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肌肉電刺激儀聯合吞咽功能訓練對腦癱患兒吞咽功能的影響

2022-11-11 00:33饒艷君
醫療裝備 2022年20期
關鍵詞:腦癱功能障礙電極

饒艷君

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附屬綿陽醫院·綿陽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 (四川綿陽 621000)

臨床調查發現,約有70%~75%的腦癱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嚴重影響患兒攝入食物,易導致其出現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等并發癥,若不及時給予有效的干預,可對患兒健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1]。臨床多采用吞咽功能訓練對腦癱伴有吞咽功能障礙患兒進行干預,雖可緩解吞咽功能障礙癥狀,但干預周期較長、恢復速度慢。有研究發現,在吞咽功能訓練基礎上采用神經肌肉電刺激儀干預,可更有效地改善腦癱患兒的吞咽功能[2]?;诖?,本研究旨在進一步探討神經肌肉電刺激儀聯合吞咽功能訓練對腦癱患兒吞咽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康復醫學科就診的100例腦癱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2~7歲,平均(4.23±0.81)歲;腦癱分類,共濟失調型4例,肌張力低下型15例,痙攣型12例,混合型13例,不隨意運動型6例。觀察組男20例,女30例;年齡2~6歲,平均(4.78±0.56)歲;腦癱分類,共濟失調型6例,肌張力低下型14例,痙攣型13例,混合型12例,不隨意運動型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兒家屬均知情并已簽署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腦癱的相關診斷標準[3];伴有進食緩慢、吞咽困難等癥狀。排除標準:存在心、肺、肝等器官功能障礙;喉部畸形;有嚴重咽喉疾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吞咽功能訓練。(1)感官刺激:護理人員用棉簽或手指刺激患兒口腔觸覺,同時采用冰塊輕輕刺激患兒咽喉壁、軟腭及舌根部位,讓患兒自然產生吞咽行為,在此過程中,對于年齡較大,可聽清楚指令的患兒,應叮囑其保持吞咽東西的狀態;使用帶有不同味道的棉簽棒刺激患兒舌頭,反復觸發其味覺。(2)口顏面功能訓練:根據患兒認知程度及年齡,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采用合適的表達方法指導其進行全面的唇部肌肉及舌頭訓練,同時進行發聲、發音及屏氣練習;在患兒耐受力范圍內,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訓練;對于年齡較小無法聽清楚指令的患兒,護理人員可用棉簽蘸取葡萄糖并涂抹于患兒唇部,誘導患兒主動地進行伸舌頭訓練。(3)攝食訓練:結束前兩組訓練后,可對患兒開始攝食訓練,即協助患兒保持30°仰臥位,并保持頭部向前屈伸,先從糊狀流食開始訓練,再逐漸過渡至相對較硬的食物,每次訓練間隔時間為20 min,注意攝入食物不宜過多。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神經肌肉電刺激儀(河北石家莊渡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DK-802)干預:對患兒頸部進行全面消毒后,將第1電極放置在其舌骨上,然后將第2電極放置在第1電極旁、患兒甲狀上切跡上方;以第1、2電極之間的距離為依據,將第3、4電極等距離放置于第1、2電極下方;布局好電極位置后,設置治療儀參數,將脈寬設置為300 ms,固定脈沖強度設置為2~15 mA,脈沖頻率設置為80 Hz;在患兒主訴喉部出現捏起感、擠壓感或其出現吞咽動作時,說明刺激產生了作用;30 min/次,1次/d。

兩組均持續干預8周。

1.3 觀察指標

(1)吞咽功能障礙:干預后,采用洼田飲水試驗[4]對兩組吞咽功能障礙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分為5級,1級為患兒5 s內能一次性喝完30 ml溫開水,且無嗆咳;2級為患兒5 s內能分2次喝完30 ml溫開水,且無嗆咳;3級為患兒5 s內能一次喝完30 ml溫開水,但發生輕微嗆咳;4級為患兒能分2次及2次以上喝完30 ml溫開水,且發生嗆咳;5級為患兒無論分幾次都難以喝完30 ml溫開水,且喝水過程中頻繁發生嗆咳。(2)生命質量:干預前后,分別采用吞咽障礙特異性生命質量量表(swallowing-related quality of life,SWAL-QOL)[5]評估兩組生命質量,共有44個條目,內容包括食欲、食物選擇、睡眠、進食時間、社會交往、語言交流等11個維度,每個條目有5個等級,分值為1~5分,評分為44~22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兒吞咽功能越佳、生命質量越好。(3)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兩組干預期間血壓波動、喉痙攣及心動過緩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吞咽功能障礙

觀察組吞咽功能障礙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吞咽功能障礙比較(例)

2.2 生命質量

干預前,兩組SWAL-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WAL-QOL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WAL-QOL評分比較(分,

2.3 并發癥

觀察組干預期間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3 討論

大多數腦癱患兒均伴有吞咽障礙癥狀,導致其無法正常攝入食物,極易引起嗆咳,引發窒息、脫水、墜積性肺炎、營養不良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兒的正常發育及生命安全[6]。該病在兒童中的發病率較高,采取何種有效措施,盡快促進患兒恢復正常是目前臨床關注的重要問題。以往,臨床針對此類患兒常給予吞咽功能訓練,通過感官刺激、口顏面功能訓練、攝食訓練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患者的吞咽功能,使其逐漸恢復,但恢復進程較慢,需要較長時間,導致效果欠佳,需尋找其他干預方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吞咽功能障礙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神經肌肉電刺激儀聯合吞咽功能訓練可有效改善腦癱患兒吞咽功能,促進其病情恢復。分析其原因主要為,神經肌肉電刺激儀通過低頻脈沖電流直接作用于患兒運動神經軸,可使軸突壁去極化,并將動作電位傳遞至軸突末梢,進而起到促進肌肉收縮的作用[7];還可激活潛在通路,建立神經反饋回路,幫助患者重建新的中樞神經系統,從而提高患兒的吞咽功能。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后,兩組SWAL-QOL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吞咽功能訓練的基礎上增加神經肌肉電刺激儀干預,可使患兒吞咽功能得到改善,生命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分析其原因為,神經肌肉電刺激儀通過電刺激有助于促進肌肉組織收縮,恢復運動功能,增強吞咽肌的力量,增加患兒攝食種類,提升食欲,營養狀況得到改善,進而可改善患兒睡眠質量、生活態度、語言交流能力等[8];加之對患兒進行全面的感官刺激、口顏面功能及攝食訓練可使機體受到全方位刺激,各部位功能逐漸恢復正常。本研究結果另顯示,觀察組干預期間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給予患兒吞咽功能訓練的基礎上增加神經肌肉電刺激儀干預,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安全性更高。分析其原因主要為,神經肌肉電刺激儀干預屬于一種無創干預方法,能提升腦癱患兒口腔部位組織的靈活性、協調性,可通過低頻脈沖電流直接作用于患兒喉部,有利于加快局部血液循環,避免發生肌肉萎縮,并可對其腦神經細胞產生作用,故可有效避免患兒血壓波動、喉痙攣、心動過緩等并發癥的發生,更有利于促進患兒康復[9-10]。

綜上所述,神經肌肉電刺激儀聯合吞咽功能訓練可顯著改善腦癱患兒吞咽功能,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患兒生命質量。

猜你喜歡
腦癱功能障礙電極
糖尿病早期認知功能障礙與血漿P-tau217相關性研究進展
漫談令中老年女性難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礙
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機制研究進展
引導式教育在小兒腦癱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繼發吸入性肺炎的危險因素
全陶瓷電極可用于鋰離子電池
燃料電池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技巧
巧妙解決燃料電池電極式書寫問題
腦癱姐妹為爸爸征婚
29年前為腦癱垂淚,如今卻為拳王歡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