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指標評價體系的風景園林本科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模式研究

2022-11-06 09:16李曉穎孫聰
藝術科技 2022年20期
關鍵詞:人文素養風景園林本科生

李曉穎 孫聰

摘要:人文素養教育注重道德觀、價值觀的培養。作為技術與藝術相融合的風景園林學科,人文素養不僅可以引導風景園林本科生學習知識,還可以進一步構建風景園林學科知識體系,推動風景園林學科發展。目前部分高校由于“專業崇拜”心理,過分重視技能培養,出現風景園林本科生人文知識水平一般、高校課程體系及內容缺乏創新、傳播度低、人文課程學習多方矛盾等問題。為解決以上問題,文章以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本科生為對象展開實證研究,建立人文素養指標評價體系,從多角度出發探索風景園林本科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模式,促進人才的全面培養。

關鍵詞:指標評價體系;風景園林;人文素養;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20-00-03

2018年,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強調“全面振興本科”,把全面振興本科教育作為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風景園林學科作為涵蓋工、農、史、藝術、人文、生態等多方向的綜合學科,教育內涵主要以空間與形態營造、景觀生態、風景園林美學為三大基礎理論,不斷貼近與人文素養研究相關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藝術美學三方面。

此外,風景園林專業具有學科交叉性,注重實踐和理論的結合,人文素養教育又以培育完善的人文素質為核心,內容涵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文精神、人與人關系四個方面,有助于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設計師麥克·哈格利用千層餅理論,指出風景園林專業設計訓練的根本就是“自然空間的感性”,與人文內涵中的人與自然協同發展不謀而合。

文獻研究發現,國內外對人文素養的理論研究主要圍繞其與個人發展潛力[1]、就業需求[2]、技能培養[3]、缺失原因與重構方法[4]等方面,其中關于人文素養的評價機制研究較少,主要在醫學領域[5-6]、體育教學[7]等方面。目前與風景園林學科相關的人文素養研究剛起步,呈現出人文素養與課程體系、學生思想、藝術生活等多方面結合的趨勢,主要包含設計專業課程改革[8]、園林藝術課堂提高人文素養的方法[9]。西方發達國家因同類專業學位教育出現較早,建立了較為成熟的教學體系,授課方式不斷向其他領域延伸。

基于此,文章嘗試建立科學的風景園林本科生人文素養評價體系,以平衡好教育和人文素養各方面之間的關系,通過評估南京林業大學本科生培養結果,提出風景園林本科生人文素養的特色培養模式,為國內其他高校展示一個卓越范本,促進學科的完善發展與人才的全面培養。

1 風景園林本科生人文素養培育狀況

文章基于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開展實證研究,本次問卷發放共計736份,內容涵蓋人文知識、高校課程安排、人文素養內涵等多方面,全部有效。樣本包含兩部分,其中主要樣本是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本科生,問卷數量510份,為主要數據;另一部分是其他院校的風景園林本科生,問卷數量226份,為輔助數據。

此次問卷設置了以園林人文知識為核心的題目,從不同角度考察風景園林本科生對人文知識的認識程度,統計正確率58.03%,水平一般。對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素養教育和專業課程相關性程度的調查顯示,65.69%的學生認為關系密切,課程內容中應融合人文教育;31.96%的學生認為關系一般,兩者獨立教學;9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識技能一樣重要。絕大多數被訪者認為人文素養與風景園林本科生各方面關系密切,并對人文素養的內涵有基本的認知,主要通過人文刊物及網絡學習了解,二者占比高達90%,而通過學校課程獲取人文知識占比60%,兩者對比明顯。目前對人文知識的獲取還存在低效率的問題,種種跡象表明傳統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高效獲取人文知識的需求。

一直以來,對于風景園林本科生的技能學習和人文素養的提高就存在爭執,兩者由于發展重點不同、時間學習沖突等多方面因素,困擾著學生。約48.63%的受訪者愿意抽出時間學習人文素養知識,認為其是一種很好的享受;約49.41%的受訪者愿意學習,但由于專業課程繁忙,只能偶爾學習,兩者占比相對持平。

通過實證調研可知,當前風景園林本科生存在人文知識水平一般、高校課程體系及內容缺乏創新、傳播度低、人文課程學習多方矛盾等問題,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忽視以人為本的理念、設計課程和教學過程中人文素養培育意識缺失與普適性差以及人文素養教育評價體系不健全。

2 風景園林本科生人文素養指標評價體系的構建

2.1 指標體系層次設置及指標的選取

人文素養與風景園林專業有很高的關聯度,但是目前還缺乏一個可以將二者融合的評價體系,公平、科學的指標評價體系可以為后續的策略、行動提供參考。根據AHP理論,將指標體系設置為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三層。通過查閱人文素養的相關文獻,結合車舜嘉[1]、張曼、許苗苗[2]所構建的人文素養指標評價指標體系,篩選出一些與風景園林貼近的指標因子建立備選指標庫。綜合人文素養的內涵,選取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精神與物質、交往關系作為方案評價的三大目標,并細化為16個評價指標。

2.2 指標權重的確定及結果分析

選擇南京林業大學本專業的專家15名,收集專家問卷后,構建評價矩陣。繼而將數據輸入Yaahp軟件,得到整個指標體系的權重如表1。

人文精神內部指標對總目標的權重結果分析顯示,學生普遍認為專業創新對人文精神的價值更高,這與風景園林學科設計的內涵本質是一樣的;反觀堅持不懈與自律自強卻居于中部,這一部分更傾向于學生本體品質基地的打造,有助于夯實本科生的人文內涵基礎;品行端正的權重較低,表明目前的關注點較少,然而品行是一個人修身立本的剛性基礎,因此對風景園林本科生人文素養指標的選取應多考慮品質、道德方面。

交往關系內部指標對總目標的權重結果分析顯示,作為綜合第二參考的指標因子,因風景園林設計是一個多人協作的綜合學科,所以交往關系不僅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還包含溝通、技術等標準;團隊協作和專業技術能力排在最前面,反映了合作學科的屬性和基礎;組織協調能力是對整個規劃設計過程中的描述性參考;溝通交流能力則是最后的表述和總結,是展示的渠道端口。因此風景園林本科生人文素養指標的選取應多考慮合作、協調方面。

人與自然內部指標對總目標的權重結果分析顯示,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對風景園林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探究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是當下生態建設的基本準則,關乎人文自然的基本要素;而保護生活環境、因地制宜的規劃是追求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行動指南。作為具有生態屬性的風景園林學科,其人文教育的內核不僅在改善環境方面具有代表性,在人與自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也熠熠生輝。

人與社會內部指標對總目標的權重結果分析顯示,人文社會科學的繁榮有助于推動社會多方面的進步,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依托。風景園林具有生態公益性質,旨在為人們提供休憩放松的戶外空間。作為設計師,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設計的公共前提。因此,對人與社會的指標核定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3 風景園林本科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模式

3.1 以人文精神為核心的樹人理念

人文精神是學生意識的關鍵要素,當前本科生缺乏對自身的認識,從而喪失了人文素養的基礎要素。人文素養教育的內容涵蓋多方面,最核心的應是讓大學生樹立樹人理念。風景園林專業應獨具工匠精神,加強本科生匠人精神的培養,保障個人品質,積極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鼓勵學生以自身行動為表體進行人文展示,實現意識與行動的人文性統一。加強風景園林課程中的團隊合作,激發多維度的思維碰撞,產生巧妙、周全的設計構思,激發學生的自主創造力與想象力,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

3.2 增人文內涵為課程的新穎教育

現階段,應將專業課程的內容與人文實踐活動巧妙結合,實現文化與人文碰撞,課堂教學內容層層滲透,達到專業與人文的融合教學。保障將人文思想貫徹融入風景園林本科教育的三大主線,采用風景園林傳統文化浸潤教學,革新教育組織形式,逐步形成分層教學、分類指導、逐層推進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合專業知識與人文素養,增強本科生的傳統文化自信,增強學生的保護發展意識,促進對中國優秀園林文化的傳承。

3.3 立人文教育為媒介的廣泛宣傳

線上教育時代,本科生獲取資訊的渠道早已經不限于傳統的校園媒介和書籍,人文素養宣傳教育媒介也應不斷革新。強調教師的人文引導性,將人文精神滲透到教學之中,積極引入第二課堂;結合新媒體共享人文素養信息,豐富開展人文教育的途徑,創辦相關網站,及時更新熱點信息。除了課程上的內容外,課下學習及任務也可以采用更加靈活的模式,通過線上共享資料、彈幕互動探討等方式學習。

3.4 打造人文素養底蘊深厚的高校環境

高校要突出環境與教育的統一性,一方面,學校社團應積極開展“人文文化節”活動、舉辦人文系列講座等,傳遞健康向上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在基礎環境建設上,利用風景園林專業特性設計景觀。學校還可結合校園獨有的人文歷史文化增設知識競賽、辯論賽等,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使文化知識不斷內化,提升本科生的人文素養,同時強化校園文化的軟實力。

4 結語

人文思想的介入能夠促進本科課程體系的完善、教學方式的創新、校園文化的營造與人文交流平臺的搭建等,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科研實力與學科研究在業內具有代表性。在國家重視本科教育的背景下,南京林業大學作為風景園林專業的代表院校,其風景園林本科生人文素養培養模式的創新能夠為其他風景園林高校提供理論借鑒,促進全國風景園林專業學科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車舜嘉.基于指標評價體系的大學生人文素養與發展潛力的關聯性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5(S1):152-155.

[2] 張曼,許苗苗.大學生就業人文素養構成指標體系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36(1):156-159.

[3] 唐金龍,楊威,付曉昀.大學生人文素養與就業前景之關系淺談[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2):3.

[4] 陳明霞.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現狀與對策思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8):188-191.

[5] 梅林,翟建才,王云貴,等.醫學生醫學人文素養評價考試改革調查研究[J].醫學與哲學(A),2015,36(7):27-30.

[6] 張海英,錢風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職業精神和人文素養評價體系建設實踐與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20,40(10):94-96.

[7] 王勇.構建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J].現代交際,2015(9):231.

[8] 許麗,隋杰禮.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引入《江南古典園林》的必要性[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3,10(5):26-30.

[9] 連洪燕.淺談高?!秷@林藝術》課程中人文素養的構建提高[J].科技信息,2012(18):176.

作者簡介:李曉穎(1977—),女,河南西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休閑農業景觀、風景園林規劃設計。

孫聰(1998—),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在讀,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鄉村景觀規劃設計。

猜你喜歡
人文素養風景園林本科生
歡迎訂閱2023年《風景園林》
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技術中常見問題思考
GIS相關軟件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
探討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構成藝術的應用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中醫藥大學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藥學本科生實習的質量
讓教授回歸本科生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