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種不同中鼻甲成形術在慢性鼻竇炎鼻內鏡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2022-11-12 02:34胡國勤鄭文雯劉詩敏孫曉飛周虎軍查志鴻
安徽醫學 2022年10期
關鍵詞:鼻甲甲骨成形術

劉 斌 胡國勤 鄭文雯 劉詩敏 孫曉飛 周虎軍 查志鴻

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治療中,一般較重視鼻竇病變的去除、竇口的開放,而有時忽視鼻腔結構的異常,鼻內鏡術后由于鼻腔結構異常未能糾正,鼻竇通氣引流障礙仍然持續存在,持續存在鼻腔結構異常是鼻內鏡手術復發的重要因素之一[1]。鼻-鼻竇炎病因學研究[2]發現,中鼻甲結構異常是竇口鼻道復合體引流障礙的重要解剖因素,是慢性鼻竇炎發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在慢性鼻竇炎伴有中鼻甲結構異?;颊弑莾如R手術治療中除積極去除鼻竇病變、開放竇口外,也要重視對中鼻甲異常的處理。本研究主要探討在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治療中,同期分別采用保留中鼻甲骨完整性的中鼻甲成形術和中鼻甲黏膜并中鼻甲骨部分切除的中鼻甲成形術2種方法修正中鼻甲異常,比較2種方法對慢性鼻竇炎手術治療效果影響的差異,旨在做到個性化合理化處理中鼻甲結構異常,提高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82例慢性鼻竇炎伴中鼻甲結構異?;颊邽檠芯繉ο?,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41)和對照組(n=41),觀察組行保留中鼻甲骨完整性的中鼻甲成形術,對照組行中鼻甲黏膜并中鼻甲骨部分切除的中鼻甲成形術。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基礎疾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慢性鼻竇炎伴有中鼻甲結構異常者;②熟知并同意本次研究且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本研究獲筆者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理批號:2022-科研-101)。排除標準:①慢性鼻竇炎術后復發中鼻甲異常持續存在者;②鼻腔腫瘤源性慢性鼻竇炎伴中鼻甲結構異常者;③有認知障礙或精神病史者。

1.3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手術在鼻內鏡(0°,直徑4 mm)下操作,取仰臥位,采用局麻或全麻。

1.3.1 觀察組 采用保留中鼻甲骨完整性的中鼻甲成形術式。采用“B”型手術刀片自中鼻甲前緣縱向切開中鼻甲前端黏膜,采用鼻中隔剝離子沿中鼻甲骨外側面骨面分離中鼻甲黏膜,游離中鼻甲外側面黏膜后,采用動力系統旋切器切除中鼻甲外側面游離黏膜,然后可根據病情需要沿裸露中鼻甲骨側邊緣用咬骨鉗酌情逐漸咬除邊緣骨質,遵循保留中鼻甲骨原有基本形態輪廓不變,如同相對縮小版中鼻甲,盡量以微創處理中鼻甲而達到解除竇口鼻道復合體引流障礙。必要時中鼻甲前緣游離內側面黏膜也可切除,但原則不超過中鼻甲骨前緣水平。術中游離中鼻甲外側面黏膜范圍大小的基本原則是:分離范圍應不超過異常病變的中鼻甲外側黏膜面,對于有可能轉歸為正常黏膜的病變中鼻甲黏膜應給予適當保留。

1.3.2 對照組 采用中鼻甲黏膜并中鼻甲骨部分切除的中鼻甲成形術式。采用自中鼻甲前緣附著點根部下方約1 cm處,水平剪開中鼻甲前端,從中鼻甲前端切口下降楔形向后剪除部分中鼻甲黏膜及中鼻甲骨。保留中鼻甲骨性標志,中鼻甲切除范圍原則在不超過包括病灶在內的1/3~1/2中鼻甲,盡量保留多的殘留中鼻甲。切除中鼻甲前,可沿預定切除范圍的中鼻甲上切緣先給予雙極電凝組織凝固,減少術中出血。

1.4 術后處理 中鼻甲創面術后給予明膠海綿或納西綿覆蓋,術后48~72 h抽除鼻腔膨脹海綿,應充分注意觀察中鼻甲創面出血情況,筆者選擇在鼻內鏡下抽除膨脹海綿,少量出血者給予利多卡因腎上腺素液棉片收斂止血效果確切,出血較多者直接給予電凝止血。術后2~3周首次換藥,隨后定期換藥,積極預防鼻腔粘連。

1.5 觀察指標和療效評定標準

1.5.1 療效觀察 術后隨訪6~36個月,療效評定標準[3]: 顯效,中鼻甲結構恢復正常,術腔上皮化,中鼻甲與毗鄰鼻黏膜無粘連,鼻腔通氣良好,頭痛等癥狀消失,嗅覺正常;有效,中鼻甲結構基本恢復正常,術腔上皮化,中鼻甲與毗鄰鼻黏膜局部少許粘連,但不影響鼻腔通氣引流,頭痛等癥狀基本改善,嗅覺基本正常;無效,中鼻甲結構未完全矯正,術腔有廣泛粘連,中鼻甲黏膜息肉樣變或黏膜反應性水腫,鼻塞、頭痛等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術后竇口仍狹窄、甚至閉鎖。療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2 術后并發癥 包括術后出血、術后粘連、中鼻甲漂移及術后鼻腔去黏膜化或空鼻癥等。并發癥總發生率=每組并發癥發生例數/每組患者數×100%。

1.5.3 滿意度調查 通過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統計兩組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滿意度情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調查表滿分100分,≥85分為非常滿意、70~84分為滿意、<70分為不滿意,患者臨床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本《滿意度調查表》已進行信效度檢驗,調查表問卷各領域的Cronbach’a系數均在0.8以上,問卷各條目與其所屬領域的相關系數r均在0.6以上,KMO值在0.7以上。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兩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調查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臨床總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臨床滿意度比較[例(%)]

3 討論

鼻竇炎發病因素中,局部解剖學變異是其重要的發病原因,包括過度發育的泡狀中鼻甲、篩甲氣房、中鼻甲肥大、中鼻甲因嚴重高位偏曲鼻中隔壓迫變形移位等[4]。鼻竇內窺鏡手術中由于缺乏對中鼻甲異常的處理或中鼻甲異常處理不當是慢性鼻-鼻竇炎術后反復發作的重要原因。此外、中鼻甲發生鼻息肉的風險很高,通過對中鼻甲實施必要的切除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術后復發[5]。目前,在對鼻竇炎患者實施鼻竇內窺鏡手術時,同期行中鼻甲成形術時對中鼻甲是否應該保留一直存在爭議。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保留中鼻甲骨完整性或實施中鼻甲黏膜并中鼻甲骨部分切除的中鼻甲成形術切除中鼻甲結構異常,手術治療效果均比較滿意。其中,保留中鼻甲完整性的中鼻甲成形術側重遵循在治療中鼻甲病變的基礎上,按中鼻甲的自然解剖特征和發揮功能的需要對中鼻甲進行切除[6]。中鼻甲黏膜并中鼻甲骨部分切除的中鼻甲成形術側重在切除中鼻甲結構異常時,通過切除1/3~1/2中鼻甲黏膜及骨質部分改變中鼻甲基本形態來解除中鼻甲骨炎病灶[7],解除中鼻甲與鼻中隔或鼻腔外側壁的抵觸,寬暢中鼻道。

中鼻甲位于竇口鼻道復合體前部,是一種天然保護屏障,對于鼻竇、鼻腔都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中鼻甲本身含有腺體組織,可產生大量抗體、發揮運輸和分泌功能。因此,在中鼻甲手術處理中,對中鼻甲黏膜和中鼻甲骨質處理方式不同、切除范圍不同都直接影響到鼻內鏡手術預后,以及患者鼻內鏡術后鼻腔自主感覺舒適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療效總有效率和患者總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與觀察組術中保留大量中鼻甲黏膜有效減少鼻黏膜表面黏液纖毛丟失以及保留中鼻甲基本形態不變維護鼻腔一定鼻阻力有密切關系。鼻阻力是維持正常鼻通氣的前提條件,可發揮鼻腔的加溫加濕作用、有利于鼻腔對水份和熱量的回收,鼻黏膜表面黏液纖毛對維護鼻腔正常清潔功能也具有重要作用。國外研究[8]表明,鼻內鏡術中應盡可能保留中鼻甲,以利于鼻腔、中鼻甲生理功能的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對照組發生術后粘連2例,分析原因是對照組術中切除中鼻甲骨較多,易損傷中鼻甲基板,殘留中鼻甲易隨呼吸運動發生擺動,從而與鼻中隔黏膜發生粘連。觀察組保留了中鼻甲基本形態未變,可有效避免因呼吸運動影響發生黏膜粘連。陶澤璋等[9]發現術后術腔粘連與術者對于鼻竇手術中對中鼻甲骨質的取舍有密切關系。觀察組和對照組均出現術后出血,筆者認為主要是中鼻甲黏膜及骨質切緣發生中鼻甲血液再灌注,微小動靜脈開放引起出血。如何避免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醫者要有十分熟練的鼻內鏡手術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也意識到術中規范化處理中鼻甲出血的重要性,以及術后定期鼻內鏡換藥預防粘連的重要性。目前,采用螺旋CT掃描圖像對中鼻甲垂直部長度進行測量,從而為中鼻甲部分切除達到量化和精細化提供客觀指標[10],螺旋CT掃描鼻竇多平面重建圖像也優于單純冠狀位掃描[11-12]。

綜上所述,對中鼻甲異常者進行必要的切除可以有效解除竇口鼻道復合體阻塞,有利于術后鼻腔分泌物清理,促進鼻竇黏膜愈合。本研究2種不同中鼻甲成形術中,保留中鼻甲骨完整性的中鼻甲成形術保留了更多的中鼻甲黏膜和中鼻甲骨,保留了中鼻甲的基本形態輪廓未改變,術后更有利于鼻腔及中鼻甲生理功能的恢復和發揮,更值得推廣和應用。

猜你喜歡
鼻甲甲骨成形術
慢性鼻炎鼻竇炎伴鼻息肉手術中鼻甲的處理研究進展
單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術治療的效果觀察
鼻內鏡下改良下鼻甲成形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臨床分析
經皮椎體成形術中快速取出殘留骨水泥柱2例報道
字溯甲骨?文承龍韻
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骨折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的麻醉方式的現狀及展望
分析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消融下鼻甲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臨床療效
每天都刷牙,為什么還提倡洗牙
說甲骨新綴所見的“南孟”與“奠子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