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研究熱點及前沿*
——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

2022-10-17 09:12余小莉
物流工程與管理 2022年9期
關鍵詞:題目

□ 彭 英,梁 宸,余小莉

(1.南京郵電大學 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3;2.南京郵電大學國際電聯電信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0003)

1 引言

經濟全球化的演變與日益復雜,使得產業要素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日趨互聯,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逐漸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重要競爭優勢[1]。企業的創新發展與市場內其他企業、高校、政府、金融機構等密切相關,產業內部企業與上述組織機構都可視作不同的節點,各節點之間存在競合關系,從而形成復雜的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知識、技術、信息等資源通過節點間的創新關系在集群創新網絡中交互流動。近年來,人工智能、區塊鏈以及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興起,促使產業集群創新網絡在理論研究和技術實踐方面均涌現出大量成果,受研究方法和時間跨度的限制,想要更透徹地了解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還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本文旨在梳理當前我國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研究文獻,全方位了解研究現狀、熱點,探求前沿趨勢,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2 數據來源與方法

2.1 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CNKI)的網絡學術期刊總數據庫,文章發表時間范圍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并以“產業集群創新網絡”或“集群創新網絡”為主題檢索條件進行精確檢索,檢索后共得到1381篇文獻。為保證數據的真實性與有效性,在剔除會議通知、無作者、重復、報紙、相關度低等無效文獻后,最終得到有效文獻1268篇。

將篩選剔除后的文獻檢索結果導出為CiteSpace可識別的文本文件,之后使用CiteSpace將文本文件轉換成CiteSpace可處理的元數據格式,其中包含文獻關鍵詞、作者、題目、發文機構、摘要和參考文獻等。

2.2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基于科學計量方法的文獻分析軟件,它通過挖掘、分析并處理相關文獻數據,進而以可視化圖譜形式展現某領域的研究熱點、實現領域潛在演化機制的動力學分析、探析領域的研究前沿。

本文借助CiteSpace5.8.R3,對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的相關文獻進行可視化圖譜分析,對該領域的核心作者、發文機構以及核心關鍵詞繪制圖譜分析,通過關鍵詞共現、聚類和突現分析,探析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研究現狀、熱點及前沿。

3 整體概況

3.1 年度發文量分析

由年度發文量可得出不同時間點學者們對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這一研究主題的關注度與投入度。如圖1所示,我國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研究在2000-2010年發展迅猛,2003年之前,主要是運用復雜網絡理論及社會網絡理論研究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形成與發展[2]。隨著研究的深入,從2012年至今,國內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研究相對平緩,在已有方向的基礎之上朝著核心企業與網絡知識權力轉變。此外,還出現了云計算、信息量度、學習深度等新的研究課題。

圖1 產業集群創新網絡年發文量

數字經濟時代,網絡化的協同創新成為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新興研究方向。協同創新網絡的創新績效、內部網絡結構、運行治理機制都是學者們的研究重點[3-5]。也有相關研究將機器學習、數據挖掘及大數據分析等人工智能技術運用于集群創新網絡中,關注在更大空間內構建產業協同創新網絡[6]。

3.2 核心作者和文獻機構分析

基于CiteSpace可以有效地找出某領域的高產作者以及作者之間的合作關系網絡[7]。使用CiteSpace軟件對文獻作者進行共現分析,作者共現圖譜如圖2所示。圖2截取了部分高產作者,作者名字越大,其發文量越多。圖2中的連線表示高產作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圖中共有作者節點545個,節點密度為0.0012,合作關系連線177條。

圖2 產業集群創新網絡作者共現圖譜

由圖2可見,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的研究團隊較多,作者間的合作關系緊密。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者共現圖譜中人數最多的是以張永安為主的合作團體,張永安同時與王甲、李晨光、付韜、田鋼、蘭衛國保持著合作關系,該團體除田鋼屬于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外,其他作者都屬于北京工業大學。

對發文機構進行共現圖譜分析能夠得出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的主要發文機構與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從而顯現出某一機構在該領域的研究水平與科研能力。運用CiteSpace軟件對所獲取文獻的發文機構進行共現圖譜分析,得出發文機構共現圖譜(見圖3)。

圖3 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發文機構共現圖譜

在發文機構的共現圖譜中共有447個機構節點和95條合作關系連線。由圖3可見,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內最大的研究關系網絡是以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為核心的,該合作關系網絡其他成員有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學、北方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等。

表1呈現的是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發文量前10的作者及機構。由圖表數據可見,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主要研究機構是高校,高校之間的合作網絡呈現出局部集中、邊緣疏散的特點。企業、政府、金融機構等對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企業與創新組織機構的合作網絡強度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表1 發文量前十的作者及機構

4 研究熱點分析

4.1 關鍵詞共現分析

對所獲取的文獻數據做關鍵詞共現分析可以對文獻主題進行窺探。關鍵詞是作者對文獻內容的高度概括,通過關鍵詞分析可以了解到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內的研究角度、研究熱點與主要研究方向[8]。

使用CiteSpace軟件,將時間節點設置為2000年1月到2021年12月,節點類型選擇“關鍵詞”,選中“purning slicednetworks”選項后運行,得出關鍵詞共現圖譜(見圖4)并記錄排名前十的高頻關鍵詞及關鍵詞中心度(見表2)。

圖4 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研究文獻關鍵詞共現圖譜

表2 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關鍵詞統計表

圖4中,共有關鍵詞節點597個,節點關系連線1750條,節點圓圈大小與關鍵詞標簽的大小代表關鍵詞出現頻次的多少。關鍵詞中心度是分析關鍵詞重要程度的依據。通常,領域內研究熱點關鍵詞的頻次和中心度都很高。從圖4中關鍵詞的分布情況與關系連線密度可以看出,在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內,已經形成了規模巨大且聯系緊密的研究網絡,且“產業集群”“創新網絡”“創新績效”“區域創新網絡”等關鍵詞是研究網絡的中心節點。

從表2中的關鍵詞中心度可以看出,“產業集群”與“創新網絡”的中心度最高,分別是0.78和0.43。通常,研究熱點關鍵詞的中心度大于或等于0.1。因此,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的相關文獻大都圍繞著“產業集群”與“創新網絡”展開,與產業集群有關的關鍵詞有“企業集群”“創新集群”“集群網絡”“創新績效”等。與創新網絡相關的關鍵詞有“技術創新”“網絡結構”“區域創新網絡”等。此外,領域內還有眾多文獻探析集群產業的創新網絡結構與產業創新績效之間的作用機制。

4.2 關鍵詞聚類分析

關鍵詞聚類分析能夠有效定位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的研究熱點話題。使用CiteSpace軟件對所獲取文獻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設置顯示聚類0-9。最終得到的聚類圖中包含了10個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的高頻關鍵詞(見圖5),在關鍵詞聚類圖譜中,Modularity值和聚類S值是檢驗聚類圖合理性的重要指數。當Modularity值大于0.3時,說明聚類圖中的各個模塊間具有相對獨立性;當聚類S值大于0.5時,表示聚類合理,大于0.7時則聚類結果令人信服。圖5中Modularity值為0.4824,聚類S值中,聚類“#1 創新網絡”的S值最低為0.497,其他值均大于0.7,因此,本研究關于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關鍵詞聚類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圖5 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關鍵詞聚類圖譜

在關鍵詞聚類圖中,共有“產業集群”“創新網絡”“區域創新網絡”“創新績效”“集群創新”“創新集群”“創新”“集群創新網絡”“復雜網絡”“供應鏈”10個聚類標簽。這些標簽凸顯了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的研究熱點。

4.3 熱點與研究前沿

結合關鍵詞共現圖譜的呈現結果和研究主題差異,將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的研究熱點分為四個主題:基于集群創新網絡概念的網絡形成演化與典型模式研究、基于超網絡理論的集群創新網絡結構特征研究、集群創新網絡內部作用機制研究、基于深度學習的集群創新網絡控制治理。其中,超網絡的小世界與無標度特性完美契合集群創新網絡的結構特點,超網絡嵌入對集群邊界拓展與知識學習績效間的中介效用正成為學者們的研究主題[9]。此外,基于深度學習的仿生集群智能控制技術也逐漸成為集群網絡治理熱點,因其具有使用簡單、計算快速、模式機動的優點,能夠有效解決飽和式集群競爭、智能交通系統以及多智能體物流等問題[10]。

由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關鍵詞時區圖(見圖6)可見,在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領域內出現最早的關鍵詞是復雜網絡,這說明關于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早期研究是建立在復雜網絡研究基礎之上的。在2002年出現了頻次最高的關鍵詞——產業集群,這時已有學者基于復雜網絡實現對產業集群的研究。在“202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國家戰略驅動下,我國創新網絡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這一時期出現了云計算、信息量度、學習深度等新的關鍵詞。其中,云計算技術能夠為集群創新網絡知識轉移過程中的傳播趨勢、節點變化及企業行為做出更智能化的預測。如基于云計算中心的集群創新網絡能夠降低企業數據中心建設的投入,重構各類知識、信息及資源的傳播網絡[11],也能在創新網絡中構成一種新型、可移動且有位置相關性的云傳播模型[12]。

圖6 產業集群創新網絡關鍵詞路徑時區圖

近年來,突變強度最高的關鍵詞是協同創新網絡以及雙重網絡嵌入,這說明在集群創新網絡領域,在網絡鏈路結構完善的前提下,協同創新網絡和跨區域雙重網絡嵌入將會是該領域的研究前沿及趨勢。徐秋萍等[13]認為協同創新網絡內部企業需要共同參與新產品的創新開發過程,并滲透到新產品定價、銷售、分銷一體化的創新環境中,協同創新網絡與傳統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不同在于網絡內各企業目標的一致性。

可見,未來關于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研究將會滲透到協同創新網絡領域;超網絡理論與協同創新網絡的融合研究也將會被學者們所關注。

5 結論

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關于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文獻作為依據,對樣本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及可視化分析,總結歸納出樣本數據的年度發文量分布、核心作者分布及發文機構分布等,通過繪制關鍵詞共現、聚類、時區分布及突變圖譜探究了目前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發展現狀、研究熱點與研究趨勢。研究結果顯示,集群創新網絡形成演化與典型模式研究、基于超網絡理論的集群創新網絡結構特征研究、集群創新網絡內部作用機制研究、基于深度學習的集群創新網絡控制治理是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研究熱點。在網絡鏈路結構完善的前提下,協同創新網絡的搭建、運營與治理以及跨區域雙重網絡嵌入成為研究的前沿趨勢。

未來產業集群創新網絡的研究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①基于網絡基礎理論,進一步從微觀層面研究集群創新網絡的結構屬性與特征。傳統的集群創新網絡結構研究大都基于某一新進入創新網絡的企業受網絡內部節點度、中心性與吸收能力的影響。然而,區分微觀視角下企業聯結的網絡本質可能成為未來的研究方向。另外,還可以基于不同網絡聯結組合的創新網絡模式,探究不同行業、不同生命周期的企業的最優網絡聯結組合,討論其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②定位數字化情景,探尋集群創新網絡的新的演化機制及網絡模式。未來數字化情景的影響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創新網絡主體更豐富、網絡邊界日益擴張。二是創新網絡結構規模與異質性擴大,逐漸變成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弱連接網絡。三是傳統創新網絡治理模式受到挑戰。四是新型數字化創新網絡模式不斷涌現。因此,針對數字世界中集群創新網絡的新主體進行演化機制研究,為現有集群創新網絡注入時代要素是十分必要的。

猜你喜歡
題目
唐朝“高考”的詩歌題目
本期練習類題目參考答案及提示
明確題目要求 尋找適合育種方案
踏階梯
追根求源
“曲線運動”測試題(B)
“曲線運動”測試題(A)
你的情緒夠穩定嗎
題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