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萬州區瓦子坪遺址2004年發掘簡報

2022-10-26 08:56山東博物館
四川文物 2022年5期
關鍵詞:腹徑圓唇底徑

山東博物館

一 前言

瓦子坪遺址位于重慶市萬州區五橋街道陳家壩辦事處曬網村,地處長江南岸,西距萬州市區約10千米。地理坐標為北緯30°34′13″,東經108°26′30″,海拔135~152米(圖一)。整個遺址鉆探面積25萬平方米,墓群面積約10萬平方米,北靠長江,南倚山巒,東、西傍小河,是一處平坦的坪壩,因漁民常在此曬魚網,故稱曬網壩。1995年南京大學考古系在此地開展考古調查時,發現瓦子坪遺址。2001—2003年,山東省博物館(現山東博物館)考古隊先后對該遺址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6000平方米[1]。2003年6月以后,三峽庫區開始蓄水,一期水位136米,導致遺址周邊被水淹沒,整個遺址成為孤島,僅有西南角一條小道可與陸地相連。2004年10—11月,山東省博物館考古隊對瓦子坪遺址進行第四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分為A、B兩個發掘區,共發掘墓葬11座,編號2004CWWM1~M11(以下簡稱“M1~M11”),其中A區3座,B區8座(圖二;表一)。整體年代在西漢至六朝時期,包括西漢墓1座(M11),東漢墓7座(M3~M9),六朝墓3座(M1、M2、M10)。出土器物除銅錢外,共計268件(套),包括陶器221、鐵器12、銅器11、瓷器16、漆器1、琉璃器2、其他5件?,F將墓葬發掘情況簡報如下。

表一 重慶萬州區瓦子坪遺址2004年發掘墓葬統計表

圖一 瓦子坪遺址位置示意圖

圖二 墓葬平面分布圖

二 墓葬概況

(一)西漢墓葬

1座。

M11,位于B區T1801內,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向18°。墓口平面呈圓弧狀,長1.82、寬0.91、深0.18~0.3米。葬式不明。墓內發現片狀骨骼1件,推測應為動物骨骼;未見人體骨骼。出土陶器8件,保存完好,為鼎、盒、壺的組合;1件漆器因保存狀況不佳,無法取出(圖三、圖四)。

圖三 M11平、剖面圖1、7.陶盒 2、3.陶豆 4.陶勺 5.陶鼎 6.陶斗 8.陶壺 9.漆器 10.骨骼

圖四 M11(東→西)

陶鼎 1件。M11∶5,泥質灰陶。子母口,上腹稍直,下腹微鼓,圜底,三蹄形足略外撇。腹部中央飾一道凸棱。圓鼓形蓋,蓋頂飾3個“S”形鈕??趶?4.6、腹徑15.8、通高16.4厘米(圖五∶2、圖六∶1)。

陶盒 2件。均為泥質灰陶。子母口,腹壁略直,矮圈足。外壁飾兩道凹弦紋。盒蓋與盒身對稱,形制相同,頂部亦有矮圈足。M11∶7,口徑15.5、圈足徑5.4、通高13厘米(圖五∶6)。M11∶1,口徑12.8、圈足徑5.4、通高12.2厘米。

陶壺 1件。M11∶8,夾細砂黃褐陶。喇叭口,束頸,折腹,圈足。上腹部飾一對鋪首銜環,對稱分布;腹部飾多道凹弦紋。蓋與壺連成一體,蓋頂飾3個“S”形鈕??趶?.4、腹徑13.7、圈足徑8.2、通高17.2厘米(封三∶1;圖五∶1)。

陶豆 2件。均為泥質灰陶。直口,淺盤,盤底近平,細柄,小圈足。有蓋,蓋頂微鼓。通體素面。M11∶2,口徑10、圈足徑5.2、蓋高1.6、通高9厘米(圖五∶5)。M11∶3,口徑9.4、圈足徑1.6、蓋高1.6、通高7.2厘米(圖六∶2)。

圖五 M11出土器物1.陶壺(M11∶8) 2.陶鼎(M11∶5) 3.陶斗(M11∶6) 4.陶勺(M11∶4)5.陶豆(M11∶2) 6.陶盒(M11∶7)

圖六 M11出土陶器1.鼎(M11∶5) 2.豆(M11∶3)

陶勺 1件。M11∶4,泥質灰陶。勺頭平面呈橢圓形,敞口,淺腹,弧壁,圜底。細長柄,上端稍殘。通體素面??趶?.4、高6.8厘米(圖五∶4)。出土時置于陶鼎(M11∶5)內。

陶斗 1件。M11∶6,泥質褐陶。整體呈煙斗狀。平面呈圓形,圜底。長條形柄,中空,與斗相連。通體素面??趶?.5、通長7.7厘米(圖五∶3)。

(二)東漢墓葬

7座。編號M3~M9。除M9破壞嚴重外,其他墓葬平面均呈刀形。茲選取M7為代表進行詳述。

1.墓葬情況

M7位于B區T1801內,為刀形磚室墓。墓向15°。由甬道和墓室組成,總長5.7、墓室寬3.22、甬道寬1.56米。甬道前端有長方形斜坡墓道,長1.5米。甬道東西向起券,下部為九層條磚平壘,上部以楔形子母口券磚橫券,尚保留四層橫券磚層。墓室南北向起券,構筑方式大體與甬道相同,券頂破壞較甚,僅南壁上層尚殘余二至三層橫券磚層。有鋪底磚,較為規整。墓磚為條磚和楔形子母口券磚兩種,磚紋為菱形紋(圖七~圖九)。

圖九 M7(北→南)

圖七 M7上層器物平面圖1.五銖錢 2.銅櫛首 3、5、10.銅釜 4、6、7、24、25.鐵釜 8、16、18、19、34、35、44.陶壺 9、29.陶甑 11、14、15、20、22、27、33、40、41、45.陶罐 12、13、43、46.陶缽 17.銅魁 21.陶釜 23.鐵支架 26、30.陶囷 28.銅盆 31、32.陶熏爐 36.陶勺 37.陶樓 38.陶盒 39.陶鼎 42.陶盤 47.陶熏爐蓋

墓內人骨大部分已腐朽,據現場觀察應有5個個體。4具頭向不明,1具向北;其中2具整齊擺放在墓室西部。墓室西側的2具尸骨范圍內發現大量紅色漆皮,推測應為漆棺殘留。

圖八 M7平、剖面圖48、50、54、64、74.陶熏爐 51、69、88.陶盤 52、55、59、72、73、77、90、92、102.陶魁 53、60、76、80、89.陶杯 56、71.陶勺 57、58、65、67、70、75、91、93、95、97.陶罐 49、62、63、66、68、82、94、96、99、 105、106.陶缽 61、87.陶燈 78、81.陶鼎 79、85、86、98、104.陶甑 83.陶豬 84.陶盆 100、101、103.陶熏 爐蓋 107.陶囷

2.出土器物

該墓隨葬器物有陶、銅、鐵、琉璃等多種質地,以陶器為主。隨葬器物集中在甬道口和墓室西北側,其中甬道口發現累疊5件銅、鐵釜的現象;多數器物在墓室西北側,兩層累疊,大型器物在上,小型器物在下。共計107件。另外在骨架周圍發現大量五銖錢,還有成串的存在,墓內其他各處亦有分布,總數可達300余枚。

(1)陶器

壺 7件。均為泥質紅陶。通體素面。標本M7∶16,喇叭口,平沿,圓唇,束頸,鼓肩,扁圓腹,矮圈足。覆碟式蓋,上有一環形鈕。上、下腹分別飾有三道、兩道凹弦紋,肩部飾一對鋪首銜環。紅胎綠釉??趶?8、腹徑26、圈足徑16.4、通高39.2厘米(圖一〇∶4)。標本M7∶18,盤口,平沿,圓唇,束頸,溜肩,圓鼓腹,圈足較矮,呈微喇叭狀。紅胎黃釉??趶?5、腹徑20.8、圈足徑14.8、高28厘米(圖一〇∶8)。標本M7∶35,侈口,平沿,圓唇,長直頸,弧肩,扁圓腹,高圈足。覆碟式蓋,上有一環形鈕。腹部飾一對鋪首銜環和三周凸弦紋。紅胎綠釉,器表施釉處已脫落??趶?4.8、腹徑18.2、圈足徑14、通高33.5厘米(圖一〇∶12)。標本M7∶8,敞口,斜沿,沿面內凹,直頸,溜肩,圓鼓腹,高圈足。覆碟式蓋,上有一環形鈕。腹部飾一對鋪首銜環及三道凹弦紋。腹部遺留有制作抹痕,圈足上飾有一周凸弦紋。紅胎褐釉,下腹及圈足處釉已脫落??趶?5.4、腹徑18.4、圈足徑15.2、通高28.4厘米。

圖一〇 M7出土陶器1.釜(M7∶21) 2、10.甑(M7∶9、M7∶29) 3.直領罐(M7∶15) 4、8、12.壺(M7∶16、M7∶18、M7∶35) 5.盆(M7∶84) 6.扁腹罐(M7∶20) 7.盒(M7∶38) 9.囷(M7∶26) 11.盤(M7∶88)

甑 7件。均為泥質陶。通體素面。標本M7∶9,灰陶。敞口,平沿,尖唇,上腹微鼓,下腹急收,小底內凹。上腹壁飾有凹弦紋??趶?9.2、腹徑36.6、底徑16、高20厘米(圖一〇∶2)。標本M7∶29,紅陶。整體呈缽形,敞口,平沿,圓唇,淺腹,小平底有孔。腹部飾兩周凹弦紋??趶?.6、腹脛7.6、底徑4、高3.3厘米(圖一〇∶10)。

扁腹罐 4件。均為泥質灰陶。小口,短頸,廣肩,圜底。標本M7∶20,卷沿,圓唇,斜弧腹。肩部飾一周凹弦紋,腹部飾豎向繩紋,上腹間飾四周凹弦紋??趶?0、腹徑29.8、高18厘米(圖一〇∶6、圖一四∶1)。標本M7∶ 22,平折沿,尖唇。肩部飾多道粗弦紋,下腹部滿飾繩紋??趶?2.8、腹徑32、高20厘米。

小罐 14件。均為泥質紅陶。圓唇,鼓腹,平底。通體素面。標本M7∶27,敞口,卷沿,束頸??趶?.8、腹徑8.4、底徑5、高5.6厘米(圖一一∶8)。標本M7∶14,微斂口,束頸??趶?.4、腹徑9、底徑5.6、高4.2厘米(圖一一∶9)。標本M7∶57,斂口,卷沿??趶?.2、腹徑10.4、底徑6、高4.8厘米(圖一一∶10)。

圖一一 M7出土陶器1~3、7.缽(M7∶68、M7∶94、M7∶13、M7∶46) 4~6、11.魁(M7∶59、M7∶55、M7∶77、M7∶52) 8~10.小罐(M7∶27、M7∶14、M7∶57)

直領罐 2件。均為泥質陶。直口,斜肩,肩下有一對盲鼻,平底。通體素面。M7∶15,灰褐陶。斜腹??趶?0.8、腹徑18、底徑12、高13厘米(圖一〇∶3)。M7∶40,紅陶。鼓腹??趶?2、腹徑17.6、底徑11、高12.3厘米。

缽 1 5件。均為泥質陶。平底。標本M7∶68,紅陶。敞口,卷沿,圓唇,上腹稍直,下腹斜收。內壁施青釉,外壁飾弦紋??趶?3.8、腹徑11.6、底徑4.6、高5.4厘米(圖一 一∶1)。標本M7∶94,灰陶。直口,折沿,微鼓腹,矮圈足??趶?5.8、腹徑15.6、圈足徑7、高7.4厘米(圖一一∶2)。標本M7∶13,紅陶。侈口,平沿,上腹較直,下腹內折。外壁通施褐釉??趶?7.2、腹徑16、底徑5.2、高6厘米(圖一一∶3)。標本M7∶46,紅陶。敞口,平沿,斜弧腹??趶?0、腹徑8.5、底徑4.2、高3厘米(圖一一∶7)。標本M7∶12,紅陶。直口,平折沿,上腹稍直,下腹內收??趶?1、腹徑9.5、底徑5、高4厘米。標本M7∶99,灰陶。敞口,圓唇,斜折腹。腹部飾兩道凹弦紋??趶?6、腹徑14、底徑6、高6厘米。

魁 9件。均為泥質紅陶。圓唇,平底。標本M7∶59,斂口,鼓腹,下腹內收。鳥首鋬,較短小??趶?.7、腹徑10.5、底徑4.5、高4厘米(圖一一∶4)。標本M7∶55,斂口,鼓腹,下腹內收,平底。鳥喙形長柄。內施褐釉??趶?.8、腹徑7.4、底徑4.2、高5.2厘米(圖一一∶5)。標本M7∶77,斂口,淺腹,下腹內收。鳥喙形短柄??趶?.5~6、底徑4.4、高3.9厘米(圖一一∶6)。標本M7∶52,微斂口,折沿,鼓腹,下腹內收。直柄,似獸頭。上腹飾一周凹弦紋。外施半釉,內施全褐釉??趶?7.2、腹徑16.2、底徑6.2、高6.4厘米(圖一一∶11)。

釜 1件。M7∶21,泥質灰陶。直口,高直領略內束,鼓腹,圜底。腹部飾兩周凸弦紋,下腹飾不規則繩紋??趶?8.6、腹徑32、高23.4厘米(圖一〇∶1)。

囷 3件。均為夾砂灰陶。微斂口,圓唇,折肩,平底。標本M7∶26,斜腹內收。上腹部飾三道凸弦紋,下腹飾一周折棱紋??趶?、腹徑10.6、底徑6、高9.6厘米(圖一〇∶9)。標本M7∶107,筒形腹,腹較深,腹壁略內收??趶?0.8、腹徑14.2、底徑10.4、高16.8厘米。

盤 4件。均為泥質陶。敞口,寬平沿,淺腹。通體素面。M7∶88,紅陶。方唇,下腹斜內收,平底??趶?.9、腹徑7.1、底徑4、高2厘米(圖一〇∶11)。M7∶42,褐陶。圓唇,壁內收,圜底。通體掛褐釉??趶?0.8、腹徑16.2、高5厘米。M7∶51,灰陶。圓唇,腹壁斜內收,平底。腹部飾一周凹弦紋??趶?1、腹徑17.4、底徑12、高4厘米。M7∶69,紅陶。方唇,下腹內收,平底??趶?1.8、腹徑9.4、底徑5.6、高2.5厘米。

盆 1件。M7∶84,夾砂紅陶。平折沿,短束頸,鼓肩,斜腹,平底。肩飾三道凸弦紋。內壁施褐釉,外壁肩部施一道褐釉??趶?6.6、腹徑25.2、底徑10、高10.5厘米(圖一〇∶5)。

盒 1件。M7∶38,夾砂紅陶。僅見盒身不見盒蓋。盒身為子母口,斜弧壁,矮圈足。盒身飾弦紋??趶?8.6、腹徑18.9、圈足徑10、高8厘米(圖一〇∶7)。

熏爐出土時擺放凌亂,大多破碎,修復后有熏爐(缺蓋)7件,熏爐蓋4件。因無法拼合,故分別編號描述。

熏爐 7件。均為夾砂紅陶。圓唇。通體素面。標本M7∶31,子母口,弧腹,喇叭形柄,覆碗形底座??趶?.4、底徑9、高7.2厘米(圖一二∶8)。標本M7∶74,子母口,淺盤,筒形柄,圈足內側斜直,外部呈喇叭狀。外施褐釉??趶?、底徑9、高10厘米(圖一二∶9)。標本M7∶48,平沿,沿面微凹,深盤,圜底,細柄,喇叭形圈足??趶?.4、底徑8.2、高10.2厘米。

圖一二 M7出土陶器1、5、6.熏爐蓋(M7∶101、M7∶100、M7∶47) 2.勺(M7∶56) 3.鼎(M7∶39)4.燈(M7∶87) 7.杯(M7∶76) 8、9.熏爐(M7∶31、M7∶74)

熏爐蓋 4件。均為夾砂紅陶。M7∶101,整體呈盔形,頂部有柱形鈕。蓋面飾三組“Λ”形煙孔,其外刻劃網格紋,下部近口處飾兩周凹弦紋??趶?3、高9.4厘米(封三∶3;圖一二∶1)。M7∶100,整體呈“Λ”形。蓋面浮雕多組米粒狀凸起,三個為一組,頂部雕刻四個鏤孔,底部刻劃一周“Λ”形紋??趶?1.4、高7厘米(圖一二∶5)。M7∶47,整體呈覆碗形,鳥首形鈕。器表刻劃三組網格紋,均呈“Λ”形,頂端各有一鏤孔,下部飾一周弦紋??趶?2.4、高6.9厘米(圖一二∶6)。M7∶103,整體呈盔形,頂部有凸起小鈕。蓋面飾三組“Λ”形煙孔,上部略突出呈花蕾狀,其外刻劃網格紋,下部飾兩周凹弦紋??趶?2.4、高8.8厘米。

鼎 3件。均為泥質紅陶。環形附耳,外侈,扁圓腹。M7∶39,子口微斂,方唇,圜底近平,蹄足外撇。外壁飾凹弦紋??趶?1、腹徑20、通高15、足高7.6厘米(封三∶5;圖一二∶3)。M7∶81,圓唇,束頸,圜底,矮足??趶?0.2、腹徑9.8、通高8.5、足高1.4厘米(圖一四∶4)。M7∶78,子口微斂,方唇,束頸,圜底,矮足。外施半釉,內施全褐釉??趶?0.6、腹徑10.4、通高10.2、足高3厘米。

燈 2件。均為泥質紅陶。敞口,平沿,圓唇,淺盤。M7∶87,平底,細高柄,覆盤式矮圈足??趶?0.8、圈足徑8.4、高12厘米(圖一二∶4)。M7∶61,筒形柄,覆碗式足。盤外壁飾一周折棱紋,器表掛白陶衣??趶?3.5、底徑7.7、高10.5厘米。勺 3件。均為泥質紅陶。圓唇,斜長柄。 通體素面。標本M7∶56,勺頭呈橢圓形,敞口,淺腹,圜底。近鳥首形長柄。內壁施褐釉??趶?.8~6.6、通長15.6厘米(圖一二∶2、圖一四∶2)。

杯 5件。均為泥質紅陶。圓唇,深腹,斜直壁。標本M7∶76,敞口,窄平沿,平底。上腹飾一周凹弦紋,下腹遺留有制作痕跡??趶?、腹徑6.6、底徑4.8、高5厘米(圖一二∶7)。標本M7∶53,口微侈,圜底??谘匾粋扔幸蝗闋钼o,上腹飾一周凹弦紋。外施青釉??趶?.4、腹徑5.9、高6厘米。

樓 1件。泥質青灰陶。通體素面??煞稚舷聝蓚€部分。M7∶37-1,上層。應為房屋,單坡屋頂,有斗栱,前有陽臺欄桿(圖一三∶1)。M7∶37-2,下層。似為豬圈,平面呈長方形,平頂(圖一三∶2)。長37、寬10.6、上層高26.8、下層高29.4厘米。

圖一三 M7出土陶樓1.上層(M7∶37-1) 2.下層(M7∶37-2)

豬 1件。M7∶83,泥質灰陶。嘴微凸,體肥,四肢短粗,呈站立狀。嘴、耳、尾稍殘。通體素面。應為模型明器。殘長16.3、殘高8厘米(圖一四∶3)。

圖一四 M7出土陶器1.扁腹罐(M7∶20) 2.勺(M7∶56) 3.豬(M7∶83) 4.鼎(M7∶81)

(2)銅器

釜 3件。鼓腹,圜底。肩部飾一對環耳。M7∶3,敞口,束頸??趶?8、腹徑21、耳徑3.8、高18厘米(圖一五∶4)。M7∶5,侈口,圓肩??趶?7、腹徑28.4、高21厘米(圖一五∶6)。M7∶10,敞口,束頸。腹部飾兩道凸弦紋??趶?2.8、腹徑24.8、高19厘米。

魁 1件。M7∶17,直口微斂,圓唇,深腹,斜弧壁,平底,高圈足。短柄,呈龍首形,首部彎曲,前端有一圓形穿孔。腹中部飾一周凸弦紋??趶?1.6、圈足徑15.6、高14.4厘米,柄長12、寬2.6厘米(圖一五∶1)。

盆 1件。M7∶28,敞口,斜折沿,沿面微凹,尖唇,深腹,壁斜直,底部內凹??趶?5.6、腹徑20、底徑13.6、高9.8厘米(圖一五∶9)。

(3)鐵器

釜 5件。M7∶7,侈口,折沿,圓鼓腹,下腹急收,平底。器表銹蝕??趶?7.4、腹徑39.6、底徑10、高28.8厘米(圖一五∶3)。M7∶4,敞口,折沿,束頸,圓鼓腹,圜底。肩部飾一對環耳。器表銹蝕??趶?6.8、腹徑26.8、高20厘米(圖一五∶5)。M7∶6,直口,扁鼓腹,下腹急收,小平底。器表銹蝕??趶?4.8、腹徑36、底徑9.6、高24厘米。M7∶24,敞口,圓鼓腹,圜底。肩部飾一對環耳。器表銹蝕??趶?0.4、腹徑35、高25厘米。M7∶25,直口,扁鼓腹,小平底。器表銹蝕??趶?9.4、腹徑45.4、底徑11、高30厘米。

支架 1件。M7∶23,上部為一鐵環,環上另有3個鐵托,下為三扁狀足。鐵環直徑30.6、支架高19、足高14.6、足厚0.9厘米(圖一五∶2)。

圖一五 M7出土器物1.銅魁(M7∶17) 2.鐵支架(M7∶23) 3、5.鐵釜(M7∶7、M7∶4) 4、6.銅釜(M7∶3、M7∶5) 7.石耳珰(M7∶2-2) 8.銅櫛首(M7∶2) 9.銅盆(M7∶28)

(4)飾品

石耳珰 1件。M7∶2-2,體呈柱狀,中部內凹。上徑1.2、底徑1.5、高1.6厘米(圖一五∶7)。

(5)梳妝用具

鎏金銅櫛首 1件。M7∶2,平面呈彎月形,扁體,兩端尖。長7.4、寬1.1厘米(圖一五∶8)。

(6)錢幣

五銖錢 300余枚。因保存較差,大多殘破嚴重,難以確定準確數量。標本M7∶1,方孔圓錢,正面有輪無郭,背面輪郭俱全。錢文篆書,文字清晰,字體中寬?!拔濉弊种虚g兩筆交叉彎曲;“銖”字的“金”字頭呈“鏃”形,與“朱”等齊,“朱”字上部圓折、下部方折。直徑2.5、穿徑0.9、厚0.13厘米。

(三)六朝墓

3座,分別編號M1、M2、M10。墓葬平面均為刀形。茲選取M2為代表進行介紹。

1.墓葬情況

M2位于A區T0606內,為刀形磚室墓。墓向75°。由甬道和墓室組成,總長5.4、寬2.16米。墓葬上部遭到破壞,下部保存尚好。墓壁殘存高度為0.8~1.32米。甬道口東側有豎立的石條,應是用于封門;甬道壁保存較好,底層為八層條磚壘砌,其上起券,以子母口楔形磚橫砌。墓室長3.8米,在墓室底部中央有一層磚將之分割;磚壁下部以平磚壘砌,其上橫券,方法與甬道相同。墓室東西兩壁殘留有10行磚,錯縫疊壓,1~5行(南北壁)素面磚和菱形紋磚相錯。鋪地磚保存較好,上抹一層石灰面(圖一六)。

圖一六 M2平、剖面圖1.五銖錢 2.銀指環 3~10、12~14、17~19.瓷碗 11.瓷罐 15.陶甑 16.瓷唾壺 20.鉛珠 21.料珠

人體骨骼保存較少,無法判斷其原來的位置。只能判斷至少有1個個體。

2.出土器物

墓內隨葬器物十分零亂,瓷器大多破碎,但較多可以復原。出土器物大多為瓷器,另有少量陶器、銀指環、五銖錢等。

(1)瓷器

碗 14件。標本M2∶14,侈口,圓唇,斜壁,平底。外壁飾有一道較深的凹弦紋。內外壁皆施青釉,外壁為半釉??谘靥幱兄п敽???趶?7.6、腹徑15.4、底徑10.4、高6厘米(圖一七∶2)。標本M2∶6,侈口,平折沿,腹部略鼓,平底。外壁飾有一道細淺的凹弦紋。內外壁皆施青釉??趶?0.8、腹徑10、底徑12.4、高6.4厘米(封三∶2;圖一七∶3)。標本M2∶18,斂口,圓唇,斜壁,上腹略鼓出,平底。內外壁均施青釉,外壁施半釉??趶?.6、腹徑6、底徑3、高2.1厘米(圖一七∶7)。標本M2∶3,微斂口,圓唇,上腹較直,下腹內收,平底。外壁口沿下飾有一道凹弦紋。內外壁均施青釉??趶?、腹徑7.8、底徑5、高3厘米(圖一七∶8)。標本M2∶19,直口,上腹較直,下腹內收,平底。內外壁皆施青釉,外壁施半釉??趶?8.6、腹徑8.2、底徑4.8、高3厘米(圖一七∶9)。標本M2∶8,微斂口,圓唇,斜壁,平底。上腹飾有一道凹弦紋。內外壁均施青釉??趶?.6、腹徑8.2、底徑5.6、高3.6厘米(圖一七∶10)。

圖一七 M2出土器物1.瓷唾壺(M2∶16) 2、3、7~10.瓷碗(M2∶14、M2∶6、M2∶18、M2∶3、M2∶19、M2∶8) 4.陶甑(M2∶15) 5.瓷罐(M2∶11) 6.銀指環(M2∶2-1)

罐 1件。M2∶11,敞口,雙層口沿,中間一周凹槽,方唇,短束頸,溜肩,深鼓腹,平底。頸、肩之間飾有4個對稱的橋形鈕,口沿外飾多道凸弦紋,腹部拍印方格紋。外壁通施褐釉??趶?6.4、腹徑29、底徑21.2、高32厘米(封三∶4;圖一七∶5)。

唾壺 1件。M2∶16,直口,束頸,溜肩,鼓腹,平底。外壁通施青釉??趶?1.4、腹徑16、底徑10.4、高16厘米(封三∶6;圖一七∶1)。

(2)陶器

甑 1件。M2∶15,夾砂紅褐陶。敞口,方折沿,厚唇,斜直腹,平底。底部5個箅孔大而規整。通體素面??趶?5.4、腹徑10、底徑

13.8、高16.6厘米(圖一七∶4)。

(3)飾品

銀指環 1件。M2∶2,圓形,橫斷面呈圓形。直徑1.8厘米(圖一七∶6)。

鉛珠 1件。M2∶20,扁圓形,中間有圓形小孔,形體較小。直徑0.6、厚0.5厘米。

料珠 1件。M2∶21,扁圓形,中間有圓形小孔,形體小。直徑0.4、厚3.5厘米。

(4)錢幣

五銖錢 1枚。M2∶1,方孔圓錢,正面有輪無郭,背面輪郭俱全。錢文篆書,文字清晰?!拔濉弊种虚g兩筆交叉彎曲;“銖”字的“金”字頭呈三角形,與“朱”等齊,“朱”字的上、下部均圓折。直徑2.5、穿徑0.9、厚0.15厘米。

三 結語

2004年重慶萬州區瓦子坪遺址考古工作共發掘各類墓葬11座,結合之前歷年的考古發現,推測這里應是一處較為集中的家族墓地,整體年代在漢至六朝時期。墓葬分布在壩子的中心部分,歷年來受取土影響,墓葬上部券頂部分普遍遭到破壞,但墓室中隨葬品保存尚好。出土各類隨葬品268件(套),為判斷該批墓葬的時代提供了依據。

M11為豎穴土坑墓,出土器物組合為鼎、盒、壺,器物特征具有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的特征。如鼎蓋和壺蓋上的“S”形鈕在長沙戰國晚期楚墓中的敦、壺蓋上常見[2],馬王堆一號西漢早期墓出土壺蓋上亦見[3]。從器物整體來看,M11∶5陶鼎,M11∶7、M11∶1陶盒,均與宜昌前坪西漢墓出土第一組陶器組合中的鼎、盒一致[4],也與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陶鼎、陶盒相近[5]。因此,大體判定M11的年代為西漢前期。

M7為磚室墓,平面呈刀形,其墓葬形制與重慶萬州區瓦子坪遺址2002年發掘的M3[6]接近。出土器物以陶器為主,有一定數量的釉陶,器型有甑、罐、壺、狗、陶樓等。出土的陶壺、圜底罐具有地域特色,相同形制的陶壺在重慶萬州區安全墓地M5、M18[7],重慶萬州區松嶺包墓地M 7[8]都有發現;圜底罐與重慶萬州區安全墓地M18、M4、 M1[9]等墓葬出土的圜底罐相似。重慶萬州區安全墓地、松嶺包墓地出土的這些器物均屬東漢 晚期,由此判斷瓦子坪遺址M7的年代亦應為東漢晚期。

M2出土的M2∶14、M2∶8瓷碗在2002年重慶萬州區糖坊墓群M6[10]中出土過相似的器物,M2∶18瓷碗在2002年重慶萬州區瓦子坪遺址 M7[11]中十分常見,M2∶16瓷唾壺在2001年重慶萬州區糖坊墓群M7[12]中也有類似發現。2002年重慶萬州區糖坊墓群M6、瓦子坪遺址M7,2001年萬州糖坊墓群M7出土這些瓷器均屬六朝時期,由此可推斷M2的相對年代為六朝時期。

2004年清理的這批東漢墓葬中,M4~M9屬于家族并穴埋葬,其中M7、M8存在一座墓埋葬多人的現象。眾多死者埋葬在同一墓穴內,說明他們之間的血緣關系更為密切。墓內隨葬品一般放置在人骨近旁,而M8內埋葬的8具人骨及隨葬品則分三處放置,這種葬俗實屬罕見,有待更多考古資料來進行論證。

這批西漢至六朝時期墓葬資料的發現,為深入研究渝東地區漢墓的文化特色,排定墓葬時代序列以及研究三峽地區漢代、六朝時期的文化提供了新資料。

項目負責人:王守功發掘:楊 波 朱 華 于秋偉 肖貴田 禚柏紅修復:魏慎玉 楊愛國攝影:于秋偉繪圖:朱 華 禚柏紅執筆:朱 華 宋愛萍 于秋偉 肖貴田 劉夢雨 魏慎玉

猜你喜歡
腹徑圓唇底徑
山西離石后石村再次發現戰國墓
山東日照市馬莊遺址周代墓葬發掘簡報
劉 欣藝術作品欣賞
澄邁福安窯出土瓷器鑒賞
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城圐圙城址考古調查
甘肅嘉峪關市峪泉鎮漢魏墓發掘簡報
論圓唇在聲樂教學中的效果
江蘇省無錫市城南遺址甕棺墓葬發掘簡報
大型卷筒繩槽底徑測量方法淺析
一種能準確高效檢測齒轂槽底徑的檢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