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的應用策略

2022-11-19 17:21朱玉亮
讀與寫 2022年9期
關鍵詞:幻燈片探究教學模式

朱玉亮

(江蘇省泗陽縣莊圩初級中學 江蘇 泗陽 223700)

在新課改的深入推行之下,為了積極響應新課改初中信息技術教模式有了新的改變,信息技術教師必須響應新課改教學要求,對教學理念進行不斷優化和創新,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從而讓學生更有效的學習信息技術課程。而探究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應用推廣,為了實現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教學,探究式教學模式也被應用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1.初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的概念

探究式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本質的區別,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而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課堂上的教學主體,轉變為學生的指導者,師生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共同合作。因此,教師在信息技術探究性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們進行相互學習和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將知識點有效的吸收,而且還有助于讓學生學以致用,進而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

初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具以下幾個特點:其一,自主性特征,初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模式主要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學生在信息技術教師具有針對性的指導下,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構建自己的知識架構;其二,開放性特征,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是不可避免的現象,而通過探究式教學為學生設立多元化有針對性的學習目標,讓每個學生得到具有開放性的結論,最終呈現出很強的開放性特征;其三,合作性特征,初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再由學生之間的個人合作提升至整個班級層面的合作,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2.初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的重要作用

2.1 落實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若想向探究式教學方式真正融入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首先必須堅持生本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并落實其主體地位。所謂探究式教學模式是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進行教學指導,通過針對地指導和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自主探究,在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構建起信息技術的知識結構。

2.2 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是新課改實施和推行的動力,只有讓學生具備了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思維能力,才能讓學生在未來實現不斷地創新。因此新課改的推動要求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開發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探究式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善于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進而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

2.3 促進學生合作意識。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有利于促進和提高學生之前的協作意識,所謂協作意識通常是指個體對共同行為及其行為規則的認知與情感,協作精神是個體合作行為產生的前提條件。若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協作精神,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活動之中去,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與他人進行交流和互動,最終共同完成任務。

3.初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優化策略

3.1 創設情境。所謂情境教學指的是在實施探究式教學之前,教師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作為基礎,為學生們設置符合教學需求的場景。讓學生在場景的輔助作用下,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和相關知識點進行討論和探究,并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要遵循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原則,確保設立的情境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舊知識延伸到新知識。

例如,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需要考試,此時處于排名的需求需要對考試成績進行排名,但是一個班級人數眾多,且期末考試的涉及的學科也較多,若想用傳統辦法從中獲取信息是非常困難的,那么如何有效處理這些數據,從中獲取到我們需求的信息呢?在教學正式開始前,教師可以拋出這個問題讓學生們進行思考,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將上學期期末的,學生考試成績打亂并展現給學生們。同時簡單地對學生們進行任務布置,讓學生從這些繁瑣的數據中找出各學科的最高成績和最低成績。當學生接到這樣的任務肯定是不知所措,并且覺得是困難重重的。那么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如何對這些繁雜的數據進行處理,從而準確地獲取到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呢?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對excel表格的功能有所了解后再引導其對問題進行探究。通過體驗問題情境,學生們不僅對課堂上需要學習的知識有了初步的認知和了解,同時還可以通過對舊知識的回憶和聯系來探尋處理數據的方法,這樣一來不僅為探究新知識打下了基礎,而且還鞏固了舊知識。

例如,教師在對《圖片的處理》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班級外出的照片。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照片中自己覺得拍攝效果不足的地方進行討論,在一番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同學提問:可否通過相關的電腦軟件來處理相片中的不足之處,讓相片變得更好看?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探究興趣被有效地激發起來,部分學生會根據自己日常的操作經驗,談到可以通過Photoshop、美圖秀秀、光影魔術手等圖片編輯軟件對圖片進行處理,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用自己熟悉的軟件對圖片進行處理。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他們踴躍參與課堂學習,最終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

3.2 小組合作,探究基礎。信息技術實踐課是幫助學生快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的主要方式,也是信息技術課堂的主要教學方式。在傳統的信息技術實踐課程中,教師通常是根據教材內容向學生提出信息技術的操作指令,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指令操作,授課形式比較單一而且授課過程非常得枯燥無趣,同時信息技術的實踐僅局限于書本上的內容,無法達到設置這門課的目的。由于信息技術課內容較為復雜,實踐過程中需要涉及較多的技術內容,有時若想僅憑學生一己之力就達到預期效果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方式,讓學生在協作的過程中完成實踐,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思維,同時學生可以在小組合作中借鑒共享、取長補短、相互探討以此來共同完成信息技術教師布置的任務,提升實踐能力。

例如,教師在《制作網站》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自行設計班級網站。要建立和設計一個網站是比較復雜的,需要使用網頁制作軟件完成網站的一系列設計,同時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混編能力,因此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也有較高的要求。雖然初中生已經掌握了多種信息技術相關知識,但是由于網頁制作難度且操作復雜,因此學生們很難依靠自己獨立完成這項任務,此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按照學生的信息混編能力、設計能力、軟件編輯能力等對小組成員進行均衡的劃分,確保每個小組都能夠順利展開網站設計制作任務,為學生信息技術課程探究提供基礎。

以“設置幻燈片效果”為例,教師在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來共同完成,同時讓學生自主對任務進行分工。在教師巡堂的過程中會發現大部分小組可以對任務進行三步的分解,首先插入新的幻燈片,其次對之前學過相關知識進行整合,最后設置幻燈片效果。在每個小組都可以完成任務分析的前提下,教師要求學生們結合他們的任務分析對教材進行閱讀,從而從教材中尋找任務的正確答案。通過探究活動,學生們不僅可以讓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地發揮,還可以對知識點進行探究并且在教師的導下,讓學生探尋到新的知識點,并且可以加深對新知識點的理解,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3.3 生活教學,探究素材。由于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較快,從而導致信息技術課程的教材在編寫上存在滯后性,無法滿足當下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需求。若教師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過程中,僅僅將實踐內容停留在課本之上,容易讓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提不起興趣。其實信息技術與學生的是生活息息相關的,并且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存在一定的影響,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溝通交流、在互聯網上獲取知識等。隨著技術的發展,初中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若將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是完全無法滿足學生的生活學習所需的。因此,教師要積極拓展信息技術實踐內容,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實踐素材,在尋找素材的過程中教學需要注意,實踐素材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同時還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

例如,在《網絡改變生活》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現狀。因此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在生活中對學生影響引入教學,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目前網絡技術對航天科技、媒體傳播等方面的影響,讓學生們認識到網絡并不只局限于日常生活之中,讓學生感受網絡對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說出生活中網絡應用到的地方,此時學生便會舉例:微信、淘寶網、百度等軟件。接著教師可以借此提問學生:“在沒有淘寶之前人們是如何購物?這種購物方式方便嗎?淘寶購物方式給大家生活帶來什么變化?”從而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感受信息技術傳播的便捷可靠性。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當前網絡在使用過程中的不足,并基于目前網絡現狀對未來網絡發展進行設想。

3.4 明確研究問題。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思想的起點是疑問,探究式教學便是以問題為中心展開綜合討論,利用既有的資源展開全面研究,提高對問題剖析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組織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期間,無論是學生的學習還是老師的教學,都必須要以問題為核心,緊密圍繞問題展開思考與討論。在課堂導入環節,老師要基于課程學習的內容創建問題情境,將學生所需要思考的問題以情境現象進行展現,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或疑惑,進而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以良好的學習態度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想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能力,老師必須要以學生的學習狀態為基礎,將課程學習的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出一個個具有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以此為依據展開綜合討論。同時,老師還可以為學生制定相應的探究任務,驅動學生以既有的知識和新學的知識為出發點,綜合知識運用而對內容進行探究。老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首先要直指探究任務。其次要充分突出學生在問題探究中的主體性。最后,要保證設計的問題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讓學生以實際探究和實踐活動尋找問題的答案。

在學習幻燈片效果設置時,在組織實施教學期間,老師可以首先使用多媒體方式對本地旅游宣傳的幻燈片進行展示,讓學生了解幻燈片的基本形式和演示效果。為形成良好的視覺效果,一個幻燈片可以不設置任何切換效果,一個是幻燈片可設置切換效果,讓學生在觀看中對兩個幻燈片的不同之處進行提問,思考導致不同效果的原因。學生可以既有的知識作為輔助,自主的對比兩個幻燈片之間的差異,初步感知幻燈片的切換效果對展示幻燈片的積極作用。以此為基礎,老師可繼續提問“如果在幻燈片中插入動畫效果,會帶來怎樣的視覺沖擊?”之后,老師對本節課的教學主題進行展示,為學生布置課堂活動任務。比如我市打算著重開發旅游產業,為了更好的對我市旅游資源進行集中展示,學生可通過上網搜索相應的資料和圖片完成PPT制作,并且配搭配相應的話術做出集中展示。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自主走進信息技術課堂,對幻燈片制作有新的認知。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可通過學習任務展現,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任務,思考學習問題,形成自主探究意識和合作探究能力。

完成探究任務以后,老師可鼓勵學生回歸小組,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將每個人所完成的任務進行分享。在合作中學生可自主回憶創建的情景,從幻燈片制作過程尋找創作的思路。老師在課堂巡視期間,可深入每個小組了解每個小組在幻燈片制作時的步驟。首先,在幻燈片中插入新的幻燈片;其次,整合所學習到的信息技術知識;最后,設置幻燈片效果。若有的小組沒有對幻燈片制作有良好的實踐能力,老師可給予相應的指導,幫助學生掃清學習的障礙。學生在合作學習時,分析出老師布置任務的目標,將其與本節課程所學習的知識相結合。學生根據自己分析的結果,對課本教材進行閱讀,從中尋找出任務的答案。以信息技術和學科實踐特點為出發點,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總結方法、上機操作,從而對自己的實踐成果進行驗證,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通過這種體驗方式,可幫助學生融入活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確定學習任務指導前提下,幫助學生探求新的知識內容,構建對新知識的理解體系,掌握幻燈片制作的方法,為后期的學習成果共享和強化學習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集體互動中,學生可深入探究信息技術技能和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式教學不僅相應了新課改的教育理念,而且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有效地進行落實,有效的提高了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必須將探究式教學融合多種教學模式進行優化,使學生在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學以致用,最終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幻燈片探究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設問引導探究
美化保護二合一制作PPT連續背景圖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實現幻燈片的縮放功能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顯示或隱藏“大綱”或“幻燈片”選項卡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