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黨的自律文化建設:優勢與策略

2022-11-16 02:20欒欣超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中國共產黨

摘 要:政黨的自律文化指的是黨內文化中存在的有利于政黨自我約束實現的文化因素,并能夠在黨內構建出持久的文化約束力。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文化呈現出明顯的自律特點和優勢,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確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二是塑造了高度的政黨倫理自覺;三是堅持把紀律和規矩立在前面;四是營造了濃厚的激勵和懲罰文化氛圍;五是凝練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政黨符號。面對黨內文化建設存在的一些問題,應當從塑造黨內文化靈魂、純潔黨內文化肌體、強健黨內文化骨骼、凈化黨內文化血液、煥新黨內文化風貌等方面著手,充分挖掘并發揮黨內文化的自律優勢,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持久的文化推動力。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自律文化;政黨文化

中圖分類號: D262.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22)04-0017-07

“政黨文化是政黨政治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政黨組織的核心元素與關鍵變量,其基本功能在于培育政黨精神、陶冶政黨情操、黏合政黨組織、彰顯政黨德性、感召社會力量、傳承政黨文明?!保?]政黨文化既構成了黨的思想和靈魂,也體現著黨的整體素質和外在形象,并從黨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奮斗目標、綱領路線和黨員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觀念作風等方面體現出來。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世界各國政黨在變革與轉型中越來越關注文化軟實力,致力于擴大黨的文化影響力,黨內文化成為展示政黨優勢的重要櫥窗。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高度文化自覺的政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培育出積極、健康、向上的黨內文化氛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內文化建設,將黨內文化建設納入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一環,推動黨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未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方向發展,除了不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之外,更離不開黨內文化的價值導向和實踐引領,在黨內構建出持久的文化約束力。本文所提出的政黨自律文化,就是指黨內文化中那些利于政黨自我約束實現的文化因素,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有助于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找到政黨文化建設的新方向與新路徑。

一、政黨自律文化的多維鏡像

所謂政黨自律,指的是“相對于黨外約束而言的政黨自我約束,是政黨內在的一種區別于外在強制性懲罰的行為,它不僅有利于政黨目標的實現、政黨執政地位的獲取和維持,還推動著政黨主動地維護和開發公共利益”[2]。之所以將政黨自律和政黨文化聯系起來,一方面是因為政黨文化具備潛移默化的特點,它經常通過浸潤擴散的方式,促成黨內共同價值觀念和價值標準的形成,并以此廣泛影響政黨成員,而那些利于促成政黨自律的文化一旦被廣泛接受就有助于在黨內形成一種自律的氛圍;另一方面,黨內文化還具備強大的凝聚引領功能,能夠凝聚出思想、政治、行動高度一致的磅礴力量,使黨員在思想、行為、實踐等方面朝著共同的目標和方向去努力,這也是推動政黨自律實現的重要途徑。整體來看,政黨文化中的自律主要從黨的價值文化、認知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以及標識文化中體現出來。

(一)政黨價值文化中的自律

政黨價值文化“是對政黨本質屬性及其基本功能的界定,是包含政黨價值理念、價值規范和行為尺度在內的價值體系”[3],它深刻影響著政黨的其他構成要素。為保證政黨的有序運轉及其價值目標的實現,政黨總是在其價值文化的指導下確立黨的意識形態、確定黨的綱領和路線方針政策、制定形成各種各樣的制度規范和準則。政黨價值文化中的自律,一方面強調的是政黨價值文化能夠塑造起價值導向作用的知識背景和行為框架,令政黨及其成員在行動之前就能夠依據黨內價值準則,選擇正確的行動方案和計劃,形成高度整合的政黨秩序。另一方面強調的是政黨價值文化能夠充分發揮出價值導向、規范引領以及價值關懷的功能,凝聚起強大的政黨力量,使全體黨員自覺為實現黨的目標而奮斗??梢?,政黨價值文化中的自律是一種內嵌于黨員價值觀與行為模式的約束性律令,這種隱形秩序無需付出過多的他律建構成本,卻又能發揮超越他律固有的效能。它如同一面穩固的精神旗幟,奠定每個置身其中的黨員主體所持有的政治立場以及評判政治事件的態度偏好,實現黨員素養自我糾錯、自我完善的雙重效應。

(二)政黨認知文化中的自律

政黨認知文化起著重要的形塑作用,主要由政黨認知、政黨情感和政黨評價三要素構成。政黨認知強調的是對黨的性質宗旨、歷史使命、職能地位以及黨員的權利義務、理想信念等方面有著深刻的認知和領會,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黨組織的深層認同感、濃厚歸屬感和強烈使命感。政黨情感是黨員和黨組織之間的精神紐帶,它不是依靠被動的知識傳授和灌輸形成的,而是政黨成員自發產生的一種穩定而持久的情感體驗,是政黨認同的動力來源和感性基礎。政黨評價則是黨員基于前期認知、情感及記憶累積起來的一種對政黨的綜合性評價,體現著一種價值判斷和好惡取舍,并直接影響黨員的政治行為和日常表現。因此,政黨認知文化中的自律,一方面強調的是黨內文化可以有效地影響黨員的政治認知和情感態度,從而在黨內形成有助于黨員忠誠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實現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強調的是黨內文化中存在著利于培養起對政黨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的部分,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黨組織的積極正向評價。

(三)政黨制度文化中的自律

“在文化的精神、制度、行為方式、物質承載這四個要素中,制度要素是至關重要的?!保?]文化向來與制度緊密聯系在一起,并蘊含在制度安排和制度設計所依據的理念中。黨內制度不僅可以將黨內文化所蘊含的思想路線和價值理念加以直觀化和規范化,還可以將其轉化成黨員的一種思想覺悟、精神信仰和行為習慣。制度承載的文化價值是多元的,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中所形成的先進思想理念、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等文化因素,離不開制度的形式承載。政黨制度文化中的自律,一方面指的是黨內文化中的思想和價值理念能夠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固定下來,并在黨內形成一種自覺遵守政黨制度、規范的良好文化氛圍;另一方面指的是全體黨員干部能夠自覺做到將黨內制度、規范內化于心,并轉變為自身穩定的行為模式。

(四)政黨行為文化中的自律

政黨行為文化“是政黨圍繞其價值體系展開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獨特運行樣態,是對價值體系和制度文化的主體實踐”[5],它是“黨員作風素質、精神風貌、組織關系的動態體現,也是政黨價值觀、政黨理想、政黨信仰的行為折射”[6]。

政黨行為主要包括政黨組織行為和政黨個體行為兩個方面。對政黨組織來說,政黨行為文化具有強大的目標導向作用,有助于將黨的奮斗目標和歷史使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對黨員個體來說,政黨行為文化具有重要的教化與規訓功能,為個體扮演好黨員角色提供科學指引。政黨行為文化中的自律,一方面意味著黨員干部有著高度的政治主體意識和身份認同感,并能夠按照黨員角色要求履行相應的職責義務,對自己行為的邊界有著敏感的認知;另一方面意味著政黨成員能夠自覺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以及公私分明、先義后利的大局觀,隨時激發自身昂揚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

(五)政黨標識文化中的自律

政黨標識文化主要指“黨的名稱、旗幟、色彩和樂曲等象征符號”,“這些象征符號直觀、生動、形象,但凝結、表達和傳遞著黨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和審美取向等諸多的文化觀念”[7]。政黨標識文化不僅簡明扼要地體現了黨的性質、目標和宗旨,還形象地展現了黨在執政理念、方針政策和工作路線等方面的綱領性、原則性內容。對黨員個體來說,這種標識文化還具有強大的教育和感召作用,能激發起黨員個體的強烈情感共鳴,凝聚起濃厚的政治情感,并自覺牽引信奉者為黨的事業不懈奮斗。政黨標識文化中的自律,一方面強調的是黨的標識符號能夠有效打造全黨共同思想基礎層面的心理寄托,充分體現黨的執政理念和價值追求;另一方面強調的是黨的標識符號能夠最大限度激發政治情感中的忠誠感與歸屬感,凝聚起全體黨員的團結意識,共同為黨的事業貢獻力量。

二、中國共產黨自律文化建設的顯著優勢

先進的政黨文化所包含和體現的先進思想觀念、先進理論體系以及由此帶來的精神力量奮起,是推動政黨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作為一個在中國特殊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中成長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上其他政黨相比,擁有獨具特色的黨內文化內容,并在黨的價值文化、認知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標識文化方面展現出顯著的自律優勢。這種優勢又具體體現在黨的意識形態、倫理自覺、紀律和規矩意識、獎懲文化氛圍以及黨的標識符號等五個層面。

(一)確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

“堅持以什么思想理論為指導,是文化建設的首要問題,關系到政黨的性質、國家的方向,關系到民族的命脈、人心的凝聚?!保?]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并將其列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的首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奠定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文化系統的基礎,處于政黨文化的核心層次,從根本上塑造了黨的整體文化氛圍??v觀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奮斗歷程,黨的意識形態的基本功能“筑牢了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共同思想基礎,彰顯了維護黨的執政地位和表達人民群眾利益的雙重價值訴求”[9]。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思想,確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對政黨自律所起的作用在于:其一,筑牢了黨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讓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成為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其二,是黨團結奮進的精神旗幟,馬克思主義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嚴密、最有生命力的理論體系,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下,中國共產黨才始終成為中國社會進步的引領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其三,是黨砥礪前行的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就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指引和人文召喚。

(二)塑造了高度的政黨倫理自覺

政黨倫理是政黨文化的鮮明特色和外化舒展。政黨倫理指的是“政黨作為先進的政治組織所具有的道德傾向和特征,是政黨組織尊嚴、價值取向、道德品質、行為方式的總和”[10]。中國共產黨的政黨倫理觀在多方面推動了政黨自律的實現:一是確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倫理目標?!耙匀嗣駷橹行摹笔侵袊伯a黨執政理念的傳承。毛澤東同志多次強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11]。在黨的七大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被寫進了黨章,成為黨的根本宗旨。從“三個有利于”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人民為中心成為我們黨最核心的發展理念,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二是建立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政治倫理自覺。批評與自我批評蘊含著“以政治合力為旨歸的倫理目標、以政治平等為保障的倫理前提、以政治寬容為依托的倫理品格和以政治責任為共識的倫理自覺”[12]。延安整風運動時期,批評與自我批評令黨的面貌煥然一新,有力地助推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最終勝利。新中國成立以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一直備受重視。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僅是一種有效處理黨內政治倫理關系的方式,更展現了黨勇于正視錯誤的自我革命精神和黨員干部的道德理性自覺。三是樹立了廉潔自律的政治倫理美德。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必須是一個廉潔型政黨,這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自身先進性純潔性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永葆生機活力、長期執政的經驗總結。中國共產黨加強黨內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弘揚廉潔精神、培育廉潔理念、倡導廉潔風尚,大力發展積極健康的廉潔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要求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潔文化建設。清正廉潔不僅是黨的自律文化的顯著特點,還是黨帶領全國人民經受考驗、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傳家之寶。

(三)堅持把紀律和規矩立在前面

“文化是有規范性的,也就是說文化組成一整套行動準則,人們從中感到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服從這些準則?!保?3]黨內文化的規范作用,就是將紀律和規矩內化于心,時時刻刻警示黨員干部,牢記自己的政治責任和政治身份,自覺按照黨的要求,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在黨內形成一種良好的自律氛圍。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視黨的紀律建設,紀律和規矩更是我們黨在長期斗爭實踐中形成的政治規則和行為規范。黨員干部樹立牢固的紀律和規矩意識,是帶頭嚴守紀律、嚴明規矩的前提,更是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步調和令行禁止的關鍵。黨的二大上通過的黨章就專列“紀律”一章,在1927年通過的黨的《政治紀律決議案》中明確要求“只有最嚴密的政治紀律,才能夠增厚無產階級政黨的斗爭力量,這是每一個共產黨員所必具的最低條件”。黨的八大通過的黨章特別強調:“黨是以一切黨員都要遵守的紀律聯結起來的統一的戰斗組織”。改革開放之后,鄧小平把理想和紀律稱之為“我們的真正優勢”,還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沒有理想、沒有紀律的表現,比如說,一切向錢看……我們要提醒人們,尤其是共產黨員們,不能這樣做”[14]。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紀律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著力點,堅持把紀律和規矩立在前面,致力于將守紀律講規矩轉化為全體黨員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管,憑什么治?就要靠嚴明紀律”。2015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巡視工作條例修訂稿時的講話中,他又強調,“依規治黨,首先是把紀律和規矩立起來、嚴起來、執行起來?!闭驗榘鸭o律和規矩立在前面,黨的教育才更具說服力,黨內制度才更具約束力,黨的監督才更具制衡力,黨員意識才有新提高。

(四)營造了濃厚的激勵和懲罰文化氛圍

激勵和懲罰是對立的統一體。對政黨來說,激勵是一種積極的勉勵措施,有助于幫助政黨成員獲得一種拼搏奮進的精神和力量;而懲罰則是一種消極的約束手段,有助于限制和約束政黨成員的行為。黨內激勵“是一種對黨員動機和行為的肯定,它表明了什么樣的動機和行為受到尊重、什么樣的精神和風格得到贊揚”[15]。政黨激勵文化是政黨自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強調的是運用文化的特有力量,激勵政黨成員朝著黨期望的方向行動,主要包括價值觀激勵、榜樣激勵和形象激勵三個部分。價值觀激勵可以充分激發黨員積極性,給黨員以強大精神動力。早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就用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和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作為精神激勵,激發了廣大黨員群眾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革命精神,最終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奮斗目標。榜樣激勵有助于在黨內形成一個弘揚先進、鞭策后進、革除落伍的組織環境。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榜樣的標桿引領和典型示范作用,從物質、精神、制度等多層面建立了獨具特色的榜樣文化,它不僅詮釋著共產黨人的精神品質,還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先鋒形象。形象激勵則有利于增強黨員的榮辱感、歸屬感和責任感。良好的政黨形象是一種無形的執政資源,在建黨百年的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逐步塑造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形象,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形象,主動作為、開拓創新形象和具有全球影響的負責任大黨形象。這不僅有利于激發黨員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還是一種強大的精神、情感支撐,能夠有效地鞏固黨員的政黨認同和政治忠誠。

黨內懲罰是一種約束黨員的有效手段,它要求黨員必須遵守黨的紀律、嚴守黨的規矩,否則就會受到相應懲罰。黨內懲罰文化是鞏固政黨自律的重要環節,一方面能夠在黨內構筑起廣泛的心理警示和行為震懾,引導廣大黨員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拒腐蝕;另一方面還有助于增強黨員的思想身份自覺、政治身份自覺、組織身份自覺和行為身份自覺,形成“震懾常在”的自覺意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以最果斷的措施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抓長抓常,形成了強大震懾效應,“不想腐”成為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行為自覺,這正體現了黨內懲罰文化的自律作用。

(五)凝練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政黨符號

政黨的文化價值通常借助一套特定政治符號加以演繹歸納,政治符號所喚起的是范圍廣泛的情緒與動機,隨時喚醒黨員的組織歸屬。對政黨自律的實現來說,政治符號起著獨特作用。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就特別重視政治符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重視運用宣誓儀式、標語、口號等載體進行政治符號的建構與傳播。無論是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對共產主義信仰的鞏固和發展都離不開各種儀式活動,而在這些活動中,黨徽和黨旗是必不可少的儀式元素。當莊嚴舉起拳頭向綴有黨徽圖案的黨旗鄭重宣誓時,一種基于理性但卻充滿奮斗激情的信仰體驗隨之而生,極大地增強了黨員的光榮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標語口號是黨用以喚起民眾、凝聚民眾、教育民眾、指引方向的政治旗幟和政治號角。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黨提出了許多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標語口號,生動形象地詮釋了黨的執政理念、政治主張、政策方針等綱領性、原則性的內容,這些標語口號具有鮮明的視覺性和強大的沖擊力,不僅營造了共同的政治情感,還構建了一致的政治理想,鼓舞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斗志?!靶切侵?,可以燎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改革開放”“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等標語口號至今激勵著全黨全國人民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勇前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根據新的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提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以人民為中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諸多新的標語口號,不僅激勵鼓舞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還向全世界傳遞了富有社會主義思想特色的中國話語和價值體系。

三、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律文化建設的推進策略

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文化建設在有其獨特優勢的同時,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在黨內價值文化方面,少數黨員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弱化、黨的觀念淡薄等;在黨內認知文化方面,少數黨員存在著脫離群眾、高高在上、唯我獨尊、自我膨脹等問題;在黨內制度文化方面,少數黨員存在著有紀不依、執紀不嚴、違紀不究等問題;在黨內行為文化方面,少數黨員存在著違背“四個服從”、大搞特權、搞人身依附、信奉“圈子文化”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危害了黨的肌體健康,侵蝕了黨的思想道德基礎,破壞了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損害了黨的形象。面對黨內文化建設的問題和困境,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充分挖掘并發揮黨內文化的自律優勢,不斷增強政黨及成員的自我約束能力,才能實現黨內文化建設的新提升。

(一)堅定理想信念,塑造黨內文化靈魂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黨內文化的靈魂,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安身立命之本。正是這樣的理想信念,驅使一代代共產黨人以高度的階級覺悟、政治覺悟和利益覺悟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斗。在國際形勢不穩定因素日益增多、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更加復雜的背景下,加強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建設既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邏輯必然和傳承革命理想的歷史自覺,也是應對意識形態領域的挑戰、破解全面從嚴治黨困境的必然選擇[16]。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必須能夠自覺抵制各種錯誤社會思潮的不良影響,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當前黨內一些突出問題的原因就在于少數黨員理想信念的缺失,通過理想信念建設來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定力、政治定力和戰略定力,引導他們牢記黨的宗旨和奮斗目標并轉化為自覺行動,是加強黨的自律文化建設的應有之義。

(二)改進作風建設,純潔黨內文化肌體

黨的作風是黨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組織原則、黨員心理的外化。黨內文化積極健康,黨的作風建設就會成效明顯;黨內文化消極腐朽,黨的作風建設必然受到侵擾。以共產主義為終極追求的政黨往往表現出思想上的科學性、政治上的堅定性、工作上的群眾性、作風上的表率性,這是基于政黨文化的影響而在現實政治生活中表現出來的特色與風范。當前,部分黨員思想作風、工作作風或生活作風上還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有的不正之風暫時得到整治不久卻又重新回潮反彈,比如“比畫型”干部、“說唱型”干部、“太極型”干部、“木偶型”干部、“打盹型”干部、“走秀型”干部、“梗阻型”干部、“兩面型”干部、“三拍型”干部、“佛系型”干部。由于黨的作風是黨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因此,必須用積極健康的黨內文化潤澤心靈、滋養精神、引領風尚,通過價值滲透、情感培育、觀念塑造以及思維影響等方式,培養黨員干部對黨的事業的穩定情感態度以及持久責任行為,構筑起自律的政黨文化肌體。

(三)加強學習教育,強健黨內文化骨骼

黨內集中學習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體現了黨的高度自覺的自我革命精神和責任擔當。集中學習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受教育的黨員時刻提醒自己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約束自己為民用權、為民履職,以夙夜在公的責任意識為群眾謀福祉,這和政黨自律的要求正相契合。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極為重視黨內教育的政黨,在黨內教育活動中,經常致力于深化黨員對自身的權利與義務、角色和身份、對政黨運作方式的心理認同,并督促他們將這些認同反映在日常行為和習慣中。但黨的教育活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少數基層黨組織重業務、輕黨務,沒有很好堅持‘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集中培訓等基本制度”,“有的地方針對不同群體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還比較缺乏精準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還有一些單位或部門對于黨員教育培訓效果缺乏評估,陷入了形式主義的窠臼”[17]。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充分認識到黨內教育的功能作用,將黨內學習教育作為自覺推動黨的理論創新、興黨強黨的必然選擇,通過有力的教育措施推動黨內優秀文化的內化于心和外化于行。

(四)抵制有害文化,凈化黨內文化血液

抵制有害文化對廣大黨員干部的侵蝕,是加強黨內文化建設,增強黨的文化自律的必然要求。黨內有害文化的生成既有歷史文化的原因,也有黨的自身結構和制度的原因,還可能是受西方不良價值文化的影響。首先,人治大于法治的官僚主義、奴性思維下的順民心理及注重熟人社會的交往模式等封建文化殘余的存在導致少數黨員把權力當私產,大搞選邊站隊、親疏遠近,整天琢磨拉關系、套近乎、抱大腿等破壞政治生態的現象,給黨的自律文化建設帶來極大威脅。其次,黨內部分制度的不夠完善和執行不力成為生成黨內有害文化的制度之源。如黨的紀律制度執行中存在的有紀不依、執紀不嚴、違紀不究現象,導致一些黨員紀律規矩意識淡薄、不分善惡美丑、行為沒有底線;黨內組織生活制度落實中存在的不規范和不嚴肅現象,導致一些黨員組織觀念淡薄,參加組織生活熱情不高,慵懶無為,這就需要通過加強黨的制度建設來凈化黨內文化血液,抵御有害文化侵蝕,增強黨員干部的自律意識。再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西方腐朽文化屢禁不絕,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隨之受到影響與侵擾。這就要求在學習借鑒西方優秀文化的同時,直面西方腐朽價值觀的侵蝕,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中堅定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律。

(五)增強文化自覺,煥新黨內文化風貌

文化自覺是一種對文化的自我覺醒、理性反思與科學審視。對政黨來說,文化自覺為加強和改進黨的文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認知前提,它指的是“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戰略地位的深刻體認、歷史使命的主動擔當以及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18]。中國共產黨黨內文化中包含的精神理念、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有利于黨內外形成一種良好的文化輿論環境,通過思想上的引導和行為上的規范,可以極大地提升黨員的自律意識,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當中國共產黨擁有自律文化建設的明顯優勢時,通過文化自覺讓這種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是黨必須重視的問題。例如,在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中,黨被賦予了鮮明的綱領、嚴密的組織、嚴格的紀律、統一的行動等特性,有利于政黨忠誠的培育。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忠誠觀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和忠于共產主義事業的統一,是對黨的政治信仰、政治追求、政治理想和宗旨觀念的高度概括[19]。面對部分黨員忠誠缺失的情況,更應該在充分挖掘既有優勢的基礎上,以忠誠文化的新覺醒,推動黨員政治立場、政治覺悟和政治忠誠感的不斷形成。再如,中國共產黨在傳承紅色基因、凝聚組織力量、創新制度體系方面展現出了獨特的文化氣質,針對文化領域所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應該以高度自覺的意識推動傳統優秀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在黨內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提升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還如,中國共產黨憑借開放包容的精神和心懷世界的情懷塑造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力,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倚重的力量和學習的對象,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外部挑戰,應自覺挖掘多元文化資源,不斷擴大黨的文化影響力、提升黨的文化軟實力。

政黨自律文化在黨內治理中發揮著持久的柔性約束作用,具有凝聚政黨力量、強化黨員認知、提升制度意識、規范政黨行為和感召政治情感的重要功能,有利于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制度執行力、行為傳導力和情感匯聚力等政黨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黨的文化建設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戰略性和長遠指導意義的新思路和新部署,黨內先進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引領和支撐。在未來,應該在發揮好既有優勢的同時,不斷提升黨內文化的自律水平,形成更加先進、積極、健康和富有生機活力的黨內文化氛圍,以更好地應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參考文獻:

[1]王韶興.政黨政治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295.

[2]儲建國,欒欣超.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治理——基于政黨自律的分析視角[J].廣西社會科學,2015,(1):1.

[3]蔡志強.政黨發展與中國共產黨價值觀建構[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2,(4):46.

[4]張立偉.黨內政治文化的制度之維[J].理論視野,2017,(9):62.

[5]趙秀芳.政黨文化概念:考辨、識別與重構[J].學術界,2015,(9):116.

[6]陳文,柏友琴.文化興黨:黨內政治文化的理論意涵與建構路徑[J].新視野,2020,(1):109.

[7]林志彬,郭文亮.從精神文化到制度文化 從行為文化到標識文化——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對中共政黨文化的探索[J].學術論壇,2013,(11):174.

[8]黃坤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N].人民日報,2019-11-20(06).

[9]王雯姝,劉潔.新中國70年黨的意識形態功能及強化路徑[J].理論視野,2019,(10):65.

[10]李建華.政黨倫理之思[N].人民日報,2016-01-15(07).

[1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2]郗芙蓉,石艷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政治倫理內蘊[J].人民論壇,2019,(24):241.

[13]莫里斯·迪韋爾熱.政治社會學——政治學要素[M].楊祖功,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65.

[1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112.

[15]溫敬元.黨內激勵機制:內涵、價值與構建原則[J].科學社會主義,2010,(6):81.

[16]孫振琳,曲建武.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建設的時代訴求與路徑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7,(9):37.

[17]李浩燃.讓黨員教育管理“有力度有溫度”[N].人民日報,2019-04-03(05).

[18]蘇星鴻.論新時代黨內政治文化自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9):10.

[19]徐霞.中國共產黨人政治忠誠觀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3-5.

The Self-disciplin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Era:Advantages and Strategies

LUAN Xinchao

(School of Marxism,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Abstract:The self-discipline culture of a party refers to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party’s culture that are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arty’s self-discipline, and can build a lasting cultural constraint in the party. The cultur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esents obvious self-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five aspects. The first aspect is to establish the fundamental system of Marxism’s guiding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The second is to create a high degree of party ethical consciousness. The third is to insist on putting discipline and rules ahead. The fourth is to create a strong cultural atmosphere of encouragement and punishment. The fifth is to condense the party symbol with powerful appeal. In the face of the problems and dilemmas of the Party’s cultural construction, we should start from shaping the Party’s cultural soul, purifying the Party’s cultural muscle,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cultural skeleton, purifying the Party’s cultural blood and renewing the Party’s cultural style to fully exploit and give full p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self-discipline culture, so as to provide a continuous cultural impetus for seeing party self-governance exercised fully and with rigor.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eeing party self-governance exercised fully and with rigor; self-discipline culture; party culture

編輯:鄒蕊

猜你喜歡
全面從嚴治黨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怎樣清除政治生態中的“霧霾”
如何讓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全面從嚴治黨開啟“三點攻”新模式
全面從嚴治黨視閾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