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邁向共同富裕之路

2022-11-05 08:25肖金成
經濟 2022年11期
關鍵詞:欠發達城市群差距

文/肖金成

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眳^域協調發展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國家重大戰略,是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基本途徑和重要舉措。

主要解決區域發展差距問題

2021 年10 月16 日,《求是》雜志刊發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扎實推動共同富?!诽岢觯骸叭w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總體概念,是對全社會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塊、農村一塊,或者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各一塊,各提各的指標,要從全局上來看?!?/p>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實施的區域發展戰略是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東部地區發展很快,但中西部的發展受多方面制約,開放與發展有些滯后,東中西部地區發展差距拉大。2000 年,東部地區人均GDP 最高的上海達到3.45 萬元,是西部地區最低的貴州12.97 倍(0.266 萬元)。從2000 年開始,先后實施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在三大戰略的引領下,區域發展差距有所縮小。2010 年,上海的人均GDP 為7.32 萬元,是貴州的4.46 倍(1.64 萬元),東部地區人均GDP 為4.58 萬元,是中西部地區的1.9 倍、2.03 倍。2021 年,地區間人均GDP 水平有所縮小,但差距依然存在,東部地區人均GDP 為9.3 萬元,是中西部地區的1.52 倍、1.67 倍。

除了東中西部的差距之外,還應值得重視的是城市群內外的差距。城市群是我國2000 年以來發展比較快的區域。城市群的基本特征是城市比較密集、產業比較密集、人口比較密集,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隨著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吸引了國際國內大量經濟要素。我國已有10 個較為成熟的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成渝、長江中游、關中、中原、海峽西岸、遼中南城市群),2018 年十大城市群土地面積共113.91 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1.87%,人口占比為45.33%,GDP占比62.31%。也就是說,十大城市群以1/10 左右的土地,承載了全國近1/2 的人口,創造了近2/3 的GDP,成為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除此之外,以長沙為核心的長株潭城市群、以合肥為核心的江淮城市群、以哈爾濱和長春為核心的哈長城市群、以南寧為核心的北部灣城市群、以烏魯木齊為核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群,未來都有希望發展為規模較大的城市群。15 個城市群合計土地面積占全國比重17.68%,常住人口占全國比重55.63%,GDP 占全國比重71.89%。這意味著城市群之外有82.23%的土地面積,44.37%的常住人口,GDP 占比僅有28.11%,城市群內和城市群之外的發展差距較大。

我國分為34 個省級行政區,除北京、天津、上海3 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臺灣、海南空間面積較小外,其他省區市面積都很大。面積較大的省份中心區域與邊緣區域一般都存在較大的差距。根據2021 年的統計數據,將省會城市所在地區與該省人均GDP 最低的地區進行對比,平均差距為2.64 倍。其中,差距超過4 倍的有3個?。◤V東、湖南、甘肅),差距3-4 倍的有4個(安徽、湖北、四川、青海),差距2-3 倍的有15 個(江蘇、浙江、山東、山西、江西、河南、內蒙古、貴州、云南、西藏、陜西、寧夏、新疆、遼寧、吉林),差距低于1 倍的有5 個(河北、福建、海南、廣西、黑龍江)。由此可見,經濟發展差距最大的并不是東中西部和城鄉間的差距,而是省域范圍內中心地區與邊緣地區的差距。值得重視的是,一些發達地區的差距也較大,如廣東為4.45 倍。除個別地級市的人均GDP 高于省會城市外,多數省份的省會所在地區的人均GDP 都遠遠高于其他地區,并出現了一種帶有規律性的現象,以省會為中心,由近及遠,經濟發展水平隨距離而遞減,經濟發展差距隨距離而遞增。幾乎每個省份都有以省會城市為核心的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也有離省會城市較遠的處于省域邊緣的欠發達地區,兩省份交界、三省份交界甚至四省份交界,如湘鄂渝黔、晉冀魯豫、蘇魯豫皖、贛浙閩皖、贛粵閩湘等四省份交界地區,還有陜甘寧、鄂豫皖、川陜甘、川滇黔、滇黔桂等三省份交界地區,兩省份交界地區就更多了。省域邊緣地區絕大多數為欠發達地區,形成了明顯的“斷裂點”。其原因是遠離政治和經濟中心,行政分割嚴重,交通不便,難以接受省會城市的輻射。

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政策建議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就是要采取措施縮小區域之間的差距。過去縮小區域差距往往著眼于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的差距,在經濟占比、增長速度上做文章。實際上,縮小區域差距應放在縮小人均收入的差距上。應著眼于城市群內外、省域中心地區與邊緣地區、老少邊窮地區與其他地區人均收入的差距,通過合理有序的人口流動和國家政策的支持,才能取得明顯效果。

第一,促進人口有序流動,縮小城市群內外的人均收入差距。我國的城市群,GDP 占比較高,人口占比較低,所以城市群內人均GDP 普遍較高。城市群內除核心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規模都不大,吸納能力還比較強,通過集聚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可承載比現有規模一倍的人口。如長三角的南通、揚州、泰州、湖州、嘉興、紹興等城市,容納量還很大。京津冀城市群中,廊坊、保定、滄州、唐山、秦皇島、邯鄲等城市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珠三角城市群中,惠州、江門、中山、珠海的城市規模都不大。成渝城市群的瀘州、內江、合川、廣安、遂寧、南充等,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些城市人口規模的擴大,有利于優化城市群的空間結構,解決城市群核心城市“一市獨大”的問題,還有利于解決區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

15 個城市群的范圍界定及基本情況。來源:作者提供

第二,加快發展邊緣區的中心城市,縮小省域中心地區與邊緣地區的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應重點解決中心與邊緣的差距問題。邊界地區往往為幾個省級行政區所管轄,有些邊界地區為兩個獨立行政區域分轄,有些邊界地區為三個獨立行政區域分轄,如陜甘寧邊界地區、閩浙贛邊界地區等;有些邊界地區為四個獨立行政區域分轄,如晉冀魯豫邊界地區、蘇魯豫皖邊界地區等。從省內來說,它們都是每個省的邊緣區,由于經濟和政治體制造成的地區分割,阻斷了相鄰各地的社會聯系和經濟聯系,人為地為邊界地區的經濟聯系與發展制造了許多障礙,從而使中國省級邊界地區一直處于各省區經濟發展的邊緣。由于邊緣地區遠離各自的經濟、政治中心,受益于這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機會相對較少。在各行政區進行社會經濟布局時也大都因邊界地區位置偏僻而常常很少顧及。甚至某些邊界地區處于各自行政區經濟發展圈以外的“真空地帶”。解決的途徑有兩個,一是加強省際間區域合作;二是加快發展區域性中心城市。

應在非城市群地區支持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完善地區級城市的功能,提高他們的吸引力和輻射力,使他們的輻射半徑同他們所轄區域相一致,最大限度地縮小邊緣地區范圍,消滅經濟發展“死角”。所謂區域性中心城市,一般指城市群和都市圈之外具有一定規模的能夠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城市。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其輻射的半徑越來越大,有利于推動經濟要素優化配置,支撐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據統計,目前我國共有333 個地級行政區,包括293 個地級市、7個地區、30 個自治州、3 個盟,以及4 個直轄市。這其中,有183 個地級行政區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之外,城市群、都市圈之外的地區應把地級市的中心城區、地區政府、自治州和盟政府所在地發展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

與都市圈和城市群核心城市“瘦身健體”的發展指向相反的是,區域性中心城市要做到要素集聚化和人口集中化。在這種向中心聚攏的過程中能夠增強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綜合性經濟功能,當其規模擴大、實力增強時,便更能進一步向周邊地區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

應繼續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的支持力度,縮小與其他地區的發展差距。革命老區多處于省際交界地區,如陜甘寧、鄂豫皖、川陜甘、贛粵閩、晉冀魯豫、湘贛等地區,革命戰爭時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至今很多仍是欠發達地區,因此,應給予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第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目的是縮小區域差距。從2000 年開始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2003 年開始實施的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2005 年開始實施的中部崛起戰略,均屬于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已根本改變了差距不斷拉大的趨勢,尤其是東西部的差距在明顯縮小,但消除差距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任務。實現共同富裕對區域來講就是各區域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差距不能太大,不能越拉越大,而應逐步有所縮小,但不是絕對平均??s小區域差距主要是縮小人均GDP 的差距。因此,區域協調發展可以通過人口的流動來實現,一個地區如果經濟發展水平高,就會吸引人口流入,總人口增加,人均收入水平自然就下降了。欠發達地區人口減少,分母變小,即使分子不變,人均GDP 也會提高。當然,應通過改善欠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通過完善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改善營商環境,吸引要素聚集,促進區域加快發展。

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復雜而又艱巨的任務,尤其是區域之間,由于存在自然環境、基礎條件、資源稟賦、文化傳統的差異,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探索。但在公共服務方面,可以發揮社會主義國家的優勢,不斷改善民生,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橫向轉移支付,逐步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公共服務的支出,通過完善基礎醫療、教育、就業、文化、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讓欠發達地區的人民能夠享受和發達地區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務。應建立比較完善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重點解決養老和看病的問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使他們敢消費,并逐步實現消費升級,形成現實的市場需求。通過二次分配,重點解決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群體的生存和發展問題。

猜你喜歡
欠發達城市群差距
長三角城市群今年將有很多大動作
難分高下,差距越來越小 2017年電影總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預告榜
我國第7個城市群建立
把省會城市群打造成強增長極
欠發達地區如何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別讓欠發達地區的新能源項目成擺設
從國外經驗看我國城市群一體化組織與管理
縮小急救城鄉差距應入“法”
欠發達地區如何推進農業現代化
幻想和現實差距太大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