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衡陽市外貿出口競爭力提升策略分析

2022-11-06 21:10陳輝
關鍵詞:衡陽市一帶一路

【摘? 要】衡陽市是湖南省“一帶一路”五大開放節點城市之一,其外貿出口的機會與挑戰并存。提升衡陽市出口貿易競爭力,有利于深入發展開放型經濟,利用其支撐點地位,主動承接我國東部沿海的先進區域經濟和全球工業技術轉移。為此,論文通過構建競爭力評價指標,將衡陽與長沙、岳陽、郴州三大自貿試驗區片區進行比較分析,多角度剖析衡陽市外貿出口競爭力的現狀,提出衡陽市可以通過加強政策指引、優化貿易結構、開拓新市場、建立高質量開放型經濟等措施提高出口貿易競爭力。

【關鍵詞】衡陽市;貿易競爭力;湖南自貿試驗區

【中圖分類號】F752.6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8-0117-03

1 引言

當前,國際合作和競爭的內外部條件正在發生巨變,中西部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和潛力所在。衡陽市在湖南省“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格局中,被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從投資布局來看,衡陽是投資華南地區的“橋頭堡”;從地理區位來看,它是粵港澳大灣區輻射中部地區的“集散地”;從政策扶持來看,它是內外“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因此,衡陽正處于弓把中部,可謂蓄勢待發。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衡陽市工業制成品的出口歷史悠久,但是衡陽市仍然不是外貿強市,產品出口的競爭力仍然不強,尤其是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加快構建高質量高水平的出口貿易發展新格局,是衡陽市面臨的一個重要且迫切的問題。

2 衡陽市出口貿易競爭力評價與比較分析

出口貿易競爭力是一個國家技術水平、產業結構、生產率等綜合國力的體現,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學的評價分析體系,大多采用一些比較優勢指標進行分析。為客觀評價衡陽市出口貿易競爭力,本文從出口貿易規模、出口貿易結構、出口貿易競爭能力3方面構建衡陽市出口貿易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并與湖南省3個自貿區城市:長沙市、岳陽市、郴州市進行對比分析。

2.1 衡陽、長沙、岳陽、郴州出口貿易規模比較分析

2020年9月,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涵蓋長沙、岳陽、郴州三大片區,這是湖南省貫徹落實“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重大舉措,將為湖南省改革開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長沙是湖南省第一大經濟強市和第一外貿大市,2021年進出口額占湖南省的46.4%,岳陽、郴州兩市分別位于湖南省北部和南部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經濟基礎較好,分別承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產業轉移,是湖南省外貿發展的重點城市,目前經濟發展勢頭猛烈,發展前景向好。

2.1.1 衡陽、長沙、岳陽、郴州進出口總額比較分析

由表1可知,長沙進出口貿易總額遙遙領先,超過了衡陽、岳陽和郴州的貿易總額之和。2011年,長沙的進出口總額分別是衡陽、岳陽、郴州的5.95倍、19.15倍和4.79倍。到2020年,長沙的進出口總額分別是衡陽、岳陽、郴州的7.68倍、5.63倍和6.95倍。雖然這3個城市的進出口總額都實現了飛速增長,但衡陽、郴州與長沙的差距沒有縮小,反而不斷擴大。從出口總額來看,2011年,衡陽市出口總額僅次于長沙,出口總額達10.21億美元,是岳陽出口總額的5倍。然而,到2020年,在四市比較中,衡陽出口貿易額為25.93億美元,岳陽、郴州均反超衡陽,衡陽位于最后。因此,就現階段來看,衡陽市對外貿易相比其他三市發展較弱,有待進一步發展開放型經濟。

2.1.2 衡陽、長沙、岳陽、郴州外貿依存度比較分析

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地區)進出口總額與其國內(地區)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之比,該系數越大,說明進出口的增長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程度越高。2011-2017年,長沙外貿依存度呈穩定發展態勢,大致保持在9%。但從2017年起,長沙外貿依存度飛速上升,2020年達到19.34%,表明長沙經濟增長對進出口貿易的依附程度提高,開放型經濟已取得快速發展。而衡陽、岳陽、郴州的外貿依存度差距明顯縮小,2014年三市的外貿依存度分別為7.54%、1.83%和14.93%,2020年外貿依存度分別為8.72%、10.43%和13.51%。分城市來看,衡陽外貿依存度呈波動變化趨勢,變化幅度較小,外貿出口發展較平穩。郴州2014年的外貿依存度達到14.93%,遠超長沙的9.87%。但2016年后,郴州外貿發展后勁不足,需要改變外貿發展的經濟戰略,提高外貿發展動能。岳陽是出口貿易發展的后起之秀,岳陽的外貿依存度從2011年的1.33%提升到2020年的10.43%,表明岳陽外貿發展動能得到全面激發,外貿發展的前景向好。

2.2 衡陽、長沙、岳陽、郴州出口貿易結構比較分析

貿易結構是衡量一國(地區)外貿結構發展狀況的重要依據。從出口商品來看,湖南省主要出口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以及農產品等,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從貿易主體來看,當前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資增長速度較快,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同時,實際利用外資的金額也有所上升。從出口貿易方式來看,湖南省出口貿易方式一直以一般貿易為主,出口貿易也不斷增長。

2.2.1 衡陽、長沙、岳陽、郴州外商直接投資比較分析

2011-2020年,長沙、衡陽、岳陽、郴州四市的外商直接投資額增速較快,其中長沙最為顯著,從2011年的26.01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72.82億美元,吸引外商投資的金額是衡陽、岳陽、郴州三市總和的1.46倍。統計數據顯示,衡陽市吸引外資能力較強,但如果想進一步提高衡陽市出口貿易競爭力,還需要提高實際使用外資的能力。

2.2.2 衡陽、長沙、岳陽、郴州出口貿易方式比較分析

2021年,長沙、岳陽、郴州三市的出口貿易方式以一般貿易為主,分別占出口總額的80%、86%和75%,這表明其出口較為穩定,受國際市場需求變化影響較小。而衡陽的出口貿易方式則以加工貿易為主,占出口總額的60%,這說明衡陽出口貿易發展處于全球產業鏈低端,經濟效益較低,并且出口貿易極易受國際市場的影響,若要進一步提高出口貿易競爭力,則需要加大創新力度,進行產業優化升級。

2.3 衡陽、長沙、岳陽、郴州出口貿易競爭能力比較分析

貿易競爭力指數是行業內分析國際競爭力的一種有效工具,能反映本國(地區)生產的產品相對世界供應的他國(地區)同種產品來說是否具有競爭優勢。為此,本文選擇使用國際市場占有率和貿易競爭優勢指數這兩個指標進行分析。

2.3.1 衡陽、長沙、岳陽、郴州國際市場占有率比較分析

國際市場占有率是指一國(地區)出口總額占世界出口總額的比重,反映一個國家(地區)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份額,比例提高說明出口競爭力增強。長沙出口額占我國出口額的比重從2011年0.22%增加到2020年的0.87%,說明長沙出口商品競爭力有所提高。2020年,衡陽、岳陽和郴州的出口額分別占我國出口額的0.1%、0.1%和0.13%,占比大致相同,說明三市的出口貿易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處于同一地位。為此,衡陽要想成為外貿強市,還需不斷開放、不斷創新,出口貿易競爭力提升任重而道遠。

2.3.2 衡陽、長沙、岳陽、郴州貿易競爭力指數比較分析

貿易競爭力指數(TC指數)是指某一產業的凈出口與其進出口總額之比。它剔除了通貨膨脹等宏觀總量波動的影響,其值在-1~1,越接近于1則表示該產業的出口競爭力越強,若其值為負,則表示為凈進口。

除郴州外,衡陽、長沙、岳陽近6年的總產品貿易競爭力指數均有所下降,岳陽尤為顯著,其TC指數由2015年的0.52下降到2020年的-0.12,這表明岳陽總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明顯減弱。此外,2015-2017年總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岳陽最高,長沙次之,衡陽、郴州隨后,總產品TC指數分別為0.52、0.34、0.28和0.04。2018年起,除岳陽外,其余三市總產品貿易競爭力逐年提高,郴州增長速度最快,長沙次之,衡陽增長速度較為緩慢。

3 衡陽市外貿出口競爭力存在的問題

3.1 衡陽市出口貿易規模小

盡管衡陽出口貿易總額呈波動增長態勢,但年平均增長速度較為緩慢,與省會長沙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21年,長沙的出口總額是衡陽出口總額的10倍多,而岳陽、郴州的出口總額分別是衡陽的1.6倍和1.8倍。因此,衡陽出口貿易規模依然較小,后發趕超壓力較大。

3.2 衡陽市貿易方式粗放

2021年,衡陽出口貿易方式中近六成為加工貿易,主要出口機電產品、鋼鐵、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商品大都處于價值鏈中低端,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少,導致出口貿易產品結構分布不合理。

3.3 衡陽市引資能力薄弱

衡陽實際引用外資能力有限,與岳陽、郴州兩市相比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此外,衡陽市引進企業質量也有待提高,截至2021年,衡陽市落戶500強企業遠遠不及其他幾個城市,落戶企業以制造業、重工業為主,高新技術產業的引進甚少。

3.4 衡陽市開放型經濟不強

衡陽的開放型經濟發展一直是社會經濟領域中的一塊短板,2019年數據顯示,衡陽綜合開放情況位居全省第五,與長沙差距較大。其中,衡陽開放結構十分落后,位居湖南省第九,遠低于郴州、岳陽等城市。此外,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不夠發達、人才集聚效益不強等問題也深刻影響衡陽經濟的開放度。

4 衡陽市外貿出口競爭力提升策略

通過以上對衡陽市與湖南自貿區三大片區的對比分析發現,衡陽市在出口、投資等外向型經濟建設中與其他三市依然存在一定差距,為了進一步推動衡陽出口貿易發展,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衡陽應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并主動融入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成為湖南省連通長江經濟帶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投資與貿易走廊的重要支點。

4.1 政府加強政策指引,鼓勵出口貿易發展

政府是外貿企業展開外貿業務的堅實后盾,良好的環境能使企業順利開展外貿業務。一方面,政府要設立明確的政策目標,出臺支持中部崛起、“一帶一路”建設、內陸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等政策,準確把握時代發展機遇;另一方面,衡陽市政府要健全完善制度的機制,針對產業發展、環境優化、政策落實等重點環節,不斷更新優化機制,努力實現降成本、提效率、強動力,切實讓制度管用見效,形成“衡陽特色”“衡陽特質”“衡陽特性”的出口貿易新環境。

4.2 優化貿易結構,打造區域優勢

針對衡陽市出口貿易商品高度集中且附加值較低的問題,需要積極發展主導產業、扶持重點產業以及培育后備產業,對貿易結構進行優化升級,從而打造區域優勢。

一方面,出口產業要突破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加快產業數字化進程,培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數字化轉型由點擴面,引領中小企業進行創新,打造未來智造新業態;另一方面,要發揮產業鏈聚集效應,積極布局,推動傳統產業重構,推動多元化產品尤其是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研發工作,為打造國內一流的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智能制造創新基地奠定基礎。

4.3 強化合作,開拓新市場

衡陽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少,招商引資能力不強,需要突破原有市場和產業,開拓新市場,強化合作,全面提升對外經濟合作的效益。

一方面,衡陽應深入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洲、東部沿海地區的合作,使衡陽在國內國際的影響力不斷提高;另一方面,衡陽應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通過知識技術的溢出效應,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深入合作發展,穩步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4.4 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

針對衡陽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衡陽應加快對接“一帶一路”倡議,提升衡陽開放經濟水平,縮小與東部發達地區的經濟差距,從而促進全市經濟均衡發展。

首先,出口貿易發展的根本靠人才,衡陽應注重外貿人才的培養,同時,應注重科技、法律、信息和管理人才的培養,從而形成充足的優秀人才儲備。

其次,金融機構應為外貿企業保駕護航,解決海外應收賬款回收風險以及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增強企業開展外貿業務的信心,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促進出口貿易穩健發展。

最后,衡陽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大研發力度,推動出口貿易產業高端化、差異化、市場化發展,提高出口商品的貿易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馬林靜.基于高質量發展標準的外貿增長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測度[J].經濟問題探索,2020(8):33-43.

【2】沈國兵.影響中國企業創新發展因素的比較分析——基于全球生產網絡與知識產權保護視角[J].人民論壇,2019(34):92-94.

【3】黃先海,王煌,劉堃.新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外貿戰略重構——基于要素跨國自由流動視角[J].社會科學戰線,2019(12):67-75.

【4】馮德連,邊英姿.中部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外貿競爭力的影響因素與提升對策[J].華東經濟管理,2017,31(11):71-77.

【基金項目】衡陽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編號:2019A001):“一帶一路”背景下衡陽打造開放型經濟高地的戰略研究;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項目(編號:XSP19YBC028):湖南省貿易隱含碳排放實證評估及其碳減排責任研究。

【作者簡介】陳輝(1989-),男,湖北荊門人,助教,從事市場營銷、教育學研究。

猜你喜歡
衡陽市一帶一路
衡陽市德豐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衡陽市:傳承水口山工運精神,汲取砥礪奮進力量
衡陽市德豐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衡陽市公安機關黨員風采剪影
衡陽市啟動“雙百工程”
衡陽市茶葉產業發展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