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環境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融合路徑探析

2022-10-29 13:07戴菲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特色環境建筑

摘 要: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以及建筑行業快速發展,人們對建筑環境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環境設計中,將地域文化融入設計,能夠使建筑與周邊環境更加協調,形式變得更加多樣。為更好地適應特定地區的環境、氣候、人文等,在進行建筑環境設計時,相關設計人員必須對地域文化特色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設計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環境。

關鍵詞:建筑環境設計;地域文化;融合路徑

在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的建筑形式逐漸被富含文化韻味的建筑和街區取代。將建筑環境設計和地域文化融合在一起,不僅能夠體現當地民俗、生態以及傳統文化等內容,同時也能體現出當地人民的審美偏好?;诖?,本文就建筑環境設計與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進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更好地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一、建筑環境設計與地域文化概述

(一)建筑環境設計

建筑環境設計是以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好的生產生活以及發展環境為目的的整體設計,是致力于營造理想的生活空間的設計。建筑環境設計包含外環境設計和內環境設計兩個方面[1]。建筑環境設計涵蓋的內容比較豐富,包括建筑設計、室內環境設計、外環境景觀設計、公共藝術設計、園林設計、廣場設計、道路橋梁設計等。對外環境的設計指在建筑周圍或者建筑與建筑之間的區域環境中,利用建筑實體構成空間,以對人的周圍環境進行界定;對內環境的設計包括相關藝術陳設、家具設計等,以此為客戶打造令其滿意的居住空間。

(二)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通常是指特定地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獨有的文化形式。地域文化能體現地域獨特面貌,同時也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地域文化形成的過程中經歷了不斷發展的歷史衍變過程,在整個衍變中逐漸形成一定的文化特色,并且具有穩定性特點;其次,地域文化由于經過歷史的沉淀,能夠有效反映當地的文化特色,這也使得地域文化成為一個區域中最重要的特征物,有著較高的辨識度;最后,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并未與周邊文化之間形成阻隔,通過周邊區域人員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達到橫向交互的目的,且隨著不同區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地域文化之間也能實現交融與影響。

(三)建筑環境設計與地域文化之間的關系

建筑環境設計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體現形式。在進行建筑環境設計時,體現地域特色是設計的基本要求。建筑環境通常會受到地域環境或者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響[2]。在建筑環境設計中,地域特色的融入程度決定著建筑環境的設計質量,以及人們的審美體驗,只有靈活解析、融入地域文化進行建設環境設計,才能實現建筑整體功能的最大化發揮。如果在建筑環境設計中忽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只將設計與施工的重點放在結構、功能上,最終會導致和當地人民的實際需求背道而馳,這對地區的發展不利,也會對建筑的整體造型與環境建設造成一定的影響。在現代建筑環境設計中,運用智能化手段很容易使地域文化被忽視,要想獲得更好的建筑環境設計效果,使其擁有更高的使用價值與審美價值,就必須將建筑環境設計和地域文化有效結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不但可以滿足人們對建筑環境的功能需求,還能有效將當地文化特色體現出來,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現代化建筑環境。

二、在建筑環境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對文化的傳承

地域文化歷經了無數代的傳承,底蘊非常深厚。地域文化沒有湮滅在歷史的河流中,而是通過文字、典籍等方式流傳下來,并將其文化內涵融入不同的載體中實現了傳承[3]。在當前城市建設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在注重城市的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城市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將建筑環境作為載體,實現對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入,不但可以加強對地域文化的傳承,還能有效推動地域文化實現新的發展。

(二)有利于體現地方特色

將地域文化融入建筑環境設計,可以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環境,使城市具有更加顯著的地域特征[4]。這既有助于更好地實現對地域文化的有效傳承,也能使城市在發展中具備足夠的特色,從而吸引游客前來旅游觀光,對帶動城市旅游業的發展、實現對城市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能促使城市經濟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三)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價值

將地域文化融入建筑環境設計,能夠打造出具有企業、地域以及城市特色的建筑群,這樣可以促使建筑群相比于其他城市建筑更加具有獨特性,對提高建筑價值、促進建筑功能多元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能有效提高建筑的現實性意義,且獨特的建筑更加容易受到人們喜愛。

三、將地域文化應用在建筑環境設計中的原則

將地域文化應用在建筑環境設計中,通常是指在空間結構和建筑元素中的運用,且對地域文化進行表達時,通常有直接和抽象兩種方法。在以發展文化旅游為目的的地區進行建筑環境設計時,對地域文化可以使用較為普遍、直接的方式,使其融入自然環境,有助于更好地使自然環境和文化習俗相結合,增強建筑環境對游客的吸引力。同時,要對區域內的建筑群體進行仔細的研究分析,以實現對現代建筑意義的充分掌握,確保建筑的形式、意義、材料等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將抽象的地域文化運用到建筑環境設計中,還能實現對特定文化元素的有效提煉與體現,以此解決現代建筑環境設計理念和傳統地域文化之間存在的矛盾問題。從整體性的角度來看,將建筑環境設計和地域文化進行有效的結合,不僅需要凸顯地域文化的特色,也要滿足建筑環境設計的基本功能要求,所以必須對其進行創新和優化。例如:在建筑環境設計中,以發展文化旅游為導向,在進行設計時選擇相應的地址,并優先考慮建筑環境文化和周邊資源的影響,盡可能確保對地域文化進行有效保護與利用,確保不影響當地的原區域空間。另外,在建筑環境設計的規模方面,必須充分考慮到地區對建筑的功能性要求和整體風貌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從而實現對地域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四、針對地域文化的深入分析

(一)物理環境

物理環境地域文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水文地理環境和建筑材料因素。首先,建筑環境設計要基于適當的地理環境,同時應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學方式。就工程施工而言,不同的經緯度對建筑環境的保暖性要求不同。當建筑環境區域的水文地理環境存在差異時,必定會對建筑環境的建設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導致建筑環境設計效果存在很大的差異性?;诘赜颦h境的實際特點深入分析建筑地域文化,可以打造出特殊的建筑結構,使當地的建筑環境相比于其他地區的建筑環境有著鮮明的特色。其次,在建筑材料因素方面,不同地區的建筑環境設計所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建筑環境規模越大,其在設計時需要的材料也就越多,對那些材料運輸不方便的區域而言,打造建筑的成本就會變得非常高[5]。而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地域材料的特點,使建筑環境不僅具備當地特色,還能具備一定的美學價值。另外,不同建筑材料的應用,也能形成各自區域獨有的地域特色。

(二)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的差異也是形成地域文化的主要因素,由于人文環境中包含著地域性的意識形態和風俗習慣等,所以人文環境地域文化具有以下三種不同的情況。首先,不同的地域文化反映著不同區域人民的意識觀點,這是構成當地人文環境的主要內容,而不同的人文環境會對建筑環境設計的效果產生很大影響。其次,不同區域的社會準則導致人們的生活習慣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等也會對地區的建筑文化產生較為深刻的影響。最后,不同地區的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存在差異。風俗習慣反映著區域居民的生活意識,對于建筑環境設計會有著特定的要求,從而使建筑文化之間存在差異性。

五、建筑環境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融合路徑

(一)從材料上進行融合

在建筑環境設計與地域文化融合時,可以從材料方面入手,這是因為不同區域所孕育出的物質材料各不相同。在進行建筑環境設計時,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不僅可以降低建筑施工成本,而且能更好地滿足建筑施工的要求,達到使地域文化和建筑環境設計有效融合在一起的目的。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區域的氣候各不相同,從而孕育出了大量建筑材料和裝飾材料,而將這些材料應用到建筑環境設計中,能夠有效地表現出地域的鮮明特色[6]。針對當前社會存在的能源危機問題,建筑環境設計人員可以創新性使用本土材料,并將現代工程與這些材料有效結合。針對建筑環境設計對資源需求日益增加的現狀,在建筑環境設計的過程中,只有充分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才能實現設計、經濟與文化三者共贏發展。

(二)從環境上進行融合

地域環境是影響建筑結構功能的主要因素,地域性建筑是當地居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不斷適應發展形成的一種自然選擇的建筑形式,其在滿足人們生活生產需求的同時,更是當地文化風貌、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建筑形式的形成基礎。因此在建筑環境設計中,要想確保建筑環境的總體風貌與當地環境有足夠的聯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對區域的環境條件進行深入分析,將當地環境與建筑環境設計有效融合在一起,這也是促進地域環境文化多元化發展的有效手段[7]。在具體的建筑環境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充分尊重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獨特性,并將設計理念融入當地環境,例如在浙江地區進行建筑環境設計時,設計人員要了解浙江當地的文化特色,融入魚米之鄉文化,在建筑環境設計中體現出江南水鄉的特點,從而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江南建筑環境。

(三)從設計理念上進行融合

除了從建筑材料和建筑環境上進行有效融合外,建筑環境設計與地域文化還可以從設計理念上進行融合,更加重要的是,可以將特定區域的傳統文化與設計融合在一起。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西方建筑文化在整個建筑環境設計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同時也在無形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思維,因此將建筑環境設計與地域文化有效結合,可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基礎上設計出既能體現當地特色,又能更好地使中西方文化融會貫通的建筑環境[8]。設計人員在對建筑環境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積極吸取西方建筑環境設計的優勢,恰到好處地將我國傳統文化融入建筑環境設計,這樣不僅可以凸顯建筑環境設計的前瞻性,還能更好地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例如:在蘇州博物館的建筑環境設計中,設計團隊就遵循“新”的理念和“突出”的原則,更好地借助蘇州博物館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最終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有效結合,使蘇州博物館成為蘇州標志性的建筑物。在對蘇州博物館的外部空間進行設計時,使用傳統的白色墻面,顯得更加簡約和抽象,而對博物館的屋頂進行設計時,改變窗框、飛檐翹角的幾何效果,使博物館外部空間變得更加突出。同時,貝聿銘及其團隊對蘇州博物館的建筑環境進行設計時,結合蘇州的地域文化特點,有效實現了建筑環境設計理念與實際情況的有效融合,將蘇州的傳統文化以及中華民族精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具有非常好的精神文化傳遞作用。

六、結語

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要想更好地提升建筑環境設計的整體效果,就需要使建筑與環境相協調,對所在地區的文化進行綜合性分析,既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也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將地域文化和建筑環境設計結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提高設計水平,豐富設計的文化內涵,還能實現對建筑結構、功能等的完善,提高地域文化的融合度,促進人們對地域傳統文化的深入認知和了解,有利于推動對地域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王偉安.建筑環境設計與地域文化融合的研究[J].美術文獻,2021(9):137-138.

[2]王瑋,林琳,林宇宏.地域文化視域下舊工業建筑空間環境的更新設計研究:以沈陽鐵西1905文創園為例[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541-547.

[3]徐馨.地域文化在高家臺寫生基地環境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藝術學院,2021.

[4]陳穎.基于地域文化的烏魯木齊市居住區環境設計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藝術學院,2021.

[5]周亞明.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鐵站內部空間環境設計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0.

[6]郭麗娟,李書亭.哈爾濱近代建筑外環境景觀設計及地域文化研究[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19(6):15-19.

[7]馮珍.立足于地域文化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探究:評《地域特色: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成果作品集:上》[J].中國教育學刊,2019(7):133.

[8]王家琦,葉俊東.當代文化創意視角下的建筑環境設計[J].江西建材,2018(9):61-62.

作者簡介:

戴菲,碩士,江漢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環境設計專業教育、鄉鎮環境設計、建筑及室內設計。

猜你喜歡
特色環境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特色種植促增收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建筑的“芯”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中醫的特色
環境
完美的特色黨建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