秀創新理念運用至壯錦文創產品。

5 結語

當前壯錦的生存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本文研究分析廣西龍州壯錦技藝傳承與發展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助力龍州壯錦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可能。通過不斷改變現有技藝及產品的創新形式促進壯錦技藝傳承。壯錦技藝不僅僅擔當傳承的角色,同時也要充分發揮文化的魅力,將傳承與技藝結合,對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猜你喜歡
壯錦織機織錦
神機妙算 中國傳統織機的分類和演進
瑤族織錦
西蘭卡普:土家族的織錦與史詩
帛錦時韻*
傳承
由甲紡機:兩款織機高速高效穩定節能
古織機與絲綢文化
披著“壯錦紫”的地鐵三號線亮相
壯錦獻給毛主席
“水改氣”究竟靠不靠譜?金斯達有話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