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織錦

  • 苗族織錦技藝的生產性保護路徑探析
    2008年,苗族織錦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是Ⅷ-105。苗族織錦技藝是地域文化持有人生產生活的重要內容,是苗族服飾制作與裝飾常用的工藝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是指在具有生產性質的實踐過程中,以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為核心,以有效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為前提,借助當今各種新型生產、流通、銷售等各種技術手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的保護方式[1]。這是一種使非遺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并

    西部皮革 2023年24期2024-01-29

  • 織錦
    貓來。貓的主人叫織錦,她發了地址讓我去看貓,看看有沒有眼緣,先培養一點感情,然后,她過幾天再送貓上門。我問她為什么不可以把貓直接帶回,她說因為之前有人把貓領回家后,過幾天貓就不見了。她要為貓寶寶找一個真心愛它的主人。織錦住的地方很偏遠,地鐵加出租車輾轉近兩個小時才到。到了以后,瘦瘦小小的織錦帶我走進小區,這里都是農村私人別墅群。院子里有絲瓜垂滿藤架,有拳頭大的石榴掛在枝頭。還有一對老人,正在摘院子里的青梨,堆了滿滿一筐。我贊嘆道,你們這環境真好。織錦說,我

    新民周刊 2023年40期2023-11-24

  • 傣錦的組織結構與挖梭工藝分析
    較為獨特,是早期織錦技藝的一種表現形式。漢代以來,傣錦織物在云南傣族中長期盛行,但目前學界缺乏對其組織結構、工藝特征的定性分析與描述,隨著傳統傣錦織造傳承人的減少,傣錦面臨失傳困境。文章對傣錦的組織結構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結合其接結特點對傣錦組織結構進行分類的方法,同時對傣錦的挖梭工藝也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傣錦一般為緯起花組織,結合其接結特點可分為無結型緯起花組織和地結型緯起花組織兩大類;無結型緯起花組織傣錦正反面浮線均不參與接結,織物蓬松、立體感強;地結

    絲綢 2023年9期2023-09-27

  • 傳統工藝振興背景下湘西民間工藝數字化保護開發的路徑研究 ——以土家織錦為例
    展質量。湘西土家織錦工藝是湖南少數民族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工藝之一,在國內頗負盛名。在傳統工藝背景下,湘西土家織錦工藝面臨著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探索新時期湘西土家織錦數字化保護開發策略,逐步建立“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新型織錦工藝保護與開發機制,是新時期創新推進這一優秀傳統工藝傳承發展的重要手段。1 湘西土家織錦保護開發現狀織錦,土家語稱“西蘭卡普”,又稱“溪布”“溪洞面”,濃縮了當地土家傳統文化的精粹,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歷史價值與

    紡織報告 2023年1期2023-04-05

  • 湘西土家織錦的生產現狀及保護研究
    000)1 土家織錦簡介土家織錦在土家語中被稱為西蘭卡普,織錦多用于鋪蓋,意思是“土花鋪蓋”或“打花鋪蓋”,是土家女子未嫁之前為自己織出的嫁妝,也是武陵地區的一大特色織錦[1]。土家織錦是土家族人日常生活、生產勞動的產物,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鮮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極高的觀賞與收藏價值,是由原始植物發展而來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間美術形式,被譽為舉世無雙的民族工藝紡織品,在我國少數民族中逐步成為主要織錦。土家織錦是我國的一項民間工藝,其產生和發展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

    西部皮革 2022年24期2022-12-30

  • 土家織錦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運用路徑
    000)1 土家織錦概述土家織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巴人時期,時人稱其為“玉帛”。到了現代,西蘭卡普成為土家織錦的代名詞,凡是土家族的手工織錦都被稱為西蘭卡普,很多場合下土家織錦與西蘭卡普幾乎可以劃等號?!拔魈m卡普”是土家語,“西蘭”的意思是鋪蓋、被面,“卡普”是花的意思?!拔魈m卡普”是土家語中“花被面”或“土花鋪蓋”的意思。土家織錦最初的原材料是野生植物纖維,如野葛、野麻等,現在大致可分為麻類、絲類和棉類??棛C、配件、紡車、倒車及牽線車等生產工具多是利用

    紡織報告 2022年4期2022-05-18

  • 土家織錦助力武陵山區鄉村振興研究 ——以湖南省撈車河村為例
    業的源動力。土家織錦作為撈車河村傳承上千年的手工技藝,具有深厚的傳承基礎。撈車河村土家織錦代表性傳承人劉代娥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土家族織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織錦工藝大師,她一直堅持在村寨中傳承土家織錦手工技藝。近幾年隨著撈車河村旅游業的發展,土家織錦顯示出強大的動力。關注土家織錦的發展,推動土家織錦適應當代發展的需求,有助于土家織錦文化的傳播以及產業的振興,有助于鄉村振興。土家織錦是土家族非常古老而且珍奇的民間工藝,土家人稱其為“西蘭卡普”

    湖南包裝 2022年6期2022-02-11

  • 湖北省民族傳統工藝土家織錦的傳承發展探析
    其傳承千年的土家織錦來源于生產生活,現存的400余種織錦圖案記錄了土家族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了解掌握土家織錦的傳承發展現狀,引導和支持土家織錦繁榮發展,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具有重要意義。最近,筆者對湖北土家織錦的傳承發展進行了專門調研,先后對土家織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企業負責人以及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采訪并到湖北進行實地考察,還在全國開展了網上問卷調查,基本掌握了湖北省土家織錦傳承發展現狀

    民族大家庭 2021年6期2021-12-25

  • “西蘭卡普”,織造時代芳華
    露 覃朗宇土家織錦在土家語中被稱作“西蘭卡普”的土家織錦,是一種起源于春秋戰國、流傳于武陵山區土家族婦女之間的民間手工技藝。它們是嬰兒的搖籃被、新嫁娘的床單、擺手舞的披甲、祭祀堂前的壁掛,如今更是走進千家萬戶的裝飾品。土家織錦多以絲、棉、麻線為原料,一般以紅、藍、青三種顏色的線,采取通經斷緯反面挑織的方法手工挑織而成。土家織錦圖案取材廣泛,構圖大方,織工精巧,花樣豐富,色彩鮮明,同廣西壯錦、云南傣錦、海南黎錦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少數民族織錦”。守望故事1

    農家致富顧問·上半月 2021年11期2021-12-05

  • 西蘭卡普:土家族的織錦與史詩
    染江水,阿妹梭梭織錦花。深山吊腳樓上,淳樸、美麗的土家女坐在織機邊,一邊悠閑地哼著歌,一邊雙手將五彩絲線化作神奇的織錦……青山碧水,恬靜如畫,不知是多少人潛藏在心底的“田園牧歌”。在自給自足的農耕時代,這樣如畫的場景,是土家人的生活常態。從蓋織錦被、穿織錦服,到長大后學習編制織錦,結婚陪嫁選織錦,夫妻恩愛伴織錦,祭祀祖先供織錦,親朋好友送織錦……一個土家人的生活,就是一幅土家織錦的縮影。土家族傳統手工織錦西蘭卡普是土家人特別是土家女性審美情趣與審美追求的華

    科學之友 2021年11期2021-11-23

  • 這個“乖幺妹”不簡單
    田,孕育出了土家織錦。無數次的經緯交替,竟然可以從線到面成花。世代傳承的手藝,也許比不上高速發展的現代化機械作業,但卻傳承著中國傳統民俗生活之風雅?!薄獜執鹛鸬呐笥讶Α?0后”的“乖幺妹”不一般土家族歷來都是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一個民族,所以土家織錦成了土家人們敘事紀實的載體,得以稱之為一部無字史詩。當你翻開之后,便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進去,傳承人張甜甜也不例外。1990年出生的張甜甜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土家阿妹。2014年,年僅24歲的張甜甜第一次走進了張家界

    科學之友 2021年11期2021-11-23

  • 從少數民族紡織技術史視角解讀土家族文化 ——《挑織成花:湘鄂西土家織錦文化研究》之推介
    土家織錦作為土家族生活和文化重要象征物之一,它的興衰變遷反映了土家族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發展趨勢。對于土家織錦的研究,學術界業已展開,并對其工藝、紋樣以及蘊含在土家織錦背后的文化進行了搜集、整理,起到保護和傳承土家族文化的重要作用。然而,對土家織錦的活態保存以及文化產品的開發研究卻比較少。因此,在強調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的下,對土家織錦本源和發展趨勢的研究就顯得更加具有現實意義。本文結合武漢紡織大學葉洪光與李斌編著、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于201

    毛紡科技 2021年10期2021-11-02

  • 宮廷審美視域下南京云錦的符號學探析與絲巾圖案設計
    ;主題圖案絲巾;織錦;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圖分類號: TS941.2;J523文獻標志碼: BAbstract: Nanjing brocade, as one of the most traditional silk woven handicrafts in China, has become a royal imperial article since the Yuan dynasty.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connotatio

    絲綢 2021年6期2021-08-05

  • 現代服飾中織錦元素的有效運用
    004)一、引言織錦有著豐富的主題,色彩也比較多樣,構圖也具有較強的藝術審美性,而且對地方生活情感進行了充分體現,對民族特色進行了充分展現。因為織錦創作一般都來自于生產生活,是對日常生產生活的藝術性表現,其中最為珍貴的地方就是表現了最為純粹的民族文化,因此織錦這一非遺技藝受到了設計師的青睞,并廣泛應用于現代服飾設計中。如今,人們對于服飾的追求已經不再只是舒適性,對于個性化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為此,設計師需要對服裝功能定位進行拓展,未來服裝設計發展的主要方向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1年5期2021-06-25

  • 中國古代織錦重組織結構的特征及其演變規律
    織采為文曰錦”,織錦是用預先染好顏色的經緯線織成的具有多彩花紋的絲織物[1-2]。從西周的“萋兮斐兮,成是貝錦”開始,到東漢的“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字從金帛”,再到明清時期寸錦寸金的云錦妝花,織錦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古代價值堪比黃金的絲織物[3-4]。織錦的傳承與創新是現代織錦發展的重點和熱點問題,而織錦的重組織結構作為高技術水平的代表是傳承的重點,也是創新的基礎。目前對中國古代織錦的研究主要涉及歷史沿革、技藝特點、組織結構等方面[5-6]。在重

    紡織學報 2020年9期2021-01-05

  • 湘西土家織錦藝術傳承與保護研究 ——評《湘西土家族織錦技藝》
    土家織錦,其意為土家打花。土家語把花叫“卡普”。織錦、打花,土家語叫“卡普拓”,后因這種織錦多用于做被面,土家語把被子叫“西蘭”,這種用土家織錦做成的被面便叫“西蘭卡普”,即“土花鋪蓋”。由于“土花鋪蓋”是土家織錦中最典型的用品,也為了方便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西蘭卡普”慢慢也就成了土家織錦的代名詞。湘西土家織錦是土家族人聰慧的象征,廣泛用于被面、床罩、窗簾、桌布、椅墊、包袱、藝術壁掛、錦袋等,色彩對比強烈,圖案樸素而夸張,寫實與抽象結合,極富生活氣息。其圖

    毛紡科技 2020年5期2020-12-20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傣族織錦的傳承與發展
    族藝術研究院傣族織錦,流傳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西雙版納、西部的德宏等地,是傣族文化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的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之一。2008年,傣族織錦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筆者試圖從傣族織錦的起源、傳承模式、生存現狀及困境、傳承與發展的具體路徑等角度探索傣族織錦的意蘊內涵,以促進傣族織錦技藝的發展和交流。一、傣族織錦之概述傣族織錦歷史悠久。1958年,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西漢時期的“紡織貯貝器”上就繪有奴隸主監督織奴使用腰織機進行織造

    藝術家 2020年6期2020-12-06

  • 精妙的讀畫詩
    貝利早期的短詩《織錦》是一首簡潔雋永、意味深長的讀畫詩,也是書寫人類共同的審美體驗的典范之作,然而受到關注較少。本文嘗試在互文性和圖像學的視角下全息地解讀、剖析其內涵,從而豐富阿什貝利研究成果?!娟P鍵詞】 約翰·阿什貝利;《織錦》;讀畫詩;互文性;圖像學【中圖分類號】I1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46-0004-03一、引言約翰·阿什貝利(John Ashbery)(1927-20

    今古文創 2020年46期2020-09-10

  • 族群記憶與認同:紅瑤服飾工藝及其文化象征意味解讀
    類學;文化記憶;織錦;靛染;腰織Abstract: For the craftsmanship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ongyao clothing, the decorative features, the craftsmanship and pattern meaning of Hongyao clothing we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anthro

    絲綢 2020年8期2020-08-31

  • 傳承:都錦生織錦技藝
    年歷史的“都錦生織錦”,當年的杭州人曾家家戶戶為擁有一塊都錦生織錦而感到驕傲。到了今天,這些老都錦生織錦,亦然成了珍貴的收藏品,讓收藏愛好者們愛不釋手。時光追溯到民國八年(1919年),青年都錦生畢業于浙江省甲種工業學校機織專業,留校任教。在教學實踐中,他親手織出我國第一幅絲織風景畫《九溪十八澗》。后在親戚宋春源與錢莊資本家宋錫九的支持下,都錦生購置了一臺手拉機,雇了一名工人,于1922年5月15日在茅家埠家中開工織造。所織造的絲織風景畫由于新穎別致,價格

    杭州 2020年12期2020-07-30

  • 開放自信、交流融合
    來的其中三塊唐代織錦,從入藏背景及經過談起,引入多元文化交融視角,在此基礎上對三塊織錦進行物理層面的分析,具體包括織物結構、織物風格、工藝,并對其產地進行類比推測,從而得出青海絲綢之路上出土的織錦既不是東方文化所特有,也不是西方文化的輸入,而是東西方相互交融吸納的產物,是唐王朝開放自信的對外交流政策中優秀的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美美與共的鮮活例證?!娟P鍵詞】“絲綢之路”;都蘭;織錦;唐代;交流融合【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一、入藏背景及經過位于中國

    中國民族博覽 2020年6期2020-07-04

  • 神奇的東方藝術之花
    竺一丹都錦生織錦博物館位于杭州市鳳起路都錦生絲織廠內。博物館占地7000余平方米,其中陳列室500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家專題織錦博物館,通過近千件實物和圖片詳細介紹了中國傳統織錦兩千余年發展歷史,也展現了都錦生織錦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博物館分陳列室、原料準備工場、織錦織造工場和產品展示展賣廳四大展區,作為國內首家織錦專題博物館,都錦生織錦博物館已成為杭州絲綢的標志之一。絲綢之花 絢麗綻放絲綢發展史。杭州織錦是絲綢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都錦生織錦更是被譽為“神奇的

    浙江林業 2020年12期2020-01-11

  • 湘西土家織錦的傳承與保護
    摘 要:湘西土家織錦是土家族人聰慧的象征,它不僅是作為貼身物的鋪蓋,也是姑娘出嫁時的嫁奩,還是節日祭祀時的神物。織錦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蘊含著土家族的文化意識、哲學思想、社會環境及認識觀念并深深地根植于民間的土壤之中,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土家織錦之所以受人關注并傳承至今,是因為其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這強有力的后盾支持著它的發展與繼承。關鍵詞:湘西;織錦;民間工藝注:本文系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地域民

    大觀 2019年7期2019-10-08

  • 西蘭卡普在服裝設計應用中的局限性及解決對策
    6年6月,“土家織錦”被國務院列入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土家織錦的主體——西蘭卡普,它是土家織錦的魂和根。西蘭卡普與服裝設計相結合是土家族文化內涵的延續,有利于土家織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同時這也是豐富服飾設計領域中傳統元素運用的一種方式。通過對西蘭卡普網絡文獻的大量搜集,并對原生態存留地的田野調查,筆者認為:西蘭卡普的藝術特征具有豐富多樣的題材、厚重艷麗的色彩、連續對稱、重復變異的幾何造型的藝術特征。但是在服裝設計應用中,西

    藝術科技 2019年11期2019-09-18

  • 武陵山區民族文化符號提煉與創意轉化
    的土家族西蘭卡普織錦的圖式符號,通過一些實地調研和案例分析找到提煉這些符號的方法,同時探索民族資源創意轉化的方法。關鍵詞:西蘭卡普;織錦;符號;創意轉化1 土家族西蘭卡普織繡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武陵山區是一個多民族特色的區域,在這個區域里有著豐富的民族手工技藝,這些工藝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但是又各有特色,異彩紛呈。同時,在這個區域里也有非常多的少數民族居住,如土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等。例如,土家織錦西蘭卡普就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西蘭卡普又稱“打花鋪蓋”

    藝術科技 2019年11期2019-09-18

  • 黎族織錦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探討
    【摘要】黎族織錦又稱黎錦,是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集中反映了黎族人民生產生活狀況,是審美意識的藝術表達,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非常高。本文從黎錦的藝術特點和風格為切入點,重點討論黎族織錦元素如何應用到現代環境設計中,充分發揮其民族性特點,突破傳統設計的限制,充分展現黎錦藝術的繼承和發展,對黎錦藝術發展具有較強的借鑒和參考價值?!娟P鍵詞】黎族;織錦;現代環境;繼承和發展【中圖分類號】J523 【文獻標識碼】A在漫漫歷史長河的積淀下,黎族織錦代表著黎族婦女的創造才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8期2019-07-09

  • 廣西少數民族織錦藝術在現代家具中的應用
    過對廣西少數民族織錦藝術的研究,將豐富多彩的民族織錦藝術通過提煉、加工,創造性地運用到現代家具設計中,用現代的設計方式和手段來豐富、完善它的表現形式,做到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既能使現代家具產品更具文化內涵,也促進廣西少數民族織錦藝術與廣西地域特色家具的發展。關鍵詞:廣西少數民族;織錦;現代家具設計一、廣西少數民族織錦藝術廣西壯族自治區在祖國的南疆。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占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壯族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文明,民族的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并通過與其他

    大觀 2019年1期2019-06-28

  • 裝飾插畫在旅游紀念品土家織錦中的應用
    45000)土家織錦又名“西蘭卡普”,在農耕文明千百年的發展中,通過一代代土家人的口傳心授,成為了土家族最具代表的民間工藝形態。它的工藝和圖案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還具有豐厚的文化價值,被公認為土家族發展的一部沒有文字的史書。然而,現代文明帶來的工業發展,消解了土家織錦作為生活物品的使用價值,而失去了使用價值的土家織錦則面臨著傳承的巨大危機。如何在現代語境中繼續生存便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一、土家織錦在當代旅游中的重新出場現代工業文明帶來商品富足的

    戲劇之家 2018年26期2018-11-14

  • 唐代織錦色彩研究
    館館藏的5件唐代織錦,主要分析研究了其圖案、配色規律、織造風格,及完成這些織錦圖案和色彩的復原。這5件織錦中有1件為唐系織錦,4件為中亞系統織錦,唐系織錦喜好采用黃、綠兩種色絲織造,中亞系統織錦喜好以紅、黃、藍、綠四色絲織造,色彩較東方織錦豐富一些,有分區顯色的特點。關鍵詞:唐代 色彩 織錦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18)04-0086-03引言唐代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燦爛輝煌的—頁,其經濟繁榮,國家統一。服飾雍容華貴

    設計 2018年7期2018-11-12

  • 織錦與武陵地區多民族歷史文化互動
    要:無論古今,織錦在武陵地區的少數民族文化中都具有特殊的地位。這里的多個民族在編織、流通和使用織錦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透過這些體系可以窺見武陵地區歷史上巴、楚、濮、僚、仡佬,以及現今土家、苗等多民族文化傳承和互動的過程、形式及結果。關鍵詞:織錦; 武陵地區; 西蘭卡普;芭排中圖分類號:F06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332(2018)02-0045-05織錦是中國傳統的紡織品中的一個重要門類,而根據紡織工藝的不同,織錦又可以

    三峽論壇 2018年2期2018-09-10

  • 土家織錦旅游商品開發研究
    0062)土家族織錦 ,土家語稱為“西蘭卡普”,漢語意為“打花鋪蓋”,或“土花鋪蓋”,是土家族民間工藝品中最具特色的品種之一。土家織錦與云錦、蜀錦、宋錦、壯錦并稱為五大名錦,與瑤錦、傣錦、侗錦、苗錦、黎錦、景頗族織錦、艾德萊斯錦共同組成我國少數民族民間織錦,土家織錦又被稱為少數民族民間織錦之首[1]。2006年土家族織錦技藝入選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作為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旅游開發價值[2]。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

    四川旅游學院學報 2018年5期2018-09-07

  • 東方藝術花,錦繡中華夢
    【摘要】都錦生織錦由我國著名愛國實業家都錦生于1922年創辦。在近百年歷史中,都錦生織錦幾經浮沉,后繼者始終繼承都錦生熱愛、傳承與創新的精神并將其盡付織魂,續寫都錦生的“錦繡中華”夢,更以織錦向世人展現東方神韻。本文主要從四方面介紹都錦生織錦的“錦繡中華”夢?!娟P鍵詞】都錦生;織錦;創新;傳承;外交【中圖分類號】J503 【文獻標識碼】A都錦生織錦由我國著名愛國實業家都錦生于1922年創辦,被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之花”。都錦生織錦歷久彌新,離不開都錦生及其

    中國民族博覽 2018年1期2018-05-14

  • 湖南少數民族織錦人才培養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
    ,挖掘和培養民族織錦人才,將織錦藝術的研究深入到與之相關的地域文化、民俗、歷史和時代特征之中,將有助于我們在新時代背景下全面推廣和傳播傳統文化,對保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與多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碴P鍵詞〕少數民族;織錦;傳承;人才培養湖南少數民族織錦歷史悠久、題材廣泛、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是最具特色的工藝美術形式之一。我們通過對湖南少數民族織錦從業人員的走訪調查與實證研究,為傳承與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增強織錦從業人員設計能力和創新產業發展理念提供研究材料,為20

    藝海 2018年1期2018-02-25

  • 基于“互聯網+”的土家織錦文化資源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模式的研究
    0)1 引言土家織錦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土家織錦文化遺產存在著保護手段單一,土家織錦織造工藝落后,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等問題[1]。在現代的生活方式及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如果不深入研究土家織錦文化遺產保護和改進織造工藝,土家織錦將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且有可能出現失傳的危險,因此深入研究土家織錦文化資源保護與傳承方式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意義?!盎ヂ摼W+”時代,數字化技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應用已逐漸成熟[2,3],但是針對土家織錦文化遺產數

    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年6期2018-02-15

  • 淺析漢代織錦裝飾紋樣的技術特征與藝術特色
    向外面輸出,漢代織錦在中國絲綢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期,可見漢代織錦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想更好地了解中國從漢代至今穿著風格的變化以及生產技術的特征,可以從漢代織錦裝飾紋樣方向進行研究,同時將織錦裝飾紋樣的技術特征與藝術特色全面結合分析,不僅可以幫助研究人員了解中國古代織錦在變遷過程中科學與藝術的關系,還可以為研究和開發現代織錦提供借鑒。一、漢代織錦溯源早在殷商時期中國已有絲織物。漢代則設有織室、錦署,專做織錦,供宮廷使用。在漢武帝統治時期,中國的織錦就通過絲

    藝術家 2018年6期2018-01-24

  • 平地瑤織錦紋樣解讀
    】本文闡述平地瑤織錦的紋樣包括適形填空+擋頭邊飾、幾何紋地、自由獨立紋樣、漢字形式等造型,提出紋樣的題材包括動物紋、植物紋、幾何紋和漢字紋等,這一方面源于工藝的限制,另一方面則是瑤族與周邊其他民族尤其是與漢族文化互動的結果?!娟P鍵詞】平地瑤 織錦 紋樣【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9C-0173-02瑤學界根據語言系譜角度,將瑤族分為操勉語的盤瑤支系、苗語支系、侗水語支系以及以平地瑤為主的漢語方言支系。平地瑤

    廣西教育·C版 2017年9期2017-11-14

  • 淺談傣族織錦紋樣的裝飾性特征
    俊如摘 要:傣族織錦紋樣具有強烈的裝飾性特征,傣族織錦藝人通過斜織機以經線和緯線的交織、以色線的交織組成圖案。并通過抽象、簡化等平面化的設計原則,提取能夠反映此事物最具特色、最有認知性的屬性元素。使圖案中的動物、植物等形象在藝術處理手法上統一起來,形成疏密有致、變化統一的圖案效果。傣族織錦紋樣非常豐富,色彩鮮明,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并通過具有豐富寓意的圖形來表達,從而傳遞其特有的精神祈盼。關鍵詞:傣族 織錦 裝飾性 平面性 藝術特征傣族歷史悠久,屬漢藏語

    魅力中國 2016年28期2017-05-31

  • 從龍山縣土家織錦生產現狀談土家織錦技藝生產性保護策略
    民族用品協會土家織錦分會秘書長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龍山縣美術館館長文化部《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是指在具有生產性質的過程中,以保持非遺的真實性、整體性、傳承性為核心,以有效傳承非遺技藝為前提,借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將非遺項目及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的保護。土家織錦技藝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錄,序號368,編號為V111-18。它是一種三重經線開口,反面挑緯顯花的民族錦。土家語稱“西蘭卡普”

    中國民族美術 2017年3期2017-03-27

  • 城北的機杼之聲 —— 杭州織錦技藝
    之聲 —— 杭州織錦技藝圖|孫 敏 文字整理| 郭 煒杭州織錦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悠久,工藝復雜,是我國工藝品種的佼佼者,在我國織錦發展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織錦是指有花紋圖案的絲織品,成品富麗華貴、色彩斑斕?,F代杭州織錦集古代杭錦的明秀、蜀錦的古樸、蘇錦的文雅和云錦的豪放于一體,并采用了科學的緯起花工藝,自成一派,獨具風格,富有濃郁的東方民族特色?!?它產于素有“絲綢之府”之稱的杭州,其歷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國,吳越國王錢繆在杭州設立了官營絲綢作坊“

    杭州 2016年10期2016-11-11

  • 越南岱、儂族紡織圖案研究
    文化;紡織圖案;織錦;宗教岱族與儂族是越南歷史悠久的兩個少數民族,與壯族同為中國古代百越族后裔。他們不僅語言相同、風俗習慣相近,在服飾方面與壯族也有很多共同點。筆者作為2013年國家社科項目“廣西與東盟鄰國同俗文化研究”課題組成員,2014年7月赴越南考察了高平、廣寧、江河、北江、太原等岱儂地區的民俗文化。調研發現:與壯族一樣,岱、儂族也有著豐富的紡織文化,特別是她們的織繡圖案,外觀美麗大方,賞心悅目,內中含義卻不易理解。這些圖案是由造型、色彩、工藝等要素

    絲綢 2016年4期2016-08-11

  • 斑色花開一景頗織錦技藝
    這份美麗就體現在織錦里。云南德宏景頗族的織錦技藝,與景頗族漫長歷史文化密不可分,可追溯到上千年的歷史。提到景頗族,美麗斑斕的服飾就離不開景頗織錦,織錦的產生和發展與景頗民族的發展、開化歷程息息相關。從一根根五彩繽紛的棉線到一條繁華似錦的景頗筒裙,無數根細線要在景頗女人指尖來回穿梭無數個日夜才能織出一塊織錦。一塊景頗織錦不僅織出了景頗人的豐衣足食,也織出了景頗族母親們代代相傳的美好祝愿。景頗人常說“不會耍刀的男人出不了遠門,不會織布的女人嫁不出去?!彼栽谶^

    青年時代 2016年11期2016-07-14

  • 3D打印與土家織錦的融合技術研究與實踐
    )3D打印與土家織錦的融合技術研究與實踐李 潔 張繼榮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413000)從圖案設計、材料選擇、工藝流程、實現效果的研究角度出發,通過實驗論證,研究3D打印與土家織錦的融合技術。通過3D打印高新技術,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織錦”煥發出新的面貌,探索科技時代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的新思路,對推動湖南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和職業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3D打印技術;土家織錦;融合技術(本文為2015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3D打印技術應用于土

    大眾文藝 2016年24期2016-07-13

  • 平地瑤錦帶圖案藝術解讀
    地瑤;錦帶圖案;織錦封建王朝初期,各階級之間的矛盾相當尖銳,民族間的內部矛盾也越來越復雜。各地戰事不斷,新仇舊恨反復無?!,幾迦嗣褚恢碧幵谒罨馃嶂?,起義及反抗風波反反復復,但都一一被封建王朝鎮壓,部分瑤民因生活所迫受招撫,接受封建王朝編籍入戶冊管理,從深山里遷下平地定居而謂之“平地瑤”。另外一部分瑤民在封建王朝統治下逐漸地接受了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擇居仁里,創基立業,慢慢的也自愿加入封建官府戶籍。封建王朝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量,認為這部分瑤民安分守己、

    美術界 2016年8期2016-03-14

  • 武陵山區土家織錦中的植物染色技法及設計創新
    陵山區;土家族;織錦;植物染色;創新設計2015年我國西南土司遺址申遺成功,孕育于武陵山區的土家族文化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土家族自古生活在中國西南武陵山區的崇山峻嶺、交錯溪河中,地處湖南的西北部,以北緯27度32分、東經110度30分為中心,西南與貴州省接壤相連,東北以湖南常德市的河洑山為界,南至雪峰山,北靠澧水。武陵山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8.8%,原始森林和原始次森林至今仍原封不動地保留。因此,山區中植物種類十分豐富,僅木本植物一項就有51種之多?!艾F已查

    創意設計源 2015年6期2016-02-04

  • 土家織錦的傳承和保護
    10054)土家織錦,在土家語中被稱為西蘭卡普,是土家族自古以來的一種紡織工藝品。從最初的原是編織物到賨布、蘭干細布、斑布、土錦到最后被稱為的西蘭卡普,已經擁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在酉水流域生活著的土家人有一句話這樣說到“養女不織花,不如不養她”,由此也可以看出土家織錦對土家人的重要。一、土家織錦的傳承1.家庭性傳承土家織錦在傳承方式上主要是以家庭性傳承和區域性傳承為主。家庭傳承指的是家庭以內進行的織錦傳承教學,主要是家庭之間、親戚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大眾文藝 2015年21期2015-07-12

  • 現代數碼科技對杭州織錦的圖案影響研究
    巧 張亞寧織錦圖案的設計水平不僅影響杭州織錦的外觀及其藝術效果,甚至還影響織錦的質量和經濟效益?,F代數碼科技的崛起給杭州織錦的圖案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引言杭州素有“絲綢之府”的美稱,其紡織業歷史源遠流長,技藝精湛,杭州織錦作為一種杭州的文化符號,是杭州文化乃至絲織文化的重要載體。千年之后,現代數碼科技被引進古老的織錦工藝生產流程,現代數碼科技的興起及運用給予杭州織錦更大的發展和展示空間,彌補了傳統織錦制作上的缺陷,在杭州織錦制作中大量應用數碼印花技

    現代裝飾·理論 2015年8期2015-05-30

  • 國內首部織錦技法典籍 ——《中國織錦大全》出版
    國內首部織錦技法典籍 ——《中國織錦大全》出版12月27日,在南京云錦研究所舉行了《中國織錦大全》首發儀式,本書主編,國家級絲綢專家、非遺宋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錢小萍老師出席活動。長期以來,眾多專家學者對三大名錦以及少數民族織錦做了深入調查研究,有多種專著問世,但缺少對織錦全面系統的論述。為了填補這一空白,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織錦專業委員會于2009年10月啟動了《中國織錦大全》編撰項目,邀請來自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的32位專家學者組成編委會,錢小萍任主編,

    江蘇絲綢 2015年1期2015-04-16

  • 化“錦”
    錦生的一生不僅為織錦賦予了東方藝術魅力,也譜寫了一曲愛國之歌,正如人所說,他是“為錦生 為錦死”踏入“半壁西湖半壁綢”的杭州,如若不買件絲綢制品定是一件憾事,而要買高檔的絲綢制品,首選的一定是都錦生織錦。對都錦生織錦不熟悉的朋友,不妨走進都錦生織錦博物館,體味東方藝術之花的魅力。杭州都錦生織錦博物館開放于1997年,是我國第一家專題織錦博物館,坐落于杭州都錦生絲織廠廠區,場館占地7000余平方米,共分陳列室、原料準備工場、織錦織造工場和產品展示展賣廳四大展

    紡織科學研究 2014年11期2014-12-18

  •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域下湘西農村文化產業發展 ——以土家族織錦為例
    展 ——以土家族織錦為例李倩(湖南第一師范學院中文系,湖南長沙410205)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視域看,湘西土家族織錦應構建起版權保護體系,促使產業良性發展;建設高水準織錦作坊,走上高質量產品道路;有效利用高校資源,加強織錦從業人員培訓;推動文化與旅游結合,加大織錦的宣傳力度。土家族織錦;產業化;版權保護體系湘西土家族織錦民間俗稱“打花”,主要有土花鋪蓋(土家語西蘭卡普)和花帶兩大品種。其中西蘭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其技術之精湛,藝術之完美,原理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4期2014-04-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