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農本草經》對“邪氣”的認識

2022-11-07 02:35唐心浩郝賽楠田心語鄭曉紅
中醫藥導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邪氣毒氣正氣

唐心浩,郝賽楠,田心語,鄭曉紅

(1.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院·整合醫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2.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養生康復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3.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4.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獻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23)

《呂氏春秋》云:“精氣日新,邪氣盡去,及其天年,此之謂真人?!盵1]可見遠避邪氣方能長年。至于邪氣所謂何,《神農本草經》[2](以下簡稱《本經》)作為我國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有較多相關論述,明確其所載述“邪氣”之內涵對豐富中醫學之疾病觀及養生觀有重要作用。筆者基于《本經》相關藥物記載,結合相關古代醫籍文獻,探討《本經》所論之“邪氣”內涵,以及祛除邪氣的治則治法。

1 《本經》中“邪氣”相關名詞內涵辨析

查《本經》[2],其中共見115處“邪”字,“邪氣”一詞出現83處,“邪惡氣”一詞出現5處,“邪結氣”一詞出現2處,“邪惡結氣”一詞出現1處,“諸邪毒氣”一詞出現1處,“邪熱氣”一詞出現1處,“驚邪”“寒邪”等含由“邪”單字表義之詞出現22處,此外,亦有3處出現“毒氣”一詞。

《康熙字典》云:“(邪)《廣韻》:不正也?!盵3]邪可釋為不正非常之義?!侗窘洝费浴靶啊睍r,可見“(寒)(風)(鄣)邪”等定中結構偏正短語及“除邪”“(辟)殺(除)邪鬼(物)”等動賓短語。王冰曰:“邪者,不正之目也,天地勝復,則寒暑燥濕風火六氣互為邪也?!盵4]“風邪”“寒邪”因六氣勝復所生,可釋為不正非常之寒(風)氣。至于“邪鬼”,《閔都別記》云:“因先生被鬼驚病回去?!盵5]古人以“鬼”為人驚病之因,《釋名·釋天》曰:“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盵6]“鬼”亦為古時疫病之因,《論衡·訂鬼第六十五》云:“故凡世間所謂妖祥、所謂鬼神者,皆太陽之氣為之也。太陽之氣,天氣也?!盵7]可從樸素唯物主義角度的精氣一元論出發,認為“鬼”為天氣所化,致驚致疫之“邪鬼”亦當屬外來不正之天氣而非人內生之邪?!侗窘洝费浴靶啊币喽嗯c“障氣”(即瘴氣)相并論?!豆沤襻t案按》云:“瘴氣者,山嵐郁毒之氣也?!盵8]瘴氣由山嵐之特殊地理形貌所生,亦屬不正之氣。綜上,《本經》其所指之“邪”多指外來不正之氣即六淫之氣,以及山嵐瘴氣與疫癘之氣。

《春秋繁露》云:“治則以正氣淆天地之化,亂則以邪氣淆天地之化?!盵9]可見邪氣因天地氣化紊亂所生?!冻o》云:“邪氣襲余之形體兮,疾憯怛而萌生?!盵10]邪氣侵襲人身則為病,故邪氣可釋為致人發病的不正之氣?!渡褶r本草經讀》云:“邪氣者,六淫之氣自外來,七情之氣自內起,非固有之氣,即邪氣也?!盵11]“邪氣”為廣義之邪氣,泛指各類病邪病因,既包括外部六淫之氣,亦用于解釋七情內傷,且《本經》言:“腹中癥堅痞結,積聚邪氣”。其將瘀血癥瘕之繼發病理性產物亦作為“邪氣”之一,可見《本經》“邪氣”所概述之病因病性范圍較“邪”有所擴大?!犊滴踝值洹吩疲骸埃◥海稄V韻》不善也?!盵12]這表明邪氣之性質為不善?!靶皭簹狻倍嘀隆耙呒病薄皭函彙薄皽丿憽钡葌魅拘约膊∨c瘡病,可見“邪惡氣”為一類外感致疫與內生致瘡之邪氣?!靶皭簹狻奔础靶皻狻?,且民間仍用此稱代指邪氣[13]?!靶皭簹狻敝拍罱凇饵S帝內經》對于“惡氣”之認識,皆指天地間有害之氣與人內生之邪氣[14]?!墩f文解字》云:“結,締也?!盵15]結字可表交阻纏繞之意?!侗窘洝吩疲骸埃ㄊ堊樱┲挝羼敖Y氣”[2]118;“(孔公孽)指傷食不化,邪結氣,惡瘡”[2]81?!敖Y”字強調邪氣可阻礙水液氣血運行之性,可見此類邪氣瘀阻之性明顯,故有注家釋“邪結氣”為“心腹間邪郁氣滯之癥”[16]。

《金匱要略方論》云:“毒者,邪氣蘊蓄不解之謂?!盵17]毒為積蓄壅盛之邪氣,可通釋為“邪盛”[18]?!端貑枴ご谭ㄕ撈吩疲骸氨芷涠練狻盵19]22,而《素問識》釋之曰:“此云毒氣,亦以邪惡之氣為害”[14]233。毒氣亦為邪氣之屬?!侗窘洝份d“逐毒氣”之雷丸,后世多用于殺蟲消積以療蟲積腹痛,《本經》認為寄生蟲之積聚亦為毒氣,不通則痛,合毒氣為壅積不通之邪氣一說,且寄生蟲感染屬傳染性疾病亦為疫病之屬?!侗窘洝吩疲骸埃ū馇啵┲谓鸠彶化?,破積聚,解毒氣”[2]14;“(石膽)金瘡諸癇痙……諸邪毒氣”[2]9??梢姸練饪芍陆鸠彶?,而此處之金瘡多指破傷風[20],破傷風由外邪藉創傷入內所致,如《醫學心悟》云:“破傷風,因跌打傷頭腦,而客邪乘之,以致手足搐續,人事昏憒?!盵21]可見《本經》所言之“毒氣”多指可致溫疫及瘡病之邪氣[22],與“邪惡氣”內涵相近。

綜上,《本經》所言之“邪”多指外來不正之氣,而少指臟腑內生之病因?!靶皻狻彼复∫蚺c“邪”相近且較“邪”范圍有所增大,邪氣涵括了廣泛病因,既包括六淫之氣及疫瘴之氣等外感病因,亦有七情內傷、飲食勞作不當等內生病因。瘀血癥瘕等繼發性病理產物亦屬于“邪氣”范疇?!靶皭簹狻薄靶敖Y氣”“毒氣”等皆屬于“邪氣”范疇,“邪結氣”強調該類病因所致疾病膠阻不通之性明顯,“邪惡氣”大致意義與“邪氣”相同且民間多混用,“邪惡氣”多致疫病與瘡病,與“毒氣”所致疾病種類相近,“毒氣”可釋為壅聚不通之邪氣,可致疫病與瘡病。

2 治療邪氣所致疾病的藥物歸納

2.1 藥物以味苦、辛,性平為主《本經》所載可祛除邪氣之藥共97味。祛邪藥物寒性、溫性藥數量相當,且以平性藥數量為最多,可見藥物過寒、過溫可能對人身正氣造成不利影響,故祛邪仍以使用平性藥為主。祛邪藥物味多苦、辛,甘味次之,酸、咸味再次之,而以澀味最少。辛味能行能散,苦味能泄能燥能堅,祛邪之法以導邪外出為先,其用藥為避免閉門留寇之患,故少用酸澀藥。(見表1)

表1 祛除邪氣藥物性味統計

2.2 藥物多歸肝、心、肺、胃、大腸、膀胱經《本經》所載可祛邪藥物多入肝、心、肺、胃、大腸、膀胱經。邪氣多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侵害人身,肝、肺、心三臟為人身抗邪一線臟腑,邪氣襲害人身多先與此三臟之氣交鋒,此與現代研究所發現肝、肺、心與免疫功能密切相關[23-25]的觀點不謀而合。(見表2)

表2 祛除邪氣藥物歸經統計

2.3 藥物功效與臨床應用歸納 對于書中所載藥物之分析基于南京中醫藥大學所編著《中藥大辭典》[26](第二版),少部分后世不載之藥物則基于金陵本《本草綱目》[27]進行歸納分析。從藥物主要功效與現代臨床應用來看,邪氣在膚表阻礙營衛運行可致瘡瘍腫毒,在內擾動水火氣血運化以致水火氣血交互轉化不利,氣不利則氣逆氣滯可表現為喘咳等病,水不化則化濕化痰可致騖溏、驚狂等病,火不化則上炎下灼可致心悸失眠等病,血不行則溢出脈外或凝滯不通可致出血、癥瘕等病。(見表3~4)

表3 祛除邪氣藥物功效統計(頻數>10)

3 邪氣致病條件與致病特點

3.1 正氣虧虛,則邪氣來犯 祛除邪氣之藥物,甘味藥與補益藥較多,如人參可“主補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2]16,大棗可“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2]68。人參、甘草、巴戟天等補益藥的使用表明正氣虧虛對于加劇邪氣鴟張具有促進作用,且邪氣襲害人身不斷損耗人身正氣,故需使用補益藥以扶正祛邪,《本經》承襲《素問》“邪之所湊,其氣必虛”[28]之論,認為正氣不足為邪氣來犯的重要因素。此外,祛邪之藥多能消癥瘕積聚?!吨胁亟洝芬嘣疲骸胺e聚、癥瘕、雜蟲者,皆五臟六腑真氣失而邪氣并,遂乃生焉?!盵29]癥瘕積聚的發生多因正氣虧虛在先而邪氣來犯在后,人身正氣虧虛是痰瘀等繼發病理產物壅塞體內的先決條件,故多用甘味補益藥扶助正氣,且人參等補益藥具有化痰濕、通血脈之功[30],扶正之時亦可輔助化痰祛瘀藥發揮療效,防病續進。

表4 藥物現代臨床應用統計(頻數>15)

3.2 邪氣侵襲,致五臟皆病《素問·宣明五氣篇》云:“邪入于陽則狂,邪入于陰則痹,搏陽則為巔疾,搏陰則為喑,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盵31]《黃帝內經集注》云:“五亂,謂邪氣亂于五藏之陰陽?!盵32]邪氣侵犯五臟之病理表現有癲狂、痹痛、巔疾、喑啞、抑郁安靜及狂怒暴躁,《本經》所載祛邪藥物現代臨床多用于治療癲癇(云母等)、風濕痹痛(徐長卿等)、頭脹頭痛眩暈(天麻等)、喉風喉痹(白蒿等)、神昏不語精神恍惚(百合等)及煩熱驚狂(紅景天等)等病,可見其所治與五亂之癥狀相類。邪氣可擾亂五臟正常氣化而使五臟陰陽逆亂而為病,外邪之侵襲可直中于五臟,祛除邪氣之藥物有散寒解表之麻黃(可治療外感太陽傷寒證)、通陽明腑之芒硝(可為治療傷寒陽明腑實證),溫里復陽之附子(可治療傷寒少陰外感證)等。祛除邪氣之藥物中,歸肝、膽經者48味,歸脾、胃經者40味,歸肺、大腸經者36味,歸心、小腸經者29味,歸腎、膀胱經者25味,治療邪氣藥物歸經與功效多樣反映出邪氣可襲害所有臟腑經絡與邪氣寒熱溫涼等特性變化多樣等特點,折射出與《傷寒論》“虛則少陰,實則太陽”[33]等論相似的觀點,認為邪氣可隨人氣化體質存在的寒熱虛實等偏性而直入特定臟腑經絡為病,故用于祛除邪氣之藥物種類功效歸經豐富多樣,既有解表藥,亦有溫陽藥、清熱藥等品。

3.3 邪氣為病,多為痰飲血瘀《本經》所載祛邪之藥物多具活血化瘀、化痰消痰之效,整理《本經》中對于祛除邪氣之活血化瘀藥及化痰藥之功效表述發現,邪氣往往與癥瘕積聚的發生有關,如貝母“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痹乳難,金創風痙”[2]90,丹參“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2]41。癥瘕積聚的發生一般認為與痰飲、血瘀壅聚人身相互膠結有關[34],可見邪氣襲害人身,阻礙氣血津液運化,造成人身氣化不利,形成痰飲、血瘀,這是邪氣阻礙氣化的重要表現,痰瘀膠結進而形成癥瘕積聚?!侗窘洝缝畛皻獾乃幬锬壳霸谂R床多用之于治療心悸失眠、驚悸癲癇、癰疽瘡毒、癥瘕積聚、咳嗽痰喘等病,痰飲、血瘀內阻是上述病癥主要病機,如《本草綱目》云:“癲癇,有風熱,驚邪,皆兼虛與痰?!盵27]88癲癇之病是由邪氣趁虛入體生痰蒙蔽清竅所致。至于癰疽,《鹽鐵論》云:“扁鵲攻于腠理,絕邪氣,故癰疽不得成形”[35],《洪氏集驗方》云:“大抵癰疽之作,皆氣血凝滯,風毒壅結所致”[36]。癰疽為病多因邪氣與凝滯之氣血搏結或邪氣入里阻滯氣血化為痰瘀所致。由是可見,邪氣襲害人身的重要表現為痰飲、血瘀的形成,邪氣與痰瘀膠結進一步造成邪氣鴟張,故活血化瘀、化痰消痰是祛除邪氣的重要手段。

3.4 邪氣可使人皆相染易《素問》中用于預防疫病的小金丹方包括了《本經》所載可祛邪氣之雄黃與雌黃?!侗窘洝份d雄黃可“治寒熱,鼠瘺,惡瘡,疽痔,死肌,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腫,勝五兵”[2]77,書中未明言雄黃具有辟疫之功,或是以其可祛邪氣代指其辟疫之功。較多祛邪氣藥物在治邪氣同時亦可用于治療各類注病,如石龍芻可“治心腹邪氣,小便不利,淋閉,風濕鬼注惡毒”[2]47,《圣濟總錄》云:“有時發動,連滯不已,乃至于死,死則注易旁人,故謂之鬼注”[37]。邪氣所致之“鬼注病”在人死后可傳染他人,《本經》所載一類邪氣能致各類注病、疫病,且基于藥物現代臨床分析,祛邪之藥物,多能治療瘧疾、痢疾、寄生蟲病等傳染病,可見此類邪氣具有一定的傳染性。祛除邪氣之藥亦多具“殺蠱毒”“殺蟲”之效,如徐長卿可“治鬼物百精蠱毒,疫疾邪惡氣,溫瘧”,導致疫疾、瘧疾的邪惡氣可通過蠱毒進行傳播,蠱與細菌、寄生蟲等關系密切[38]。

4 治則治法

4.1 扶正以祛邪 現今仍較多應用于臨床的《本經》扶正祛邪藥有十數味,如“巴戟天味辛,微溫。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藏,補中,增志,益氣”[2]28?,F代研究發現巴戟天等補虛藥確具抗氧化、抗疲勞、改善T細胞免疫功能等作用[39]。扶正祛邪之法在歷代瘟病的治療當中效果多有體現,譬如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多有補虛扶正之藥如山藥,黃芪,提高人體免疫細胞數量,降低炎性反應[40]。

《本經》云:“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左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盵2]125藥性統計而言,祛除邪氣之甘味藥數量少于辛味藥與苦味藥之數量,可見《本經》雖重視正氣對于抗邪之作用,但仍多以下品攻邪藥為主,而扶正之藥可為輔。

扶正以祛邪當以勢為度?!夺t門法律》云:“七實三虛,攻邪為先。七虛三實,扶正為本。十分實邪,即為壯火食氣,無正可扶,急去其邪,以留其正。十分虛邪,即為奄奄一息,無實可攻,急補其正,聽邪自去?!盵41]扶正藥的加入與扶正藥與攻邪藥的配伍均當考量正氣與邪氣二者抗衡形勢如何而后決定。

4.2 毒藥以攻邪《本經》所載祛邪之藥共96味,其有毒者22味,貫眾、女青等品雖有毒,但《本經》云:“貫眾味苦微寒,主腹中邪,熱氣,諸毒,殺三蟲”[2]142;“女青味辛平,主蠱毒,逐邪惡氣,殺鬼溫瘧辟不詳”[2]147。兩者皆可以毒治毒,后者更可逐邪惡氣?!侗静莩缭吩疲骸啊侗窘洝废缕分?,大毒、有毒者居多,《素問》所謂毒藥攻邪也。夫攻其邪而正氣復,是攻之即所以補之?!盵42]以有毒之品速祛邪氣是以防正氣過虧為目的。至于以毒攻毒之理,《醫學源流論》云:“夫以毒攻毒者,謂毒氣內陷,一時不能托出,則借其力以透發之?!盵43]以毒攻毒者,多以同類相求,同氣相應為用藥之法,以圖引邪外出或借其烈性透發毒邪之氣。

毒藥之運用當審量用毒,辨毒用毒,度人體正氣之勢?!侗窘洝吩疲骸叭粲枚舅幆煵?,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盵2]171毒藥之用量當思忖再三,不慎則過損正氣致人死亡。毒藥雖透毒效佳,但其損人元氣之功尤不可避?!恶T氏錦囊秘錄》云:“毒藥損人元氣,元氣既乏,則毒氣愈熾,氣無逐毒之能,血失運毒之力,一任毒藥攻擊,逼出腠理之間,一倍化成數倍,一瘡變作十瘡,不成顆粒,如疥如疹,少傾中氣歸復,氣血不外旺,藥氣如少歇,則酷烈之毒,其勢轉烈,反為內攻矣?!盵44]氣血大虧,正不耐攻,雖有毒藥拔邪,而無氣血為載,亦無法透出體外,甚則正氣亡無,陰陽離決而身歿。故醫家運用毒藥祛邪之時,當以少用、慎用,中病即止為原則,以防正氣虧極。

4.3 攝生以防邪《本經》云:“上藥一百二十味,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盵2]1可見《本經》對于攝生之重視?!侗窘洝份d人參可“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2]16,龍膽可“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久服益智不忘,輕身耐老”[2]27。書中強調可通過日常服用祛邪藥物以養生防邪,且久服延年之品并非皆為補益藥,龍膽等大苦大寒之品亦能久服延年,根據人之氣化體質特性,長期用藥以調暢人身氣化亦是養生妙法,雖是苦寒之品亦是養生良藥,養生處方不可拘泥于補益,勿忘人參殺人之論,當根據人氣化體質特性選方用藥。

情志調暢、飲食適度及合理運動可增人之正氣而衛邪。枚乘《七發》云:“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節轖……精神越渫,百病咸生?!盵45]可知起居情志之失節可引邪入體而生百病,《淮南子》云:“凡治身養性,節寢處,適飲食,和喜怒,便動靜,使在己者得,而邪氣(因而)[自]不生,豈若憂瘕疵之與痤疽之發,而預備之哉?”[46]可知情志平和,飲食有節,方可防邪氣之害?!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云:“所謂氣者,當調飲食,擇晏日,車步廣志,以適筋骨肉血脈,以瀉氣?!盵47]適度運動可通達血脈,血脈暢則營衛和,故邪氣自去?!端貑枴に臍庹{神大論篇》亦曰:“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盵19]17故養生之道當順應四季時令以達到“天人合一”之臻境。

6 總 結

綜上所述,正氣虧虛為《神農本草經》所述邪氣襲害人身的重要因素;邪氣可藏于五臟六腑而阻滯氣血津液運行,繼而凝津為痰、凝血為瘀,痰瘀可與邪氣膠結,增邪之勢、削正之威;邪氣傳播之媒介,或蚊蟲或人之糟粕或病死之尸,遍乎人所生活之環境,可引發群體性感染。至于何以祛邪,扶正、“用毒”、攝生三法可有效辟除邪氣。對于邪氣引發之病,醫者不應就病論病,更當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健康宣教,以防再次染邪發病,此亦合“上工治未病”之論。目前對于《本經》中藥物所載功效的研究仍然不足,如祛除邪氣之藥物多能治療癥瘕積聚,癥瘕積聚與現代醫學之腫瘤[48]等病類似,《本經》言麻黃等品可“去邪熱氣……破癥瘕積聚”[2]85,此類祛除邪氣之藥物或對腫瘤等疑難雜癥治療具有重要潛在價值,深入發掘《本經》祛除邪氣之藥物功效、有效成分、藥理作用可開拓臨床醫生用藥思路,為研發新藥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邪氣毒氣正氣
夏天養生要先養一身“正氣”
長歌正氣重來讀,我比前賢路已寬
正氣文天祥
美一州要用“納粹毒氣”處決死囚
正氣文天祥
從幽門螺桿菌感染視角新解“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幸福來自感動
毒氣
別輕易拔罐刮痧
生活中究竟有多少致癌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