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神話在新媒體設計中的應用探究

2022-11-06 21:52陳振輝黃秋儒
藝術科技 2022年20期
關鍵詞:應用趨勢

陳振輝 黃秋儒

摘要:中國古代眾多造物起源多以神話傳說的形式流傳至今,這些神話傳說融史實與神話的想象、附會于一體,為后世設計史研究與文化創作提供了寶貴而豐富的資料儲備。正如羅蘭·巴特在《符號學原理》中所指出的那樣:神話是一種意指作用的方式。文章從中國古代神話的廣泛群眾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出發,探究在互聯網傳播占據主導地位的新媒體社會,如何為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的二次創作提供豐富的靈感來源,成為當代設計師與新媒體藝術工作者堅實的后盾。

關鍵詞:中國古代神話;新媒體設計;應用趨勢

中圖分類號:I20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20-0-03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神話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也變得越來越豐富。芬蘭批評家希爾恩認為,藝術產生并發展于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人類藝術加工后的故事,神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中國文化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我國近代藝術創作中,出現了很多以神話傳說為題材的優秀文藝作品,《大鬧天宮》作為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片在動畫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量國外文藝作品憑借新潮的風格和商業化的運作逐漸占領大量的中國文藝市場份額,中國本土的文藝作品出現了斷層。直到近年來國潮產品與二創作品在國內市場廣受好評,中國古代神話題材再一次以全新的形式進入大眾視野。中國古代神話所具有的深厚的本土文化根基與精神內核都可以為當代設計提供合適的藍本。

1 中國古代神話在新媒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古代神話作為宗教、歷史與文化的結合體,千百年來常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在社會中廣為流傳。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神話的傳播發生質變:從口口相傳到廣播、電視、電腦的普及,再到互聯網的興起,相應的文化符號與藝術靈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媒體設計作品的質量,豐富了新媒體設計作品的內涵。

1.1 傳承我國優秀的精神內核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起初來源于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恐懼。在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的情況下,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認知不充分不全面,理性認知受限于主觀感受,于是在不知不覺中對自然現象進行了藝術處理,同時賦予自己的主觀情感,創造出了一個個神話故事。因此,神話故事往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神話傳說在一定程度上被誤認為“真實歷史”。這些神話故事往往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大自然的探索欲望,一部分甚至與后來的宋明理學和現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謀而合。前人通過玄幻而生動的神話故事告誡并指引后人以“真善美”為原則約束自己,并融入以氏族為紐帶的中國傳統教育中而流傳至今。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歷代先驅和為了理想奉獻自己的偉人,無不反映了神話對于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深遠影響[1]。普通大眾能夠以一種更溫和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接受主流思想的影響,同時也讓新媒體設計在科學與理性的基礎上更富有人情味,承擔起社會責任,有利于延續與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2 豐富新媒體設計的藝術內涵

中國古代神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以詩歌、小說、壁畫、石刻、年畫等多種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并流傳至今。如:在《山海經》與《淮南子》等古籍中,以山川動植物的線描繪畫為背景,在介紹古代中國民俗地理的同時保留了大量的上古神話;而佛教的傳說故事則通過各地的壁畫與石刻流傳至今;秦瓊、尉遲恭等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武官也經民間文人加工,逐漸成為與趙公明、仙童等傳說人物一樣的門神;《搜神記》《封神演義》等志怪小說通過對部分真實歷史事件進行藝術加工,結合民間傳聞,創作出一篇篇膾炙人口的精彩段落。而后人在前人創作的豐富藝術資源的基礎上,結合當代藝術創作手法重新表達中國神話,在統一中尋求變化,變化中尋求統一。

具有中國神話元素的作品,其商業性和藝術性是相互依存且互補的。如在2021年由網易發行的游戲《永劫無間》中,背景故事便結合了大量儒釋道三教的神話傳說,以《淮南子·精神篇》中的金烏與《山海經·大荒北經》中的燭龍為藍本創作陰陽二極真神,成功吸引了大量國內外玩家的眼球,并通過數字復原“明光鎧”獲得了央視新聞的肯定,實現了名利雙收。因此中國古代神話可以在當代新媒體設計中以一種協調統一、全面融合的形式展現給觀眾,兼具藝術性和商業性,在借助互聯網數據庫吸取其他藝術形式的優勢的同時,提升自身在文學藝術領域的價值。

2 中國古代神話在新媒體設計中的應用方向

2.1 中國古代神話圖騰符號的應用

中國古代神話起源于對大自然的崇拜,而圖騰作為最初的表達方式,在研究神話象征意義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眾多古代書籍和傳說中都有對遠古時期圖騰的描述與記載,為后世的研究與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參考[1]?!渡胶=洝ずM馕鹘洝份d:“奇肱之國在其(一臂國)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有鳥焉,兩頭,赤黃色,在其旁?!贝笾率钦f在一臂國北邊的奇肱國,圖騰畫的是一臂三目的人,一身兼具陰陽兩性,乘坐的是帶有斑紋的馬(側影)。懸掛的族旗上面畫的是鳥,此鳥兩頭、赤黃色,立在圖騰旁。這些文字記載的圖騰形象給遠古文明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將其運用在當代新媒體設計之中,不僅可以讓作品中的抽象元素顯得簡約,同時還被賦予了深刻的含義,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想。圖騰文化既是自然崇拜與先祖效應,也是民族歷史文明的一面重要旗幟,對一個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和其行為模式等都會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這對于分析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發展,并令其經過藝術加工運用于新媒體設計當中具有戰略意義[1]。騰訊魔方工作室旗下的《火影忍者手游》推出了“蜀面豪杰”自來也,將川劇臉譜中的圖騰符號與日本ACG文化融合,將具有濃郁民族文化和藝術特色的新媒體設計傳播到世界各地,以一種全新的形式為當代青年人所接受。

2.2 中國古代神話傳統色彩的應用

除了引用神話圖騰符號,在許多受眾眼中,傳統色彩往往是最能表現神話藝術的要素,其歸結于人們對自身原始本能的色彩體驗。中國傳統色彩經歷悠久的歷史錘煉后,在神話創作等中國傳統藝術中進行了系統性的總結與歸納,形成了一種極具中華民族特色的強烈的裝飾性藝術性質。例如,當下各大品牌追捧的“國潮”元素,僅是通過傳統顏色如藤黃、花青、三綠、酞青藍、赭石、曙紅、胭脂、朱砂等,就能讓使用者第一時間認知到品牌主打的風格和文化寓意。某種程度上,中國古代神話造物的獨特意義和形象代表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傳統色彩作為體驗和表達中國古代神話元素的手段,則成了代表其獨特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騰訊旗下的國民級手游《王者榮耀》中,賽季主題就常常以神話故事作為背景,登錄界面與賽季宣傳界面會使用應期神話故事所對應的傳統色彩:S8—S12賽季主題為“無畏之靈”,原型來自《山海經》中的鬼怪,因而主題色以紅黑色為主;S26賽季主題則是主打西域神話的“千色云中”,因而主色調也轉變為如同敦煌壁畫般的青色與灰色。因此在含有中國傳統神話元素的新媒體設計創作中,要將傳統色彩概念的特征帶入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歷史背景中。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作為傳統色彩的重要優勢,不僅符合國內用戶傳統的審美習慣,也有利于向海外用戶充分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和創作者的藝術理念。

2.3 中國古代神話人物角色的應用

中國古代神話角色與故事本身息息相關。從明清演義小說到現代各種以神話人物為藍本的游戲作品,不得不說古代神話角色的人物設定為當代創作者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經過歷史的沉淀,神話角色往往具有翔實的人物背景,一定程度上與其流傳的朝代歷史相關,且由此延伸的坊間傳聞也頗為豐富。如在著名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人物原型大多取自商周時期真實的歷史人物。而由于商周時期的相關記錄較少,許多人物故事都由后世編撰而成,因而被賦予了很大的想象空間。最為人熟知的“哪吒鬧?!北闶浅鲎浴斗馍裱萘x》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哪吒的父親“陳塘關李靖”的人物形象參考了佛教神話中的“毗沙門天王”與中國古代歷史上同名的唐朝名將,而哪吒的原型則是“毗沙門天王”第三子“那吒俱伐羅”?!斗馍裱萘x》之后,他們的形象又經過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的進一步豐富,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古代神話人物。到20世紀初中國現代數字技術發展后,張藜導演的經典動畫片《哪吒傳奇》成為千禧一代年輕人的童年回憶。2019年餃子導演的3D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則開啟了中國動畫電影的新紀元,以中國古代神話為題材的動畫電影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大銀幕上,《白蛇:緣起》《大圣歸來》等動畫電影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與此同時,《王者榮耀》《夢幻西游》等眾多知名國產游戲也通過另一種形式將中國古代神話人物銘刻在新一代青少年的心中。中國古代神話角色作為當下最受歡迎的創作素材,在近代以來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新媒體創作者們提供了一個個豐滿而有趣的人物形象模板。

2.4 中國古代神話文化內核的應用

中國歷代史料從文獻來源上可以大致分為正史和野史兩種類型,而神話故事則主要來源于坊間野史。神話故事作為民間對宗教故事和歷史事件的二次創作,其中往往蘊含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官方作為民間傳播內容的管控者,往往又會讓神話傳說為維護傳統禮教和社會秩序服務。依舊以《封神演義》為例,其故事主線,除了以商周二朝為代表的政權對立這一條主線,另一條非常重要甚至于中期作為主導的故事線便是道家之下的兩大教派“闡教”與“截教”的斗爭。二教除了支持政權與否的對立外,更重要的便是價值觀的差別?!瓣U教”作為官方指定的正統,宣揚秩序與天命,十分有利于統治者當局對于人心的把控,明朝末年的《西游記》也是如此。而到了現代動畫作品中,人們對自由與人性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無論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還是《白蛇:緣起》,無不表達了對既定命運的翻盤(我命由我不由天)與對戀愛自由的向往,符合當下新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與主流媒體對于精神文明建設的導向。美國漫威2022年8月新劇《女浩克》的口碑分歧,也體現了不同時代人們對于同一虛構人物截然不同的態度。因此,新媒體創作者們在引用中國古代神話內容的同時,需要與時俱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讓中國古代神話的文化內核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傳統的故事和新媒體藝術結合起來,方能使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和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新媒體設計創作才會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內涵[2]。

3 中國古代神話在新媒體設計中的展望

中國古代神話是中國數字文化科技創新的重要本土資源[3],在互聯網時代作為優秀傳統文化遺產應用在各類新媒體設計中,承載著中國人的宇宙觀、價值觀,為現代設計提供靈感來源的同時豐富了文化內涵,擴大了作品的影響力。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更新換代的今天,新媒體設計以其多元化內容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放眼5G時代,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的民用化與普及,中國古代神話元素的傳播與轉化將步入新階段。數字技術帶來的自媒體發展,將徹底改變傳統神話的表達方式。神話題材也不再是專業學者的談資或是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壟斷素材,而是成為全民重述、大眾化重構的公共資源,這便是大眾傳媒為中國古代神話傳播帶來的影響。

與此同時,中國古代神話在各大新媒體平臺積極進行創造性轉化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共同的問題。一方面,受到資本市場的影響,部分作品對于中國古代神話的改編與二創不時偏離軌道,引起許多學者與學生家長的不滿;另一方面,國內技術不成熟、與本土文化的融合度不夠高以及傳統文化內涵與當代社會生活的接軌不暢等問題也在創作過程中逐漸顯現。但不可否認,這些所謂“破圈”的事件與作品也為中國神話傳承帶來了新的機遇,是中國神話傳承的重要動力?!吧裨挕弊鳛槿祟惞餐ǖ尼屧葱栽捳Z資源,在各個時代都具有文化尋根、凝聚共同體的敘事魔力,而在當今角逐文化軟實力的國際舞臺,中國古代神話不僅是敘事話語資源[3],更是引領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戰略資源。

4 結語

中國古代神話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不僅在內容與形態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應用價值,其承載的民族文化內涵和修養,也拓展了當今快節奏生活下的新媒體設計的深度。在新媒體設計中運用中國古代神話,不僅能很好地契合人們對作品的審美需求與國人千百年來養成的審美習慣,同時大大推進了中國傳統文化走向國際舞臺的進程。在互聯網高速發展與信息技術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技術的不斷更迭為新媒體設計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以全新的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并表達全新的內涵,將中國文化傳達給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在未來數字社會中,對于中國古代神話的解構與重構,將成為中國古代神話傳播歷程中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 肖盈盈.中國神話元素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與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1:11-18.

[2] 高玉,李劍.象形漢字在新媒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研究,2020(1):115-117.

[3] 張多.當代中國神話的大眾化重構:基于新興自媒體對神話資源轉化的分析[J].文化遺產,2021(2):111-117.

作者簡介:陳振輝(2000—),男,廣東中山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與理論。

黃秋儒(1982—),男,江蘇南京人,碩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文化創意與交互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應用趨勢
基于云計算在交通運輸數據中心的實現與應用
航空生物燃料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淺析杜邦分析法優缺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