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學習”是推動語文高效課堂的源動力

2022-11-21 12:25楊海青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22年25期
關鍵詞:小艇師生探究

楊海青

(灤州市茨榆坨鎮謝各莊小學,河北 唐山 063000)

新課程改革的波濤洶涌,改革陳舊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果,早已成為灤州教育可持續發展戰略任務。2018 年1 月,灤州市教育局小學教研室省級立項課題《小學“共同學習”高校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真可謂雪中送炭,為筆者所在市課堂教改之路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在第一時間筆者如饑似渴地學習了“共同學習”課堂教學理念,因為筆者看到了真正的“教師與學生共成長”的教育春天。未來可期,筆者努力探索著“共同學習”與自己的語文教學模式智慧碰撞的火花,歷經五年的艱苦跋涉與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華彩綻放。做法如下:

一、創設情境,共商目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提倡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讓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課堂教學是教與學雙邊活動的主陣地,教學伊始營造共同學習的氣氛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自己融入課堂,成為課堂學習中的一員,引領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探究與創新。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營造一個多角度的立體思維空間,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積極思維,馳騁想象,敢于標新立異,打破陳規。在師生共商目標時一定選準有研究價值的、貫穿全文脈絡、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教師要審時度勢根據學生質疑的問題,適時調整已創設好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刪繁就簡,精心設計問題,師生之間進行高效的探究活動。

例如《圓明園的毀滅》這類歷史久遠的的課文,教師要擺脫流水作業式講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質疑聚焦課文幾個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導入課文之后讓學生自主質疑問難,師生共同篩選主干問題,歸納:

1.圓明園為什么被稱為世界的奇跡呢?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美景是怎樣的呢?

2.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呢?

這兩個問題覆蓋了全文,要求學生潛心閱讀文本,需要深刻理解課文內容、內化吸收,再組織好內部語言,然后做出正確的表達,這顯然比以往教師隨課文故事情節平推式的提問要好得多。由于問題集中,教學環節減少,就能留出整塊時間供學生自學、思考、討論,主動去獲取和處理信息。教師把機會交給學生,躬身俯瞰學生學習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探究學習。教師如魚得水般開展高效教學活動,教學相長,調控課堂節奏,成就富有大智慧的課堂教學。

二、合作探究,共同解疑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齊,泰山移”。師生共同商榷好本節課學習目標后要立即付諸于實際行動,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深入文本反復通讀課文,全力以赴投入到問題的探究中去,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效性,學生個體探究和群體探究時的主動性,實現了“把教學相長延伸到整個課堂,讓差異資源衍生出萬千學長”。

例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時,課件出示:

當我們坐上一只小艇置身于景色宜人的意大利威尼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美妙感覺油然而生,到底造型別致、別具一格的小艇長什么樣呢?問題一呈現,學生就積極行動起來思考小艇外形的特點,并在一旁做標注。然后全班逐一交流小艇的特點是怎樣的。教師巡回指導,小組長發揮了領頭羊的作用,很快總結出小艇的三大特點:

A.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船身窄窄的,有點兒像獨木舟。(長、窄、深)

B.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翹)

C.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輕快靈活)

然后師生又對這三句話從修辭手法、寫作方法進行了評析,做了拓展訓練“我是小小畫家”將小艇的的樣子深植學生腦海;露一手,選擇一樣事物,小組說一句比喻句。教師給出草原、平靜的湖面、牽?;?、長城四種事物,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一種事物,學生深刻體會到比喻句的好處,生動形象,文本只不過為將來的寫作提供了范例。這一環節借助小組共同合作學習,提高單位時間中學生學習、交流、表達的頻度與效度,好中差學生優勢互補,巧妙地攻堅克難,答疑解惑。

為了擴大師生、生生交流的范圍,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和探究性,“跑組”的合作形式更加新穎別致,學生可以離開座位,自愿選擇班上志同道合的學習伙伴,老師參與其中,穿針引線,適時、適當點撥,參與探究,課堂成了師生共同學習的天堂!

三、構建開放,精彩展示

小組展示是課堂教學最出彩的環節,把班級學生分成4~6 人一組,以小組為學習單位。首先由小組長在組內進行展示,目的是展示組員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果,暴露學生在主體題探究過程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小組長作為群學召集人,中心發言人,組織組內成員進行逐一匯報展示,也稱為小展示,為大展示提前預演。教師此時要以一位傾聽者的身份穿梭于各組,聆聽各組交流情況。在這里筆者特別強調一下各組要格外注重那些性格內向、沒有自信心、羞于表達、心不在焉、多動、心猿意馬的學生,他們的完美表達是小組成功匯報的關鍵,教師要在課前告訴組長要給這些“問題組員”開綠燈,讓他們享有優先發言權,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以最大程度誘發學習動機,提高小展示學習效率。小展示完畢,大展示水到渠成,為學生搭建更大的一方舞臺,是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學生面前匯報組內成員學習成果。這是一個智能多元、靈活動態的過程,形式萬千,是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匯報形式可以是小組成員逐一精彩闡明觀點,也可以是上臺板演,情景劇表演,問題對答等應有盡有,其他組成員要認真傾聽,深入思考,隨時要與展示組互動交流,尤其觀點不一致時,要隨時補充和更正,這樣形成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濃厚學習氛圍。小組之間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伙伴,教師也可加入爭論的環節,互動交流,歸納總結形成集體意見,當然還可以求同存異,保留個人意見。小展示是大展示的前提,大展示又是小展示的升華,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立體化、多元化、生動化的喜人局面。

四、歸納整理,共享收獲

展示完畢,學生們回到座位整理學習筆記,將美妙語言幻化為文字,凸顯本節課教學重難點。如有學生針對本節課學習內容還有質疑,可以繼續交流討論,直至全班學生無疑全解疑?,F在每講完一課,筆者都會下放權利,學生作為課堂主人歸納本堂課重點、難點內容、理解方法,教師積極引導,適時補充、點撥。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根據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學習目標,設計合適的題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采用多種形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如小組互查、當堂小測、教師抽查等。

語文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潛心讀書、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對話、思維碰撞,感情交流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實現自主建構、學會自主學習、促進表達的過程。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課堂是生機勃勃、激情四射、自我實現、相互成就的過程,“共同學習”成為推動語文高效課堂的源動力!

猜你喜歡
小艇師生探究
池上
設問引導探究
威尼斯小艇的“秘密”
以書畫教育引領師生成長
思政課,師生如何“動起來——因為扣準“問題鏈”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麻辣師生
巧妙的安排
曹雋平師生書法展作品選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