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鏈融通”畜牧獸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2022-11-03 09:46陳亞強張傳師
豬業科學 2022年10期
關鍵詞:融通畜牧協同

陳亞強,張傳師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重慶 萬州 404100)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畜牧獸醫專業群主動適應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率先確立了圍繞現代生豬產業全產業鏈的專業群建設定位,始終將強化生豬產業高素質(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核心定位,以“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五鏈融通為模式(見圖1),即通過打造一支由“校內專業教師+創新創業導師+企業導師”構成的導師人才鏈,將產業鏈中的資源需求、人才需求、技術需求等要素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融合“理論知識+技術技能+素質素養”的專業教育鏈和“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的科研創新鏈,構建“對接—滲透—交融”的共建共享共贏的共性價值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圖1 五鏈融通模式

1 實施背景

1.1 產業升級亟需職業教育人才供給

當前,畜牧產業呈現出智能化、數字化發展新趨勢,需要大量具備綜合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作為與畜牧產業聯系最緊密、服務產業發展最直接的高職院校,應發揮人才培養的主體作用,緊緊抓住“雙高計劃”建設契機,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畜牧獸醫人才培養體系,承擔起時代賦予涉農高職教育的新使命和新要求。

1.2 社會發展亟需職業教育同步優化

近年來國家示范校、骨干校、優質校等項目建設實踐證明,通過項目引領、扶優扶強、率先突破、帶動整體的發展模式,能夠切實加快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步伐,與社會發展同步,“雙高計劃”將通過持續建設,推進一批綜合實力強、改革力度大、辦學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學校和專業群,成為“先鋒隊”“樣板房”,積累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和模式。

1.3 類型發展亟需職業教育打造品牌

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亟需實現“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的職教品牌。隨著職業教育類型教育地位確立,高職院校將成為大多數人提高就業競爭力的首要選擇,對打造職業教育質量品牌提出了內在要求。通過“雙高計劃”建設,一批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將率先走向國際舞臺,促進高水平職業教育質量品牌成為世界品牌。

2 主要做法

2.1 多元匯“融”,形成協同發展格局

組織地方政府、行業部門、科研院所、企業專家共同研討,形成了“五鏈融通”基本框架,確定了立足重慶“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面向西南地區、輻射“一帶一路”國家,對接生豬全產業鏈,服務現代畜牧業,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專業群發展定位,畜牧獸醫專業群的畜牧獸醫、動物醫學、動物防疫與檢疫、動物藥學、水產養殖技術等5個專業分別服務于畜牧產業中畜禽生產(牧場規劃、畜禽選育、飼養管理)、畜禽疾病防治、畜禽產品加工與檢疫、生態循環養殖等環節(見圖2)。

圖2 畜牧獸醫專業群與生豬產業鏈映射關系圖

2.2 機制促“融”,構建可持續發展保障體系

整合學校、企業、行業資源,建立專業、產業、行業、企業、職業的“五業”聯動機制,作為專業群機制建設主線,在“五業”聯動機制框架下,組建了專業群建設指導委員會及專家咨詢庫,共同指導專業群向好發展;專業群建立了專業群動態調整機制、資源共享機制、診斷與改進機制、多元評價機制、社會監督機制等5項機制,為專業群實現動態調整、普通資源向教學資源的轉變、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有效整改、開展人才培養質量多維度評價、社會監督等方面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南,構建了可持續發展體系,為“五鏈融通”提供了機制保障。

2.3 課程助“融”,建立資源融合特色課程體系

通過深化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充分考慮學生成長規律和企業崗位能力培養需求,結合行業發展和學生就業動態,突破傳統專業限制,構建“平臺課程”強基礎、“模塊課程”強能力、“拓展課程”強發展的“平臺共享、模塊互融、拓展求精”的課程體系,從課程要求上固化了“五鏈融通”;緊扣現代農牧業轉型升級需求,采用多元協同的模式,邀請政校企行專家共同參與開發案例式、工作手冊式、新型活頁式等新型教材,參與共同制作在線開放課程、一流課程,建立豬場標準化操作規程、專項技能操作規范、豬場管理操作規范,總體設計了“1庫3標N模塊”的“五鏈融通”現代生豬產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框架。

2.4 師資強“融”,打造“雙師”師資隊伍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健全教師理論學習制度,建立教師的“三互”(互兼、互聘、互動)機制,即學校教師、研究學者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企業技工、學校教師到研究院進行科研攻關,研究學者、企業技工到學校進行外聘授課,在職務上互兼、在崗位上互聘、在實施上互動,促進人才層面的“五鏈融通”;通過建立教師發展中心、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促進教師對外交流,提高教師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雙重能力;通過實施“名師強?!?、“名匠入?!钡扰e措,打造“行業領軍型”專業帶頭人,擴充兼職教師庫,以強化師資推動“五鏈融通”。

2.5 平臺推“融”,搭建產學研協同育人平臺

專業群匯聚地方政府、行業部門、科研院所、企業等多方優勢資源,建立了中國生豬產業職業教育產學研聯盟、重慶生豬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生豬產業創新學院等3大平臺,完善科教結合、產學融合、校企合作的協同育人模式,推動“五鏈融通”;積極發揮政、校、企多維主體協同作用,引導其建立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協同高效、風險共擔的運行保障機制,形成凝心聚力、資源優化、協同創新的發展合力。

3 成果成效

3.1 政校企行多主體“一”心

通過“五鏈融通”模式,政校企行參與辦學的積極性得到提高,各主體從不同層面凝聚了共識,學校先后與重慶畜牧科學院、正大集團等企事業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彰顯了多主體協同育人的真心。

3.2 課程資源建設“聚”能

通過“五鏈融通”模式,專業群課程資源得到大幅擴充,1本教材入選“十三五規劃”教材,1套圖書被國家出版總署列入“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3門課程被評為市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建14本教材、7門課程均以國家標準傾力打造,這些都是聚集了各方資源而取得的成果。

3.3 雙師隊伍鍛造“?!毙?/h3>

通過“五鏈融通”模式,雙師型隊伍建設持續開展,依托教師發展中心、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教師每年實踐鍛煉率達到100%,專業群引進帶頭人4名、產業教授7名、培育骨干教師12名、柔引國家產業體系崗位專家2人,建立兼職教師庫近200名,實現了動態管理。

3.4 產學研協同育人“共”命

通過“五鏈融通”模式,3大平臺均實際運行,協同育人格局更加凸顯,朋友圈持續擴大,先后組織召開全國性大型會議3次,開展培訓3 000余人次,學校借助3大平臺,與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合作關系更加緊密,參與完成的2個成果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4 經驗啟示

4.1 營造共生協同環境

現代職業教育辦學應順應時代發展,強化多主體協同育人,需要營造共生協同的合作環境,促進“五鏈融通”的同時就是營造環境。

4.2 找準合作共贏契合點

多元主體實現共贏一定需要契合點,畜牧獸醫專業群立足生豬產業,梳理了找準“政府所想、企業所需、科研所盼、院校所能”契合點,提出了“五鏈融通”模式。

猜你喜歡
融通畜牧協同
四鏈融通 創新發展 推動新商業人才培養改革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碼”
輸入受限下多無人機三維協同路徑跟蹤控制
榮昌:做強畜牧品牌 建好國家畜牧科技城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法國現代學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啟示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專家
武漢天種畜牧有限責任公司
什么是綏芬河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