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發采編人員走基層的內生動力
——焦作日報社“記者走基層”的機制探索

2022-09-15 12:36呂正軍
中國記者 2022年8期
關鍵詞:焦作日報社基層

□ 呂正軍

焦作日報社以制度為保障,以活動為載體,堅持不懈開展“記者走基層”活動,豐富了表達方式,拓寬了傳播路徑,贏得了讀者贊許,提升了隊伍素質。

一、上下貫通讓全員動起來活起來

為加強領導,焦作日報社成立了專項活動領導小組,每個采編科室的主任都是“記者走基層”活動的小組組長,每一名采編人員,包括報社領導班子成員在內,都有自己的基層聯系點。聯系點的確立,一是分塊,各縣市區都有;二是分線,市直各單位、各系統都有,垂直單位、骨干規模以上企業也有??己宿k法是:量化考核、動態考核、結果考核、效果考核。走基層的次數,走基層解決問題的數量,走基層提交報道的鮮活性和典型性,基層聯系點對記者的綜合評價等,都是對采編人員評判選優的重要依據。

為激勵記者走基層,報社下發文件明確規定:凡屬走基層稿件,每篇基礎分加3分,并以質論價另行加權。在發稿程序上,無論是報紙版面,還是微、端、網、號,一律建立綠色通道,既要保證暢通無阻,也要保證處置精當。

今年春節期間,《焦作日報》???天,但融媒體矩陣仍在運行中,為確?!巴?煌蟆?,“加碼”規定:假期前3天的新媒體報道,一律按平??荚u分的三倍計分,后4天一律按平??荚u分的兩倍計分。

二、疫情防控中走基層的“五個關注”

今年以來,疫情防控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記者走基層”活動以怎樣的節奏推進?主旋律怎樣把握?怎樣把握重點?怎樣才能挖出走心、溫暖、勵志、奮發的典型?

焦作日報社提出了疫情防控中走基層的“五個關注”:一是關注特殊時段堅守一線的、為了大家犧牲自我的人員,尤其是醫院、疾控、交通、警務、商家、環衛、景區、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重點、關鍵崗位人員,突出疫情防控、安全保障兩大主題,全方位,無死角,體現黨報的情懷和擔當。二是關注特殊時段發生的有價值、有品位、有影響的大事、新事、好事,高揚主旋律,把握主基調。三是關注外地留焦、因種種原因不能回家的人們,讓他們在焦作體驗到故鄉溫情、親人關照。四是關注焦作在外打拼不能回家的游子,讓他們在他鄉收到來自家鄉的祝福和問候。五是關注困難群體,使其不僅物質無憂,生活有保障,而且精神愉快,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這樣的報道基調下,疫情防控中走基層活動也結出了豐碩成果:《西陶鎮“抗疫拼團”彰顯民生溫度》《南張村里笑聲朗》《小苗木成為致富大產業》《立功喜報送到家》《中辛村別樣拜新年》《抗疫一線的除夕表彰會》《訓練場上過大年》《“小人物”也有“大擔當”》《趙慧欣:博物館里“守歲”》……記者“新春走基層”活動的成果流淌在版面上,躍動在視頻號、微信公眾號、微博、客戶端里。

活動中,《焦作晚報》的最大亮點是推出《疫去春來“云”過年之云拜年》《疫去春來“云”過年之云猜想》等走基層欄目,記者走近在焦作過年的異鄉人,感受他們春節期間與親友“云”過年的故事,聆聽他們的奮斗故事;記者走近醫療和疾控戰線,感受參與核酸檢測、發熱門診等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的辛苦,通過視頻互動讓市民猜猜這些無名英雄的身份,并探訪背后動人故事。

□ 2021年10月26日,鄭焦公交化正式運營,焦作日報記者在焦作市客運總站采訪(宋崇飛/攝)

三、借新媒體的翅膀有效提升傳播力

因為有了多個新媒體渠道的加持,“記者走基層”活動在影響讀者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較好效果。

“新春走基層”的稿件,從傳統的報紙版面上,走上了網絡,走進了公眾號、視頻號、客戶端,經過一圈又一圈的閱讀、轉發、點贊、評論,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傳播力。

今年春節期間,一則題為《背上的“老娘”笑個不停,身下的“兒子”咬牙堅持,不是兒女卻勝似兒女!》媒體融合作品走紅全網,講述的是一位50多歲男子背著80歲“老母親”看演出的照片火了,這是馬村區馮營街道東苑社區“紅管家”張戰全背著社區老人李花看文藝演出時被抓拍到的。老人子女常年不在身邊,張戰全就充當兒子的角色照顧老人。這也是馮營街道堅守“一條被子”為民服務精神(注:馬村區黨建綜合體服務精神的一種概括)的延續,他們用貼心的服務、實在的做法,給轄區空巢、孤寡老人滿滿的“寵愛”。

一線記者撲下身子,走進了全市各機關單位、鄉村社區等,寫出了《65歲奶奶的新年心愿》《派出所民警的春節“所”事》《家門口的“冰雪奇緣”》等幾十篇接地氣、有靈氣的報道。這些作品都借著新媒體的翅膀,飛向了千家萬戶,飛向了市內外、省內外,甚至產生了一定的國際傳播力。

四、營造“報成氣候人成才”的事業氛圍

焦作日報社一直在努力營造“報成氣候人成才”的事業氛圍,形成以事業育人的信仰支撐,努力打造一支能熟練掌握融媒體時代十八般武藝的,融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處理技術于一體的復合型采編人才隊伍。

開展“記者走基層”活動,之所以能夠長期堅持,就是因為報社從上到下都意識到,它是一個好抓手、好路徑。為此,焦作日報社學習外單位經驗,借鑒成熟模式,研究提升的辦法。

“記者走基層”活動改變了采編人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老記者有了危機感。面對層出不窮的新生事物,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老記者,也有應接不暇、捉襟見肘之感,為了不掉隊,只有深入基層,拜群眾為師,向實踐學習。新記者是最大受益者。從象牙塔到廣闊天地,本來懵懵懂懂,一下子就可以擁抱大自然,直接面對無限豐富、足夠鮮活的人和事,真所謂“勝讀十年書”。

今年3月,河南省委宣傳部表彰2022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優秀作品和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生于1962年、今年11月就要退休的趙耀東和參加工作時間不長的“90后”記者萬千成為當中的代表。他們共同完成一件攝影作品《春節我在崗 服務不打烊》。這是農歷正月初一記者在市人民醫院采訪時抓到的一條“活魚”,除夕夜到農歷正月初一,市人民醫院有700多名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為667名急危重癥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在這條新聞的采寫、拍攝、制作、推送過程中,一老一青兩名記者,是經歷者、見證者,也是傳播者、受教育者。

猜你喜歡
焦作日報社基層
65歲,《焦作日報》正青春
基層為何總是栽同樣的跟頭?
基層在線
2019年de第一場雪
夢幻老君山
基層治理如何避免“空轉”
臨軒聽雨
焦作:政府買服務的簽約之路
走基層
集體“失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