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思政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分析及對教學的啟示

2022-10-17 02:19楊娜
成才之路 2022年30期
關鍵詞:教學啟示綜合素養欄目

楊娜

摘要:新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由正文和輔助文兩部分組成,其中一大亮點是在輔助文中增添了“探究與分享”欄目。文章以新教材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探究與分享”欄目為例,對該欄目的特點、數量、類型以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旨在為高中思政教師運用“探究與分享”欄目提供幫助和借鑒,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思政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教學啟示;教學質量;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30-0113-04

新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分為三個層次,依次為課題、框題和目題。目題的具體內容由正文和輔助文兩部分組成。正文部分是教學的重點,輔助文是正文的補充、擴展和說明,在教學過程中起輔助作用。輔助文類型多樣,其中包括穿插于正文之間的“探究與分享”欄目?!疤骄颗c分享”欄目是輔助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由材料和問題兩部分構成。材料內容豐富且與所在目題要傳達的中心思想相契合,問題則是圍繞材料和所在目題進行設置,兩者共同組成了一個與教學內容、學生生活相貼近的情境。教師要合理運用“探究與分享”欄目,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共同分享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1.主體性

所謂主體性是指“探究與分享”欄目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的發展規律和學習基礎設置材料和問題?!疤骄颗c分享”欄目從學生的興趣點和發展規律出發呈現材料和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分享并最終解答問題。這一探究與分享的過程突出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創造力和想象力。

2.社會性

所謂的社會性是指該欄目所選用的素材來源于經濟、政治、文化、哲學、道德等多個方面,并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例如,第三課第一框第一目“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的第一個“探究與分享”欄目,材料簡述了20世紀70、80、90年代的“三大件”。這三個年代的“三大件”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通過該欄目的探究,可以深刻地認識到實施改革開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

3.時代性

所謂時代性是指該欄目能夠根據課題所描述的時代特征,提供相應的素材和問題,加深學生對不同時代的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產生與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長期的探索、試誤,慢慢地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因此,在發展的不同時期,需要相應的材料和問題與之相契合。而“探究與分享”欄目的設計就體現了強烈的時代性,它所選取的材料具有時代特征,所提出的問題也是開放性的,學生可以依據材料和提出的問題更好地理解在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事情。

4.趣味性

所謂趣味性是指課堂學習過程充滿樂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感受到快樂?!疤骄颗c分享”欄目的趣味性體現在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具有趣味性的學習內容和形式能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1.“探究與分享”欄目的數量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共有四個課題,每個課題下有2到3個框題,每個框題下通常包含2到3個目題,本文以框題為單位計算“探究與分享”欄目的數量(見下表)。

我們從統計表可以看出,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探究與分享”欄目在第一課題和第四課題的數量較多,均是13個,第二課題和第三課題的欄目數量較少,其中最少的是第二課題,只有5個。每個框題的“探究與分享”欄目數量最多為8個,最少為2個。

2.“探究與分享”欄目的類型

高中新版思政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探究與分享”欄目的類型大致可分為引出下文類、觀點辨析類、加深理解類以及承上啟下類。每一種類型的欄目在教材中的數量不同,引出下文類的欄目有23個,數量最多;觀點辨析類的欄目只有2個,數量最少;加深理解類的欄目和承上啟下類的欄目的數量相當,分別是8個和5個。

(1)引出下文類。引出下文類是指在該欄目所提供的材料和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使學生順利進入到要講的新內容之中。例如,第三課“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的第四個“探究與分享”欄目。這一欄目位于正文之前,簡要闡述兩位領導人各自講過的一段話,并緊跟其后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哪些理論創新成果?這樣,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新的學習內容。

(2)觀點辨析類。觀點辨析類是指對一些具有討論價值的觀念,或關鍵性的概念,或由于學生認識水平的局限而容易混淆的原理進行辨析與探究。這類欄目設立的目的是:測驗學生對于某些觀點的認識或對錯誤觀點的辨別是否到位,使學生在辨析的過程中能更好地回顧正文知識點,明確哪些應該著重掌握,從而加深記憶。例如,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的第四個“探究與分享”欄目,材料圍繞“要不要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呈現了兩種觀點。學生可根據上節課所學內容對這兩種觀點進行辨析,在辨析的過程中經過不同思維的碰撞,最終形成統一正確的認識:需要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并且這一過渡有其歷史必然性。

(3)加深理解類。加深理解類是指通過呈現較細化的材料和問題,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正文內容的理解。例如,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中的第十二個“探究與分享”欄目,呈現了《共產黨宣言》中的一段節選內容和兩張圖片。通過學習這些細化的材料,學生對《共產黨宣言》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4)承上啟下類。承上啟下類是指通過該欄目的學習可以領悟上下文之間的關系,更好地實現正文之間的銜接與過渡。這類“探究與分享”欄目中的材料不僅會承接上面已講的正文內容,還會啟發下面要學習的正文內容。例如,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中的第五個“探究與分享”欄目,通過兩段材料簡述封建制生產關系與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異同。通過不同制度下生產關系的對比,學生既回顧了上文奴隸制時期的生產關系,又為下文封建制時期生產關系的學習打下基礎。

1.“探究與分享”欄目存在的問題

(1)欄目分布不合理。欄目分布不合理是指數量和位置分布不合理。通過上面的數量統計可以看出,有的課題多達13個欄目,而有的課題只有5個欄目。欄目數量過多,會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壓力;欄目數量過少,可選擇的范圍就會縮小。大部分目題中的“探究與分享”欄目穿插在正文之中,使得正文的完整性被打破。

(2)欄目重思維活動,輕社會實踐活動。新版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要求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只有兩個“探究與分享”欄目,分別是第四課第二框第三目“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第三個“探究與分享”欄目和第三框第二目“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戰略”中的第一個“探究與分享”欄目。余下的36個欄目,都是讓學生通過思維活動進行探究。新課標指出,要使學生從社會實踐活動的歷練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知行統一。

(3)欄目對學生的知識儲備要求過高,難以取得理想探究效果。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進行了簡要的講述,還重點講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偉大實踐的過程,涉及的很多內容都與歷史相關。教材中的“探究與分享”欄目所提出的很多問題以及所給出的材料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進行探究,尤其是歷史知識儲備。而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這必然會影響“探究與分享”欄目的探究效果。例如,第二課第一框第一目“悲滄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中的第二個“探究與分享”欄目提出的問題是:近代中國人民的各種嘗試和斗爭為什么沒能改變自己的悲慘命運?學生要回答這一問題,就要準確地掌握各個歷史事件的過程、失敗的原因。因此,這會加大探究過程的難度,難以取得良好的探究效果。

2.“探究與分享”欄目對教學的啟示

(1)提高教師與學生的素養。教師不僅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引導者,還是知識的傳授者。因此,教師自身的素養和業務能力是“探究與分享”欄目價值發揮的關鍵。首先,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把“探究與分享”欄目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著力打造以培養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核心的活動型課堂。教師要摒棄“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疤骄颗c分享”欄目融入課堂教學,可以將高中政治課堂打造成活動型課堂。為此,教師可把“探究與分享”欄目視為一種重要的教學素材,并在恰當的時機進行有效運用,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其次,教師要增強自身的學習意識,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出現的錯誤,并及時進行改正。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和業務能力。此外,學校要針對教師在“探究與分享”欄目運用上的薄弱環節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教師技能培訓,提高教師運用“探究與分享”欄目的技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探究與分享”欄目的教學價值。

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教師工作的對象。教學效果直接表現為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學生自身的素養非常重要。學生素養的提高,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實現。第一,要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目的不僅在于取得好成績,還要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從而摒棄“考試考什么就學什么”的思想觀念,積極主動地理解和學習輔助文中的知識點,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第二,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在新課改背景下,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尤其是歷史方面的知識。俗話說“政史不分家”。學生要想更好地學習思想政治這門課程,僅僅掌握政治方面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增加自身的歷史知識儲備。具體而言,學生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增加自身的歷史知識儲備。第一,閱讀相關的歷史書籍。除了要閱讀歷史教材之外,還要閱讀中國共產黨黨史。第二,觀看歷史紀錄片。歷史紀錄片能再現歷史場景,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為學習思想政治課程打下基礎。

(2)合理選擇和巧妙運用欄目。新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的數量較多,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每個欄目進行探究和思考是不現實的,因此需要對欄目進行篩選,選擇與正文內容緊密相連的欄目,并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開展合作探究。例如,第四課第一框第二目“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中的第一個“探究與分享”欄目,簡述了三個不同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通過對該欄目的探究,學生能夠明確各個階段有不同的發展背景,與之相對應的社會主要矛盾也就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這一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社會主要矛盾也相應地發生了新的變化。通過這一探究過程,學生對社會的主要矛盾有了深刻的認知。

“探究與分享”欄目的作用上文已有所提及,它是對正文的輔助。正文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傾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探究與分享”是輔助文,是教學的助手。因此,教師在運用時需要嚴格把控時間,科學合理地加以運用。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探究與分享”欄目,都可以運用議題式教學法。具體而言,就是根據課題、框題確定一個總議題,再根據目題中“探究與分享”欄目提供的材料和問題確定分議題,通過對分議題的完成最終完成總議題。這種方法的運用是活動型學科課程的體現,有利于促進思想政治課程的改革,提高教學實效。

(3)欄目運用應與布置作業相結合?!疤骄颗c分享”欄目不僅可以在課堂中使用,還可以作為課后作業輔助教學。布置作業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還可以使教師獲得教學反饋,改進和完善課堂教學。思想政治教師在講解完既定的教學內容之后,為了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除了布置相關練習題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的“探究與分享”欄目進行探究思考,具體可采用布置思考題和按要求查閱相關資料的方式。這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減輕課業負擔,還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例如,第三課“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的第二個“探究與分享”欄目,材料簡要論述了改革開放的重要作用。這一思維活動類的欄目要求學生查閱資料了解100名改革先鋒的事跡,并在事跡中體會他們的精神風貌。教師可以把這一欄目布置為實踐類作業,要求學生在課下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位印象深刻的改革先鋒,查閱其資料,并把他的事跡記錄下來,在課上進行匯報交流。通過匯報交流,學生可以在溫習上節課所學內容的同時,深入了解改革開放的意義?!疤骄颗c分享”欄目與布置作業相結合,能更好地發揮欄目的教學價值,既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又能拓展學生的視野。

綜上所述,自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改版以來,“探究與分享”欄目就成為新教材中的重要課程資源,具有主體性、社會性以及趣味性等特點?!疤骄颗c分享”欄目類型多樣,但同時也存在分布不合理,重思維活動、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對學生的知識儲備要求過高,難以取得探究效果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在提高自身素養的前提下,合理地運用該欄目,使其發揮應有的教學價值,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董茹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材中“探究與分享”欄目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0.

[2]彭紫絮.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分析及其對教學的啟示———以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 2020.

[3]徐麗.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探究與分享”欄目研究———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20.

[4]王彬.高中《政治與法治》教材中“探究與分享”欄目應用研究[D].安慶師范大學,2022.

[5]楊珍珠,鄭光梁.高中思政教材中“探究與分享”欄目運用分析———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例[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21(04).

[6]毛世坤.“探究與分享”欄目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的運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21.

[7]賈麗媛.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21.

Enlightenment of Analysis of the Column of"Inquiry and Shar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Take the New Textbook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an Example

Yang Na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new version of the high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main text and the supporting text. One of the highlights is the addition of the "inquiry and sharing" column in the supporting text. The article takes the "inquiry and sharing" column in the compulsory course of the new textbook———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quantity, typ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is column, aiming to provide help and reference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to use the "inquiry and sharing" column,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enhance students’ core discipline competence.

Key words: high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s; "inquiry and sharing" column; teaching enlightenment; teachingquality;comprehensivecompetence

猜你喜歡
教學啟示綜合素養欄目
關于欄目的要求
欄目主持人語
“大師問答Ask the Guru!”欄目問答精選(二)
欄目制,為什么這樣紅
大學英語學生作文語言錯誤分析研究
探究雅思口語測試對高校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分析
淺談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童詩”也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