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路徑研究

2022-10-29 05:42李子默
成才之路 2022年27期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心理素質

李子默

摘要: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引進積極心理學理論知識,將科學、系統的活動作為主要載體,開展教育互動,是強化學生積極情緒體驗、培養學生積極人格品質的主要途徑。文章概述積極心理學,分析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價值,探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指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路徑:樹立科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為全體學生服務,充分挖掘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建立和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體關系,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機制。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質;創新

中圖分類號:G444;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7-0005-04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場革命,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中的一個新里程碑,是一門從積極角度研究傳統心理學研究的東西的新興科學。它采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需要高校重新審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建立符合時代發展要求與大學生心理發展特征的教育模式,形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路徑,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開發其潛能,促進其全面發展。

一、積極心理學概述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Terman關于天才與婚姻幸福感的探討等。20世紀60年代,人本主義心理學以及由此形成的人類潛能研究為積極心理學的發展夯實了基礎。但是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停滯不前,逐漸被人們遺忘。在這一背景下,消極心理學占據心理學發展的主導地位。直至20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重新開始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等提出了積極心理學的定義: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積極心理學對立于傳統的消極心理學,主張對人積極品質的研究,充分挖掘人的潛在力量,以促進個體和社會的發展,為人類開辟走向幸福的道路,是一種利用心理學理論及實驗方法研究人類力量、美德等積極層面的心理學思潮。

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進行概括,主要包括以下三點。(1)從主觀層面出發,積極心理學注重個體的主觀體驗,主要包括幸福、希望、喜悅、滿足等,強調個體需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當下和未來,能夠保持幸福感。(2)從個體層面出發,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側重點在于個體人格特質的積極層面,如美好品德、智慧、勇氣等。(3)從群體層面出發,積極心理學注重對人類品德的研究,旨在使個體具有責任感、幸福感,具體包括幸福美滿的家庭、關系良好的團體組織等。

二、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價值

1.有助于優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傳統模式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于關注心理問題的消極面,其重心在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診治,以解決問題為重點,所以和心理學的本質、價值存在一些不符之處?;诜e極心理學視角,高校建立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但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發展,而且能夠彌補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實現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優化。

2.有助于豐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結合現狀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較為單一,其流程主要為分析心理現象、探討心理問題、制定應對措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有些單調,局限性明顯。單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對學生積極心理素質的培養和潛能的開發,同時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嚴重不符。而積極心理學倡導自我心理的調適,鼓勵發展自我,促進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時挖掘潛力,這一價值取向對于豐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具有積極作用。

3.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體關系

以往教師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注重互信、平等、尊重的咨詢與訪問關系,也就是平等互信的師生關系,但是受消極心理學相關理念的影響,建立平等互信關系的難度較大,這便需要教師進一步更新理念,繼續努力。而在積極心理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與學生均處于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均為獨立的個體,并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系。因此,教師需要掌握積極心理學的內涵,主動接納學生,平等看待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對自我的審視,培養自身的積極心理素質,重新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師生關系,并建立雙向互動、積極友好、共同成長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客體關系。

4.有助于延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與途徑相對單一,主要是開設相關課程、開展心理咨詢以及專題講座等,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難以真正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不利于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積極心理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關注學生的品質和情感,注重正向、積極的引導,認為每名學生均具備巨大的潛能和推動自身發展的動力。這一特性決定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運用積極資源,整合優勢,將其滲透于學生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全過程,貫穿于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這有助于延伸心理健康教育途徑,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路徑更多元,覆蓋面更廣闊。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目標取向存在偏離

目前,大多數心理教師的關注點側重于有心理問題的部分學生。無論是開展心理咨詢、輔導等活動,還是心理危機干預,心理健康教育均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為重點,所以直接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偏向消極心理學視角,缺乏對心理學的正向、積極引導作用的重視,難以發現學生的優勢,挖掘學生的潛能,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一使命相悖。除此之外,一些教師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固守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思路,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考慮,難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和力量,對積極資源的利用存在不足。實際上,學生本身便是自己的心理調節者,也是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專家。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取向嚴重偏移,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會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處于“發現問題就解決問題”的“救火”狀態。這樣,不僅會增加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幾率,而且會使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不佳。

2.過于重視理論而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部分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側重心理學相關理論知識的探討,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路徑的實踐研究與探索。而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理論的探討十分有必要,因為理論只有應用于實踐,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因此,培養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是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結合現狀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側重點在于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對其進行心理干預和輔導。但是,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會對部分教師的工作理念與前瞻性引導造成一些不利影響。如將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視為“問題學生”,是思想認知不足的體現。諸多的研究顯示,個體處于困境下,只有自身積極、勇敢擺脫困境,才能獲得成長的潛力與毅力。所以,對高校而言,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摒棄傳統消極視角的影響,從積極的視角開展教育工作,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

3.心理健康教育較為單一

結合現狀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已在高校全面開展,但仍存在開設偏少、針對性不足、單一性嚴重等情況。大多數高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放在大一新生中,缺乏對其他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并且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一些學生受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極易導致心理問題。相關調查研究顯示,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對學生進行輔導、咨詢的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只是以勸解說教為主,缺乏專業知識、專業方法的運用,難以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部分大學生在心理咨詢上存在認知不足的問題,多認為學校的心理咨詢室主要為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服務,因此失去了咨詢的機會。

4.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化問題,教育效果不理想。比如,一些高校只是對學生進行單一、簡單的心理測驗,并在這一基礎上建立心理檔案,對學生發生的心理問題未及時干預,并且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關注明顯不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班主任、輔導員負責,他們中的一些人理論知識不足,專業能力欠缺,這會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不佳,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處于被動狀態。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只關注過程,缺乏對大學生心理測試結果的重視,未結合大學生心理測試結果對其進行全面分析,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四、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路徑

1.樹立科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樹立科學的教育目標,是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礎。目前,一些高校和教師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理解不夠透徹,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在實踐角度,一些高校和教師以解決問題為重點,缺乏對學生潛能的開發和積極情感的調動,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造成一定的阻礙。因此,高校和教師要重新審視心理健康教育,樹立科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需要以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為準則,充分挖掘他們的心理潛能,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品質,促進他們的人格發展,使他們的學習、生活充滿快樂,更具意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發展性目標。對全體學生而言,高校和教師需要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優化他們的人格品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其次,針對性目標。針對部分存在心理問題或障礙的學生,高校和教師要給予其科學的干預、輔導,幫助其擺脫困境,強化其心理調適能力。再次,在教育階段,高校和教師要發現和培養具備超常才能的學生。

2.為全體學生服務

以往,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注重少數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并針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干預和輔導,缺乏對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而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對象為全體學生,充分體現了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具備積極向上的學習觀、生活觀,能夠正視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相信自己在學習、成長、發展過程中能夠解決困難和問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需要幫助全體學生挖掘自身潛能,運用最大優勢培養自身的積極心理品質。因此,高校需要針對全體學生定期組織心理健康講座等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意識。同時,高校要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心理健康相關課程,加大心理健康知識傳授和心理調節方法的傳授力度,提高學生的心理保健能力。

3.充分挖掘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

積極心理學的運用需要分析個體的積極心理品質,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個體優勢提高其生活幸福感。很多研究顯示,積極心理品質培養不但能夠預防和緩解青少年抑郁、焦慮癥狀,減少無助感,而且能減少青少年的不良行為。

高??梢詫θw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品質的心理測試,了解和識別學生具備的積極心理品質。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通過多種途徑發現自身的積極心理品質,在學習和生活中充分運用積極心理品質解決相關問題。

積極情緒可以幫助學生獲取豐富的資源,主要包括智力資源和人際資源。獲取更多的智力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掌握知識,強化執行力。許多研究表明,如果學生帶著積極情緒參與學習活動,學習效果會更理想;如果帶著積極情緒參與考試,考試成績也非常好。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積極情緒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能使學生快樂地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人際資源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友誼,建立社會支持網絡。而積極情緒對于開發學生的人際資源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夠引導學生助人為樂,使學生更愿意與他人交往、合作。除此之外,積極情緒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效率也具有積極作用。具備積極情緒的學生明顯更為自信,在學習、生活中表現為更加熱愛和投入,愿意接受外部信息,能高效處理問題。積極情緒還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提高學生對各種環境的適應力和應對力。

所以,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例如,開展體驗式心理健康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體驗積極情緒,掌握激發自身積極情緒的方法和技巧,充分認識到積極情緒對自己的正向影響,進而將其運用于學習和生活中。再如,組織各類主題的心理團隊輔導活動,在團隊輔導的作用下幫助學生體驗積極情緒,掌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4.建立和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體關系

建立平等、和諧、互信的師生主客體關系,對于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途徑?;诜e極心理學視角,建立和諧的主客體關系對于高校教育教學的開展具有積極作用。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師生處于平等地位,均為成長發展過程中的個體,雙方需要致力于營造和諧的氛圍。首先,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不同學生的價值觀念各不相同,其所思所想存在明顯差異,因此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接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與尊重,并加強對學生隱私的保護。其次,教師要保持熱情的態度。教師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執行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本身要具備積極樂觀的心態,并將其應用于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全過程中,認真、耐心地傾聽學生訴說,詳細解答學生的疑惑,用熱情激起學生對自我、對社會與他人的愛。再次,教師要做到共情。教師要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具有同情心、同理心,并加強對學生成長的關注,及時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與幫助。

5.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機制

高校要為大學生提供安全、舒適、和諧、穩定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這樣才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學生專注于學習,使學生具備積極的態度,并將積極的態度轉化為優秀的學習成果。高校要積極建立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基于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指導,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除此之外,高校還要積極構建四級聯動心理工作機制,建立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機制,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如果學生存在心理問題或危機,室友、同學、班主任、輔導員及心理健康教師均能為學生提供幫助,并為其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五、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于提高教師的教育實效,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校和教師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模式,優化教育路徑,將積極心理學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他們成為德才兼備的時代英才。

參考文獻:

[1]霍力巖,龍正渝,谷虹,等.新時代積極心理學的內涵和特點新探———兼論對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 2021(08).

[2]劉亞楠,張迅,朱澄銓,等.生命意義研究:積極心理學的視角[J].中國特殊教育,2020(11).

[3]王靜,霍涌泉,魏晨晨,等.當前積極心理學變革的新趨向及理論價值[J].心理學探新,2021(04).

[4]陳俊丞,范藝瑋.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價值觀影響研究綜述[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1(01).

[5]謝琰,余孟孟.積極心理學視域下教師學習動力的生成機制及提升路徑[J].教師教育論壇,2021(12).

[6]鄒德剛.積極心理學理念下教師開展線上教學的心理調適策略[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1(03).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Li Zimo

(Suqian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Suqian 223800, China)

Abstract: Actively introduc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aking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activities as the main carrier, and carrying out educational interaction are the main way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positive personality quality.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overview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alyzes the guiding valu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innovativ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establish scientific goal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erve all students, fully tap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establish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establish a perfect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positivepsychology;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 education;psychologicalquality; innovate

猜你喜歡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心理素質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新趨勢
高職院?!洞髮W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手段的實施途徑
激發學習興趣,培育心理素質
論新聞記者的心理素質與寫作思維
開展“解煩惱”活動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質
學習毛澤東的作戰指導心理素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