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空間句法的美術館導視系統設計研究

2022-11-06 11:06路曉珂李佳一杜欣陽
藝術科技 2022年20期
關鍵詞:文化意象

路曉珂 李佳一 杜欣陽

摘要:文章對上海松江美術館的視覺導視系統進行再研究設計。利用空間句法理論的視域分析法(VGA),運用Depthmap軟件,結合觀眾參觀習慣對影響美術館導視效果的四大要素進行分析,從當地文化中提煉視覺元素并運用到導視系統的設計中,從三個層面進行導視設計??臻g可視性與可達性直接影響美術館導視效果與觀展體驗,美術館導視設計要根植于其文化內涵,將標準化與創意性相結合,引導觀眾更輕松高效地觀展。

關鍵詞:空間句法;導視設計;松江美術館;視知覺;文化意象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20-00-03

空間句法理論作為一種研究空間與行為關系的實證算法,可以有效預測空間布局與導視對人流的影響,是導視系統的有效輔助設計方法。本文將空間句法理論運用到美術館導視設計中,從導視類型、層級邏輯、導視牌的布點配置等方面對松江美術館的導視系統進行定量分析與再設計。

1 空間句法介入美術館導視設計

美術館的導視系統是觀眾通過視知覺感知空間的重要途徑,是觀眾解碼觀展信息的重要媒介。場館的數據參數、人流量、參觀者活動是影響導視設計的重要因素。本文選擇了一個具體場館——松江美術館,進行定量分析與調研,并完成一套設計方案。

首先,從觀眾的角度入手,依據參觀動線收集了展廳可達性、視覺距離、視覺深度等參數與比值進行分析,重點剖析美術館導視中可視性、指引性對觀眾參觀行為產生的影響;其次,依據視覺引導圖示重新規劃導視信息層級,確定導視牌尺寸和位置;再次,從文化資源中提煉視覺意象與符號,轉譯到標識與指示設計中,完成導視設計;最后,通過導視設計探索空間、使用者行為與情感之間的關系。

2 數據采集與導視設計的層級劃分

為了合理規劃導引位置、信息層級、圖像風格等設計要點,選取深度值的視覺深度和米制距離數據作為分析要點,對松江美術館的空間布局、瀏覽動線以及導視現狀展開分析。

2.1 導視空間的圖示語言轉化

松江美術館的一層沒有展廳,入口左側為報告廳,右側為辦公室,對面是咨詢臺、藝術書吧、洗手間與電梯。選取美術館一層的主入口和連接樓層之間的主通道——電梯作為視點,采集一層空間的視覺深度與米制深度。視覺深度值表明從一個空間到達另一個空間最便捷的路徑,視覺深度值越高,遮擋越嚴重,越需要導視指引。米制距離表明距離視覺點的遠近程度,直接影響視覺注意力和空間的連接度,距離視覺點越遠,越需要清晰引導。

對觀眾來講,藍色中庭區域視線遮擋最少;咨詢臺、書吧和電梯等重要功能性空間呈綠色狀態,有一定的遮擋,需要進行視覺引導;而處于黃色狀態的衛生間視線遮擋最為嚴重,屬于視覺盲區,需要重點引導。美術館入口處沒有展館平面布局、展廳路線等導覽牌,使得進入展館的觀眾找不到定位和方向。藍色入口處視覺最清晰易辨,越往里顏色越暖,視覺上越難辨識,但咨詢臺和平面布局圖卻放置在與入口有一定距離的黃色次清晰區域,觀眾需要被引導到此區域才能獲得展館布局信息,且主次通道沒有任何指示標識,這增強了觀眾的茫然感,影響了觀眾的觀展體驗。

二層為松江美術館的主要展區,共有3個展廳。幾個展廳的出入口處于綠色或黃色的視覺遮擋區域。二層布局圖被安置在電梯旁,對觀展順序沒有給出明確指引,3個展廳間的串聯不清晰,且通道內沒有對應的導引,容易出現觀眾重復進入或漏進展廳的情況?;靵y和重復的參觀動線嚴重干擾了觀眾對美術館的認知和感受。另外,由于公共服務設施也沒有明確的指示標識,如處于電梯和1號展廳之間的洗手間,因入口在比較靠里的位置,需要專門針對其進行指引設計。

三層是一個敞開式空間,整個樓層分為A展區和B展區兩大部分:電梯左側為A展區,右側為B展區。這個空間除了具備展陳功能,還需要引導參觀完的觀眾快速離開展廳。兩個展廳中實體阻礙視線的部分不多,展覽空間較為開放。但因為兩大展區、衛生間、備用樓梯口之間沒有清晰的標識,最常出現的導引問題是觀眾從電梯出來之后,容易在一個展區逗留,或找不到離開的出口。

2.2 導引信息的邏輯劃分

視覺可識別性是導視系統設計的必要條件,使用者短時間內通過視覺信息可以領會所處環境空間的地理位置、區域類別和出行方向[1]。結合上述分析,對松江美術館展開多次實地調研,發現美術館內現有的導視設計存在兩個問題,即導引邏輯不清晰和導視牌設計缺乏特色。

由于松江美術館出入口在一層、展廳集中在二層和三層,所以需要運用導視牌針對展館布局和便捷通道給出指引。目前美術館的主出入口缺少一個綜合導視牌幫助觀眾定位,了解展館各部分分布情況,導致觀眾從入口進入展館后不知該如何開展游覽,也無法確定通往展廳的路線。在電梯口、樓梯口、展廳出入口等重要的參觀節點缺少導引,同時在展廳外的串聯空間也沒有相應的箭頭指引,這直接導致觀眾在樓層之間和展廳之間參觀不流暢,使觀眾在某個區域逗留時間較長,或重復往返等。導視牌信息沒有區分層級,重要的指示信息和次要的補充信息位于同一塊牌子上,而觀展的觀眾通常處于行走狀態,不易獲得有效信息。處于被遮擋區域的公共服務設施如衛生間、藝術書吧,缺少必要的導視設計,給觀眾帶來不便。

當前松江美術館導視系統的突出問題是導引辨識度較低。目前松江美術館的導視牌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告知須知和展館平面圖,另一類是展廳和報告廳門口的門牌。告知信息用紅色字體印在透明亞克力板上掛在入口外墻上,平面圖以黑色線描形式印在亞克力板上掛在電梯側面。這類導引設計對視覺注意力的吸引較差,特別是對首次進入美術館的觀眾來講,很難發覺。另外,門廳導視牌的色彩搭配設計缺少視覺特色。

綜合各項參數和現場調研結果,總結出松江美術館導視設計須解決以下幾個問題:其一,加強導視系統的整體性設計考量,改善空間布局視覺遮擋與整合度較低的現狀;其二,加強導視牌導視的樓層與展廳之間的聯系,優化導視牌在空間引導性、方向性和識別性方面的設計;其三,增強功能空間指向明確性;其四,提高導視牌與美術館的關聯度,可以以視覺形象標識和個性化導視牌設計為重點。

2.3 導視效果的視覺層級定位

本文依據前文分析結果重新梳理了松江美術館的導引信息。根據觀眾對觀展信息的需求程度、觀展動線和視覺習慣,將導視信息分為三大級別,共六種類型:一是美術館形象標識;二是區域分布圖;三是樓層導覽圖;四是展廳出入口標識;五是游覽線路指示;六是地面指示。

一級導視為最重要的人流通道,如展館總布局、展廳分布、主次人流通道指引等,合理組織觀眾有序參觀。二級導視為各功能性空間的出入口,包含報告廳、展廳、藝術書吧、服務臺、衛生間等,告知具體位置和出入方向。三級導視為功能空間外的串聯空間,包含一層過渡空間、二層通道和三層休息區域。以地標為主要方式,指引觀眾找到場館的主要節點。

3 空間句法視角下的導視設計實踐

導視系統作為美術館的一部分,會直接影響觀眾的觀展體驗,“如今諸多導視系統設計能夠滿足快速閱讀及信息傳達需求,但難以兼顧使圖形符號包含城市文化要素”[2]。美術館的導視主要有識別標識、指示、引導和禁止四個類型。禁止導視采用通用標準,在本設計中不加以考慮,另外三種則各司其職。識別標識是美術館導視的基石,多為概括化的視覺符號形式。指示導視構成了美術館導視系統的循環系統,為觀眾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引。資訊類導視通常以綜合地圖和指南的形式向觀眾提供美術館的全景,使觀眾快速定位觀展區域,沿流通路徑參觀。

3.1 基于文化記憶的視覺形象設計

目前松江美術館標識只有展館外立面的書法字名稱,辨識度不高,沒有體現松江文化,因此有必要設計一款能體現松江文化并突出場館特色的標識。

3.1.1 利用當地文物資源豐富標識的文化內涵

“企業形象的設計,應該是對設計對象的內涵的提煉。換種說法,它必須從被設計對象多元多維的大環境中,以點的形式,脫穎而出?!保?]松江美術館的視覺形象要扎根于松江的美術資源與文化,松江作為上海之根,擁有豐富的美術資源,廣富林遺址曾經出土的崧澤—良渚過渡段的陶器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藝術價值。根據上海博物館的考古資料,松江廣富林的陶器主要分為紅色夾砂陶和泥質灰褐陶兩大類,紋飾有弦紋、刻劃紋、點戳紋、戳刻紋、長條紋和圓孔形鏤孔等[4]。在對比了幾種陶器紋飾后,選擇了折線和刻畫比較清晰的雷紋作為松江美術館標識的基本元素。選擇松江美術館前三個字首字母的縮寫,同時也是英文名稱“SongJiang Art Mesuem”的首字母縮寫,進行折線與回線變形處理,設計出標識造型。

3.1.2 利用色彩提升標識的敏感性

松江美術館的標識顏色選擇了在正紅色的基礎上加20K生成的深紅色,這不僅與陶器顏色相呼應,也與美術館的建筑形態相呼應。

3.2 文化意象提取

將代表地域文化的視覺意象運用到美術館導視設計中可以有效喚起觀眾的記憶和感知,“城市記憶文化的推動轉化需要進行宏觀的布局和規劃”[5]。

利用動物意象提升標識的趣味性:松江別稱茸城,因早年土地肥沃,適合鹿群繁衍生息,所以宋詞中有“五茸景物最清幽,環海東南第一州”的詩句和“十鹿九回頭”的典故。上海博物館考古研究部的宋健研究員在廣富林文化墓葬中也發現了梅花鹿的形象。因此,選取梅花鹿作為松江美術館主要意象元素。對梅花鹿形象進行抽象與提煉,推演梅花鹿正面和側面的不同造型,保留了鹿角的鮮明形象。

為豐富導視設計,各級導視牌采用不同角度的變形:一級導視牌的設計中采用鹿角與立牌結合的形式;門廳導視牌中采用鹿頭的側面造型,展廳的導視牌采用鹿頭的正面造型;串聯空間的指引箭頭則直接采用鹿角變形符號,這樣既符合導視牌設計的精練概括要求,又提高了與松江文化的關聯度,使形象具有活潑生動的視覺識別性。

松江美術館三級導視牌的信息內容和風格在設計細節上有所不同。一級導視立牌主要提供展館空間布局、樓層導引等信息,導視牌設計選擇白色底板與紅色黑體文字相結合,一級導視立牌外廓采用紅色和藍色兩種顏色。二級門廳掛牌主要顯示展廳名字和功能。三級串聯箭頭旨在指明方向,表明目的地和次級目的地的動向。

3.3 空間活動視角下的尺寸與材質

“在場是一種具身認知,強調頭腦、身體、環境、人際交往的統一性,在展覽中體現為參觀者與展品、環境、其他參觀者的親密互動?!保?]導視設計就是要為觀眾創建一個身心交融、多層嵌套的認知環境,因此能否融入美術館的環境是衡量導視設計水平的重要指標,即導視牌和標識在恰如其分地發揮引導作用的同時也成為美術館整體設計的一部分。因此,在完成導視牌的平面設計后,需要結合美術館的實際環境綜合考量它們的尺寸和材質。在導視設計的后期,要對美術館周邊環境與觀眾行為再次展開調研分析,了解觀眾進入美術館的方式、使用美術館設施的習慣還有觀展時長等信息。

“導視具有一定的系統性”[7],美術館導視牌的材質主要受美術館的定位、所處環境和建筑內外設計風格等因素影響??紤]到松江美術館是一座現代性綜合文化場館、擁有國際氛圍濃厚的社區環境、具有典雅的流線型建筑風格這三個要素,導視牌采用與之相匹配的雅致簡潔風格,以木質和金屬材質為主。立牌基座和支桿采用金屬材質,牌面采用白色復合木板,既保證穩定性,又呈現出現代感。門廳導視牌采用反向刻蝕的方法,將小鹿輪廓、主要信息以及Logo直接刻在展廳的外墻上,使導視牌和墻面融為一體的同時提高對比度和易讀性。

4 結語

將空間句法的定量分析運用在美術館導視設計中,使設計流程更加科學規范,成為一個系統化工程。同時,基于視域分析圖的美術館導視設計,考慮觀眾在空間中的行為與活動,借助對美術館環境與空間布局的定量分析,可以將觀眾與空間尺度的關系、觀眾的視覺習慣與審美心理等因素納入設計,是實現人性化與形象化導視設計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唐真,袁殊.基于大數據和空間句法的方塔園空間結構與游賞行為探析[J].裝飾,2018(12):70-73.

[2] 周芹宇,董石羽.圖形符號在地鐵站臺標識的再設計研究:以成都金沙遺址站臺導視系統為例[J].設計,2020,33(1):45-47.

[3] 何建平.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視覺形象設計[J].中國美術學院學報,2018(7):14-19.

[4] 上海博物館.廣富林考古發掘與學術研究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4.

[5] 鄒濤,吳婧榕.長沙城市記憶導視系統設計探究[J].設計,2021,34(11):33-35.

[6] 史小冬.在線與在場:基于具身認知的展覽交互設計策略研究[J].裝飾,2019(7):96-99.

[7] 李戰鵬.基于色彩視覺心理特征的醫院室內設計及導視設計探究[J].設計,2020,33(8):111-113.

作者簡介:路曉珂(1997—),女,河南洛陽人,碩士在讀,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會展與空間環境設計。

李佳一(1984—),女,山東濱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博物館與美術館的展覽設計及理論。

杜欣陽(1997—),男,山西呂梁人,碩士,研究方向:博物館展陳空間設計。

猜你喜歡
文化意象
關于當代意象學視域中的當代藝術圖像闡釋
商務英語翻譯中文化意象的傳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