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茶文化的溫泉地景觀規劃設計探析

2022-10-29 14:49楊靜高成廣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景觀設計茶文化

楊靜 高成廣

摘 要: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能夠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溫泉地景觀具有較強的審美性和實用性,將茶文化與溫泉地景觀規劃設計有機結合,營造舒適的溫泉地景觀環境,能夠吸引人流,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以云南省普洱市“溫泉養老中心”項目為例,研究分析茶文化的內涵、茶文化與溫泉地景觀的關聯性,詳述融入茶文化的普洱市“溫泉養老中心”景觀設計,以期促進茶文化傳播。

關鍵詞:茶文化;溫泉地;景觀設計

一、茶文化概念及其內涵

(一)茶文化的概念

茶文化指中國人在發現、種植和利用茶作為食品、飲品、禮品、貢品和祭品的過程中,以茶為載體,表達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各種理念、信仰、情感等思想觀念的各種文化形態之統稱[1]。

(二)茶文化的內涵

茶文化以茶為載體,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茶與文化的有機結合,包含和體現了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2]??梢哉f,茶文化具有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雙重屬性[3]。從物質文化角度看,茶文化包括茶葉生產加工過程中所用到的工具、泡茶時的工具以及喝茶的場所(茶室、茶館)。此外,茶文化包括以茶為主題的畫作、楹聯、詩詞,以及茶類植物群落景觀。從精神文化角度看,茶文化包括人們在品茶時衍生的雅致情趣、茶文化景觀下人們所產生的情感共鳴以及道家思想下的古樸茶趣等。

二、茶文化與溫泉地景觀

(一)溫泉地景觀

溫泉,從根本上講是一種資源,具有療養功效。溫泉資源聚集、被利用,形成溫泉地,溫泉地景觀是一個體系,以溫泉為中心。應因地制宜,利用地形的變化,設計豐富的視線景觀,設計景觀序列,營造舒適的溫泉地景觀環境。

(二)茶即植物景觀

從植物學角度來說,茶又指茶樹,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是一種雙子葉木本植物,確切地說是一種灌木或小喬木[4]。長勢旺盛的茶樹本身就是一種景觀。

(三)茶文化與溫泉地景觀文化

茶文化的核心內涵是茶道精神,茶道主張“靜以養心,陶冶情操”。景觀文化,是指人們在與景觀長期互動的實踐中,所創造和形成的具有與該景觀相適應的精神觀念,包括景觀的歷史淵源、景觀的代表符號等[5]。而溫泉地景觀文化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與康養有著密切聯系。由此可見,茶文化與溫泉地景觀文化皆與“養”一字關系匪淺,都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茶文化與溫泉地景觀的關聯性

溫泉地景觀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有利于在較大范圍內形成良好的茶文化氛圍,從而使茶文化被更多人了解和認同,進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將茶文化融入溫泉地景觀設計,可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

三、融入茶文化的溫泉地景觀規劃設計要點

(一)茶文化與當地文化相結合

對于溫泉地而言,當地文化與茶文化結合,既可以增強當地景觀的多樣性,又可以豐富溫泉地活動。在茶事活動中加入當地特色習俗活動,在茶建筑中加入當地文化符號,能夠豐富建筑形式,推動茶文化與當地文化傳播。

(二)茶文化中的動靜結合

動與靜沒有絕對的界限,茶文化中的動靜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在將茶文化融入溫泉地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以相對靜態的茶植物、茶建筑等營造出茶環境,在此環境中進行動態的茶事活動,例如品茶、茶浴等,而在進行動態茶事活動的同時衍生出的茶精神、茶道等又是相對靜態的。

(三)茶文化與名人效應相結合

茶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以古代茶文化發展歷程中較為重要的人物為媒介,可調動人們的好奇心。相傳,中國茶的祖先是神農氏,他是茶樹的最早發現者;茶圣陸羽,創作了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專著《茶經》;唐代詩人盧仝的《七碗茶歌》,讓人們真切了解到喝茶的步驟及感受??梢圆栉幕l展歷程中較為重要的人物為主題,設計不同的名人雕塑、名人館、名人碑等景觀,介紹茶的起源、發展,促進茶文化傳播。

(四)突出茶文化中的綠色生態理念

茶文化中的“和”講究自然和諧、共存共生,體現了綠色生態理念。此外,我國茶園面積大,茶樹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為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了一定貢獻。設計者在進行溫泉地景觀設計時,要突出茶文化中的綠色生態理念,尊重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增強景觀的可持續性。溫泉地景觀設計需要進行植物選擇、植物群落構造、生態空間構造、生態鋪裝等,能夠促進生態保護。

四、融入茶文化的普洱市“溫泉養老中心”

景觀設計

(一)普洱茶文化概述

普洱茶文化是我國茶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普洱地域文化的核心部分[6]。在時間與歷史的沉淀下,普洱茶文化形成獨特的美學特征,即茶境之和諧秀雅、茶藝之淳樸古雅、品茶之別趣淡雅以及茶道之真淳高雅[7]。普洱市是全國少數民族成分最多的地級市,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市總人口的61%,有著豐富的民俗活動[8],這使得普洱茶文化擁有濃厚的少數民族文化色彩。

普洱市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動植物資源豐富。黨的十八大以來,普洱市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森林覆蓋率從67%提高到74.59%。此外,普洱市是世界茶樹的起源地,是聞名遐邇的普洱茶的故鄉,擁有較多原始植物群落。

(二)總體設計

該項目地處思茅區,在普洱思茅機場附近,三面環山,南鄰洗馬湖公園,生態環境優良,西通普洱大道,交通便利。項目占地面積約為40 000 m2,整體可分為養生公寓、服務式公寓、溫泉中心、溫泉酒店、室外溫泉區、森林康養區六大板塊。其中,室外溫泉區為本文主要研究對象,占地約9 000 m2。

為滿足養生與養老需求,以“普洱三寶(普洱茶、普洱咖啡、普洱石斛)+溫泉”為主線,打造“樂養+”新型康養模式,開發區域性養生養老典范項目。為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把室外溫泉區分為四個板塊,分別是夢幻茶馬樂園區、茶語花香、伴山伴湯、半山森林秘湯。

(三)專項設計

1.植物景觀設計

此項目中,室外溫泉區綠化面積約為6 500 m2。從園區各類活動需求出發,植物設計分為四個板塊,分別是流翠、暗香、秋葉、夏蔭。

流翠區域,以綠黃葛樹、大王椰子、廣玉蘭等為上層植物,以石菖蒲、茶樹等為下層植物,以熱帶植物的翠綠來展現生命的活力。此區域中,茶樹主要用于植物組團點綴,占比較小。暗香區域以茶樹和咖啡樹為主調樹種,以滇樸、銀杏等為基調樹種,茶樹占比較大。此區域利用地形,以滇樸為主,以古茶樹為點綴,配以草坪,草坪上設置可泡茶飲茶的休憩平臺,人們在此可以品茶賞景。

秋葉區域以色葉植物為主,以雞爪槭為主要樹種,以芒果、油棕等為基調樹種,以寬敞的植物空間展現現代溫泉風情,給人一種秋高氣爽的感覺。夏蔭區域,在觀景臺兩側利用地形種植茶樹,將芒果樹疏植于此,以達到遮陰效果。由西至東,茶海綿延,給人以置身茶海之感。

在植物景觀設計的四個板塊中,泡池周遭植物環境可概括為“上+中+下”的模式。圍繞每個植物板塊的主題,營造不同區域的泡池植物環境。例如,暗香區域的普洱茶花湯,周圍植物上層為滇樸、香樟,中層為茶樹、南天竹,下層以鶴望蘭等為主。

2.小品景觀設計

普洱市是茶馬古道的起源地,茶馬古道文化是普洱市的重要地域文化[9]。茶馬古道文化的核心內容包括古道文化、茶文化、馬幫文化[10]。在普洱市“溫泉養老中心”項目中,利用茶(茶葉、茶樹枝干、茶花)、茶馬古道元素(馬鞍、馬槽、石碾、馬店建筑造型),以小品造型與茶文化相呼應,使茶馬古道文化具體化,以促進地域文化傳播。

3.建筑景觀設計

在普洱市“溫泉養老中心”的室外溫泉區,將茶文化融入建筑設計。例如伴山伴湯區域的“一葉扁舟”,“一葉扁舟”泡池的造型以茶葉形態為原型,截取茶葉的2/3形態與觀景臺相連,泡池采用鋼化玻璃,泡池下為休息大廳,同時還設置了水簾幕布(展示茶文化發展史),葉脈用燈帶來還原,然后配以動態的茶溪和靜態的觀景草坪,打造多樣化茶文化體驗區。此外,還設置了2個服務吧,分別位于室外溫泉區主入口處和半山觀景平臺上。其中,主入口處的服務吧以茶葉形態為原型,伴山伴湯區域的云海茶山服務吧以咖啡豆的造型為原型。

在夢幻茶馬樂園區,還設置了一個與馬店建筑形式相仿的飲茶長廊,廊上設有匾額與楹聯,此處可進行茶藝表演、茶舞等活動,以此營造茶文化氛圍。以上所述建筑,在顏色上與茶保持一致,多采用灰、棕色調。此外,為豐富建筑形式,在建筑裝飾上,引入普洱北回歸線文化中的太陽造型(用于門柱上的裝飾或窗花雕刻),以增強建筑的文化包容性。

4.鋪裝景觀設計

鋪裝設計主要分為道路鋪裝與泡池鋪裝兩部分。普洱市“溫泉養老中心”室外溫泉區的道路大概分為三類,分別是主要道路、次要道路以及步行小道。主要道路采用與茶葉色調一致的淺灰色青石板;次要道路采用淺灰色青石進行冰裂紋鋪裝;泡池旁的步行小道,則采用厚青石,或是刻有太陽形狀的細孔火山巖。

5.水體景觀設計

水體景觀設計包括景觀水與溫泉水(包含游泳池的水與水上樂園區的水)。景觀水體面積約為480 m2,溫泉水面積約為940 m2。

在溫泉水方面,從療效入手,將溫泉本身的療效與茶、咖啡、石斛的療效相融合,設置不同療效的溫泉湯。在泡池名稱上,結合療效,從茶文化的核心思想“靜、和、怡、真”出發進行取名??紤]到場地面積、游客量與景觀布置等因素,在整個園區設置了1個夢幻茶馬樂園(水上樂園)、15個泡池(茶海熱湯動感水療池、雨林亭湯、魅力咖啡浴、普洱茶花湯、石斛養生湯、靜心池等)、1個景觀休閑泳池以及山間的4個VIP單間泡湯屋。園區溫泉產品可分為動靜兩種,動態產品主要集中在夢幻茶馬樂園區,其余各產品均衡分布于其他三個區域。泡池水體環境可看作一個綜合體,即環境之靜與泡浴之動的綜合體。泡池形態上自然天成,充分彰顯了茶文化。

在景觀水體方面,水體以半山水域為源,源頭處設置水域面積較大的疊水瀑布,配以山石、古松,營造“茶禪一味”的山水意境。順延地勢而下,橫穿茶語花香、伴山伴湯兩區域的茶溪,展現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意境。在主入口處,設置了疊泉,水聲配以雨林植物,給人置身雨林之感。

五、結語

茶文化為溫泉地景觀設計注入靈魂。以茶文化內涵為著手點,使茶文化與地域文化相結合,將茶文化與名人效應結合,將茶文化有機融入溫泉地景觀設計中,突出茶文化中的綠色生態理念,能夠增強溫泉地景觀獨特性。本文闡述了茶文化概念及其內涵,分析了融入茶文化的溫泉地景觀設計總體策略,并結合實例,探究了融入茶文化的普洱市“溫泉養老中心”景觀設計。新時代,普洱市可以在溫泉地景觀規劃設計中融入茶文化,打造具有獨特氛圍的茶樹環境,吸引人流,并讓人們在溫泉泡浴中真正體驗到茶的健康療效,充分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馮衛英.茶文化旅游資源研究:以環太湖地區為例[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2]陸文婷,張翀,方婷,等.關于中國茶文化推廣的思考[J].華章,2010(23):158,161.

[3]華菲菲.淺析漢語言文學與傳統茶文化的融合[J].福建茶葉,2018(10):386.

[4]宋小路,蔡建國.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濱河綠道景觀設計[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9(2):94-97.

[5]劉璐.論云南普洱茶文化的歷史重要性[J].福建茶葉,2018(2):409-410.

[6]張柏俊,張月.云南普洱茶文化的美學特征[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9(2):12-14.

[7]唐若璘.云南民族節日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時代金融,2014(3):101.

[8]白成元.淺析普洱地方文化在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的體現[J].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3):33-37.

[9]李暉.普洱“茶馬古道”生物與文化多樣性保護格局構建研究[J].中國園林,2019(12):46-51.

[10]孫澤堂,陳軍,郭燕,等.茶文化和體育文化的結合探討[J].福建茶葉,2018(8):240.

作者簡介:

楊靜,西南林業大學園林園藝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劃設計。

高成廣(通訊作者),西南林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室外溫泉區景觀規劃設計。

猜你喜歡
景觀設計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巧用景觀設計和諧中的一致化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別具特色的俄羅斯茶文化
色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高科技園區景觀設計探討
探討現代景觀設計中意境的體現
伍丹景觀設計作品
20世紀上半葉現代都市茶文化的形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