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措并舉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行穩致遠

2022-11-05 08:25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業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
經濟 2022年11期
關鍵詞:實體制造業數字化

文/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業室主任、研究員 魏琪嘉

在重慶市沙坪壩區青鳳高科產業園區賽力斯鳳凰智慧工廠焊裝車間,自動化焊接機器人正在焊接新能源汽車車身。來源:中經視覺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定要有正確的戰略選擇,我們的戰略選擇就是要繼續抓好制造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積累和努力,我國制造業在總量規模、體系配套等方面優勢明顯,為制造業進一步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路徑、規律和經驗看,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是實現產業升級的必經之路,制造業數字化是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具有重大意義

制造業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焦點,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應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變化的戰略舉措。面對激烈競爭的局面,必須把發展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擺在突出重要的戰略位置,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緊迫感,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步伐。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有助于牽引生產和服務體系智能化升級,促進產業鏈、價值鏈延伸拓展,帶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加速演進,數字技術同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技術加速交叉融合,正在引發多領域系統性、革命性、群體性技術突破,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我國實施制造強國形成歷史性交匯,我們必須把握變革趨勢和時間窗口,做好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努力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

我國制造業加快提質升級日益緊迫,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發揮我國超大規模經濟體優勢的內在要求。產業韌性的發揮和縱深的拓展離不開數字技術賦能,當前我們立足大國經濟縱深廣闊的優勢,實現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循環暢通,使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的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充分發揮,才能有效推動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加快實現質量效益提高、產業結構優化、發展方式轉變、增長動力轉換。發揮數據、信息作為新生產要素的重要作用,對顯著降低經濟運行成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有基礎、有條件

當前,制造業數字化場景不斷豐富、需求穩步增加,我國推進制造業數字化以此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實體經濟發展的根基進一步夯實。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一個大的前提就是要有堅實的實體經濟基礎。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取得了重大成就,制造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220 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全球第一,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著力振興實體經濟的導向清晰明確,推動各類優質要素加快向實體經濟領域集聚,數字化場景和需求持續積累,為下一步產業數字化提供了扎扎實實的基礎。

數字技術應用推動數字產業化進程加快。當前,“數字蝶變”趨勢明顯,數字技術不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存在,而已經廣泛運用于產業發展過程中。與此同時,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關于數據流通、使用、確權等體制機制建設加快推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進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數據要素的生產功能被進一步放大、拓展,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實現了全鏈條式的改造,數字產業化取得明顯進展。

工業化進程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我國仍然處于工業化積累的重要階段,以制造業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實體經濟也正處于技術升級改造的關鍵時點,加之數字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大幅提升,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程度加深。制造業發展的一個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化,智能化依靠的是數字技術的應用??陀^上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的步伐在加快,這得益于以信息流帶動的技術、資金、人才通過優化配置,以實體產業為載體,發揮了綜合效力。

推動制造業數字化關鍵要厘清四方面關系

要遵循客觀規律,并結合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有步驟有計劃整體推動制造業數字化。其中,需要著重處理好四方面關系。一是實體和技術的關系。這是避免陷入誤區所需明確的首要內容。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也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制造業數字化,一定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礎上的數字化。數字技術只有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才能通過不斷迭代增強發展活力。缺少了實體經濟的支撐,技術也就成了無本之末,效果也將大打折扣。二是場景和需求的關系。制造業數字化一定要有足夠的應用場景和試驗空間,新技術從研發到最后的產業化應用,中間也是一個不斷探索和試錯的過程。統籌處理好場景和需求的關系,根據技術周期、技術規律、市場規律綜合發展情況去推動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避免資源浪費。場景和需求是同步的,有的時候,場景可以略領先于需求,兩者協調同步,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才可持續。三是傳統和新興的關系。制造業數字化發展絕不是拋棄傳統產業,而是加速、優化傳統產業創新升級的步伐。傳統產業是我國的優勢產業,疊加新技術的應用,傳統產業就可以產生新的加速度,從這個意義看,傳統產業和數字技術是相得益彰的,而非相互排斥的。以智能制造為主動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這也是制造業數字化中蘊含的辯證關系。四是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制度建設、政策保障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做好市場監管和服務;在新技術應用推廣方面,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形成各類優質要素共同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發展的良好格局。制造業數字化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和市場作用缺一不可,特別是在整體推進的實踐中,要著力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系統施策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行穩致遠

制造業數字化是一項系統工程,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必須堅持系統觀念,久久為功,把握重點環節,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各個突破。要把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納入振興實體經濟的大框架下整體推進,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目標,不斷提升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程度、適配效果,產生更多實實在在的經濟需求,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從制造業運轉規律和銜接環節看,建議重點從三個環節推進制造業數字化,完善支持政策體系,不斷提升政策精準性和有效性。

研發與標準環節。產業鏈循環的第一個環節就是研發環節,要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研發與標準環節政策配套體系建設。持續開展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鼓勵龍頭企業剝離設計職能,培育第三方設計機構,促進研發設計向高端綜合設計服務轉變。加快建立與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完善重大技術裝備標準體系,聚焦制造業重點領域,開展技術裝備標準研制。逐步升級制造業標準體系,以高標準引領制造業數字化發展。加強該領域國際合作對接。加快技術標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技術標準人才培訓、評價考核與激勵機制,培養熟悉國際標準規則、業務強、外語好的復合型標準化人才,打造一支標準化專業人才隊伍。

加工制造環節。重點建立與智能制造相匹配的產業標準體系。由于缺乏行業性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企業在進行技術集成時經常面臨技術難題,設備不兼容、技術不兼容的問題十分突出。建議聚焦智能傳感器、智能機器人、工業云和大數據等與智能制造有關的標準空白領域集中開發研制技術標準,以標準領先帶動技術領先;開展智能工廠示范工程,通過試點示范效應,探索研制柔性制造、流程制造、制造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技術標準。針對流程制造、離散制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和智能服務等領域開展試點示范。深化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對制造業進行全要素、全流程、全產業鏈改造。發展智能管理、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務,全面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的全流程智能化水平。

流通運輸環節。強化流通運輸環節的數字化改造,提升數字技術對暢通供應鏈物流的作用。綜合運用大數據技術提升物流平臺使用效率。要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作用,完善國內運輸切換接駁方式,降低運輸成本。綜合大數據分析研判運力需求,并提前進行調配運籌。持續推進現代流通網絡數字化改造。優化商貿流通信息化基礎設施布局,加快數字化建設,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形成更多商貿流通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數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臺建設,推動第三方物流產業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化平臺企業和供應鏈企業,促進全社會物流降本增效。

加快進行相關配套體系建設

與制造業數字化密切相關的建設,除了涉及制造業本身,還需要加強配套建設。目前看,配套建設重點有兩個方面:

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網絡支撐能力建設,深入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優化提升網絡性能和速率,推進下一代互聯網、廣播電視網、物聯網建設,進一步降低企業專線和寬帶平均資費標準。著重推進5G 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適度超前,繼續提升工業領域的5G 網絡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工業園區、企業廠區、港口、礦場等重點區域的5G覆蓋率以及覆蓋范圍,盡早建成覆蓋廣、品質優、技術強的5G 網絡。積極擴展新基建投資資金來源。鼓勵地方政府結合實際建立新基建產業引導基金,并通過引導基金吸引風險投資、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資本分擔新基建企業發展的風險和收益。積極開展新基建PPP 項目推介活動,全面消除或減少民間投資、民營企業、中小企業進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壁壘,打通民間資本投資渠道,構建民間資本投資新基建的回報機制,激發民間投資熱情。

持續深化產業融合。加快數字技術從應用端向基礎端、技術端拓展,強化數字技術創新能力,抓緊補齊基礎技術、通用技術發展短板。持續豐富數字化應用場景,拓展市場規模。深入推進“上云用數賦智”,實施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和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行動,加快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推動制造、商貿流通等經濟社會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加快培育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帶動作用強的數字經濟產業。通過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步伐,推廣先進適用數字技術在制造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等環節應用,引導企業加快制造業網絡和裝備的數字化升級。

猜你喜歡
實體制造業數字化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前海自貿區:金融服務實體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實體的可感部分與實體——兼論亞里士多德分析實體的兩種模式
兩會進行時:緊扣實體經濟“釘釘子”
振興實體經濟地方如何“釘釘子”
數字化制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