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欒川縣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床地質和地球化學異常特征及找礦前景分析

2022-11-03 02:46尚凱凱王雙陳春景喬海霞張素超周亞麗
礦產勘查 2022年8期
關鍵詞:石英巖體成礦

尚凱凱,王雙,陳春景,喬海霞,張素超,周亞麗

(1.河南省有色金屬礦產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16; 2.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七地質大隊, 河南 鄭州 450016)

0 引言

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區大地構造位置處于華北陸塊南緣,盧氏—欒川陸緣褶斷帶內、三川鉬鎢鉛鋅金銅銀硫成礦區(呂文德和孫衛志,2004;張彩紅等,2009;楊帆等2015;許令兵和劉國華,2021),區內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構造極為發育,巖漿活動頻繁,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異常特征較為顯著(趙榮軍,2013;張定貴等,2015;張紅強,2021;趙玉龍等,2021)。區內金鉛多金屬礦體的空間分布與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巖關系密切,NE向、EW向斷裂為該區的主要控礦構造,上元古界欒川群南泥湖組為區內主要賦礦層位,礦床成因屬于與燕山期巖漿活動有關的中低溫熱液充填型脈狀礦床(李建領等,2017)。

欒川縣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床位于河南省三川鎮境大紅村一帶,地理坐標范圍為東經11l°48′23″~111°51′16″,北緯33°17′12″~33°18′47″。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持續飛速發展,金、鉛等貴金屬、有色金屬礦產更屬極度消耗和熱需礦產,仍為國家亟待進一步開發和勘查的礦產資源(呂文德和孫衛志,2004;梁利鵬和薛夢菲,2016),欒川地區金、鉛等貴金屬、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為了加快該地區金、鉛等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應進一步加強該地區對金鉛多金屬礦的地質找礦勘查力度。筆者開展該礦區野外地質特征觀察,對地質勘查報告第一手地質資料開展綜合研究,總結該礦床的地質特征、地球化學異常特征,并對礦床成因、找礦標志進行探討,以期為該礦區下一步找礦工作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為欒川地區及成礦地質條件相近地區進一步尋找同類型礦床提供參考。

1 地質背景

大紅礦區區域上位于華北陸塊南緣,盧氏—欒川褶皺帶、三川—欒川復向斜的核部。該區經歷了漫長而又復雜的地質構造演化,巖漿活動頻繁,具有良好的成礦地質條件。受燕山期陸內造山作用影響,總體上表現為自北向南的大規模逆沖推覆,形成了一系列不同規模、不同樣式及不同形態的構造形跡,褶皺、斷裂極為發育(圖1)。

圖1 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區構造位置(a)和區域地質(b)簡圖(底圖據段士剛等,2010修改)1—下古生界陶灣群礫巖、片巖、大理巖;2—上元古界欒川群石英砂巖、大理巖、千枚巖、粗面巖;3—上元古界寬坪群大理巖和基性火山巖;4—中元古界熊耳群碎屑巖夾少量火山巖;5—中元古界官道口群碎屑巖和含燧石條帶大理巖;6—燕山期中細粒斑狀二長花崗巖;7—燕山晚期花崗斑巖;8—燕山晚期石英二長巖;9—新元古代正長斑巖;10—新元古代變輝長巖;11—復向斜;12—斷層;13—逆斷層;14—正斷層;15—鉛鋅銀礦床;16—礦區位置

區域地層在地層區劃上跨華北地層區和秦嶺地層區兩個地層區。以區域上的欒川斷裂為界,北為華北地層區出露地層有中元古界熊耳群、中元古界官道口群、上元古界欒川群、下古生界陶灣群;南為秦嶺地層區出露地層有上元古界寬坪群。其中,中元古界熊耳群為一套陸相碎屑巖系、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巖建造;中元古界官道口群為一套淺海陸源碎屑巖—碳酸鹽巖沉積建造;上元古界欒川群為一套碎屑巖—碳酸鹽巖沉積巖—堿性火山巖建造;下古生界陶灣群為淺海相泥質碳酸鹽巖及鈣泥質巖沉積建造。上元古界寬坪群為弧后裂谷盆地火山巖、黏土—砂質沉積建造及淺海相的富含泥質、硅質的碳酸鹽沉積建造系中—晚元古代華北陸塊南緣裂陷槽沉積產物(梁利鵬和薛夢菲,2016)。

區域褶皺發育,位于三川—欒川復向斜內。褶皺多表現為大型寬緩—小型緊閉褶皺特征,但受后期構造影響,褶皺形態及傾向均發生改變。區域褶皺構造由北向南主要有抱犢寨—南泥湖向斜、火神廟—駱駝山背斜、增河口—石寶溝北向斜、黃背嶺—石寶溝背斜(龐緒成等,2014①;楊晨英等,2016;王賽等,2019;殷建鋒等,2020;張紅強等,2021)。該復向斜核部為上元古界欒川群,兩翼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可能因為高差的關系,導致構造窗出現,即在石寶溝—赤土店一帶上元古界欒川群中出露一定面積的中元古界官道口群。

區內斷裂構造極其發育,大致分NWW—NW向和NNE向兩組,前者延伸長、規模大、分布密集,形成了區內構造骨架,控制著區內地層分布;后者成群成帶出露,近平行分布,是主要含礦構造(呂文德等,2006)。

區域巖漿活動頻繁而強烈,巖漿活動集中在新元古代和燕山期。新元古代巖體侵入于上元古界欒川群呈近東西向巖墻、巖脈產出,與圍巖地層走向一致?;詭r由變輝長巖和少量輝綠玢巖、橄欖輝長巖等組成。堿性巖由變正長斑巖、變石英正長斑巖組成。多呈巖脈產出,少量呈不規則的巖株狀產出。它的出現標志著秦嶺造山帶新元古代造山旋回的結束(王云鵬等,2018),秦嶺造山帶的形成過程,影響著該區域地層、巖漿巖及部分礦床(點)的分布。燕山期巖體侵入上元古界欒川群和中元古界官道口群,空間上巖體具北西成帶、北東成行特點,由南泥湖、上房溝、火神廟、魚庫、黃背嶺等巖體組成,沿北西、南東向斷裂復合部位產出,呈巖株、巖墻、巖筒產出,主要巖性為花崗斑巖、正長花崗斑巖、二長花崗斑巖、花崗閃長斑巖、似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角閃石英二長巖等(段士剛等,2010)。巖體內部巖性復雜,橫向、縱向上巖性分帶特征明顯,構成高位復雜深成巖體。研究表明這些小巖體處于同一巨大巖基之上,為同源巖漿活動作用的結果,在時間、空間和成因上與鉬多金屬礦化密切相關(王賽,2016)。

該區域礦產資源豐富,屬小秦嶺—豫西金鉬鉛鋅成礦帶,三川鉬鎢鉛鋅金銅銀硫成礦區內。礦種主要為鉛、鋅、鉬、銀、金、鎢等,目前區域上已發現礦床(點)幾十處。其中三道莊等大型鉬礦2處、大型鉬鎢礦1處、大型鉛鋅銀礦1處、大型硫鋅銅礦1處、中型鉛鋅銀礦3處、中型金礦1處。

2 礦區地質特征

2.1 地層

礦區內出露地層為上元古界欒川群白術溝組(Jxb)、三川組(Jxs)、南泥湖組(Jxn)、煤窯溝組(Jxm)、大紅口組(Jxdh)及第四系(Q)地層。白術溝組為黑云絹云石英千枚巖、絹云石英鉀長變粒巖、薄層狀石英巖;三川組為碳質板巖、含碳白云質灰巖及白云巖等,以黑色碳質板巖為主要特征;南泥湖組為二云石英片巖、絹云石英片巖、黑云石英片巖、大理巖;煤窯溝組為一套碎屑巖—碳酸鹽巖沉積建造,主要巖性為石英巖夾二云片巖、砂巖、大理巖、厚層白云石大理巖夾少量石英絹云片巖;大紅口組巖性復雜,以粗面巖為主,夾云母片巖及大理巖、絹云石英片巖,屬堿性火山巖建造。其中南泥湖組為區內主要賦礦層位(圖2)。

圖2 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區地質簡圖1—第四系;2—欒川群大紅口組;3—欒川群煤窯溝組上段;4—欒川群煤窯溝組中段;5—欒川群煤窯溝組下段;6—欒川群南泥湖組上段;7—欒川群南泥湖組中段;8—欒川群南泥湖組下段;9—欒川群三川組上段;10—欒川群三川組下段:11—欒川群白術溝組上段;12—欒川群白術溝組中段;13—上元古界變輝長巖;14—燕山期石英二長巖(雜巖體);15—礦體位置及編號;16—斷層及編號;17—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綜合異常位置及編號;18—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范圍

2.2 構造

礦區位于欒川—三川復向斜的核心部位,兩個次級褶皺抱犢寨—南泥湖向斜及火神廟—駱駝山背斜通過礦區,區內規模較大的斷裂構造帶有13條,主要為近EW向(F4、F5、F7、F9、F10、F11、F14)、NE向(F3、F6、F8、F13)及近NW向(F1、F2)三組方向。其中EW、NE向斷裂為該區的主要控礦構造。

2.3 巖漿巖

礦區出露的巖漿巖主要為新元古代變輝長巖脈(ν22-2)和燕山期角閃(輝石)石英二長巖體(ηo53-1)。

新元古代變輝長巖(ν22-2)常侵入于煤窯溝組、南泥湖組和三川組中。分布于礦區的中部和南部,以南部較為集中,規模大。走向以近EW向為主,少量為NW向和NE向,往往與斷裂構造相銜接,具有沿著斷裂構造侵入的特征。在剖面上呈巖盆狀產出,由邊緣向內傾斜,傾角50°~60°,巖體中部產狀變緩。在平面上呈帶狀分布,總體走向290°~300°,在巖體與圍巖接觸帶見褐鐵礦、黃鐵礦化、鐵錳染等蝕變。

燕山期火神廟巖體(ηo53-1),出露在礦區西南火神廟附近。長0.65 km,寬0.3 km,面積約 0.2 km2,平面形態似眼狀,侵入于三川組中。巖體產狀近于直立。該巖體為一雜巖體,主要由石英閃長巖、二長花崗巖和花崗斑巖組成,屬高硅、富堿、低鈣鎂的花崗巖有利于鉬及多金屬成礦。它們形成的年齡分別為(150.3±0.6)Ma、(146.0±0.6)Ma 和(145.1±0.5)Ma(王賽等,2019)。是不同源區部分熔融形成的巖漿上升就位的結果。

2.4 礦體特征

礦區內共發現K1、K2兩條礦體,其地質特征如下(圖3):

圖3 K1礦體(a)、K2礦體(b)野外照片

K1礦體:位于西溝西部,分布于NE向斷層F13中,長約350 m,寬約0.05~2.00 m,傾向120°,傾角約65°~85°,局部帶內見褐鐵礦化發育。賦存在欒川群南泥湖組黑云石英片巖中,圍巖中普遍具硅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等。取樣分析為Au1.0×10-6~1.96×10-6,礦體形態為脈狀體。

K2礦體:位于東溝南部,分布于近EW向斷層F14中,長約500 m,寬約0.1~2.0 m,走向 265°~295°,傾向南,傾角75°,局部帶內褐鐵礦化、黃鐵礦化較發育。賦存在欒川群南泥湖組黑云石英片巖、大理巖中,圍巖中普遍具硅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等。取樣分析為Ag10.8×10-6~58.65×10-6、Pb0.04%~1.58%、Zn0.19%~0.58%,礦體形態為脈狀體(尚凱凱等,2022②)。

礦石礦物由方鉛礦、黃鐵礦、磁黃鐵礦組成。磁黃鐵礦,他形粒狀,d=0.01~0.35 mm,多數d=0.03~0.15 mm,集合體呈團塊狀聚集,零散分布;黃鐵礦,他形—半自形粒狀,d=0.03~5.5 mm,多數d=0.6~5.0 mm,團塊狀聚集,少量d=0.03~0.25 mm,不規則狀黃鐵礦包布于磁黃鐵礦集合體,零散分布;方鉛礦,他形—半自形粒狀,d=0.02~0.6 mm,多數d=0.1~0.6 mm,零散分布(圖4)。

圖4 方鉛礦礦石鏡下特征(偏反光顯微鏡)a—N×50細粒纖柱粒狀變晶結構;b、c—Ng×50他形—半自形粒狀結構礦物縮寫:Gn—方鉛礦

脈石礦物主要由石英組成,方解石、陽起石少量。石英,他形變晶粒狀,d=0.03~0.70 mm,多數d=0.1~0.5 mm;陽起石,變晶柱狀、針柱狀,l=0.03~0.20 mm,多數l=0.1~0.2 mm,部分呈包裹體包布于石英晶體,零散分布;方解石,他形變晶粒狀,d=0.03~0.10 mm,多呈細脈狀充填分布于裂隙中。

3 礦區地球化學異常特征

3.1 1∶5萬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異常特征

根據1∶5萬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成果,礦區位于一個甲1類綜合異常帶內,異常主要由Au、Pb、Zn、Ag、Mo等元素組成,并伴有Cu、W、As、Sb、Mn異常。Au、Pb、Zn、Ag、Mo均具濃集中心明顯,規模大,強度高,內、中、外分帶特征清晰;Au異常最高值300.0×10-9,平均值25.37×10-9;Pb異常最高值1780.0×10-6,平均值312.4×10-6;Zn異常最高值7500.0×10-6,平均值2165.2×10-6;Ag異常最高值30.0×10-6,平均值2.89×10-6;Mo異常最高值235.0×10-6,平均值26.22×10-6。從異常位置及形態來看,燕山期中酸性巖體及周圍為高溫Mo元素異常,遠離巖體為中低溫Au、Pb、Zn、Ag元素異常,異常套合較好,找礦前景較好(圖5)。

圖5 大紅地區金、鉬、鉛、鋅地球化學圖

3.2 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地球化學異常特征

3.2.1 土壤中元素地球化學參數特征

為了尋找礦化富集部位,對礦區部分地段進行了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1317件樣品),通過對土壤樣品分析數據進行平均值、標準差、富集系數、變異系數等地球化學參數的計算,得出土壤元素地球化學參數統計特征(表1)。

表1 各元素主要地球化學參數統計表

從富集系數(q=X/A)看,與地殼豐度對比,礦區土壤中元素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Bi、As、Pb、Ag、Sb、Mo等6種元素在本區呈強富集狀態(此指q>2),Sn、W、Zn元素呈富集狀態(q=1.5~2),Au元素呈背景狀態(q=0.8~1.2),Cu元素在本區呈相對貧化狀態(此指q<0.8),說明區內土壤中這些元素含量與地殼元素豐度背景相比,顯示了不同程度的富集。

從變異系數(Cv=S/X)看,礦區元素多發生了極強分異,Bi、Mo、Ag、Au、As、Zn、Pb、Sb等元素的變異系數較大(Cv>2.0),表明上述元素在礦區的分布具有極強分異性,具有較強的后生疊加和成礦地球化學作用,是區內主要或次要成礦元素。

根據元素濃集程度和變異程度發現:富集系數大(q>1.2)而變化系數大(Cv>0.75)的元素有Bi、Mo、Ag、As、Zn、Pb、Sb,表明這些元素在區內整體具高背景—強富集分布且具極強分異能力,元素在區域內局部極易富集形成礦異常和強異常;Au、W在區域內整體呈背景狀態,但具有極強分異現象,具有局部一定地質條件下富集成礦的可能性。

3.2.2 元素的組合及分類特征

將該區11種元素進行R型聚類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R型聚類分析圖(圖6)和初始因子矩陣結果(表2)。

圖6 大紅地區元素R型聚類分析譜系圖

以相關系數R=0.70為界,可將11種元素分為三類:第一類為Au、Ag、As、Bi、Pb、Cu、Sb組,為中低溫熱液為主的成礦元素組合,其中Au、Ag、Pb、As、Bi元素關系最緊密;第二類為Zn、Sn組,該類反映了中低溫熱液作用相關信息的元素組合;第三類為Mo、W組,屬于高溫熱液成礦元素組合。其中第一類與第二類元素組合的關系較為緊密,在相關系數R=0.82時合并為一類,而第一類、第二類與第三類元素組合相關性較遠。

從表2可得出,11種元素大致可分三種組合,其特征如下:第一組因子代表的元素組合為Au、Ag、Pb、As、Bi等元素;第二組因子代表的元素組合是Cu、Pb、Zn、Sn、Sb元素;第三組為Mo、W元素組合。

表2 大紅地區元素初始因子矩陣結果

以上土壤中元素地球化學參數統計、元素的組合及分類特征分析,初步確定該區的主要成礦元素為Au、Ag、Pb、Zn等。

3.2.3 土壤地球化學異常特征

區內圈定單元素異常117個(表3),單元素異常分布相對集中,套合關系及種類較為復雜,Au、Ag、Pb、Zn、Mo、Sb、Bi元素異常多具內、中、外濃度帶,濃集中心明顯;Cu、W、Sn、As元素異常多具中、外濃度帶。根據異常所處的地質特征結合各元素異常之間互相重疊、關聯現象,綜合考慮異常在地質體中的位置、各元素異常濃集中心的吻合情況以及主要異常元素的規模等特征,共圈定了5處綜合異常(乙3類1個、丙類4個)。編號為HT-1~HT-5號(圖2)。綜合異常以Au、Ag、Pb、Zn為主(表4),各元素異常吻合程度較好,綜合異常長軸方向呈東西向展布。通過異常查證初步認為丙類異常主要由地層中元素局部富集和新元古代變輝長巖脈與地層接觸的蝕變帶引起的異常,乙3綜合異常是由礦體引起的礦致異常。

表3 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元素異常個數統計表

表4 綜合異常組合特征表

3.2.4 HT-3綜合異常特征

異常區出露的地層主要為上元古界欒川群南泥湖組,巖性為黑云石英片巖、大理巖。異常中心部位有近東西向的F14、F7兩條斷層穿過,該異常區內未見侵入巖體出露。

異常面積0.221 km2,近東西向長橢圓形,異常元素組合以Au、Ag、Pb、Zn、Mo為主,伴生Cu、Sn、As、Sb、Mo、W異常,呈東西向展布,是一處異常元素組合較為復雜、規模較大、強度高、元素套合較好的綜合異常(圖7)。

圖7 HT-3綜合異常剖析圖1—南泥湖組中段黑云石英片巖;2—南泥湖組下段絹云石英片巖;3—斷層及編號; 4—礦體及編號;5—老硐及編號;6—綜合異常范圍、編號及類別注:圖中元素含量單位Au×10-9;其它×10-6

Au最高值1640.00×10-9,具內、中、外三級濃度帶;Ag最高值171.16×10-6,具內、中、外三級濃度帶;Cu最高值303.10×10-6,具內、中、外三級濃度帶;Pb最高值9325.50×10-6,具內、中、外三級濃度帶;Zn最高值2633.00×10-6,具內、中、外三級濃度帶;W最高值8.59×10-6,具外一級濃度帶;Mo最高值52.30×10-6,具內、中、外三級濃度帶;Sn最高值14.57×10-6,具外一級濃度帶;Bi總最高值507.80×10-6,具內、中、外三級濃度帶;As最高值9911.00×10-6,具內、中、外三級濃度帶;Sb最高值52.60×10-6,具內、中、外三級濃度帶。元素異常多呈不規則狀分布(尚凱凱等,2022②)。

對該處異常進行踏勘、布設老硐工程(LD04、LD04)等方法相結合進行異常查證,該異常內近EW向F14斷層中發現K2礦化體長約500 m,寬約0.1~2.0 m,局部帶內褐鐵礦化、黃鐵礦化較發育,圍巖中普遍具硅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等。該異常為由K2銀鉛鋅礦化體引起的礦致異常。

4 礦床成因、找礦標志及找礦前景分析討論

4.1 礦床成因初探

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床位于三川鉬鎢鉛鋅金銅銀硫成礦區內,礦體主要賦礦地層為上元古界欒川群南泥湖組黑云石英片巖、大理巖等,區內斷裂構造發育,巖漿活動頻繁,該礦床屬于受斷裂破碎帶或層間破碎帶控制、與燕山期巖漿活動有關的中低溫熱液充填型脈狀礦床(孫丹等,2019;尤陽陽等,2020)。

控制本區礦體的主要斷裂構造的形成受域性大斷裂影響顯著,主構造走向主要為NWW向,次級構造為NE向,這些形成的斷裂構造是良好的成礦、導礦和容礦構造,其中K1礦體分布于NE向斷層F13中,K2礦體分布于NWW—EW向斷層F14中。

同時礦區內巖漿巖較發育,不僅為該區礦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物理化學環境,更為礦體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礦物質來源,如礦區西南部出露的燕山期侵入巖火神廟斑狀角閃(輝石)石英二長巖(ηo53-1)影響著區內礦體的形成。

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床地處盧氏—欒川陸緣褶斷帶內,隨著揚子板塊的俯沖等地質事件發生,在礦區及周邊地區產生一系列構造變形和裂隙,燕山期巖漿活動頻繁,部分混合巖漿(結晶分異形成二長花崗巖和花崗斑巖)沿構造裂隙上升,在巖漿房頂部形成巖漿、流體上升的通道,在開放系統下巖漿對流以及之后停滯巖漿結晶過程中,釋放出大量單相超臨界的成礦流體。成礦流體在上升過程中與周圍的三川組大理巖發生接觸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巖型鉬礦床。在遠離小巖體的外圍,含成礦元素的熱液繼續沿NWW、NE向斷裂帶向上運移,在較大的斷裂構造中,由于壓力的釋放,Au、Pb等元素沉淀,形成礦體。在空間上燕山期巖體附近形成接觸交代的矽卡巖型鉬礦床,遠巖體則形成中低溫熱液型脈狀礦床(段士剛等,2005;呂文德等,2005;焦二中,2007;何亞清和陳鳳,2013)。

綜上分析,結合礦區土壤地球化學異常特征,以及區域上礦床的時空分布和成礦物質來源,初步認為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內礦體受構造、巖漿巖及圍巖蝕變之多重控制,即NE及NWW—EW向斷層、附近火神廟花崗巖體及南泥湖組黑云石英片巖及大理巖圍巖受巖漿、熱液影響多發生蝕變作用。因此該礦區具有形成一定規模金、鉛等多金屬礦床的良好地質條件。

4.2 找礦標志

(1)礦體賦存于上元古界欒川南泥湖組中黑云石英片巖、絹云石英片巖、大理巖的斷裂構造中,EW、NE向斷裂構造是良好的成礦、導礦和容礦構造。特別是NE向斷裂帶斜切地層局部順片理張開部位和斷裂的局部變化因素(復合部位、產狀由陡變緩處)是成礦最為有利場所(殷建鋒等,2020)。沿構造帶發育跟礦體有關的硅化、碳酸鹽化、絹云母化、黃鐵礦化等。

(2)燕山期中酸性巖漿為該礦成礦物質來源,在巖體周圍形成矽卡巖型鎢、鉬礦,遠離巖體一定距離則形成中低溫熱液充填的脈狀、囊狀的金鉛多金屬礦體。

(3)1∶5萬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和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結果表明Pb、Zn、Mo、Au、Ag等主成礦元素的高濃度異常區和元素套合性較好的異常,是地表或者淺部鉛鋅銀礦化的直接標志。

4.3 找礦前景分析

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床在區域上斷裂構造發育,巖漿活動頻繁,鉛、鋅、鉬、銀、金、鎢等礦產資源豐富。礦區內發現有13條規模較大的斷裂構造帶,EW、NE向斷裂為該區的主要控礦構造;礦區內及外圍大面積出露新元古代變輝長巖脈(ν22-2)和燕山期角閃(輝石)石英二長巖體(ηo53-1),構造及巖漿巖等控制影響著區內金鉛多金屬礦體的產出。

礦區位于一個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甲1類綜合異常帶內,Au、Pb、Zn、Ag、Mo均具濃集中心明顯,規模大,強度高,找礦前景較大;從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元素地球化學參數統計、元素的相關性特征分析,初步確定該區的主要成礦元素為Au、Ag、Pb、Zn等,具有局部一定地質條件下富集成礦的可能性。區內圈定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單元素異常117個、綜合異常5個,單元素異常多具內、中、外濃度帶,濃集中心明顯;綜合異常以Au、Ag、Pb、Zn為主,各元素異常套合程度較好,規模較大。

目前對K1、K2礦體所處的綜合異常開展了地表踏勘、布設老硐工程異常查證,其它綜合異常亦進行了地表踏勘異常查證,認為綜合異常區目前多是對淺地表進行了了解,K1、K2礦體有老硐工程的有限深部控制。下一步可在HT-2、HT-3、HT-4號綜合異常區內施工槽探、鉆探工程,K1、K2礦體深部及走向上都有良好的找礦空間,以期擴大K1、K2礦體的規模;HT-1、HT-5號綜合異常區內目前沒有工程揭露,可投入槽探等工程,以期有新的礦體發現。

5 結論

綜上所述,欒川縣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區成礦地質條件優越,屬于中低溫熱液充填型脈狀礦床,礦化與硅化、黃鐵礦化、絹云母化蝕變關系密切。區內金鉛多金屬礦體受構造、巖漿巖及圍巖蝕變之多重控制,其中上元古界欒川群南泥湖組(Jxn)為區內主要賦礦層位,區內K1、K2金鉛多金屬礦體的空間分布與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巖火神廟巖體(ηo53-1)關系密切,NE向斷層F13、EW向斷層F14為該區的主要控礦構造,圍巖常見硅化、碳酸鹽化、絹云母化、黃鐵礦化。該區內1∶5萬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異常特征均較為顯著,Pb、Zn、Mo、Au、Ag等主成礦元素異常濃度高、套合性好。欒川縣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區具有形成一定規模金、鉛等多金屬礦床的良好找礦前景,通過進一步勘查工作有望擴大大紅金鉛多金屬礦區內礦體規?;虬l現新的礦體。

注 釋

① 龐緒成,馬光,宮麗,趙少攀,宋雪楓. 2014. 河南省欒川縣拓實礦業有限公司三川大紅金鉛礦區資源儲量核實報告[R]. 鄭州: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地質環境調查院.

② 尚凱凱,秦力,王冰,彭遠紅. 2022. 河南省欒川縣三川大紅金鉛礦階段性工作總結[R]. 鄭州: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七地質大隊.

猜你喜歡
石英巖體成礦
青海省柴北緣成礦帶礦床成礦系列
基于Hoek-Brown 強度準則的采場邊坡巖體力學參數計算方法
低溫凍融作用下煤巖體靜力學特性研究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隕石中發現柯石英
新型耗散型電化學石英晶體微天平的研制
河套平原三湖河凹陷光釋光測年研究
巖體結構穩定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中亞成礦域西部巴爾喀什—準噶爾成礦帶晚古生代成礦作用大爆發
內蒙古寶音圖隆起區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潛力分析
松軟破碎巖體中巷道支護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